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展睦 书法由心出发

2017-06-07严槿程晨

今日华人 2017年5期
关键词:狂草研习太极

严槿+程晨

受父亲之影响

方展睦先生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

年幼提笔,学之不怠,笔耕不辍

从颜真卿入手,师承岭南书法家吴三立、何绍甲

隶学礼器、张迁、石门颂

楷上溯锺繇、王羲之

行草宗二王,於张旭、怀素、黄庭坚、

米芾、祝允明、王铎处取法

博採众长,入法又出法

格调一流,在艺坛颇有影响力

受父亲影响,自小热爱书法

方展睦先生,广东普宁人,自小受父亲的影响,对书法有一种莫名的喜欢。“自古以来,写毛笔字是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传统教育方式,在我们家当时也是如此。父亲喜欢书法,常在家里练习,当我还没有上小学就开始教我写毛笔字。”在一撇一捺中,在淡淡的墨香中,方展睦先生感受到那在白纸黑字间的独特韻味,爱不释手。

因热爱书法,方展睦先生跟着父亲照着样子写,倒是有模有样,有章有法。父亲见他喜欢,又特意为其买来练习专用的米字格纸,又买来名家字帖让其临摹,慢慢地,他的字写得越来越好,到上小学时,他受到老师的激励和学生们的青睐,专门负责班级和学校的墙报,特长得以发挥。

上世纪七十年代,内地遭遇文革,年轻的方展睦先生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前往海南琼中县农场劳动。“那时,文革还未结束,需要写大字报,我就负责写大字报。”虽说文革时期,社会动荡,但他庆幸的是,还能有机会让自己的特长得到练习,不至於丢失了以写字为乐的机会。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我在第二年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广州华南师范大学。”进入大学,方展睦先生步入知识海洋的同时,书法方面的视野进一步开阔。当时,华南师范大学有一批老师是广东书法界十分有名望的书法大家,如吴三立教授(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何绍甲教授等人。那时文革已经结束,中国书法进入复兴时期,中国书法家协会,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及各省、市书法家协会先後成立,华师大也成立书法篆刻会,方展睦先生是该会首届会员。自此,他跟随多位名家学习,受业於吴三立先生和何绍甲先生,一直至毕业。

那时,方展睦先生的书法已达到一定的境界,有同学好心提醒:“你的书法技艺这麽棒,可以继续深造,去读个硕士。”当年,他急着投身工作,照顾家人,因而放棄了这个想法,现今回想起来仍有一些遗憾,不过,这一路未变的是他对书法自始至终的喜爱。“毕业後,我被分配到广东省重点中学——汕头市金山中学任教,仍一路坚持学书法。”

时代变迁,唯书法之爱不变

1987年,因太太迁往香港生活,方展睦先生亦申请前往。

来到香港,举目无亲,方展睦先生只有与太太辛苦打拼。为了谋生,他刚来香港的头十年做了许多份工作,後来在一家贸易实业公司站稳脚跟,一做就是二十年,直至退休。做事,要麽不做,要做就做得最好,他这种性格也得到了老闆的赏识,被升为经理,管理的事务就更多了。

因公司有工厂在内地,方展睦先生也常去内地了解工作,同时还常常出差外地,儘管工餘时间十分少,但他一点也不浪费地运用在研习书法上。没有假期,怎麽学习书法?他自有自己的办法。“想要学好书法,除了要多练习多揣摩,还要多读字帖和书法理论。”由於公司离家比较远,他的工件包里经常放着字帖,上下班途中就拿出来阅读,前往各地出差的路上也是如此,久而久之,家中他收藏、临摹过的历代名家字帖有200多本之多,並看过许多历代书法理论书籍,可见其用功之深。

方展睦先生研习的书法理论,无所不包,从大篆、小篆、隶书,到草书、楷书、行书诸體,五大书体统统都有研究。他认为,深入地研究书法的发展体系,才能更好地理解书法的绝妙之处,懂得其沿革流变,異彩迷人之处,方能夠体会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更好地发展自身。

研习书法,入法出法,自成一格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书体的笔法、结构和章法去书写,形成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像是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深受中华民族的喜爱、並得以推广与传承。

少年时,方展睦先生学书从颜真卿入手,青年时代学习隶书礼器、张迁、石门颂,楷书上溯锺繇、王羲之,行草宗二王,於张旭、怀素、黄庭坚、米芾、祝允明及王铎处取法,可谓是涉猎广泛,意在博採众家之长,以成自家面目。

退休後的今天,方展睦先生更是沉迷於书法世界。如今,他每天练习三四个小时,时间相比刚退休时的七八个小时已少去一些,但这並非是他的热情消退,相反,他凖备将一部分时间用於阅读和研习诗词,更好地领会诗词中的意境,提高文学修养,並运用於书法创作中,使其达到更完美的意境。

每天,练到沉浸之时,方展睦先生两耳不闻窗外事,常常废寝忘食,引得太太的埋怨:“他整天都是写书法,最对不起的人就是我,不但吃饭时叫他常听不见,连把陪我的时间也全部投进去了。”面对太太的“投诉”,方展睦先生亦是抱歉地笑笑,希望以後能改正。

“如今,我将未来研习的重点放在狂草。草书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之分,章草笔划变化有章法可循,代表有吴皇象;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有王羲之;而狂草笔势狂放不羁,连绵回绕,特别是怀素的狂草,大气磅礴,我非常喜欢。我希望融各家之所长,有所成就,特别是最近几年专注学习黄庭坚的狂草,他的书法独树一格,是‘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閒墨跡,乃窥笔法之妙,其草书的开拓性极大,对後人来说还有许多发挥的空间,我现在的书法风格就是追求大开大合,聚散收放,希望达至参禅妙悟,从容娴雅的挥洒之境。”

热衷书法的同时,方展睦先生还是一位太极拳爱好者。当年,他在汕头开始学习传统杨氏太极拳,到港後继续深造。由於悟性极高,对拳术有深入的了解,进步很快,他在2000年全港太极拳公开赛上荣获第三名,而第一、二名皆是香港太极代表队的队员,可见其技艺之高。2002年,他在珠海参加国际太极拳邀请赛获得金奖……多年来,他在太极上获奖殊多。“在练太极时我会想到书法的一开一合,在写书法时又会联想到太极的行云流水。”两者相融,不断升华,多有受益。

一直以来,在太极方面他不遗餘力地推广,获得太极教练牌,多年来,经其教授的学员一批又一批,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今年是我来港的第30年,也是香港回归20周年,在这里我感觉各方面都很好,特别是香港回归後得到祖国的各方面支持,令到香港繁荣稳定。同时,香港人依凭自己的努力融入世界的发展步伐中,享受舒适的生活。我很满足自己当前的状态,家庭和睦,一子一女各有成就,我的爱好也得到很好的发挥,未来我仍旧会继续努力。”

在笔墨的浅浅流淌中,在太极的缓缓招式中,方展睦先生有着自己明确的艺术人生方向,一笔一划,一招一式,用心探索,用心生活。

猜你喜欢

狂草研习太极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读林鹏《丹崖书论》有感
狂草:笑为花开,花因笑发
司法改革背景下民法实例研习课程设置构想
练太极100%安全吗?
狂草
太极马扎(三)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刘伶·贤客
太极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