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2017-06-01马瑞芳

中小学校长 2017年5期
关键词:乐学师生家长

◎ 马瑞芳

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 马瑞芳

从哲学角度来看,人生是一个值得追问的主题;从科学角度来看,人生是一个自然而充满探究的课题;从教育角度来看,人生是一个成长的命题。对一个人来说,于“人之初”得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无疑是一种祈愿,更是需要在成人“羽翼之下”加以爱护所期许达到的一种理想结果。可事实上,对每个人而言,成长不是目的,而是生命必经的历程;成功是人生目标,因为人人都渴望价值和成就。

“保身心健康,促快乐成长”,需要思想认识的觉知、觉悟,又需要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教育是一个教与学互动成长的过程,教法不老套,学法有新径,方能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主客体适时转换,让孩子化被动为主动,在一路艰辛前行中茁壮成长,在一次次蜕变中体验快乐。在近些年来实践经验中,我校积累如下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是“扬长补短”法。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基于人与人之间、性别、年龄、先天后天、生活环境的不同,因材施教地组织开展教学应落实到从教者具体课业之中。故而于教学组织之中,具体到每一名教师,都应与所教授的对象形成良性互动,以爱去感化孩子,与之无障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孩子心里,倾听到孩子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于师生的教与学中形成无缝对接,让孩子的志趣更浓,更让孩子因“困而学之”,自我觉知“短板”,并调动其内在渴求,使之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染、得到成长。我校的书法教学,就是为了提高每一个孩子,甚至教师的书写能力和艺术赏析水平而特别开设的。虽然书法教学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可传统文化的断层、书法艺术人才的匮乏,使很多学校不但缺少专职教师,也缺少教习书法课的条件和方法。我校早在几年前,就大力营造书画艺术氛围,将书法名帖、教师原创作品置于校园的显著角落,目的就在于使师生于课堂内外耳濡目染,兴致所至还能临池挥毫、心摹手追,涂抹一番,兼有师生围而观之,皆踊跃欲试,乐在无意间增加孩子体悟习练书法的机会与次数。

二是“因势利导”法。文明其精神,健全其体魄。知识的高效学习,离不开强健的身体。孩子于青少年时期天生是纯阳之体,好动、爱玩是天性使然。所以,适度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于户外训练中增加其身体的协调灵活性及技能,创新体育活动是文体教学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我校在开展体育活动上,除正常的课间操、集体操课外,还本着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素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目标,定期举办趣味运动会。2016 年 5 月 20 日至 21 日,创意举办首届“校外杯”低年级亲子趣味运动会。运动会上的各种情景设置,极大调动师生和家长童心与参与精神。孩子们积极参与小松鼠运粮食、穿越火线、定点投沙包等富有情趣的项目,家长们也跟孩子一起奔跑、蹦跳。通过举办这样的趣味运动会,不仅为师生、亲子互动搭建一个平台,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合作交流能力和创造能力,并为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深度交流和沟通创造一次契机。

三是“适时点赞”法。了解孩子,发现优点,取决于施教者对孩子的态度和眼光。事实上,学生在成人眼中的许多“缺点”,其实不是缺点,而是特点。况且,一些特点蕴藏着极大潜质,若善导地加以运用,完全可以转化为优点或亮点。尤其是一线的施教者,要清醒认识到学生身上所存在的差异性,也许他们之间的差别无有优劣,只是各有特点。每个孩子都有某方面成才的优势。每个孩子都存在未来有出色表现的可能。“教无定法”,教学管理也没有定法。但有一个共同的方法是永恒的,那就是要爱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平等对待他们。对一个需要鞭策的孩子,正面赞赏、强化关注,会带来超乎寻常的结果,而严厉、不明原因的惩罚会导致孩子行为问题、亲子矛盾和抑郁问题出现的几率大大增加。所以,高度自尊的孩子受到夸大的赞美时,更可能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而胆小怯懦的孩子就要鼓励放大其优点,努力帮助其消除自卑感,让其在各方面积极活跃起来。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扩大优点和美好的一面,缩减缺点,走向积极向上的方向。作为施教者,更应善待差生,因为他们从不缺少批评,有的孩子甚至打小就在家长批评中长大,教师面对这样的孩子,就要精心按照教育规律去爱孩子,使孩子能在爱中发现自我、走出阴影,让家长切身感受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四是“苦学乐知”法。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古人早已认识到,苦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事实上,苦学指的是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乐学指的是充满愉悦感的学习心境、学习体验和学习行为。人们常说的“以苦为乐”,正是将苦学与乐学的矛盾统一了起来。我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快乐教育、倡导乐学,同时也没有忽视刻苦求学的精神。但凡学业上取得成就的人,他们的成功无不来自于乐学,乐于研究!当然,兴趣教学是我校开展教学的一贯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营造师生乐学的氛围,目的就是在于让孩子能够超越学习之苦,永远走在快乐学习的路上。当孩子怀着愉悦的心境,以积极的情感,激励自己的学习活动,对学习活动不但能滋育和生发热爱的情感,而且还能切实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陶醉于学习活动之中,自然就进入乐学的最佳状态。实践表明,革新和创造教学方法,于教学组织中讲究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和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的生动活泼,实现“寓学于玩”、“寓教于乐”,就一定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快乐学习与健康成长。

