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化瘀逐饮汤治疗血瘀饮停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2017-06-07王丽君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5期
关键词:化瘀血瘀心衰

王丽君

(山东省莱西市中医医院,山东 莱西 266600)

自拟化瘀逐饮汤治疗血瘀饮停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王丽君

(山东省莱西市中医医院,山东 莱西 266600)

慢性心衰;血瘀饮停;自拟化瘀逐饮汤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主要以心功能下降,心排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偿需求为病理表现,CHF急性加重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中医对CHF的研究发现,血瘀饮停为CHF主要病因之一[2]。笔者采用化瘀逐饮汤治疗血瘀饮停型CHF急性加重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莱西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血瘀饮停型CHF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60~80岁,平均(67.25±6.35)岁;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3]:Ⅱ级25例,Ⅲ级17例,Ⅳ级8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60~79岁,平均(67.52±6.39)岁;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24例,Ⅲ级19例,Ⅳ级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报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后实施。

纳入标准: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相关标准[3]。①左室增大、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50%;②有基础心脏病病史、症状及体征;③有(或既往有)呼吸困难、乏力或下肢水肿等;④中医辨证符合血瘀饮停型:主要症状包括胸闷气喘、心悸,活动后诱发或加重,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或有发绀,舌质淡,或边有齿痕,或紫暗,有瘀点,脉沉细或迟;⑤年龄60~80岁,心功能Ⅱ~Ⅳ级,心衰症状加重需要住院治疗;⑥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遵医行为良好,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①其他症型患者;②年龄>80岁;③伴有急性心肌梗死、肝肾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呼吸衰竭、恶性肿瘤等;④不能耐受中药汤剂者;⑤遵医行为较差,影响治疗效果者。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休息、低流量吸氧、控制钠盐摄入量,病情严重者给予心电监护,常规给予利尿药氢氯噻嗪或螺内酯消除水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联合β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酌情给予洋地黄治疗,NYHA Ⅳ级患者加用硝普钠;同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或治疗感染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化瘀逐饮汤治疗。方药组成:附子10 g(先煎),茯苓15 g,猪苓15 g,白术12 g,干姜10 g,桂枝8 g,细辛3 g,甘草5 g。水煎服,每日2次,早晚餐后1 h后服用,连续服用2周。

评价指标: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4]。观察患者的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心悸等证候积分,积分标准每项分0、1、2分,最高2分,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采用生存质量量表(QLQ)进行评价,量表包括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每项100分,分值高表示生存质量较高。

治疗结果

1.疗效评价[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NYHA分级提高2级及以上,或达到NYHAⅠ级;有效:临床症状有改善,心功能提高1级;无效:患者心功能无提高,甚至恶化者;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1)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LVEF、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6MWT评分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讨论

中医将CHF归属于“心悸”“痰饮”“喘证”“水肿”“心痹”等范畴,其发生多与膏粱厚味、情志失调、外邪侵袭、过食甘咸之味、年老体衰、劳逸失度等因素有关,虚证多以气虚、阳虚为主,是本虚标实之证,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发展,证候由气虚-气阴虚-阳虚方向转化。其病位在心,但涉及肺、肾、脾、肝及其他脏腑,血瘀、痰浊、水湿、寒凝为其发病主因[5]。化瘀逐饮汤方中附子温肾助阳,化气行水;干姜助附子温阳散寒;茯苓、猪苓利水渗湿,除湿化痰,宁心安神;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防附子燥热伤阴;桂枝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细辛引附子、干姜通心阳;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温阳逐饮之功效[6]。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附子水煎剂有助于增加大鼠心肌供血,提高心肌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有保护心肌、减少能量消耗的作用[7]。干姜提取物可有效改善心衰兔心肌舒缩性能,减轻心衰症状的功效[8]。白术的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可通过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心肌细胞膜钠钾ATP酶活性改善心肌能量代谢[9]。

本研究以化瘀逐饮汤治疗CHF急性加重期,根据中医辨证辅以相关中药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患者,且治疗后LVEF、6MWT改善尤为显著,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化瘀逐饮汤治疗CHF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早期改善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红,张春霞,阎丽,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钠尿肽前体和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相关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1):1146-1148.

[2]赵天资,毛敏,贾海忠,等.温肾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重症[J].现代中医临床,2015,22(4):23-25.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4]于书雨,张冬睿,李月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中的心肺不良事件[J].天津医药,2013,41(6):538-540.

[5]安伟华,陈彦芳,陈志霞,等.益气温阳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05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11):1660-1661,1701.

[6]黄靖.加味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

[7]黄峻.慢性心力衰竭的现状和中药治疗前景[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1-2.

[8]眭湘宜,黄权.补肾温心汤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1):10-11.

[9]刘永清.益气温阳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176-177.

敬告读者

本刊不断收到读者来信讲述治疗疑难病的家传秘方和民间验方,虽未整理但有一些很珍贵。为此我刊将开辟“读者来信”栏目,提供交流平台,可寻医问药,亦可答疑献方。投稿邮箱:zgmjlf@163.com,请标注“读者来信”字样。

2016-06-30)

猜你喜欢

化瘀血瘀心衰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主要成分的配伍研究
话说血瘀证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基于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中医血瘀证研究概述
化瘀解毒健脾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结节的临床观察
血瘀证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