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比研究
2016-10-17陈会娟袁超段正伟
陈会娟 袁超 段正伟
"【摘要】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CPB)与非体外循环行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35例冠脉搭桥患者, 随机分为CPB组15例和非CPB组20例, 分别检测术前、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时、术后 24 h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 MB(CK-MB)、降钙素原(PCT);记录ICU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术前cTnI、CK-MB、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入ICU时、术后 24 h, CPB组各指标均比非CPB组升高;两组患者各指标术后入ICU时、术后 24 h均较术前升高(P<0.05);CPB组ICU住院时间为(71.45±31.22)h与非CPB组的(68.96±29.43)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心肌损伤标志物 cTnI、CK-MB和炎症指标PCT的观察, CPB组的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较非CPB组明显, 但患者ICU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肌钙蛋白;肌酸激酶;降钙素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071
目前冠心病患病率明显增加, 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冠状动脉搭桥术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 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延长患者的寿命, 提高其生活质量[1]。CPB下冠脉搭桥技术已比较成熟, 具有术野静止、无血, 便于操作, 体外循环的低温、人工材料接触、非生理状态、主动脉阻断等影响[2], 可出现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 避免了低温体外循环、保持心脏跳动、减轻了对患者的生理影响, 对心肌损伤小、炎症反应轻、对血流的动力学影响较小等优点[3], 但对术者的要求高, 目前已成为常用的搭桥方法。本研究选择2016年1~5月本院同一手术小组, 诊断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 通过观察围术期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指标PCT、ICU住院时间, 比较两种搭桥手术方法对患者的影响, 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5月本院同一手术小组, 诊断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35例, 随机分为CPB组15例和非CPB组20例, 年龄45~70岁。排除标准: 术前合并瓣膜病、严重肺功能障碍、严重心功能障碍(EF<40%)、近期心肌梗死(<1个月)者、合并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再次手术者除外。CPB组男女比 11/4;体质量指数(21.33±4.55)kg/m2,
平均年龄(56.32±8.43)岁, 基础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51.17±5.43)%, 平均手术时间(295±64)min;合并疾病:高血压 11 例, 糖尿病 4 例, 高血脂 13 例;病变支数:单支2例,
双支4例, 3支5例, 4支4例, 搭桥共41支。非CPB组男女比14/6;体质量指数(21.57±4.12)kg/m2, 平均年龄(55.08±
9.22)岁, 基础平均LVEF (53.18±6.04)%, 平均手术时间(240±
51)min;合并疾病:高血压16例, 糖尿病 7 例, 高血脂17 例。
病变的支数:单支4例, 双支3例, 3支6例, 4 支7例, 拱桥共56支。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基础LVEF%、合并疾病、搭桥支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CPB组 经胸骨正中开口, 行主动脉和右房插管, 给予患者体内肝素化, 建立体外循环、转机、降温, 将患者的体温保持在30~32℃, 阻断循环, 采用专用的心脏稳定器与胸骨牵开器, 用冠脉尖刀切开冠脉的前壁, 置入中空冠状动脉内分流栓, 选择乳内动脉搭桥于前将支、大隐静脉搭桥于其他病变血管, 按右冠状动脉或后降支、钝缘支、对角支的顺序, 首先行远端吻合, 后行近端升主动脉端侧吻合。术后停止体外循环, 心脏复跳, 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1. 2. 2 非CPB组 经胸骨正中开口, 按1 mg/kg剂量的肝素给予患者, 采用专用的心脏稳定器与胸骨牵开器, 控制心率在60~80次/min, 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80 mm Hg(1 mm Hg=
0.133 kPa), 常温、心脏跳动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搭桥方法同上。
1. 3 观察指标 所有入选患者, 分别送本院化验室检测术前、入ICU时、术后 24 h的cTnI、CK-MB、PCT;并准确记录ICU住院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术前cTnI、CK-MB、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入ICU时、术后 24 h, CPB组各指标均比非CPB组升高;两组患者各指标术后入ICU时、术后 24 h均较术前升高(P<0.05)。见表1。CPB组ICU住院时间为(71.45±31.22)h与非CPB组的(68.96±29.43)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通过血运重建改善心肌缺血缺氧, 缓解症状, 预防病变冠状动脉的梗塞导致心肌梗死, 显著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已经相当成熟, 给很多患者带来了高质量的生活, 但是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如低温体外循环下开展冠脉搭桥术, 因其非生理性的过程可诱发炎性因子释放, 对机体脏器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4]。近年来医疗水平不断进步, 常温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也广泛开展。相关研究表明,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心肌功能, 避免低温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减少炎症反应, 改善患者预后[5]。cTnI和CK-MB是心肌损伤的重要生化标志物。cTnI作为敏感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主要存在于心肌中, 在正常人血清中浓度<0.1 ng/ml, 当心肌缺血时迅速释放入血, 数小时可达峰值。cTnI是诊断心肌损伤敏感性及特异性很高的指标, 在心内直视手术中 cTnI是诊断心肌损伤的理想指标[6]。PCT作为一个敏感的炎症指标, 心脏外科手术多需要体外循环, 其血液与体外循环管道等大量人工材料表面发生非生理性接触, 可诱导血液中多种成分介导全身炎症反应, 刺激人体外周血及其他器官分泌大量的PCT[7]。本实验发现, 两组间 CK-MB、cTnI、PCT从术后开始升高, CPB组均明显高于非CPB组(P<0.05), 表明就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方面观察, 体外循环比非体外循环明显。其机理可能与体外循环过程中的低温、血液大量人工材料接触、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阻断升主动脉等相关[8]。诊断围手术期心肌梗死, cTnI术后12 h>17 n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