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弱校向优质校的“蜕变”
——记重庆市徐悲鸿中学“进步教育”实践
2017-06-01黄先进
◎ 黄先进
一所弱校向优质校的“蜕变”
——记重庆市徐悲鸿中学“进步教育”实践
◎ 黄先进
进步教育以“进步就是优秀”为育人理念,以“人格培育人格、智慧启迪智慧”为育人思想,以“锻炼有习惯、学习有方法、进步有目标、成长有方向”为育人标准,为师生构建起尝试进步、主动进步、自主进步的成长阶梯,通过开发进步课程、打造进步课堂、建构进步德育、建设进步校园,进而促进师生主动发展和协调发展。
进步教育;课程改革;初中校
一、进步理念的创立与进步教育思想的提出
进步教育创立于 2011 年,是基于对以下问题的思考:
首先,一所新建的合并学校,需要新的教育理念与新的教育思想。其次,我校是一所初中校,而初中校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初中校对下不能选择学生,是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学校需有教无类,面向人人;对上要接受不同类别的高中选拔,差异升学,学校需因材施教,发展人人;所有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都适用于初中,初中办学得依法办学,依靠人人;初中校没有高中可以依靠,也没有小学可以支撑,作为初中的我校,学校发展需自立自强,激励人人。
初中校的独特性,让初中的学生结构具有两大主体特征,即对口生源是生源的主体;学困生是学生的主体。为此,需要我们找到大面积提升对口生学习质量、大面积提升学困生学习质量的对策、路径与方法。
基于以上背景和现状,我们创造性提出“进步就是优秀”的教育理念。同时,与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相结合,科学选择改进的领域,扎实推进四个改进行动,历时六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和办学效益。
二、进步教育的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上个世纪 50 年代,被称为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它沿用了哲学中人本论的观点,提倡“以人为本”。
进步主义教育。进步主义教育是 20 世纪上半期盛行于美国的一种教育哲学思潮,起源自反对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主要观点有以儿童为中心的学生观,以生活为内容的课程观,以解决问题为方法的教学观,淡化权威意识的教师观,强调合作精神的学校观。
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三、实践的进步教育——《学校改进行动方案》
(一) 改进目标与改进领域
老百姓的口碑,就是学校的品牌,学校发展需要老百姓的认可。所以,我们把学校改进计划的目标确定为:提升老百姓(家长)对学校办学的满意度。
那么,何谓老百姓(家长)满意的学校?我们以为,可以用四句话进行概括,即:“管得严,抓得紧,学得活,考得好”。管得严,是指办学规范,学风好校风优;抓得紧,是指治学严谨,常规有序;学得活,是指师生关系和谐,学有方法,课堂高效;考得好,是指重核心素养的培育,重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
经过科学论证,我们选择“深化课程改革”作为学校改进的主要领域,把“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进”这两个方面作为学校改进的主要内容。
(二)改进行动策略与对改进目标的评估
我们确定了改进行动的基本策略:引领专业发展,使教师教有所成,教师满意;促进个性发展,使学生学业进步,学生满意;学生素质好,升学考得好,很显然,会让家长满意。
那么,对办学满意度如何进行评估?从改进的基本策略出发,我们计划从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维度进行评估,设计教师满意度、学生满意度与家长满意度共三张满意度评价量表。其中,把对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的改进,作为满意度调查评价的重点,加大评价分值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实践探索,逐步构建起具有单办初中特色的办学质量绿色评价体系。
(三)改进行动的基本内容
改进工作的指导方针是“整体设计、系统优化、阶段实施、重点突破”。在此方针的指导下,我们把学校改进计划分为四个具体的改进行动,即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与课程建设。
改进行动一:理念更新与观念转变
行动思路:更新教育理念,让进步教育思想与新课程理念变为徐中人的教育观念。行动任务:相信教师、尊重教师、信任教师,激发教师参与改进的主动性,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路径与方法。
改进行动二:课程管理与课程建设
行动思路:对现有课程进行基础性、拓展性和研究性开发。行动任务:通过课程建设与课程管理,重点实现对学生“身体、品性、兴趣、习惯与能力”五个素养的培育,建立起独具徐中特色的进步教育课程体系。
改进行动三:转变方式与课堂教学改进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此,我们认为,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行动思路:以“激发师生主动性”为课堂的灵魂,以“进步就是优秀”为课堂理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建立起课堂教学的新常态。行动任务:在常态课堂上,通过课堂教学的改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大面积提高课堂效益,建立起具有徐中特色的进步课堂文化。
