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7-06-06王秀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2期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效果应用价值

王秀杰

【摘要】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用MRI技术和CT扫描检查, 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头部特殊部位的病变检出率。结果 CT对灰白质交界区损伤、中后颈窝损伤、胼胝体损伤及延髓、脑桥损伤的检出率分别为15.00%、18.00%、7.00%、3.00% , MRI检出率分别为30.00%、32.00%、17.00%、10.00%;MRI对颅脑特殊部位的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C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结果优于CT, 而CT对患者的小脑、脑干和颞叶边缘部位的损伤较小, 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CT;急性颅脑损伤;诊断效果;应用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2.017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CT in diagnosis of acute craniocerebral trauma. Methods A total of 100 acute craniocerebral trauma patients as study subjects respectively received MRI technique and CT scanning examination. Lesion detectable rate for special parts of head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in two test methods. Results CT had detectable rate of gray matter border area damage, central posterior neck fossa damage, corpus callosum injury, medulla oblongata and pons damage respectively as 15.00%, 18.00%, 7.00% and 3.00%, which were 30.00%, 32.00%, 17.00% and 10.00% by MRI. MRI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sion detectable rate for special craniocerebral part than CT,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MRI has better diagnostic results than CT, but CT shows little damage to epencephalon, brainstem and temporal lobe edge area. They can be applied in clinic flexibly according to actual situation.

【Key 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T; Acute craniocerebral trauma; Diagnostic effect; Application value

人體的头部遭受重击后会给颅脑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 临床上一般会采用急救措施对患者进行医治, 同时采用科学的护理措施进行临床护理, 以便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临床上的死亡率[1-3]。而临床上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检查方法多为CT和MRI检查技术, 以便做出明确的诊断, 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4]。本次研究对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 观察MRI和CT对于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效果, 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2015年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1例, 女39例, 年龄18~75岁, 平均年龄(30.5±15.4)岁;致伤原因:打击伤45例, 交通事故伤37例, 坠落伤18例;临床表现:出现头痛38例, 出现恶心呕吐32例, 出现抽搐22例, 出现肢体偏瘫8例。

1. 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MRI技术和CT扫描检查。MRI检查方法:采用0.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美国GE公司)对头颅相控阵组成的正交线圈进行扫描。扫描序列的具体参数设置为:横轴位为SE T1WI(TE 12 ms, TR 500 ms), TSE T2WI(TE 103 ms, TR 4600 ms), DWI(TE 92 ms, TR 6202 ms), FLAIR(TE 72 ms, TR 6000 ms);辅助冠状位和矢状位T1WI;矩阵256×384。对病灶部位3 mm处每隔1 mm, 行2~3次的加层扫描。CT检查方法:采用AukIet-2000型CT机(日本东芝株式会社)对患者行常规轴位(听眦为基线)连续10~11层层距10 mm, 层厚10 mm的CT扫描。颅脑不同部位检查扫描后,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头部特殊部位的病变检出率。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T对灰白质交界区损伤、中后颈窝损伤、胼胝体损伤及延髓、脑桥损伤的检出率分别为15.00%、18.00%、7.00%、3.00%, MRI检出率分别为30.00%、32.00%、17.00%、10.00%;

MRI对颅脑特殊部位的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C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颅脑损伤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和一般脑血管病症不同的地方在于, 急性颅脑损伤是由于患者受到外力重击而形成的颅脑组织及脑血管的病变[5]。颅脑损伤的部位和原因也会造成患者颅脑的机械变形程度, 而颅脑出现严重损伤的情况下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而患者一旦出现急性颅脑损伤的情况, 要尽快就医, 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6-8]。

颅脑损伤的另一发病群体是幼儿, 由于患儿的脑组织尚在发育中, 因此幼儿在遭受颅脑损伤时的敏感度更高, 虽然患儿的颅脑损伤从外在上看并不明显, 但它会影响到患儿的智力发育, 因此幼儿颅脑损伤也应被重视起来[9-12]。目前, 临床上诊断幼儿损伤的常用检查技术为CT检查, 它能准确诊断出幼儿的颅脑组织是否存在病变, 从而有效提高新生儿的生命质量[13]。

