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存的样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历程研究

2017-06-01王光艳

武汉广播影视 2017年3期
关键词:湖北纪录片武汉

王光艳

生存的样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历程研究

王光艳

人文社会纪录片是最富有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纪录片,值得多维度深入研究。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优秀作品众多,特色风格鲜明。本文通过对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历程进行系统梳理,从发展史的角度科学认识此类纪录片。

人文社会纪录片 湖北 发展史

影视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够通过声音、画面、字幕等综合形式向世人展示一个生动、形象、立体的世界。“迄今为止,影视艺术可能是最具国际性的艺术,纪录片则是影视艺术中更具普遍性的品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基础的电影、电视一经问世,便冲破国家、民族范围而发展成为国际性的产业和电子视听艺术。”[1]正是影视艺术的国际性让人文社会纪录片找到了生存、发展的空间,也使得湖北人文纪录片突破地域的局限,走向国际。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优秀作品众多,特色风格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纪录片记录了社会变迁,成为历史中人们生存的样本。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概念

所谓人文社会纪录片,是指从社会、人文角度,利用影视技术手段,记录普通人的生活,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人文社会纪录片是最富有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纪录片,值得多维度深入研究。理解人文社会纪录片需要从三个方面:

1、当下性。社会人文纪录片关注的对象是当下现实中社会各阶层的人和正在发生的事。这种当下性表现出与纪录片编导有一种共时性的存在,记录的故事也是发生在当下的。

2、人文性。人文社会纪录片就是记录群众生活的纪录片,它根植于普通大众的生活,甚至关注那些处于社会边缘人物的命运,如农民工、小商人甚至艾滋病患者、同性恋等。

3、世俗性。人文社会纪录片不是记录影响社会进程的所谓大人物、大历史,而是社会生活中的普罗大众的生活,世俗性是人文社会类纪录片的重要特点。世俗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体现出纪录片创作者观察社会的态度和深度。

二、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发展历程

大体说来,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一)起步时期(1970—1980)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起步较晚,目前笔者能够追溯到的时间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1974年和1975年,湖北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影片《体操新花》《板车剧团》,这可以看作是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的发端。

《体操新花》记录新洲县徐古区开展儿童体操训练的情况,《板车剧团》则记录了光化县豫剧团在各地巡回演出的场景。由于历史的原因,两部影片的宣传语气比较浓,但是,影片把关注的视角从宏大叙事转向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

(二)探索时期(1980—1993)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刚起步。“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纪录片创作长期存在的选材面窄、手法陈旧、样式单一等问题,在改革开放后开始迅速改观。”[2]湖北纪录片创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气象:纪录片的题材从关注宏大叙事转向关注小人物的命运。

1980年,景高地拍摄《武汉人“过早”》,“蹬着三轮车,甚至是骑着自行车,身上背着摄像机、录像机、三脚架、灯光箱、电缆包、灯光架,整一个‘全副武装’,穿大街、走小巷,跑遍了武汉三镇。”[3]一个小小的“过早”引起了电视编导的关注,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最难得的是那一组组抓拍、抢拍、偷拍的鲜活镜头被编辑成片,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整个80年代到90年代初,湖北电视已经开始转向记录百姓生活的时代。这个时期的人文历史纪录片创作和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几个方面:

其一、记录普通劳动者,展现其精神风貌。《壮心不知老将至》(1982,湖北台)、《角隅幽兰香更浓》(1985,湖北台)、《创立质量经济学的年轻人》(1986,湖北台)、《青年厨师卢永良》(1986,湖北台)、《夕阳几度别样红》(1986,湖北台)、《千万诸葛出茅庐》(1988,湖北台)、《好人林玉琴》(1991,湖北台)等记录的都是普通劳动者。其中,《千万诸葛出茅庐》是一个系列电视片,由《高昌龙和他的一条龙》《张修梅和健康之路》《老黄牛和他的伙伴们》《绿色的情话》《天堂寨前的圣人村》《湖光晨曲》《华旭东的苦甜春秋》《大江涌出的风采》《金银鸳鸯引出的故事》《小贩传奇》《农民膏塑家范胜利》《莫道君行早》等12部纪录片组成,记录了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一大批敢于开拓进取、精明强干的能人——“小诸葛”。

