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儒家“自强不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7-05-31迟成勇

理论与现代化 2017年2期
关键词:时代内涵现实意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自强不息”作为儒家文化的一个经典理念,它具有独特的时代内涵和伦理精神品格。自强不息的时代内涵是:古代自强不息,侧重于个体的自强修养;近现代自强不息,侧重于民族自强和国家自强;当代自强不息,即是全体国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儒家自强不息的伦理精神品格体现为刚健品德、仁爱美德、独立人格意志、宽容和谐精神及积极进取精神。弘扬儒家自强不息精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引导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德性主体基础;要不断增强德性主体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儒家;自强不息;核心价值观;时代内涵;伦理精神;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7)02-0079-09

儒家经典《易传》提出的“自强不息”文化理念,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与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相结合,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生命有机体的重要成分,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精神气质、心理素质及人生态度,进而成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儒家“自强不息”文化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富有独特的时代内涵和伦理精神品格,而且是一个具有普适性与超越性的文化理念。在当代中国,弘扬和培育儒家“自强不息”精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儒家“自强不息”精神的时代内涵

儒家“自强不息”是指中华民族为一定的理想和目标而奋发拼搏的精神。“自强不息”是儒家文献《周易》提出的一个经典哲学命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是说,“天”的本性是运转不息,刚强不屈,人应该效法天永远努力向前,决不停止。其中,“天行健”表达了中国古代先哲的宇宙观,而“君子以自强不息”表明了中国古代先哲的人生观。因此,这个经典哲学命题又表达了中国先哲的最高人生境界,即“天人合一” 。《周易·系辞下》还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 ,就是指宇宙万物是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体。故自强不息指的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朴素的人生观中孕育发展出来的民族心理素质和精神品格。自强不息是儒家人生哲学的一个经典理念,具有普适性的价值指向。从历史与现实来看,儒家“自强不息”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伦理精神品格。

(一)古代自强不息——侧重于个体的自强修养

在中国古代,自强不息侧重于个体的自强不息,也就是说,自强不息精神与个体的治学之道相结合。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典范,“发愤乃孔子自发愤,学乃孔子自学,忘食不厌,即孔子之自强不息”(《杨氏易传》卷一)。理学大师朱熹说:“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四书章句集句·论语集注》)。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迄于暮年,体赢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而纂注”(《姜斋公行述》),他于垂暮之年,疾病卧床,却以惊人的毅力战胜病魔或各种困难,奋笔疾书。王夫之作为一名儒家学者将自强修养融入到自己的学术研究中。近代大儒曾国藩说:“从古代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作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俱,确乎不拔”(《曾国藩文集·修身篇·刚柔互用不可偏废》)。从中华历史典故与谚语来看,从“悬梁刺股” “卧薪尝胆”、“囊萤映雪” “愚公移山”等,到“宁可自食其力,不可坐吃山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等谚语,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古人的自强不息精神。个体只有做到自强不息,才能立足于社会,并为他人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即“三不朽”。

(二)近现代自强不息——侧重于民族自强和国家自强

在中国古代,自强不息更多地侧重于个体的自强修养,而在中国近现代,自强不息则更多地侧重于国家的自强和民族的自强。有学者说:“在我国,古人解释自强不息的意思,虽然间或涉及国家的自强问题,但更多地偏重于个人的自强修养;与此不同,近代以来由于民族国家危机,虽然也排除讲个人的自强,但更多地偏重于国家的富强建设。”[1]自强不息精神与近现代“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相结合,表现为追求民族自强、国家自强。哲学家张岱年认为:在民族关系方面,“自强不息,就是要坚持民族独立性,决不向外力屈服,对外来的侵略一定要抵抗,保持民族的主权和独立。”[2]可见,儒家自强不息内含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取向。近现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救亡图存”,不断地探索救国救民真理,进行了艰苦绰绝、顽强不屈的抗争。郑观应在《自强论》一文中指出:中国在当时“非自强不可,而自强非变法不可。”[3]历史证明,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后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充分说明自强不息表现为民族自强、国家自强。其中,1915年开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的传播,并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产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由此为中华民族自强之路开辟了广阔的前途。毛澤东把儒家自强不息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起来,使之获得现代的理论形态,发展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谈到:“新中国站在每个人民的面前,我们应该迎接它。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扬自强不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抛头颅、洒热血,经过艰苦卓绝的二十八年的革命战争,终于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三)当代自强不息——即是全体国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儒家自强不息是一个具有永久生命力的文化理念。在当代中国,自强不息即是全体国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它内含民族自强、国家自强与个体自强的有机统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与升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赋予自强不息以新的时代内涵。从毛泽东提出的“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邓小平提出的“实行改革开放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再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发扬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体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继承与创新、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时代创新,是经过否定之否定的国家实力与民族素质的整体提升,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邓小平曾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5]简而言之,新中国的六十多年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儒家自强不息精神成为一种日益强劲的社会潮流而得到空前的丰富和发展。

