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2017-05-31张亚娟肖百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降钙素原重症肺炎价值

张亚娟 肖百芳

[摘要]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清降钙素原(PCT)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从2016年1~10月入院治疗的肺部感染患者62例,其中重症肺炎患者32例(A组)和普通肺炎患者30例(B组);对其进行WBC、RDW和PCT测定。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的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的RDW、PCT比普通肺炎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72h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DW、PCT值均较前下降(P<0.05)。结论 RDW和PCT联合检测对重症肺炎的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重症肺炎;红细胞分布宽度;降钙素原;价值

肺炎是指多种因素导致终末气道、肺泡及肺间质的炎症,在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和肺部啰音等,可由药物、理化因素、病原微生物、过敏、免疫损伤等所引起,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虽然越来越多的的抗菌药物不断被研发和使用,但是肺炎的发病率、病死率并没有因此而明显下降。重症肺炎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的危、急、重症疾病,其病情进展快,常累及多个脏器的功能,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生物标记分子在临床疾病的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DW对重症肺炎早期诊断具有很好的效果,国外研究表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可作为一项强烈的死亡发生率的预测因素;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作为区分细菌感染与否的常用指标,在细菌或真菌感染性疾病、脓毒症及MODS时,PCT选择性升高,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在病毒感染、肿瘤疾病及手术创伤时则保持低水平。我们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RDW、PCT与重症肺炎患者的关系,以期望能够进一步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6年1~10月我院收治重症肺炎32例重症组(A组),其中A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41~72岁,平均(58.2±6.4)岁;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普通肺炎患者30例为普通组(B组),B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3~75岁,平均(57.7±6.1)。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肺炎及重症肺炎之诊断标准。排除活动性肺结核、心力衰竭、创伤、尿毒症、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放化疗治疗等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患者早期留取血液学标本,积极抗感染治疗。分别在患者入院当日、72h后抽取静脉血,测定WBC、RDW和PCT水平。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WBC、RDW;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CT。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0.05,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WBC、RDW指标的变化

治疗前A组和B组患者WBC在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A组和B组的WBC水平,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组RDW值与在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A组和B组的RDW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PCT值变化

治疗前,A组患者PCT值明显较B组患者高,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CT均明显下降(P<0.05)。见表2。

3.讨论

肺炎是内科常见病起病,少数较严重者可发展为重症肺炎,因累及其他器官和系统而危及生命,临床中常用于检测感染指标有很多,包括血象、病原学检查等,如何选取准确、快速的诊断,对于明确重症肺炎的病情及评估预后估有重要的意义。

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学检测体内是否存在感染的传统指标,白细胞仍是最早应用和目前仍然是最常用指标之一,如果机体内WBC水平有显著升高,则提示可能存在炎症反应,但白细胞计数直接受细菌素组织分解产物等影响而出现增高但受影响因素多,特异性低;本研究发现,重症肺炎和普通肺炎治疗前WB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后WBC均有所改善,但经过治疗后,对比A组和B组的WBC水平也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重症肺炎的WBC水平和普通肺炎患者水平无明显差异,且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水平也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WBC在重症肺炎的诊断方面缺乏指导性。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血常规检查中的指标之一,能够作为反映红细胞体积差异性,一般用在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近几年研究发现RDW与体内各种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有关,在预测心肺疾病中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对比人院时和78小时后的复查结果,提示普通组RDW值较重症组低(P<0.05),而两组治疗后RDW组均较前降低,有研究表明,RDW数值越大,说明样本血液中红细胞形状大小差异性大,所以推测机体出现感染情况下,红细胞循环数量减少,引起RDW升高,本研究中,可以看到,在重症组中RDW值较普通组明显升高,RDW能够作为反映肺炎感染严重性的指标之一,在重症监护病房中,RDW可独立预测住院死亡率、ICU死亡率及一年死亡率。鉴于RDW与体内多种前炎症因子及炎性标记物的水平密切相关,并能预测心肺疾病,尤其是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死亡,故已成为反映机体系统性炎症水平的一个新型标记物。

PCT是1992年发现的人类降钙素的前体物质,由11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相对分子量为13 000的糖蛋白,生理状态下主要由甲状腺c细胞合成,一般血清浓度低于0.1ng/mL,PCT检测具有快速、操作简便的优点,通过对PCT的研究,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较大的作用,近年研究其为反映细菌感染的一项较好的指标;当全身出现细菌感染时,在4h内就能够检测到PCT水平的差异,感染6h后出现急剧上升,并在6~24h內维持该水平;有研究提示,PCT浓度在0.5~2ug/L为轻度升高,2ug/L以上为明显升高,10ug/L以上为极度升高,PCT水平的高低是细菌感染严重程度的指标,PCT越高病情越重,持续升高者提示预后不良,而当治疗有效时PCT可明显下降。在本次的对比研究中,A组32例患者中,存活31例,死亡一例;其中B组无一例死亡,其中一例发展为重症肺炎,PCT值为本组最高值3.24ng/mL。经过对比,重症肺炎患者的PCT指标明显较普通肺炎的高,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重症组细菌感染者比例多,明确细菌感染者所占比例高,而经过72h的治疗后,A、B组的PCT值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说明PCT随感染情况的好转而降低,邱菁华等发现当PCT>10ug/L时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性58.8%,特异性为100%,说明其稳定性极高。总之,PCT检测在肺炎感染及严重程度的判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早期鉴别细菌普通肺炎、重症肺炎,并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综上所述,将RDW、PCT两者动态联合检测,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高,特别对患者早期重症肺炎的评估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其中PCT可作为判断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疾病预后的良好生物学指标,两种检查速度快,临床容易开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降钙素原重症肺炎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血必净中药制剂临床用于ICU重症肺炎的药理价值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给”的价值
ICU重症肺炎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护理体会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比研究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