五是“师长带动”法。对适龄孩子而言,基本上每天游走于家庭和学校之间,家长和教师皆是教育的主体。在校期间,教师的素质尤其决定学生的素质,因此作为一个施教者,教师要时刻不能放松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自我内在修炼强化。“德高为师,学高为范”。一个教师首先应当具备的就是良好的道德素质,这是赢得心地澄彻的孩子认可的前提;其次还要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这是实现有效教育、与孩子沟通、建立“教学相长”平等关系的必需。以上述为基础,过硬的专业素质就尤为重要了。学习是没有终点站的,施教者要时刻学在人先,而且永远给孩子留下勤学的好印象。只有这样,才有“话语权”和独特魄力,成为孩子心目中的“万花筒”与“故事大王”。

六是“家校共赏”法。被人欣赏是快乐的、幸福的,也是会相互感恩的。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美,便能满足心理上的存在感和价值感。所以,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满足孩子被赞美的需求,不但要适时而真诚地赞美孩子,还要精心为其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和锻炼成长的条件。唯有如此,孩子才会逐渐成为一个自信、和谐与内心充满能量的人! 从人类行为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家长和老师的认可是孩子建立自信的首要源泉。为此,我校自2016年始,计划每年策划举办一场主题艺术活动,比如以“舞动童心,放飞梦想”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切实做到给孩子们搭建平台,创造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机会,带动他们参与组织和策展,让他们成为艺术节的主角。同时,还邀请家长代表和县教育局领导观展,让孩子在群体活动中感受到成人的关注与赞赏,以获得成就感与被认同感。

七是“务本培源”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皆须通过教育贯彻,方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或臆语。2015年以来,我校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上,制定用传统文化兴校的发展战略,落实在各年级开设的国学课程,自编的第一辑《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五本国学教材,全部走进各年级的课堂。每天的师生国学晨读已成惯例,每班每周增设一节国学课,并设有专任教师,语文课加国学经典内容也创新了课改。2016年又以校办《晓荷》文学社的孩子们为主力队员,开始尝试普及诗词基础知识。按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极大激发孩子们创作的冲动,个别孩子已能写出带有一定规范水准的诗句,赢得师生和家长的称道。

总之,为了切实支持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我校在以管理促进教学创新实践中,聚焦管理问题本质,突出抓好管理重点,初步达到纲举目张的目的。故而在教育管理认知上,我校追求“管”在“理”上,办法是理头绪、排次序,以及把规律、定标准。落实以上方面,“管”自然就会合情合理,也会入情入理。表面上教学管理的对象是师资队伍,实际上终极目标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学管理工作要做到因势随形,以善变适应发展,这本身就是管理创新的思维和行为。具体地来说,对施教者而言,教学管理创新是秩序的规范和目标行为的导向;对受教者而言,教学管理是孩子学绩的呈现和身心灵的合一。我校因之初见成效,正自信地走在创新发展的路上。

(作者:河北省安新县安新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严加红]

经典常谈

东海有圣人,西海也有圣人;中国有优秀文化,外国也有优秀文化。在文化观上,我们必须有一种开放的胸襟。正确处理中外关系,说到底,还是要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把中国情怀与世界视野结合起来,我们就成了大海。

——刘彭芝

在所有人类的发明中,最令人惊叹的,无疑是书。其他发明只是人类躯体的拓展罢了。显微镜和望远镜是视觉的拓展;电话是声音的拓展;接着我们还有犁和剑,胳膊的拓展。可是书却是另一种东西:书籍是记忆和想象的拓展。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G47

B

1673-9949(2017)05-0038-03

猜你喜欢

乐学师生家长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论楚国乐律的自成体系及其乐学实践
种下求知乐学的种子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
家长请吃药Ⅱ
麻辣师生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