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ngptl 2联合hs—CRP检测在早期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意义

2017-05-31王树源黄家卓赵东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炎性冠脉程度

王树源 黄家卓 赵东华

[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 2)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入住我院心血管科的冠心病患者确诊为冠心病患者65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6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6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20例;同时选用同期以胸痛入院经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10例作为对照组。检查各组患者Angpf12、hs-CRP水平,分析Angptl 2、hs-CRP在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组的表达;Logistic回归分析ACS的危险因素。结果 ACS各组Angptl 2、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TEMI组的Angpfl 2、hs-CRP水平显著高于UAP组及NSTEMI组(P<0.05);左主干病变组Angptl 2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以及双支病变组(P<0.05);左主干病变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三只病变、双只病变及单只病变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ngptl 2及hs-CRP是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ngptl 2与hs-CRP在ACS发病早期水平明显升高,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成为早期诊断ACS的标志物。

[关键词]Angpd 2;hs-CRP;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意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并发症,指因冠状动脉内斑块的破裂,继发不完全或完全的闭塞性血栓形成,导致该血管血流突然受阻而出现急性心肌缺血发作的现象,目前ACS已成为一种主要的心血管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日益增高。研究表明炎症参与了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及其破裂,因此测量炎症相关的生化指标可以为ACS的危险程度早期评估、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提供重要信息。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iopoietin-like proteins 2,Angotl 2)是一种分泌型糖蛋白,来自于内皮细胞、脂肪组织和巨噬细胞。Angptl 2作为一种炎性因子,在冠心病患者中其浓度显著上升,并且与另外一个心血管疾病危险程度的标记物hs-CRP成正相关。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测定患者血清Angptl2、hs-CRP的浓度,探讨二者在ACS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提高对该病的危险分层的准确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11月人住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冠心病患者65例,其中男34例,女31例,所有患者被确诊和分型成为稳定型心绞痛(SAP)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6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6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20例。同时选用同期临床表现为胸痛入院,经冠脉造影检查正常10例作为对照组。然后根據冠脉病变程度将所有患者资料分成单支病变组(n=25)、双支病变组(n=19)、三支病变组(n=12)及左主干病变组(n=9)。冠心病患者所有临床资料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原发性心肌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所有人选患者入院后完成病史资料的采集。

1.2标本采集

所有患者入院3h内无菌条件下抽取肘静脉血5mL,以3000r/min的速率离心15min,取血清并置于-80℃的冰箱中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Abcam生物公司)测定Angptl 2、hs-CRP的水平。实验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One-wayANOVA)方差分析。多因素采用Logistic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数意义。

2.结果

2.1Angpd 2,hs-CRP与ACS的关联性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比较

四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在总胆红素、Angptl 2,hs-CRP的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组RAngptl 2及hs-CRP水平比较

左主干病变组Angptl2水平为(11.5±2.5)mg/L,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以及双支病变组(P<0.05);左主干病变组hs-CRP水平为(13.9±2.3)mg/L,显著高于三只病变、双只病变及单只病变组(P<0.05)。见表2。

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冠心病的临床类型作为因变量,将经单因素分析P<0.05的血清总胆红素、Angptl 2、及hs-CRP等3个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Angptl 2(OR 1.88,95% CI 1.24~5.73;P=0.004)及hs-CRP(OR 2.12,95%CI 1.73~6.38;P=0.002)是AS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3.讨论

炎症的发生过程涉及到血管内皮的功能紊乱、白细胞的迁移、胶原降解及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关键危险因素,贯穿动脉粥样硬化的整个病理生理过程。Angptl蛋白是一种新的血管生成因子家族,由Angptl 1到Angpfl 8共8个成员构成。其中Angptl 2是一种循环糖蛋白,大量表达在心脏、脂肪组织、肺、肾脏级骨骼肌。低氧可以激活Angptl 2的表达,Angptl 2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的功能紊乱,诱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内皮细胞的迁移,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研究指出CAD患者和ACS患者血清Angptl 2水平也明显升高。hs-CRP是由肝细胞产生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反应炎症状态的一种重要标志物,根据hs-CRP水平可以对心血管病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因此hs-CRP已成为预测CAD发病及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但目前关于这两个炎性指标在ACS不同临床类型的表达以及在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的水平,临床上报道较少。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ACS患者中Angptl 2与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并且在不同的ACS临床类型中,尤以STEMI患者表现最为明显。这说明Angptl 2与hs-CRP水平在ASC中是上升的。其作用机制可能是Angptl 2的过表达通过整合素信号通路对内皮细胞及白细胞产生促炎性作用,导致炎性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的表达增加,而hs-CRP浓度显著升高可能与心肌缺血坏死诱发的炎症因子的表达与释放有密切关系。除此之外,我们还检测了Angptl 2,hs-CRP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表达,结果显示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这两个炎性因子的水平也显著增改。这表明Angptl 2,hs-CRP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密切关系。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冠状动脉缺血范围的扩大,炎症反应也就越强烈,炎性因子的表达也就越明显。最后多因素回归分析这两个炎性指标是ACS发作的两个危险因素。这说明炎性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参与AC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Angptl 2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个危险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内皮功能的损伤及粥样斑块的不稳定等过程。当然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人的样本数量不够,不具有代表性;同时我们只对人院3h内采血,未能对ASC患者的其它时间点的Angptl 2,hs-CRP水平实行动态检测。因此接下来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开展。

猜你喜欢

炎性冠脉程度
头孢他啶钠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冠脉CT检查知多少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山医大一院“一站式”头颈、冠脉联合扫正式上线
汉泰程度副词对比研究
CLCA4基因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其临床意义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