其二、记录艺术界人物,展示其艺术追求。《画坛新苗》(1982,湖北台)、《红地毯上的日记》(1990,湖北台)、《一个人与一支歌》(1992,湖北台)、《马戏团里来了个大明星》(1992,湖北台)等记录了艺术界各种人物的追求。《周韶华与“大河寻源”》记录了周韶华亲临黄河,寻求创作灵感,最终创作出黄河四十八图的艺术人生。

其三、记录体育界的人物。体育明星为大众瞩目,《球星之路》(1982,湖北台)、《力的角逐》(1983,湖北台)、《武术之家》(1984,湖北台)、《金牌的忧思》(1989,湖北台)、《群星璀璨》(1990,湖北台)、《6万与52万的启示》(1991,湖北台)、《山韵》(1992,湖北台)记录的是那些为体育事业而努力拼搏的人们。

其四、记录老少边穷地区的人们的生活。《川江的女儿》(1986,湖北台)记录川江航道上一位26岁的女大副王嘉玲的故事。王嘉玲1976年顶替父亲上船当服务员,她只有中学学历,是家里的老幺。王嘉玲工作不到一年又主动要求当水手,后来,“渐渐地,一个愿望萌发了,我要学驾船!”[4]在经历两年多的磨砺后,“旁听生”终于成为正式舵工,在考试成为三副之后,又经过一年时间由三副升为大副。

其五、记录特殊人群。《在那块默默的土地上——湖北沙洋劳改农场采访纪实》(1987,湖北台)记录劳改农场的故事,分成《监号里的阵痛》《法网里的忏悔》《蓝盾上的闪光》三部分,记录高墙、电网、监号、囚徒、狱警等的生活。《用脚摘取人生桂冠》(1986,湖北台)记录湖北崇阳县乌山村一位失去双臂的残疾人刘细谷身残志坚的故事,“热情地讴歌了一个强者忘我追求的乐章和无私奉献的品质,以此呼唤青年一代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去拼搏进取,努力奋斗。”[5]《没有残废的人生》(1989,江汉经济台)记录了天门盲人一条街,东坡饼的传人、聋哑人余义华,无臂电影放映员刘细谷,高位截瘫残疾人傅本发,小儿麻痹患者欧阳德平,伤残人运动队等残疾人的生活,“要表现的主题是人在残疾之后潜在的创造力。”[6]

第六、记录自修大学的生活。《寻求》(1990,湖北台)记录了武汉市成才自修大学的一批学生的生活。长航总医院的干部杜恒、华中服装厂工人乐惠高、残疾青年朱黎瑞都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读书,但是,他们走进了自修大学,顽强地向知识的高峰攀登。

当然,由于时代局限,上述电视片有的还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纪录片,有的甚至就是以“解说词+画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专题片,但是,它们所记录的当时普通人的生活与工作,都是真实的,也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我们统一称其为人文历史纪录片。

(三)多元化时期(1993—2000)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迈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时期,纪录片栏目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湖北电视台《往事》(2000年)、武汉电视台《纪录片之窗》(2000)等栏目开播。栏目化给纪录片创作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促进了纪录片的发展,也从某些方面局限了纪录片的发展。与此同时,“新纪录运动”“独立纪录”“真实电影”等观念也影响着湖北纪录片创作,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的多元化时期到来。

