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药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研究

2017-06-07张晓萍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5期
关键词:奈哌血管性盐酸

张晓萍

(山西省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山西 长治 046000)

中西药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研究

张晓萍

(山西省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山西 长治 046000)

血管性痴呆;六味地黄汤;辨证施治;盐酸多奈哌齐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因多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和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认知、记忆、言语、情感、性格、精神等方面功能的减退或消失,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为了积极有效地防治这种对家庭、社会造成严重负担的疾病,笔者采用中药汤剂结合西药的方法治疗VD,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80例病例均为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在山西省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就诊或病房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2~79岁,平均(65.7±4.1)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6~82岁,平均(67.1±5.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采用美国精神学会(APA)《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Ⅳ版(DSM-Ⅳ)中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具有相应的脑血管病证据,如大血管梗死、多发性脑梗死、重要部位单个梗死、广泛的脑室周围白质病变等,并且在卒中后3个月内发生痴呆。排除下列情况:严重的失语、严重的感觉运动损害而无法进行神经心理测试;精神疾病、全身性疾病及其他疾病所致的记忆和认知的缺损。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智力障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定日常生活能力。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片每日5 mg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中药基础方辨证施治,以补虚泻实为总治则。中药基础方为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25 g,山药15 g,山茱萸15 g,牡丹皮12 g,茯神15 g,石菖蒲15 g,丹参12 g,益智仁12 g,枸杞子12 g,龙眼肉10 g,人参6 g,炙甘草6 g。兼风证者加生龙骨、生牡蛎、菊花等;兼痰证者加郁金、陈皮、清半夏等;兼火证者加黄芩、黄连、竹茹等;兼气虚者加黄芪、焦白术等;兼血瘀者加赤芍、乳香、没药等。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治疗结果

1.疗效判定标准:用MMSE疗效指数评价临床疗效,MMSE疗效指数=(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MMSE疗效指数≥20%;有效:12%≤MMSE疗效指数<20%;无效:0≤MMSE疗效指数<12%;恶化:MMSE疗效指数<0。

2结果

(1)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MMSE疗效指数、ADL积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MMSE指数和ADL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MMSE疗效指数、ADL积分比较分)

讨论

血管性痴呆的病因主要是缺血性和/或出血性脑血管病。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VD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但VD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痴呆类型,早期积极防治具有可逆性疗效。血管性病变可导致乙酰胆碱能通路受损,脑内相关区域的乙酰胆碱递质水平下降,是引起认知功能减退的主要病因[1]。而盐酸多奈哌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乙酰胆碱酯酶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作用时间长且没有外周副作用,能够提高大脑皮层及基底节神经突触中的乙酰胆碱浓度,从而改善认知功能[2]。因此,盐酸多奈哌齐不仅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经多项研究证实也具有极好的疗效。

中医关于痴呆的描述散见于“痴证”“呆病”“善忘”“郁证”“癫证”等病证中,现代中医将VD纳入“呆病”范畴。此病病位在脑,病本在肾。《灵枢·海论》中曰:“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素问·五脏生成》曰:“诸髓者,皆属于脑。”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灵枢·海论》曰:“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唐容川《内经精义》曰:“事物所以不忘,赖此记性,记在何处,则在肾经,益肾生精化为髓,而藏于脑。”肾虚为痴呆致病之本,《医学心悟》曰:“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近现代医学家对VD病因病机的认识大体趋于一致:该病病位在脑,病变基础在肾,涉及心、肝、脾等脏腑,在肾精亏虚的前提下产生瘀血、痰浊后形成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证。故对VD的治疗以补肾填精为主,辅以养心益气、祛瘀化痰等法。六味地黄汤重用熟地黄为君药,有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的功效;山萸肉补肝养肾涩精、山药补脾固肾固精为臣药,上三药配伍有滋肾养肝益脾的作用;佐以牡丹皮凉肝泻火、活血化瘀,茯神养心安神、祛痰利湿,石菖蒲醒神开窍化痰,丹参养血活血,益智仁、枸杞子补肾益精,龙眼肉、人参益气养神;炙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全方以补虚为主,祛邪为辅,标本共治,在临床实践应用中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血管性痴呆是中风后继发的一种难治性疾病,治疗方面西医没有特效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中药辨证施治,合理组方,则效果明显。通过本组观察,结果表明中西药联合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痴呆状态,控制并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

[1]谢道俊,靳伟.中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机理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14(11):951-954.

[2]任向阳,李玮,郑锐峰,等.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9):540-541.

2016-06-28)

猜你喜欢

奈哌血管性盐酸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盐酸泄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重复经颅磁刺激及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效果
老年阿尔茨海默病伴有精神和行为障碍采用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多奈哌齐的不良反应
多奈哌齐的心血管治疗作用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