改进行动四:机制创新与制度重建
行动思路:机制创新与制度重建,为改进计划保驾护航。行动任务一:组织保障。设立改进计划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五个方面的人员构成:校级干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校长助理与社区群众。由校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讨论和制定改进计划;制定改进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推进日程表;有效配置时间、空间、信息、人力与资金等资源;定期研究和解决改进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行动任务二:监督机制。计划每学年进行两次改进工作的评估。学期结束,邀请社区督学、职工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参加改进工作的效能分析会,总结、检讨和反思改进工作;学年结束,邀请重庆市政府督导室和江北区政府督导室的专家进行专项督导评估。
每学年两次阶段性的评估,全面检验采取的措施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全面评估学校改进计划目标的达成情况,动态掌握对学校发展的实际影响,对改进行动计划进行及时的改进。
四、取得的成果与创新点(实践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着眼核心素养,开发进步课程
基于核心素养指向全面发展的人,我们整合学校课程,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为课程建设的策略,建构起拥有“学校烙印”的“1+3 进步课程”体系(见图表)。
(二)着力关键,打造进步课堂
我们把优化学生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改进的抓手,积极“打造为学而教”的进步课堂。进步课堂按有方法、成习惯、化能力三个梯级目标构建。其中,有方法,指学生有正确的听说读写想的学习方法;成习惯,指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听说读写想的学习习惯;化能力,指内化为扎实的听说读写想的学习能力。
构建起进步课堂的三种新形态:讲练结合,是学生尝试进步;讲思练结合,是学生主动进步;学讲思练结合,是学生自主进步。
进步课堂,就是以进步便是优秀为教育理念,以学生愿学、学会与会学为教的目的,为学生创建其尝试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进步阶梯,进而促进师生共同进步的课堂教学实践。
(三)落实立德树人,建构进步德育
我们认为,对于初中学生,立德树人就是要迈好三个第一步。据此,我们建立起进步德育的基本框架,即七年级规范教育、八年级习惯教育与九年级励志教育。
七年级实施规范教育,迈好中学第一步。德育目标:能静心,守纪律,有方法。德育内容:行为有规范,学习有方法,能尝试进步。
八年级实施习惯教育,迈好青春第一步。德育目标:知礼仪,懂责任,成习惯。德育内容:认识自我,懂得责任,养成习惯,能主动进步。
九年级实施励志教育,迈好理想第一步。德育目标:有目标,能努力,会学习。德育内容:学习有兴趣,进步有目标,能自主进步。
我校学风建设有四个关键字:静、谨、竞与进,围绕“进步就是优秀”的教育理念,为学风建设设立梯级目标:第一级阶梯:安静有序,学而有法,能尝试进步;第二级阶梯:认真严谨,养成习惯,能主动进步;第三级阶梯:勇于竞争,学有能力,能自主进步。
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起“四有”育人标准,即:锻炼有习惯、学习有方法、进步有目标、成长有方向。
(四)促进师生发展,书写进步人生
教师发展,方能发展学校。在过去的六年里,学校先后有 17 位教师成长为重庆市骨干教师,有 19 位教师成长为江北区骨干教师;先后有 28 位老师先后荣获重庆市赛课一等奖,有 21 位老师荣获全国赛课一等奖。
学生进步,全面发展。参加重庆市中小学合唱比赛连续三年荣获一等奖,参加重庆市第五届、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获中学组绘画一等奖、书法一等奖;参加全国跳绳公开赛获得四金十一银六铜,成绩全国排名第三;参加全国啦啦操比赛荣获一等奖;参加“科技点燃梦想,创新引领未来”第六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普阅读暨征文大赛获市一等奖;参加第 31 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重庆师范大学专项奖;有 137 位同学获得国家级实用型专利证书;近三年,每年有近50% 的毕业生直接保送进入国家重点高中。
(五)实现跨越发展,创办进步学校
依法治校,成为先进代表。在实践进步教育的过程之中,我们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为抓手,通过落实师生办学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师生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初步建立起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氛围,探索出适合单办初中发展规律的法治道路。
