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外汉语教学教师的语言
2017-05-31吴凡凡
吴凡凡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与教中国学生的语文老师的语言是不同的。在对外汉语课堂上,许多汉语老师潜意识中将外国学生当成中国学生,说一些学生不理解的语言,做一些学生不理解的动作,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挫伤了学习者的学习信心。在对外汉语的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几位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语言分析,提出几点汉语教师应该注意的课堂用语原则,以期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对外汉语 教师语言 分析 特点
中图分类号:H19;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71-02
刘珣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提到“教师的语言”,这里“教师的语言”是指第二语言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指第二语言教师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对该语言的非母语学习者在课堂教学和课外交往中有意识使用的目的语系统的变体。[1]那么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来说,教师语言就是让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汉语所使用的语言。包括教师的口头语言、板书语言、肢体语言等。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语言在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语言存在很多问题,这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一节效果良好的对外汉语课需要汉语教师灵活地运用课堂语言,恰到好处地利用汉语进行解释、表达和交际。本文通过对一些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课堂语言运用的例子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见解和策略,希望对提高汉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所帮助。
一、教学语言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课堂语言主要包括口头语言、板书语言和肢体语言。口头语言是教师在讲课时使用的有声语言,所以也有人把口头语言叫做有声语言。[2]板书语言是教师上课时在黑板上的板书,由于板书语言是写在黑板上,它也叫做书写语言。肢体语言是教师上课时用一些动作、表情、眼神等传达信息,是一种教学辅助语言,肢体语言也叫做体态语言。这种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对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分别对几位对外汉语教师课堂中的口头语言、板书语言、肢体语言进行分析。
(一)口头语言
口头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也是最直接的一种语言。教师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进行表达和讲解,口头语言在大脑中停留的时间短,有些语言是教师不经意间说出的,教师也没有对自己说的话有更多的思考,所以有些语言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也有些汉语教师深受母语的影响,课堂语言中经常出现一些方言表达,这也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在一节初级汉语课上,一位汉语教师的课堂语言出现了许多学生理解有困难的词语。“哪一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同学们,你们掌握了吗?”“这个词语我已经标记出来了。”“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两幅图。”这几句话中的“愿意、掌握、标记、观察”等词语对初级汉语的学生来说有难度。此外还有“尝试、欣赏、回顾、熟悉”等词语。这些词语老师在讲课时要尽量避免使用。
(二)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在教学过程中也是经常用到的一种语言,教师通常会通过表情、手势、动作等来表达信息。在课堂上老师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但是有些肢体语言并不能给学生传达某些信息。某些老师会有一些经常性的动作,这些动作只是该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不能表达某些信息。还有一些教师的肢体语言只能是熟悉了该教师的教学方式后才能明白其中含义,对初次听课的学生来说有点难。还有一些教师的肢体语言只能是在了解某些文化背景之后才能明白,也比较难。
在上语法课时,一位年轻的汉语老师经常用拇指搭在食指上、其他三指握紧这样的手势来鼓励和奖励学生。当学生问题回答正确时,老师会说:“老师给你比个心。”这个是近两年才开始流行的一个手势,拇指搭在食指上,拇指与食指相交,指尖形成了一个心的形状。通常这个手势表示爱心、喜爱,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这个手势不理解,一方面学生看不明白这个手势,另一方面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比个心的形状。汉语教师要减少使用这样的肢体语言。
教师的肢体语言过于夸张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一位教師在上课时手臂挥一个大大的圈来表示全班同学一起做。当老师读一个生词要求全班学生一起读时会做这样的手势,很多学生只注意到了这个手势却忘记了这个手势是老师要求全体学生一起做的指令。
(三)板书语言
板书语言也是信息的载体。教师通常会将本课的重要内容进行板书,所以板书内容通常是重要信息。板书语言和口头语言的不同之处在于板书语言在上课前可以进行精心的设计,在大脑中停留的时间较长,不需要立即输出。但是,虽然板书语言教师可以在课前精心设计,可教师在上课时或因为紧张或是疏忽,还是会出现问题。板书语言又通常是一节课的主要信息,如果出现错误又不能及时地发现并改正,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干扰,有时甚至会误导学生。
在一节讲“比字句”的课堂上,一位老师在板书时出现了失误,把“哥哥的头发比妹妹短”写成了“哥哥的头发比妹妹长”。老师没有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学生们在下面窃窃私语,讨论到底是哥哥的头发长还是妹妹的头发长。这个失误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错过了许多内容。
二、教师语言的建议
(一)减少媒介语的使用
对汉语初级阶段的学生可以适当运用媒介语,但是要有所控制,尽量减少媒介语的使用。[3]初级汉语的学生对汉语不熟悉,如果教师用全汉语教学,学生会出现完全听不懂的情况,这样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以后的汉语学习造成不好的影响。每一位教师的教学习惯和教学风格都是不一样的,当学生有一位新的老师时需要有一段时间去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所以,当教师刚接触一个班级的学生时,可以适当地用一些媒介语辅助教学,解释教师常用的一些课堂用语,如“跟我读”“我读一遍你们读三遍”“请同学回答问题”“请把课本翻到第六页”“今天的作业是”等,这些语言可以先用媒介语向学生解释清楚,在学生熟悉之后就可以不用媒介语,只用汉语教学。
(二)课前备教学语言
教师上课前需要认真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还要备教学语言。尤其教学对象是初级汉语的学生,教师更需要认真地在课前备教学语言。教师需要考虑哪些是自己惯用的课堂用语,该如何利用媒介语向学生解释以及在到达何种程度时可以不用媒介语只用汉语等。汉语教师在上课时由于使用的是自己的母语,所以不经意间总会用一些自认为简单但是对汉语学习者来说有点难度的词语,这也是教师语言的任意性和不规范化。[4]这一问题需要汉语教师在上课前预设自己上课的情境,预演上课的流程,对自己上课时说的话进行反复斟酌,思考这些话对学生是否有难度,学生是否容易掌握。根据学生的水平对
所说的话进行修改和删减,以求符合学生的水平。
(三)教师语言的简单化与复杂化
教师的语言既要简单化又要复杂化。简单化是指教师的语言要尽量简单,让学生明白老师在说什么。同时,在学生能明白的基础上,教师的语言要有一定的复杂性。这个复杂性要求教师要把握好度,这个复杂性的程度是学生可接受的范围,也就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适当地扩展。
三、结语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可以给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第二语言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语言进行反复的斟酌,尽量避免失误,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吴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堂教学语言综述[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3]刘婧.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
[4]李春红.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教师语言[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