其一、记录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纪录片《打工妹,你走好!》(湖北台,1993)记录大年初二记者跟随湖北打工妹赴深圳打工的真实场景。《背个媳妇回家来》(湖北台,1994)记录大冶县残疾青年夫妻贺华平、鲍金芝回娘家的事。大冶苗家女孩鲍金芝患小儿麻痹症,贵州的贺平华则在建筑工地不慎摔断了背脊,终身残疾。两个人因为爱情走到了一起,经营小卖部。按苗家风俗,女儿出嫁三天就该回门。可是,鲍金芝已出嫁三年,儿子两岁,他们都没有回门。如今,他们攒足了路费,准备回娘家。记者记录了夫妻俩回娘家的情况。《刘惠的小饭桌》(1996,湖北台)、《陪读》(1997,湖北台)等也是记录底层劳动人民生活。

其二、记录普通市民的生活。《湖北伢学京剧》(1994,湖北台)、《九龙井》(1997,武汉台)、《土记者》(1998,武汉台)、《脚印》(1995,武汉台)、《卓刀泉》(1996,武汉台)、《四姐》(1999,湖北台)、《我的生活就是我的哲学》(1994,武汉台)等作品都从不同的侧面关照普通市民的生活状态。《九龙井》的编导原本是希望寻访武汉的一处古老遗迹,没有想到的是古井已经被填平,于是生活在古井遗址周围的人的生活被记录了下来。纪录片《我的生活就是我的哲学》将哲学家邓晓芒的日常生活与一位小餐馆老板的日常生活对比,通过这种反差的融合,思考了哲学和生活之间的相通关系。[7]

其三,关注特殊群体的生活。《不幸家庭中的母亲》(1996,湖北台)、《当家,从九岁开始》(1996,湖北台)、《舟舟的世界》(1997,湖北台)记录的都是特殊人群的生活。《舟舟的世界》记录一位名叫胡忆舟的先天愚型患者与音乐的故事。《英和白》(1999,湖北台)记录一个名叫“白”的女人和一只名叫“英”的大熊猫的故事。《导演》(1997,湖北台)记录的是一位武汉外国语学校的学生颜畅导演电视剧的事情,在这部纪录片里,“创作者要说的并不是小导演本身,而是传达所有电视人一言难尽的感受。”[8]

其四、从介绍地域来反映当时的生活。这个阶段,有一批节目通过纪录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从一个整体上来让我们认识社会,如《在中国的版图上——湖北》(1994,湖北台)、《百里村庄》(1996,湖北台),还有的是立足于深入探访、挖掘文化内涵,特别是对各地不同的历史进行深度地探寻,如《寻访鱼木寨》(1995,湖北台)等。

值得说明的是,《土记者》《脚印》的编导陈为军,《舟舟的世界》《英和白》的编导张以庆等都是电视台工作人员,不完全属于独立纪录,但是,这些纪录片都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有的还引起了关于纪录片问题的若干争议。《英和白》《舟舟的世界》曾引起了纪录片的“主观与客观”的争议。张以庆认为“也有人拍了《英和白》,就是拍他们训练,熊猫翻跟头,坐三轮,你能说他纪录的不真实吗?绝对真实。但我觉得那些肯定是皮毛的东西,它好像是比我真实,但我觉得我表现的真实是本质的。包括我对于舟舟的理解,我认为我比他的父母还深入,因为他们不是用我们这样的方式去审视,所以我们表现的更多的是本质的真实。”[9]

(四)走向成熟时期(2000—至今)

进入新世纪后,湖北纪录片创作曾一度有些低迷,武汉广播电视台曾撤销纪录片部,湖北电视台也将纪录片创作机构列入“冷宫”。但是,经历曲折后,湖北的电视机构逐渐认识到纪录片的独特价值,相继开播了一批纪录片栏目,如湖北电视台《中国No.1》(2012年),武汉广播电视台《魅力武汉》(2004)、《鸟瞰武汉》(2012)、《问津国学·精编版》(2013)、《城市记忆》(2015)等。