CT检查技术是将仪器检测到的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 检验出患者体内的病变部位。急性颅脑损伤利用CT技术检查能够对患者的颅脑损伤部位进行精准确诊, 从而缩短颅脑损伤检查的时间[14]。另外, CT检查技术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而且检查费用低廉, 在对患者进行颅骨检查时具备其他检查设备所不具有的优势[15]。

MRI在获得人体内的电磁信号后, 从多方位对人体的软组织进行分辨, 然后再利用成像的方式反映人体内部的解剖结构[16]。MRI技术在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检查时, 能够有效监测到颅脑损伤患者特殊部位的病变情况, 而且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CT对灰白质交界区损伤、中后颈窝损伤、胼胝体损伤及延髓、脑桥损伤的检出率分别为15.00%、18.00%、7.00%、3.00%, MRI检出率分别为30.00%、32.00%、17.00%、10.00%;

MRI对颅脑特殊部位的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C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RI技术更适合运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症诊断。

CT技术和MRI成像技术都可以在临床诊断中提供清晰的影像资料, 但这两种疾病检查的技术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 CT技术的检查时间短, 而MRI成像技术的检查时间相对较长[4]。其次, MRI检查技术具有密闭的检查空间, 而封闭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会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 因而大多数患者会采用CT检查技术进行疾病诊断。但有研究表明, MRI检查技术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CT检查技术, 因而MRI技术在临床诊断上应用的更为广泛一些[3]。

由于MRI能从多方位对患者脑部存在的各种病变进行检测和成像, 因此, 当患者颅脑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后, MRI都能进行有效诊断, 所以利用MRI能准确的检查出患者是否存在实质性脑损伤情况, 可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率。而CT技术检查在特殊部位检出率上就明显不如MRI技术有优势。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MRI成像技术的诊断结果比CT检查的诊断结果更准确, 但MRI成像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有不可避免的缺点, 因此MRI成像技术并不能替代CT检查技术。

综上所述, MRI成像技术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效果虽然比CT检查技术要准确, 但CT检查和MRI成像技术在临床上各有优势, 因而,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 还要根据临床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检查技术。

参考文献

[1] 彭军, 余超, 王欢, 等. CT与MRI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4):86-87.

[2] 沈远望. 急性颅脑损伤中CT与MRI诊断价值比较.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18):70-71.

[3] 刘枫. 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MRI与CT技术的应用价值.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6):49-50.

[4] 梁金瑞. 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MRI与CT技术的应用价值. 中外医疗, 2014(33):187-188.

[5] 吕永良. CT和MRI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中国医药指南, 2014(32):147.

[6] 薛明, 陈少林. MRI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44):8713.

[7] 韦利娥, 罗瑛译. 急性颅脑损伤中核磁共振成像与CT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20):4682-4683.

[8] 王勇. 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临床应用比较.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5(2Z):70.

[9] 李金禄. CT与MRI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医疗装备, 2015(10):98.

[10] 刘汉东. 急性颅脑损伤中的CT、MRI診断价值研究. 当代医学, 2013(13):52-53.

[11] 张文升. 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比较.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2):103-104.

[12] 祁海文.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 CT和 MRI诊断的临床意义. 中国民康医学, 2015(3):57-58.

[13] 李超, 李涛, 管生. CT和MRI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24):107-108.

[14] 冀鹏, 李红, 张亮. MRI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23):64-65.

[15] 王越. 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临床应用比较. 中国社区医师, 2014(14):98.

[16] 陈成诗. CT与MRI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探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34):6866-6867.

[收稿日期:2017-02-27]

猜你喜欢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效果应用价值
MRI与颅脑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对比研究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效果分析
CT及MRI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
超导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对诊断股骨头坏死效果比较分析
脊柱损伤的比较影像学及临床应用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诊断性能评价
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