儒家“自强不息”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浸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和敌对势力的抗争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独立人格意志。从一定意义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历史。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核心内容。自强不息精神在根本上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人生修养和社会实践的独特品质。

二、儒家“自强不息”的伦理精神品格

自强不息是中西文化共有的文化理念。不过,儒家自强不息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具有自己特有的伦理精神品格,主要体现为:一是刚健品德;二是仁爱美德;三是独立人格意志;四是宽容和谐精神;五是积极进取精神。五者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相辅相成,它们共同构成儒家“自强不息”的伦理精神品格。

(一)刚健品德

中国文化既有“主动”,也有“主静”,乃至“动静结合”。 已故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说:“中国思想之发展,简括而论之,也可以说只三大段,原始是弘毅、刚动的思想,其次是柔静的思想,最后否定之否定,又必是弘毅、刚动的思想。”[6]主动思想是中国哲学的主流。道家老子说“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但又说“柔弱胜刚强”(《老子·第三十六章》)。可见,道家“贵柔”、“守弱”。与道家相比,儒家则强调“刚健”、“自强”。其实,儒家的“刚健”,道家的“贵柔”,是相反相成的。“健”的同义词是“动”,亦即“生”,故《易传》又提出“天地之大德曰生”。儒家创始人孔子重视“刚健”的品格,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述而》),就是刚毅精神的体现。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也倡导主动思想,认为动是居德行仁之本,他说,“圣贤以体天知化居德行仁,只在一‘动字上。故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不相一而疑相碍者,合之于动,则四德同功矣”(《读四书大全说·孟子》)。可见,中国古代先哲总是以动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人生,也就是生生不息、流动不止的运动过程。就自强不息而言,它体现出一种“主动”精神,亦即“刚健”的品格。所谓刚健,即是做人做事坚持原则而不动摇,坚持主体的自觉性而决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周易·乾卦·文言》云:“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周易·彖传》云:“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又云:“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大蓄,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可见,《周易》极力赞扬“刚健”品格。所谓“刚强”,亦即刚健与自强的简称。刚健与自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刚健是自强不息的内在品德。

(二)仁爱美德

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爱美德是儒家的道德宗旨,也是儒家伦理的的核心精神。人之为人,不仅在于具有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具有鲜明的道德意识。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儒家后继者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爱思想,如孟子的“仁民爱物”,韩愈的“博爱之谓仁”,张载的“民胞物与”,二程的“仁者以万物为一体”,清代戴震的“仁者,生生之德”等,体现了儒家一以贯之的“仁爱”的道德价值取向。儒家的“仁爱”可概括为“忠恕之道”。所谓“忠”即“己立人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所谓“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由此可知,儒家自强不息不是逞强好能,而是对道德价值表示关切,实现主体的仁爱需求与现实世界发展的内在统一。从仁爱与自强的辩证关系来看,自强是以仁爱为道德根基,仁爱是以自强为人生态度。只有弘扬自强不息精神,才能践行“仁爱”之德,进而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说:“从根本上说,‘仁是动的,是自强不息的。‘仁是在现实中体现理想,在日常生活中达到崇高境界。中国古代哲人所苦心思索的就是如何使人们能有合理的生活,其结晶即‘仁。他们总觉得人必须‘正德,然后人生才有价值。”[7]可见,儒家自强不息蕴含着鲜明的仁爱美德。

(三)独立人格意志

儒家学说既重视人伦关系,也提倡做人要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所谓自强就是在德行、知识、能力各方面不断提高,从而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而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就是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意志。中西文化相比,西方文化讲人权,而儒家文化讲人格。坚持独立人格意志,是儒家倡导做人的重要价值标准,它是由儒家道德本位主义决定的。“儒家的文化传统有一个长久的文化渗透,它要求人要有德性、有内在的独立人格,并且要求人在五伦的‘共同体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它强调对‘共同体的责任和义务,又要生长出自己的独立人格。”[8]强调独立人格意志,是儒家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品格。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人格气概。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说:“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当尽人道。学者所谓为学,学为人而已,非有为也。”又说:“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正正做个人”(《语录》)。儒家认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能充分体现“人之所以为人者”,也就是一个对他人与社会有价值的人。宋儒周敦颐说:“道义者,身有之,则贵且尊。”又说:“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故常泰无不足;而铢视轩冕,尘视金玉,其重无加焉尔”(《通书》)。也就是说,人格价值远远高于世间物质财富的价值。儒家强调独立的人格价值,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独立人格意志,是儒家自强不息的特有内容和基本要求。

