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2017-06-01金涛刘明发林恩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3期
关键词:效果评价

金涛 刘明发 林恩

【摘要】 目的 评价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40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 均实施显微手术切除治疗, 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满意度。结果 40例患者中, 有2例患者发生轻微偏瘫情况, 其余3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 且经过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 无患者发生复发情况。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7.99±10.32)分, 高于治疗前的(49.32±10.1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的治疗满意度为(90.01±6.56)分, 明显高于术后1周的(70.21±10.0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 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且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 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效果评价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3.003

Evaluation of effect by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arasagittal meningioma JIN Tao, LIU Ming-fa, LIN E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Guangdong Shantou City Central Hospital, Shantou 51504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surgical curative effect for parasagittal meningioma.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parasagittal meningioma all received microsurgery for excision. Their clinical effects after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along with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nd treatment satisfaction degre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mong 40 cases, there were 2 cases with mild hemiplegia, while the other 38 cases showed excellent recovery. Follow-up lasting for 3 months showed no recurrence. After treatment, patients had higher quality of life score as (87.99±10.32) points than (49.32±10.11) points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Patients had higher treatment satisfaction degree in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as (90.01±6.56) points than (70.21±10.02) points in 1 week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arasagittal meningioma patients can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along with goo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This method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Parasagittal meningioma; Microsurgery; Evaluation of effect

矢状窦旁脑膜瘤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 该病症的发生率一般在20%左右, 一般为良性肿瘤, 会伴随局部侵袭情况。该疾病发生在上矢状窦并附着于矢状窦壁之上, 由于矢状窦和脑膜瘤之间不存在脑组织, 故而肿瘤体呈外周性生长, 向大脑半球凸出, 容易向相邻的硬脑膜、颅骨侵蚀生长, 最终造成颅骨增生并隆起, 术中出血多, 手术复杂性较大[1]。本文主要评价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效果, 选取部分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意在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现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男21例, 女19例;年龄30~60岁, 平均年龄(45.67±10.11)岁;病程1~6年, 平均病程(3.56±2.11)年。29例患者以剧烈头痛为主要临床症状, 其中11例患者伴随恶心、呕吐;10例患者以一側肢体感觉或活动障碍为首发症状;另外1例因精神障碍就诊。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临床中脑肿瘤学术会议制定的矢状窦旁脑膜瘤的诊断标准, 均适用显微手术进行临床治疗。本次患者及其家属均明白、了解、清楚实验的研究目的及方式, 并同意参与到此次研究之中。

1. 2 方法 患者均实施显微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一般取15°的头高脚底的治疗体位, 对于肿瘤位置在矢状窦前1/3和中1/3位置的患者予以仰卧位, 对于后1/3的患者予以侧卧位, 并使用头架对头部进行固定。利用显微镜进行手术, 沿着肿瘤的边缘, 对硬脑膜进行切开, 将受到侵袭的矢状窦和肿瘤部位充分暴露。对于肿瘤相对较小的患者, 可予以直接切除;对于肿瘤相对较大的患者, 先予以分离之后再实施次全切除, 之后, 分离肿瘤包膜, 并处理掉附着在窦壁、窦腔中的肿瘤组织[2-4]。在手术进行过程中, 对中央沟静脉和代偿回流静脉予以保护, 对具体的侵袭程度与部位进行对应处理, 如果仅仅是矢状窦外壁侵袭, 则对肿瘤切除后, 对肿瘤附着处窦壁予以烧灼;如果侵袭到矢状窦腔内部, 应对矢状窦外壁、窦腔内肿瘤组织实施缝合修补;如果侵袭到颅骨、硬膜, 则尽量将硬膜切除, 并对颅骨磨除, 术后用颞肌筋膜或人工硬脑膜修补缺损的硬膜[3]。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满意度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满意度均采用记分制, 分数在0~100分之间, 以50分为临界值, 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满意度越优[5]。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0例患者中, 有2例患者发生轻微偏瘫情况, 其余3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 且经过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 无患者发生复发情况。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7.99±10.32)分, 高于治疗前的(49.32±10.1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的治疗满意度为(90.01±6.56)分, 明显高于术后1周的(70.21±10.0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膜瘤是一种颅内肿瘤, 属于脑膜与脑膜间隙之间的衍生物, 一般而言, 女性发病率更高, 但脑膜瘤的发病非单一因素就可以造成的, 与机体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等因素均有着密切的联系[6-9];首发的主要临床症状有癫痫和头痛, 会逐渐出现肢体活动障碍、视力障碍、嗅觉障碍等临床症状。矢状窦旁脑膜瘤的生长速度缓慢, 属于良性肿瘤范畴。

