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对老年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2017-06-05王莺
王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护理部,上海200040
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对老年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王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护理部,上海200040
目的 探讨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和膀胱训练对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 选取前列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从术前1周开始盆底肌功能锻炼至术后3个月+拔除导尿管后的膀胱训练,对照组按前列腺癌根治术常规护理。观察术后有尿失禁的患者在拔除导尿管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尿失禁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拔除导尿管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尿失禁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0.005)。结论对老年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患者进行早期的盆底肌功能锻炼和膀胱训练,可改善患者尿失禁状况,使患者早日恢复控尿功能。
老年;前列腺癌;尿失禁;盆底肌功能锻炼;膀胱训练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西方国家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老年患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1]。目前,前列腺癌根治术(radicalprostatectomy,RP)已开始广泛应用于早期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治中。但是,RP术在治疗的同时,通常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尿失禁、术后出血以及尿道吻合口狭窄等一系列并发症。其中,尿失禁的发生率达到6%~20%[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并降低了患者对于战胜疾病的信心。为了提高老年 RP后尿失禁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收集自2015年10月—2016年8月间老年RP后出现尿失禁的4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早期有计划的盆底肌功能锻炼和膀胱训练与术后尿失禁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8月行PR术的 120例老年男性患者,年龄 60~89岁,平均(63.4±4.7)岁。入院前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5~23)ng/m L,平均(17.3±5.4)ng/m L,病理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4~8分,肿瘤分期T1c~T2b。将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60)和对照组(=60),于术后14~21 d拨除导尿管自行排尿,随访1~6个月。
1.2 方法 对照组仅在术前、术后常规护理,拔除尿管前2 d夹管训练,每2~3 h放尿一次。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1周按刘乃波等[3]的方法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由统一培训的护士进行护理干预、统计、记录和随访。
1.2.1 盆底肌功能锻炼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站立位、坐位或者平卧位,且在不收缩腹部、臀部以及下肢肌肉的前提下,自主的收缩耻骨以及尾骨周围的肌肉,并维持10 s以上,休息10s后放松。以上动作连续30次为1组,每天早、中、晚各进行1组,1个疗程为1个月。评估患者是否掌握锻炼方法是以护理人员手指插入患者肛门能感觉到收缩力为标准。
1.2.2 膀胱训练 待患者拨除尿管后,对其进行膀胱训练。首先,指导患者每天的液体摄入量需达到2 000~3000m L。然后,指导患者建立排尿日记,认真记录每日的饮水量以及排尿的间隔时间。最后,指导患者在排尿时先站立不动,并收缩盆底肌肉直至紧迫感消失,再放松进行排尿,尽可能的来推迟其排尿时间,从而逐渐增加患者的膀胱容量以及增强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功能。
1.3 压力性尿失禁标准 采用Cullen等[4]提出的压力性尿失禁标准来对患者进行分度。1度:患者在大笑、咳嗽以及打喷嚏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发生尿失禁;2度:患者在日常活动、屏气以及用力的情况下发生尿失禁;3度:患者在直立时即发生尿失禁;4度:患者在平卧位时亦发生尿失禁。本研究患者均为2~4度。采用美国老年学会制定的急迫性尿失禁程度量表[5]来对患者进行评分,根据患者的夜尿、尿频、尿急以及尿失禁程度分别计0、1、2、3、4分。总评分0分为正常,12分最高。本组患者的临床评分均为0分。
1.4 观察指标随访2组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尿失禁例数。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来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等级资料比较则采用 Wilcoxon秩和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发生尿失禁的例数 观察组患者在拔管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发生尿失禁的例数分别为16例、12例和6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0.05)。见表1。
2.2 术后3个月2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分度情况比较见表2。
表1 2组患者拔除导尿管后尿失禁发生情况比较()
表1 2组患者拔除导尿管后尿失禁发生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0.05
拔管后6个月观察组对照组拔管后1个月拔管后3个月60 60 16*24 12*20 6*16
表2 术后3个月2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分度情况比较
3 讨论
PR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早期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6],但术后患者常常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尿失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实行PR术的患者对尿失禁的恐惧远远超过了勃起功能障碍。大量研究表明,尿失禁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的年龄、盆底神经损伤、尿道括约肌群破坏、悬吊固定机制丧失以及膀胱颈部切除等有关,还可能与膀胱尿道功能的改变有关。为此,有研究认为,在对患者进行PR术的过程中,避免损伤尿道括约肌、正确判定膀胱颈部位置、膀胱颈口不宜过大、无张力膀胱颈尿道吻合等手术技巧能够有效预防尿失禁的发生[7]。因此,勿损伤远侧括约肌与尿控神经、尽可能多的保留功能性尿道长度、熟悉前列腺局部解剖及手术操作轻柔等是有效预防尿失禁发生的第一步。另外,早期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及膀胱的训练,可有效缩短尿失禁恢复的时间。Centemero等[8]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发现,PR术前就开始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患者术后3个月时尿控率可达59.3%。
