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因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2017-06-05孙宇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模因论启示

孙宇

摘要:模因论是在模因的基础上,借鉴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对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规律进行解释的一种理论。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模因论在语言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当前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以模因论为切入点,总结出了模因论与英语口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模因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模因论;英语口语教学;启示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外的专家、学者不断加强对模因论的研究,我国学者也在不断深化对模因论的认识。在2003年,我国的语言学家何自然教授将模因论引入我国,并将其与语言研究进行一定的结合,这对于我国的英语口语教学具有非常深刻的启示意义。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外语教学的视角,也提供了英语口语教学的新思路,对英语口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模因与模因论

随着各国学者对模因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逐渐发现模因在文化传播和发展领域中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模因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首先要对模因及模因相关的发展理论进行研究。

1.模因与模因论

(1)模因。“模因”最早不叫做模因,而是有多种译名,如敏因、谜米、幂姆,等等。它是我国学者对英国学者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提出的“Meme”一词的翻译。道金斯指出,“Meme”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传递的单位,有时候也可以将其解释为模仿。这种说法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Meme”在文化传播和发展中的应用。因此,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何自然教授指出,“模因”就是通过模仿而进行语言传播的方式,从而促进了“语言模因”的出现。(2)模因论。模因论是在模因的基础上,借鉴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对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规律进行解释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与模因的出现密不可分。随着人们对模因研究的不断深入,模因论的内涵和外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由于本文着重探讨的是模因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因此,在这里不对模因论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

2.模因的传播类型

模因的实质就是通过某种模仿的形式,将信息传播出去,或者复制、保存下来。我们知道,模仿借助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模因的传播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谚语、音乐和宗教等。另外,模因不仅可以进行横向传播,使同一代人可以接收到相同的信息,而且也可以进行纵向传播,使非同代的人也可以接收到同样的信息。这种横向和纵向的传播类型对语言传播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信息在复制或是模仿的过程中,很难做到100%的重复,因此就会出现信息再整合的情况。这时模因的传播类型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即表现型和基因型。两种传播类型各有利弊,在不同的信息模仿或传递要求下,需要不同的传播类型。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模因传播形式进行传播,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的传播效果。

三、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研究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我国教育界不断提升英语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的比重。而英语口语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对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比以往的英语口语教学状况,我国的英语口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包括从事英语口语教学教师的综合素质、英语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英语教学环境的变化等。虽然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仍旧植根于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深处,导致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点一直集中在英语考试中分值较大的阅读部分,忽视了对英语口语的教学和学习。此外,目前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因此学生缺少口语练习的机会,在词汇量和发音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避免出错,很多学生往往会选择闭口不说,这样就会更加影响学生的口语学习效果。

四、模因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上述对模因及模因传播类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模因和语言教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无论对于模因论的发展还是语言教学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模因的一种载体,因此语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模因的发展。而模因作为一种模仿或是传播信息的方式、方法,也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通过对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前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模因论的教学形式进行解决。下面我们将简要陈述模因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1.提高背诵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比重

通过分析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发现,我国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英语口语教学环境、教师的自身素质,以及学生的个人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英语口语教学环境来说,教师和学生都对英语口语缺乏重视,尤其忽视了对英语的背诵;从教师自身素质来说,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英语卷面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英语口语能力的教学;对学生个人来说,由于英语口语的练习环境不佳,因此学生掌握的往往都是“哑巴英语”。总的来说,我国目前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出自己想要说明的内容,也就是说学生的英语口语语言材料积累不足。英语口语是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的综合体。只有有了语言输入,才能有语言输出。模因论强调的是通过某种形式的复制、模仿及背诵,从而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所以,我们要想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水平,就必须提高背诵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比重,以便学生可以掌握充足的英语口语语言材料,从而为提升实际应用英语口语的能力奠定基础。此外,背诵可以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激发其开口说英语的兴趣。

2.提高模仿教學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比重

我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和学生单方面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对英语口语教学来说非常不利。因为英语口语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实际应用英语口语的能力,而只让学生记笔记,不注重对学生英语口语模仿能力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英语口语教学的实际效果。模因论特别强调复制或模仿在传递、保存信息过程中的作用,这对英语口语教学来说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这里所说的“模仿”并不是对原有信息的照抄照搬,而是加入了主观能动性,因此这里的“模仿”可以说是对原有信息的重组。这种内容或形式的重组对语言学习者来说有更加突出的作用。在学习某一种语言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模仿这种语言的内容或形式,在掌握一定语言积累的基础上,提升该语言的语感,从而最终提高自己学习这门语言的学习效果。具体到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地道的英语母语发音者的发音习惯和发音方式,培养自己的英语口语语感,最终提升英语口语学习的效果。

3.提高情境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比重

上文提及了背诵和模仿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加大背诵和模仿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比重。但是,这种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背诵和模仿的内容要在相应的情境中才能起到作用,并且起到交流和传播的目的。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关注情境教学在口语教学过程中的比重,使学生掌握不同情境下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情境教学与模因论中的基因型传播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这也是模因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启示。教师在讲授某一项内容之前,可以借助一定的媒介手段,设定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练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掌握表达自己思想的常用句式和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英语口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上述内容的分析,我们知道,模因论对英语口语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当然,这种作用不仅表现在加大背诵教学、模仿教学和情境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比重,也表现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选择实用、科学的教学材料,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英语口语表达方式,从而提升其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

五、结語

笔者通过研究模因论对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不仅分析了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现状,还对其存在的某些缺陷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以模因论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了模因论与英语口语教学的关系,并且阐述了模因论对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笔者希望以上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张颖.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7(1):113-115.

[4]桂文泱.模因现象与英语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38-139.

[5]张平梅.模因论视角下生态化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构建探索[J].2017(2).

[6]马萧.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5(3).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教学模因论启示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模因论视角看外语教学
浅谈成语在广告语言中的偏离现象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雅思口试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中外教师口语课堂英语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英美原声电影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