纪录片《舟舟的世界》在世纪之交,为湖北纪录片走向世界进行了艰难的探索,获得多个国际奖项提名。张以庆的作品为湖北纪录片赢得了世界的声誉,“在中国纪录片不断崛起的时代,张以庆作为独树一帜的创作者在中国乃至国际纪录片界备受瞩目,他的作品不仅构思巧妙、立意深远、视角独特、画面精致,还表现出浓厚的人文情怀、强烈的生命审视精神和冷静犀利的批判精神,这些都构成了张以庆独特的创作风格。”[10]随后,湖北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幼儿园》《船工》《请为我投票》《生命的延伸》《民以食为天》《山区法官》等陆续出现在国际影视节上,有的还获得国际大奖。

这一时期,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主要专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记录普通百姓的生活。《桨声留连意勤勤》(2004,武汉台)记录湖北阳新县一位乡村普通代课教师困守孤岛,教书育人的故事。《业余联合国军》(2004,武汉台)记录北京、上海的军事发烧友的生活,表现的是“全球化环境下中国人独特的生活。”[11]《船工》(2005,湖北台)记录三峡库区一位普通船工的故事。《勿忘摄影人》(2006,武汉台)记录一群摄影爱好者的生活与创作。《话剧·老人》(2009,武汉台)、《老人·时光》(2010,武汉台)、《老人·岁月》(2010,武汉台)、《俏老周雪影》(2006,武汉台)记录了各种老人的生活。《朗诵艺术团的春天》(2009,武汉台)记录武汉一群朗诵爱好者义务传播朗诵艺术的故事。《民以食为天》(2009,武汉台)通过拍摄位于湖南的世界上最大的餐馆,记录发生在这个餐馆里的四个方面——老板的事业、年轻人的婚礼、孩子的满月酒、老人的寿宴[12]——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哭丧》(2009,武汉台)记录一个哭丧队在武汉各地参加丧事的故事。《虾街十年》(2008,湖北经视)让个体户成为主角,影片“似乎没有呈现一个人们期待的那种不断发展、不断繁荣的虾街,但正因为这种真实而不是粉饰的记录,才会敦促有关方面放慢脚步,俯身正视市场竞争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改革开放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规制;也正因为这种真实的力量,使得该片脱俗于一般歌颂成就式的献礼片而具有独特价值。”[13]《麦田》(2011,湖北台)讲述河南巩义县永泰陵守陵人的平凡故事,“主创人员发掘出蕴含其中的珍贵元素,为观众奉献了一幕动人心魄的人间史诗。”[14]《沙市策巴子》(2015)由荆州新闻网和荆州众影·视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是一部重点讲述沙市女孩的本土原创纪录片。这些纪录片展示出当代百姓生活丰富多彩的现实画卷。湖北一批独立纪录片登上舞台。《城市之光》(2012,麦克峰)是一部关于武汉80后创意青年的影片。《欧洲骑迹》(2014,徐江军)记录的是导演独自骑车游欧洲的经历。

其二、记录普通公职人员的生活。《平民书记》(2集,2006,武汉台)记录一位普通居委会书记的事情。《山区法官》(2011,武汉台)记录恩施州宣恩县法院晓关法庭庭长陈升霄扎根山区,经常背着国徽走村串户,给老百姓们审案子。《99号车组》(2013,恩施州主流传媒)记录跟拍恩施市公汽公司第99号车组的两名女驾驶员谭桃英和吴复元16个月的生活。《在路上》(2015,恩施州主流传媒)以拍摄时间为顺序,分春、夏、秋、冬四个篇章,全程跟拍“全国工人先锋号”6路公交驾驶员魏登朝,挖掘公交人起早贪黑,辛勤驾驶的故事。

