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水平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7-05-31彭建章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二聚体冠脉

彭建章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水平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ACS患者作為观察组,另取同时期60例健康正常者作为对照,对比两组之间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水平,同时统计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的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D-二聚体水平。结果 对照组的血清PCT、D-二聚体水平分别是(0.034±0.004)ug/L、(0.082±0.012)mg/L,而观察组患者的两指标水平分别是(0.073±0.007)ug/L、(0.324±0.03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单支冠脉病变血清PCT、D-二聚体水平分别是(0.065±0.005)ug/L、(0.301±0.029)mg/L,双支冠脉病变分别为(0070±0.006)ug/L、(0.317±0.033)mg/L,三支冠脉病变分别为(0.075±0.008)ug/L、(0.341±0.037)mg/L,三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的血清PCT、D-二聚体水平和正常人群相比有明显的升高趋势。而ACS患者中冠脉病变支数和血清PCT、D-二聚体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ACS;冠脉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病人数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妨碍了正常的社交活动。近年来倾向于根据冠心病的发病特点以及治疗原则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两大类。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过程中,炎症因子全程扮演中着重要的角色,对冠脉病变的发生、发展均有密切的关联。其中血清降钙素原(PCT)即是该疾病中普遍升高的严重炎症因子。另外D-二聚体在ACS患者中也会出现明显的升高。本文即是探讨PCT、D-二聚体水平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60例ACS患者的相关研究资料整理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6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60例患者符合ACS的诊断标准;(2)意识清晰,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的全身感染、炎症性疾病、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2)依从性差;(3)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4)患者近期有手术史。另取同时期60例健康正常者作为对照,其中对照组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55~82岁,平均(66.1±8.7)岁;观察组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54~80岁,平均(64.6±8.6)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60例患者在入院后均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同时完善胸片、心超+EF等检查。治疗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行心电监护,并给予常规的吸氧、强心、镇静、卧床休息、抗凝、稳定斑块、降血脂等治疗,并应用ACEI、受体阻滞剂等控制患者血压。在患者入院后的第二天清晨在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清PCT、D-二聚体浓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之间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水平,同时统计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的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D-二聚体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清PCT、D-二聚体水平比较

对比两组入组者的血清PCT、D-二聚体水平,发现观察组的两项指标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不同冠脉病变支数血清PCT、D-二聚体水平比较

在观察组患者中,单支冠脉病变23例,双支冠脉病变24例,三支冠脉病变13例,三组之间的血清PCT、D-二聚体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3PCT、D-二聚体水平和Gensini积分相关性

PCT、D-二聚体水平和Gensini积分相关性结果见表3。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中免疫细胞以及血源性炎性则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会导致体内炎性因子水平的增加,文献报道,CRP以及IL-6水平升高尤为明显,并且升幅越大,预后也越差。本文则是对另一重要的炎性因子PCT进行研究,分析PCT在ACS患者中的变化情况。PCT是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而当病理状态下,肝肾肺甚至脂肪等组织均为产生PCT。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CT和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但是和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缺乏足够的报道。有报道称,PCT水平的升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的增加,但是不会诱发心血管事件。因此,可以将PCT作为预测死亡的一项参考指标,但是其预测价值相比于CRP要低。在一项研究中发现,52例ACS患者的CRP、PCT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证实了PCT可以作为AC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多聚体的一种降解产物,可以一定程度对机体的凝血、抗凝系统进行反映。目前的研究发现,在ACS患者中,在其血管内皮细胞受到严重损伤后,抗凝以及促凝物质水平均有明显的升高,因此凝血以及纤溶两大系统平衡性受到影响,最终结果就是导致冠脉血栓的形成,从而激活纤溶系统,D-二聚体的水平急剧升高,且明显的高于正常人群水平。D-二聚体作为血栓形成和溶解的产物,是一种早期诊断胸痛患者中ACS的标记物。它提供了传统的诊断心肌梗死之外独立的信息,可用于急诊胸痛临床决策。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对照组的血清PCT、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了在ACS患者中,血清PCT、D-二聚体水平均会明显的升高,能够一定程度作为预测ACS患者预后指标。而在观察组患者中,根据冠脉病变的支数分为三组,分别是单支、双支以及三支,三组之间的PCT、D-二聚体以及Gensini积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有文献报道称冠脉病变支数越高,上述两指标的水平也就越高相符。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ensini积分与PCT、D-二聚体水平呈明显正相关,提示Gensini积分越大,PCT、D-二聚体水平越高。表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斑块内炎症反应有关。且D-二聚体可以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综上所述,ACS患者的血清PCT、D-二聚体水平和正常人群相比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可以作为预测ACS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此外,ACS患者中冠脉病变支数和血清PCT、D-二聚体水平两项指标存在明显正相关。

猜你喜欢

血清降钙素原二聚体冠脉
观察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临床检验价值
冠脉CT检查知多少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解读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山医大一院“一站式”头颈、冠脉联合扫正式上线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重症监护室脓毒血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血清降钙素原早期检测的应用研究
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房颤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