APP下载

德清地区20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分析

2017-06-08潘根丽何国华俞学铭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环内酯德清支原体

潘根丽何国华俞学铭

德清地区20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分析

潘根丽1何国华2俞学铭3

儿童;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耐药性

在非细菌性肺炎中,支原体肺炎所占比例超过1/3,患者以儿童居多。肺炎支原体(MP)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当患者的口鼻分泌物被健康人吸入后,可引发小范围内流行。MP多存在纤毛上皮之间,可抑制纤毛活动、破坏上皮细胞,并且MP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引发机体的过敏反应,从而引发肺炎及相关并发症,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由于MP没有细胞壁,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对其无效,因此常选择干扰或抑制核酸或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大环内酯类常作为首选药物。近期研究[1]表明,MP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性逐渐提高。为进一步了解本地区肺炎支原体病原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性,对200例肺炎患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本地区肺炎患儿200例,男102例,女98例,年龄1个月~14岁。其中≤1岁组15例,~3岁组30例,~6岁组80例,~14岁组75例。发热咳嗽病程3~5天。

1.2 样本采集确诊肺炎后即用无菌咽拭子适度抹拭咽后壁和两侧扁桃体部位分泌物,避免触及舌部,采样后迅速将咽拭子放入采样管中,旋紧管盖并密封,以防干燥,采样管做好标记。

1.3 检验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对咽拭子样本中肺炎支原体核酸进行检测,阳性提示MP感染,对检测到的肺炎支原体进一步行耐药突变位点23S rRNA 2063(A:G)和2064(A:G)突变位点基因检测,检测到23S rRNA 2063(A:G)或2064(A:G)位点基因突变为耐大环内酯类MP,包括试剂准备、样本DNA抽提、样本DNA扩增及结果判断。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00 例患儿MP感染情况200例肺炎患儿中咽拭子样本中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阳性61例,总阳性率为30.5%。秋季发病57例中MP阳性22例(38.60%),春季发病32例中MP阳性7例,阳性率(21.88%)。夏季发病38例中MP阳性11例(8.95%);冬季发病73例中MP阳性21例(28.77%)。秋季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春季阳性率最低(P<0.05)。

2.2 不同年龄MP感染情况不同年龄组MP感染率,0~1岁MP感染率最低,~14岁MP感染率最高。其中0~1岁15例,MP阳性2例(13.33%);~3岁组30例,MP阳性6例(20.00%);~6岁组80例,MP阳性25例(31.25%);~14岁组75例,MP阳性28例(37.33%)。

2.3 耐药位点基因突变与病情200例肺炎中通过支原体核酸检测确诊61例,其中检测到支原体耐药位点突变38例(62.30%),38例中并发胸腔积液5例(13.16%),出现局部肺不张3例(8.00%);基因未突变组23例患儿未并发肺不张或胸腔积液。基因未突变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减轻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基因突变组(P<0.05),见表1。

表1 基因未突变组和突变组患儿病情改善时间比较(天,

表1 基因未突变组和突变组患儿病情改善时间比较(天,

注:与基因突变组比较,△P<0.05

组别基因未突变组基因突变组住院时间8.06±1.92△12.70±2.51例数23 38退热4.58±1.45△6.68±1.36咳嗽减轻4.89±1.32△7.30±1.63啰音消失5.28±1.81△8.86±1.88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类原核细胞型生物,是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约占小儿肺炎总数的15%~30%,在密集人群可高达40%~60%[2]。陶孝芬[3]调查发现,2012年杭州地区住院肺炎中MP阳性检出率为13.70%,2013年住院肺炎中MP阳性检出率为21.37%,2014年住院肺炎中MP阳性检出率为24.47%,显示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逐年增加。本次调查德清地区200例肺炎患儿中肺炎支原体咽拭子核酸检测MP阳性率为30.5%。近年来,我国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形势严竣,且部分地区的耐药率较往年数据呈上升趋势,2008—2012年北京耐大环内酯类MP的检出率由68.9%升至90%以上[4]。徐巧等[5]调查发现天津地区耐大环内酯类MP的检出率高达92%,陈岳明等[6]报道杭州市MP耐药率达到78.9%,且呈每年上升趋势。本调查200例肺炎中支原体核酸检测确诊61例,其中38例检测到耐药位点基因突变,提示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P检出率62.3%(38/61)。2014年最新研究显示[7],发生耐药位点(2063位点和2064位点)突变的MP感染引起的肺炎,病情更重,需要临床引起重视,必要时应在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同时加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本调查发现支原体感染好发于秋季,可能与气候温度有关,且以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多见,支原体感染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故容易在学校造成局部流行。由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胸片特征不明显,容易与其它肺炎混淆,造成误诊。若要明确诊断,需要进行肺炎支原体的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是目前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最常用的实验室方法,主要是检查IgM抗体。血清IgM抗体的产生至少需要1~2周时间,对MP的诊断往往滞后于临床的需要,尤其是免疫功能缺陷的患儿IgM抗体的产生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甚至无法产生,这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等不敏感。肺炎患儿若不能早期诊断出支原体感染,未及时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往往会耽误病情。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对咽拭子样本中肺炎支原体核酸及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突变位点即23S rRNA 2063(A:G)和2064(A:G)突变位点进行检测,24h就可以得到检测结果,既能早期诊断支原体感染,又可明确是否为耐药菌,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着重要意义。

[1]姜毅,李温慈,徐海滨,等.小儿肺炎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9):1925-1927.

[2]薛辛东,杜立中,毛萌,等.儿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80.

[3]陶孝芬.2012—2014年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调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6):128-129.

[4]Zhao F,Liu G,Wu J,et al.Surveillance of macrolideresistant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Beijing,China,from 2008 to 2012[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3,57(3):1521-1523.

[5]徐巧,林书祥,郭伟,等.天津地区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耐药检测及分析[J].天津医药,2013,3(41):216-219.

[6]陈岳明,张卫英.余道军等肺炎支原体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8):877-879.

[7]YunlianZhou,YuanyuanZhang,YuanjianSheng,etal. More complications occur in macrolide-resistant than in macrolide sensitiv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J].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2014,58(2):1034-1038.

(收稿:2016-08-14修回:2016-08-23)

浙江省湖州市科技局计划项目(No.2015GY38)

1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儿科(德清313200);2浙江省德清医院儿科(德清313201);3浙江省德清县中医院儿科(德清313200)

潘根丽,Tel:13957260036;E-mail:13957260036@163.com

猜你喜欢

大环内酯德清支原体
基层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管理研究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明亮的眼睛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德清裸心堡
走路看脚下
不孕不育患者临床支原体属感染分析
徐德清:往来于中美创新创业的“诗和远方”
喹诺酮与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