其三、关注特殊人群的生活。《好死不如赖活着》(2002,陈为军)拍摄了河南文楼村一户艾滋病病人一年的家庭生活。《生命的延伸》(2008,武汉台)记录麻城一个名叫柏洋的年轻人因车祸脑死亡,家人毅然决定捐献器官的艰难过程。《生命的接力》(2010,武汉台)记录了一群器官移植存活者当下的生活。《一个日本兵与一群中国孩子》(2005,武汉台周详)记录抗战期间,驻扎在湖北安陆的日本兵山田幸雄,他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在华期间,他每天下哨后,主动找一群中国孩子们玩。2005年,他从日本来到中国找他当年一起玩的孩子,回忆他们当年在一起的故事。《变脸阿Q》(2007,武汉台)记录的是一个智障的小伙子项涛在母亲的帮助下演变脸的故事。《再生之音》(2014,湖北台)讲述了盲人音乐家胡海鹏及肢障龙笛传承人张琪慧他们的音乐人生及乐观向上的故事。

其四、记录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活。《幼儿园》(2003,湖北台张以庆)、《请为我投票》(2005,陈为军)、《出路》(2012,陈为军)分别记录了幼儿园、小学、大学各个不同阶段的学生生活,折射了导演对社会的思考,这些纪录片都表现出强烈的独立纪录片的倾向。

其五、记录不同类型的爱情。《穿越时空的爱》(2005,武汉台)讲述中国抗战期间,一个日本女护士爱上中国战士的故事。中国战士受伤住院,后去世,日本女护士终身未嫁。《日出日落》(2008,陈为军)则记录日本东京的一段爱情,纪录一对年轻人从热恋到分手、一对老年夫妇相濡以沫的生活。

第六、记录少数民族的生活。《远山的瑶歌》(2001,湖北台)、《生命的吟唱》(2003,武汉台)、《清江倒影》(2007,宜昌市委宣传部)、《寻访古桃源》(2010,恩施台)、《回家结婚》(2003,湖北台)、《喜丧土家族》(2004,湖北台)、《武陵土家人》(2004,湖北台)、《吊脚楼人家》(2005,湖北台)等都是少数民族纪录片。一批纪录片导演已经具备自觉意识,他们主动寻求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家的帮助,拍摄的纪录片具有一定意义上的人类学意义。湖北电视台的韩明生、闵小文等在民间民俗大师谭宗派、民族学专家黄柏权的指导下,进入了长达四年之久的纪录片创作[15],先后拍摄了《回家结婚》《喜丧土家族》《武陵土家人》《吊脚楼人家》等一批具有人类学意义和价值的纪录片,还对纪录片的创作理念进行了探索,“其实纪录片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还原外在现实,而是通过记录真人真事真景表达一种理念,传递一种理想精神或道德观念,引发人们感悟生活、思考社会,探求自然和生活的本质真实。”[16]

《生命的吟唱》(2003,武汉台)记录的是新疆柯尔克孜族的一位85岁的老人居索普·玛玛依的故事。居索普·玛玛依被内外学者誉为当代荷马的柯尔克孜族史诗演唱大师,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完整地唱8部《玛纳斯》(23万行)的歌手。武汉广播电视台尹新秋等通过深入采访,拍摄了这个传奇老人的故事。《长阳人之谜》(4集,2010,湖北台)由《虎啸清江》《牛角山歌》《南曲雅音》《巴山舞魂》四集组成,纪录片通过跟随记录中央文史馆的“一位画家汪国新研究员决心倾注20年心血,沿着清江考察,找到打开长阳人、巴人、土家人之谜的钥匙,用手中的画笔,完成一幅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的长卷连环画《清江上河图》”[17]的足迹,通过一路的采访,希望能解开一个古老民族虎啸清江的秘密。

除了电视台专业的纪录片导演,湖北一些高校的学生也参与到记录少数民族生活当中,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生侯小琴结合民族学调查和研究,拍摄了《神农溪的冬天》。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施锦涛与山洞里的两位老人同吃同住,拍摄了大量老人在岩洞屋的真实生活的素材,制作完成纪录片《探访最后的穴居人家》。