本研究中共有40例患者在PR术后出现尿失禁,除性功能障碍未作统计之外,其他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李卫平等[9]研究结果相似。以尿失禁最为常见,且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因此术后应尽早为患者改善排尿状况。本研究发现,通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以及膀胱训练,实验组患者发生尿失禁的例数明显低于同期的对照组患者,尿失禁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改善,远期疗效良好。对PR术后的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能够使得盆底神经改变、肌肉收缩力量与张力增强以及为膀胱尿道提供结构支持;同时还能增加尿道括约肌的张力,从而增加尿道的阻力。而膀胱行为训练则能够逐渐延长患者的排尿间隔时间,增加膀胱的顺应性,最终改善患者的尿失禁情况。这也就说明科学、适时以及适度的盆底肌功能锻炼与膀胱训练有助于改善盆底支持结构的功能,减少尿失禁的发生,是一种经济、有效、无创以及简便易行的方法,对于前列腺癌术后改善尿失禁可作为首选,具有临床价值。
[1]韩苏军,张思维,陈万青,等.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现状和流行趋势分析 [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18(4):330-334.
[2]Paparel P,Akin O,Sandhu JS,Recovery ofurinary continence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association w ith urethral length and urethral fibrosis measured by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endorect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Eur Urol,2009,55 (3):629-637.
[3]刘乃波,周晓峰,王建峰,等.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7):659-661.
[4]Cullen PK Jr,Welch JS.Tenyear results of the kelly and kennedy types of procedure in urinary stress in continence[J]. Surg Gynecol Obstet,1961,113:85-90.
[5]李炎唐.泌尿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1-259.
[6]那彦群,叶章群,孙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4.
[7]薛波新,单玉喜,阳东荣,等.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尿控功能保护的方法和手术技巧 [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3,5(2):87-90.
[8]Centemero A,Rigatti L,Giraudo D,Preoperative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for early continence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a random ised controlled study[J].Eur Urol,2010,57 (6):1039-1043.
[9]李卫平,王养民,董永超,等.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并发症及处理相关文献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8):613-615.
(本文编辑:夏世金)
Curative Effect of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Exercise plus Bladder Training on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Elderly Patients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
WANG Ying
Department of Nursing,Hua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040,P.R.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exercise plus bladder training on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elderly patients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Methods 120 cases w ith prostate cancer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 ly divided into 2 groups: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60 cases in each;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exercise in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started 1 week before operation and lasted to the 3rd month after operation combined w ith bladder training after removal of catheter while routine nursing was applied to cases in control group;an observation was made to the improvement of postoperative urinary incontinence1 month,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the removal of catheter.Results The improvement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control group(<0.05).Conclusions Early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exercise and bladder training is helpful for urinary incontinence improve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 ith urinary incontinence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
elderly;prostate cancer;urinary incontinence;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exercise;bladder training
2016-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