(四)宽容和谐精神

古人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强不息是中西文化共同的精神取向。不过,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与西方的自强不息还是有区别的。因为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是古代中国特有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和地理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理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易传》在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同时,又提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命题。有学者指出:“‘自强不息必须进升到‘厚德载物,否则,就会局限于‘只顾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甚至还会走向逞能要强好斗称霸的极端。”“‘厚德载物必须以‘自强不息为基础,否则就无从谈起,只能成为空话。”[9]所谓“厚德载物”,即是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厚德载物就是以宽厚的态度兼容不同的事物,也即以和為贵的兼容精神。”[10]由此可知,“厚德载物”内含和谐精神与宽容或兼容并包精神。可见,“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不仅内涵积极进取与刚强不屈的品质,而且还包含仁爱精神与宽容和谐精神。”[11]厚德载物的宽容和谐精神,显现了中国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品格。这是西方文化所不具有的。“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刚性”品格;“厚德载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柔性”品格。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刚柔相济,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12]总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前进。

(五)积极进取精神

积极进取精神,是儒家自强不息的固有精神品格。与道家遁世相比,儒家是积极入世的。道家主张“到山林去养身”,而儒家则主张“到朝廷去做官”;道家庄子提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内篇》),而儒家孔子则提出“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儒家与道家的人生态度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儒家的入世精神,最为经典的表达即是“自强不息”理念。自强不息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精神体现在个体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是从个体来看,志士仁人的发奋图强。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孟子说:“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离娄上》)等,都体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中庸》云:“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就是一种发奋图强、积极进取的精神。近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扰。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用能鼓动风潮,造成时势。”[13]孙中山先生的“百折不回,愈挫愈奋”的精神,正体现了儒家积极进取的奋发精神。二是从社会来看,中国历史上的连绵不断革新。《礼记·大学》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系辞上》曰:“日新之谓盛德。”古人讲“日新”,必然要求革新或革命。只有不断地革新或革命,才能日新或创新。《易传》则旗帜鲜明地提出“革故鼎新”的命题。在中国历史上,每当社会积弊日久之时,总有志士仁人挺身而出,振臂高呼,为民请命,或变法维新,或奋起革命,以推动社会发展。中国历史上开明政治家推行的政治改革实践,是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精神的生动证明。无疑,当代中国的改革创新,就是对儒家“革故鼎新”精神的历史继承与时代发展。总之,积极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三、儒家“自强不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任何道德价值的培育与践行,既要倡导者的积极弘扬,也要道德主体的践行垂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本质上是由外在的价值规范内化为人们的伦理道德信念,进而再外化为人们的伦理自觉行为的教化过程。亦即从外在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实质上是道德主体的修养境界不断提升和自强不息精神的展现过程。儒家自强不息所蕴含的刚健品德、仁爱美德、独立人格意志、宽容和谐精神及积极进取精神等,是儒家关于自我修养与德行修养抑或德行实践的伦理精神品格,展示了道德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坚定性。弘扬儒家自强不息精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儒家“自强不息”文化理念启示我们,要引导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德性主体基础

个体自强,就是要求个体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亦即自强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即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个人的德。通过自强修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进而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实践证明,道德修养过程,不是随心所欲的过程,而是需要经过艰难抉择和艱苦磨练的过程。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从中可看出,孔子的人生修养境界是个循序渐进、自觉能动的提升过程,即每隔十年,其人生修养境界就上一个新的台阶,即从“学”,到“立”“不惑”“知天命”,再到“耳顺”,最后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其中,“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也就是说,人只有经历艰难曲折,磨练意志品质,才能有所为。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王阳明箴言录》)即是说,人应该通过社会实践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动静之时,均能保持本心”的境界。故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需要发扬儒家的自强不息精神。