第七,记录艺术界的故事。《寻找失散的名画》(2006,湖北台)、《歌唱家贺磊明》(2006,武汉台)等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艺术的故事。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列强的文化侵略,中国文物大量外流,其中,“外流名画80%是被列强用非正常手段掠走的……本片通过揭示这些稀世珍宝流失海外的令人痛心的场景和画面,向世界呼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回归。”[18]湖北电视台记者在海外明察暗访4年,奔波于8个国家,走访20多个博物馆和60位中外名家,全方位、多层次探查了中国历史名画流失海外的历史情况与现状,记录了大量流失海外的中国名画背后的故事,完成了共两集的电视纪录片《寻找失散的名画》,“追怀再现华夏五千年文明及艺术瑰宝对世界文化辐射带来的理性思考”[19]。

总之,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优秀的作品出现,这些作品关照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特定时代的缩影,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注释:

[1]朱景和:《了解中外纪录片之差异走自己的创作之路》,李东生主编:《电视专题文集》,北京出版社,1998年8月,第49页。

[2]朱景和:《纪录片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52页。

[3]景高地:《一同走过的路》,张良成主编:《凤鸣九天——湖北电视50年回忆录》,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297页。

[4]王连、朱力军:《川江的女儿》,湖北电视台编:《优秀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38页。

[5]吴桂森:《一部能呼唤一代人进取的人生教学片》,湖北电视台编:《优秀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11月,第300页。

[6]姜红艳:《人贵精神 业在进取——我拍〈没有残废的人生〉》,湖北江汉经济电视台汇编:《办节目》,湖北江汉经济电视台内部印刷出版,1990年11月,第70页。

[7]见2015年12月10日上午9∶00,笔者在武汉广播电视大楼三楼制作部办公室对陈为军的采访。

[8]张以庆:《创作心得》,唐源涛主编:《湖北电视台优秀作品集:春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1月,第451页。

[9]谢晓晶:《90年代中国纪录片导演创作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6月,第16、17页。

[10]国玉霞:《陌生的审视——从〈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幼儿园〉看张以庆纪录片的表现艺术》,《电影评介》,2009年第21期,第9页。

[11]引自2015年12月11日上午9∶00笔者在同城广场21楼武汉全视域公司对周详的专访。

[12]2015年12月10日,笔者在武汉广播电视台三楼制作部办公室对陈为军的采访中,陈为军说他拍这个餐馆先后花了3个月,最终选择“老板的事业、年轻人的婚礼、孩子的满月酒、老人的寿宴”四件事情作为主题进行表现。大部分人的一生必然要经历出生、婚姻、事业、衰老等阶段,这些阶段可以反映出人类的共性问题。陈为军认为纪录片要讲一个道理,一个简单的道理,反映生老病死这些东西,体现的是终极关怀和人性的东西。

[13]张昌旭:《让个体户成为主角——谈纪录片〈虾街十年〉的叙事表达》,张良成主编:《凤鸣九天——湖北电视台50年回忆录》,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62页。

[14]艾猷翔:《〈麦田〉散发的艺术芳香》,《中国电视(纪录)》,2013年06期。

[15]韩明生:《对纪录片本质的再认识——兼议系列片〈武陵土家人〉创作》,张良成主编:《凤鸣九天——湖北电视台50年回忆录》,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66页。

[16]韩明生:《对纪录片本质的再认识——兼议系列片〈武陵土家人〉创作》,张良成主编:《凤鸣九天——湖北电视台50年回忆录》,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68、369页。

[17]纪录片《长阳人之谜》解说词。

[18]《好消息:我引资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寻找失散的名画〉再次获国内5项大奖》,作家万琼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wq1966511

[19]吴晓平:《用生命纪录梦想》,张良成主编:《凤鸣九天:湖北电视50年回忆录》,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56页。

本文系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项目编号:2016047)的阶段性成果、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成果、华中师范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成果。

(作者系武汉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

责任编辑 朱帆

猜你喜欢

湖北纪录片武汉
The rise of China-Chic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驰援湖北
决战武汉
湖北武汉卷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