据相关的研究表明, 在临床影像学检查中, 脑膜瘤患者会具有以下病症特点:①呈现不规则形态, 密度分布不均匀, 内部结构较易发生病变;②周围组织会有水肿;③组织旁有丰富的供血结构, 部分肿瘤可见钙化灶。由此可见, 患者的临床症状一旦明显之后, 肿瘤就已经生长得较为巨大, 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 血供极其丰富, 为临床手术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10, 11]。

而显微手术在临床应用以来, 其安全性极高, 患者预后更佳, 但将其应用在治疗脑膜瘤中的时候, 会因为机体解剖结构的个体差异, 造成手术困难, 因此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时, 应做到细致的分辨以及耐心的分离, 以此避免机体受到不必要的损伤[12-15];小部分脑膜瘤的质地较为坚韧, 在手术过程中, 应沿着肿瘤的包膜实施锐性分离, 动作做到轻柔并准确, 避免牵拉损伤, 若肿瘤在大血管中存在, 或肿瘤包绕着大血管, 应切忌全切, 可残留少许肿瘤组织, 避免由于血管受到损伤而造成的偏瘫乃至死亡。

根据本次的数据显示, 40例患者中, 有2例患者发生轻微偏瘫情况, 其余3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 且经过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 无患者发生复发情况。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7.99±10.32)分, 高于治疗前的(49.32±10.1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的治疗满意度为(90.01±6.56)分, 明显高于术后1周的(70.21±10.0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显微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且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普遍提高, 该种治疗方式有其临床实施可行性。本次研究结果与曹新生[16]学者在《显微手术治疗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23例分析》一文中的研究结论相似, 有其实施的可行性和优势性。

综上所述, 对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 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且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存.临床分析48例中央沟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21):78-79.

[2] 王庆.中央沟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的临床分析.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 25(4):491-492.

[3] 陈立群.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疗效观察.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 11(27):69-70.

[4] 蒋和娣.矢状窦旁脑膜瘤病人行显微手术治疗的观察与护理.全科护理, 2014, 12(1):45.

[5] 刘涛.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分析.吉林医学, 2014, 35(8):1712-1713.

[6] 章瑄, 狄广福, 王志春, 等.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5(2):147-150.

[7] 王林风, 郑华山, 操廉. 中央沟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25例报告).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7):431-433.

[8] 蔺虎林, 邢栋, 王建军, 等. 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7):1244-1245.

[9] 郑华煜, 王和功, 秦智勇.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84-85.

[10] 张镇, 余红, 李阳.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腦膜瘤的疗效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6):1051-1052.

[11] 汤德刚, 张相双, 王维东, 等. 显微手术治疗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5):719-721.

[12] 苏丹宁. 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中外医疗, 2015(7):153-154.

[13] 李国峰, 侯文仲, 曾敏敏, 等. 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研究.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 13(4):252-254.

[14] 李瑞峰, 张蕴增, 王利锋. 中、后段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的探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1):4-5.

[15] 周勇, 卞永德, 黄辉.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策略.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6, 36(7):465-466.

[16] 曹新生. 显微手术治疗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23例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22):70-71.

[收稿日期:2016-10-25]

猜你喜欢

效果评价
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的脊柱结核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不同剂型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
Fs866断层注浆效果评价
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技术
社区医生与二级综合医院专科联动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效果评价
120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肝脏射频消融术应用全面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基于网络媒介的中医药信息传播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