质量建设,成为先进典型。在对口生为生源主体、学困生是学生主体的现状面前,我们不能选择学生,所以,我们选择实践进步教育。建校第一年,我校 2011 年联招上线率仅为 51%,实践进步教育以来,一年一进步、三年一大步。到 2014 年联招上线率达到 82%,并且 2015年、2016 年、2017 年连续三年联招上线率保持在 85% 以上。
辐射带动,成为先进榜样。进步教育辐射深远,很好地带动了其他学校的共同发展。我们通过同一地区不同学校,对江北区载英中学的集团化办学实践、同一类型不同经济地区,对酉阳县桃花源中学的教育帮扶、同一类型不同发展基础,对四川宜宾翠屏区宗场镇初级中学的帮带,让进步教育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发展。短期内极大地提升了实践学校的教育质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六)弘扬美的教育,彰显进步特色
经过六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建构起办学文化三要素,即:
悲鸿文化:悲怀天下、鸿博人生;
骏马精神:自强不息、进无止境;
徐中校训:知行合一、格物尚美。
同时,我们探索并找到打造进步教育办学特色的四大基本策略:
策略一:把求真、向善、尚美的教育本质渗透在德智体美的各个方面,以“崇尚美的品行、树立美的理想、追求美的人生”作为我校立德树人的育人方向,让师生在进步中向往美;
策略二:把美学原则(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统一与变化、主从与重点、过度与呼应等)贯彻于教与学的过程之中,让师生在进步中体验美;
策略三:以进步就是优秀为理念,构建起尝试进步、主动进步、自主进步的进步阶梯,让师生在进步中感悟美;
策略四:坚持“成长之美即进步之美”的教育哲学观,把培养品德之美、学业之美、体育之美、艺术之美作为德智体美四育的四个基本路径,让师生在进步中创造美。
六年实践,六年探索,让“美的教育、进步之美”成为我校独特的办学特色。我们以为,进步教育最大不同在于:师生进步的过程,是成长的过程,也是对美的向往、体验、感悟和创造的过程。我校师生的特质由此也体现在:锻炼有习惯、学习有方法、进步有目标、成长有方向。
五、进步教育实践的效果
(一)着眼于现实,以进步求突破
善于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及潜质,是进步教育智慧中极其重要的部分。要使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就必须采取以长扬长的策略。首先是发现、赏识或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兴趣、优点和特长,然后要着力于“期望、方法、机会和评价”进步教育的四个要素,帮助学生先从这些方面实现进步突破,由此尝到进步喜悦,发现自我价值,激发起追求更多更大进步的热情和自信心。
(二)以文化人,致力于打造力求进步的校园文化
我们认为,文化是空气,文化是一种场。把悲鸿文化、骏马精神、校训与进步教育思想进行深度整合,并力求影响和作用到每一位师生个体。经过多年不断优化,我们校园已初步呈现出生机勃发,且凸显进步教育特色的文化氛围。
(三)优化班级主体性教育,为学生进步提供内动力
激励全体学生实现进步,只有通过优化班级教育,把力求进步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和价值追求,使他们主动参与并从中获得成为优秀的体验,才能为学生由尝试进步到主动进步、从主动进步到自主进步提供源源不绝的内动力。
(四)优化教育教学,发现进步潜能并注重因材施教
在激发学生追求进步的欲望和热情的基础上,要科学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定出适合的进步目标,落实因材施教,使各层次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发现、提出、探究和创造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为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持续进步提供智能上的保障。
(五)优化教师管理,促进教师成功转型
凡是有好教师的地方,好的教育就诞生了。进步教育认为,教师发展方能发展学校。进步教育所追求的一个目标指向,就是促使教师在教书育人获得成功的同时,自身也实现质的飞跃,即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型。
(六)面向人人,发展人人,是进步教育的重要特征
进步教育通过促进学生、教师和家长的主动发展,进而实现了学校的整体发展。从实践的层面,提出了新时期中小学校实现优质发展的新途径——通过促进学生、教师、家长每一个个体的发展,来实现学校的整体发展。同时,进步教育的实践,也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的办学理念,即:学校的优质发展,每一位孩子都重要、每一位教师都关键、每一位家长都必须。
历时六年在校内实践,大面积提高了对口学生的学习质量,大面积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质量,让悲鸿中学实现了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呈现出“让平凡的孩子不平凡、让优秀的孩子更优秀”的质量特点。我们坚信:只要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改变,对初中教育人来讲,那就是一种进步,而且,这样的改变必将是有意义的。
(作者:重庆市徐悲鸿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孙燕兰]
G511
C
1673-9949(2017)05-00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