哲学家冯契曾提出“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哲学命题。他说:“哲学理论,一方面要化为思想方法,贯彻于自己的活动,自己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身体力行,化为自己的德性,具体化为有血有肉的人格。只有这样,哲学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说服人。”[14]也就是说,要把理论转化为方法和德性,就是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道不可做论,德不能空谈。要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同时进行。一方面要从理论层面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理论的深层解读和内涵的丰富发展;另一方面要从实践层面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政府层面的倡导和人们在日常生活、社会生活或职业平台上的践行。实践证明:无论是从理论层面建构核心价值观,还是在实践层面建构核心价值观,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客观上需要我们加强人们自强的理论修养与道德理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而所谓修德就是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或者说是一个艰苦的磨练过程和道德价值的抉择过程,它既需要正确的道德修养方法,也需要坚强的道德自信心理和正确的道德选择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2]168总之,儒家自强不息文化理念启示我们,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发扬儒家自强不息精神,既要修养个人的德,也要修养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亦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中,坚定人们的道德自信,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德性主体基础。

(二)儒家“自强不息”文化理念启示我们,要不断增强德性主体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诉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诉求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的价值诉求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无疑,无论是培育和践行个人层面的价值诉求,还是实现国家层面的价值诉求和社会层面的价值诉求,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要经历艰难曲折的奋斗过程,因此,客观上需要弘扬儒家的自强不息精神。“‘自强不息既是世界发展的本质规律,也是人生的最高原则,鼓励你积极向上。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构成我们的精神动力学。”[5]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关系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机制。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着内在的关联。从哲学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概括,而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就必须要落实到形而下的实践层面。故从此意义上讲,在当代中国,培育和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具体落实到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无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需要增强德性主体的精神力量。

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华志士仁人为之奋斗的最大心愿。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历史和现实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建立在民族国家自强的基础上。而民族振兴、国家强大,其根本在于人民的强大亦即国家主体的强大。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认为,要使中国走向富强,最基本的或最要紧的就是“新民”及“新民德”,并且认为民德之高下“乃国之存亡所由系也”,也就是说,增强主体的自强就是要培养“新民德”。江泽民说:“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16]可见,实现民族国家自强,其前提在于主体的自强即主体精神力量的强大。而主体精神力量的强大即是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境界、坚定的人生信仰及民族精神的提振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理想信念、道德境界、人生信仰及民族精神的集中显现。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2]168儒家自强不息文化理念启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扬儒家自强不息精神,努力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帮助国民提高道德境界、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人生信仰及建构共有的精神家园,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结 语

儒家自强不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但它毕竟是对古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一种反映,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局限性,如分散的小农经济意识、浓厚的原始集体主义观念及爱国与忠君结合等。在当今中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需要结合时代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社会观、历史观和实践观对儒家自强不息进行创造性改造和时代性提升,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内涵:一是个体自强与民族国家自强相结合。个体自强是民族国家自强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国家自强是个体自强的综合与目标。二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也就是说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增强“硬实力”与提高“软实力”相结合。历史与现实证明,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要强大,既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即“硬实力”,如经济力、军事力等,又要有强大的“软实力”,如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共同的理想信念、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增强及国民精神的提振等。四是与时俱进与改革开放相结合。个体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中华民族只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进而才能求得自主自立、繁荣富强。五是独立人格与维护国格相结合。邓小平曾经说,在国际交往中,我们讲人格,千万不要忘记还有国格。讲人格即是坚持独立的人格意志,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做到自尊自信、不卑不亢。讲国格,就是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增强民族国家主体意识,极力维护国家的利益、荣誉和安全,做一名坚定的爱国者。

总之,儒家自强不息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既是一种人文精神,也是一种伦理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根基。从当前的文化实践来看,一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要积极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并行不悖、有机融合。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儒家自强不息文化理念而言,我们既要传承儒家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又要结合时代精神,不断提升自强不息的时代气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伦理智慧和方法论基础,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岂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102.

[2]张岱年全集:第6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37.

[3]郑观应.盛世危言[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73.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9.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7.

[6]张岱年全集:第8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98.

[7]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56.

[8]邵龙宝.在中西文化传统比较中诠释儒学的实质与核心价值[J].道德与文明,2010(2).

[9]钱耕森.解读“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及其统一性[J].孔子研究,2006(1).

[10]张岱年全集:第7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329.

[11]迟成勇.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观照与历史嬗变[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17.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3]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157.

[14]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1.

[15]宋志明.国学十八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4.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81.

猜你喜欢

时代内涵现实意义核心价值观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魏晋风流的时代内涵分析
论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