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框架
2017-05-30葛文双韩锡斌
葛文双 韩锡斌
摘要: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正随着技术的融入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尤其是“互联网+”带给教育领域技术与思维的变革,正驱使其构建与信息社会人类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能力标准与发展的新体系。为顺应发展“数字智慧”生存技能的时代变革,教师须在基于“教育+信息技术”思维方式下做出能力要素的扩充,以及在基于“互联网+教育”思维方式下进行能力要素的重组。通过比较分析美国NBPTS专业教师教学标准、IBSTPI教师教学通用能力标准等四个典型的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标准在背景信息、内容维度、借鉴特点及应用范围四个方面的要素发现,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应聚焦于教师课程实践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意识、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学术研究三个核心维度。同时分析借鉴国内外数字时代教师教学相关的五个典型标准后得出,数字化环境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框架应从ICT融入教学的意识、素养、能力和研究四个内容维度,以及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的应用、深化、创新三个连续阶段进行构建。在该能力框架中,教师的教学应是技术与教学融合式的创新,是面向技术重组学习环境并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促进课堂教学成效,从而发展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关键词: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数字化环境;教学能力标准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17)01-0059-09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7.01.008
教师专业化体系由于信息技术的融入,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革。特别是数字化学习方式融入社会生活后,学习者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线性束缚,其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方式灵活性、学习空间的多样性以及知识建构的主动性特征促使教学的非线性、非程序化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时代教师的教学不再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面向更加复杂学习环境的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式创新。“互联网+”概念更促使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特别是在其融入教育领域后,学习环境将在技术驱动下逐渐走向智能,而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要素、标准框架、发展路径等关键问题都亟需做出创新性地回应。
一、概念界定
1.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作为能力的下位概念,首先要从能力的内涵出发来进行界定。从哲学层面来看,能力是人确立对象关系和对象化的手段、过程和结果,是置于主客体关系下的概念(吕勇江,2006),因此研究教学能力问题首先需从师生关系的辩证视角去看待。从心理学层面来看,能力是一种符合活动要求、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学能力被视作个体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须且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是在具体学科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专业能力(余承海&姚本先,2005)。从组织行为学层面来看,能力是衡量个体工作绩效高低,潜在的、持久的胜任力特征(Vazirani,2010)。教学能力被视为不同教学情境下的专业态度、知识和技能,以及个体满足其自身角色和有效影响学习者学习过程的集合(Long et al.,2014)。本文研究的教师教学能力侧重于高校教师在课程微观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与专业发展所包括的核心能力。
2.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
本文提出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概念主要是指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来有效促进课程教学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技术工具的简单应用能力,而是面向技术重组学习环境并提供有效教学策略的能力。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时,主要关注在信息技术(ICT)应用能力、教育技术能力、信息素养(数字素养)或信息化教学能力等概念上。进入21世纪,国内外学者更多从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义出发对教师数字时代的教学能力进行界定,体现在将其视为针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能力,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NETS)的构建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带有教育技术典型学科特征的特点(Seels & Richey,2005)。随着技术促进教学实践的发展,国内外的诸多学者发现从教育技术学科出发定义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显得过于单一,由此国内学者提出了指向技术促进学科实践性知识体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概念。与此同时,国外学者针对技术、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整合性知识发展提出了TPACK技术整合框架,将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指向了具体学科课程中的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范畴(Koehler et al.,2013)。伴随着数字时代技术对人们社会工作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信息素养和数字素养的概念开始逐渐获得学者们的关注,其概念主要指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实质上表现为理解驾驭信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高效学习和展现数字化公民道德意识与责任的能力,由此将概念延伸到了技术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与知识创造的范畴(ACRL,2016)。可以看出,虽然国内外学者在不同时期对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界定不尽相同,但实质上都将这种能力指向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程教学实践层面的能力。因此,本文提出的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指向高校教师在数字化环境下基于课程教学实践中技术、组织与模式等框架能力的应用、深化与创新。
二、结构要素
1.相关研究
教师教学能力的概念是伴随教师专业化发展而来的,针对中小学的教师专业化研究与实践较为成熟,已通过专门的职业规范、标准和相应制度来明确教师的职业地位,不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精神的发展。相对而言,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则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教师主体地位认识的误区和制度保障方面的乏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教师的专业化进程。
(1)国内外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相关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对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Ray. H.Simpson早在1966年就将教学能力划分为传授知识、组织教学和处理人际关系等三个维度(Gilis et al.,2008)。总体来看,国内外学者主要从课程教学活动和人的心理认知这两种视角来研究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从课程教学的组织过程出发,张波将教学能力的结构划分为教学设计能力、教学传播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张波,2002);Renfro C. Manning则将教学能力分为了制订教学计划、课堂教学管理和知识传授等三个方面的能力(Manning,1988)。可以看出,课程教学组织过程维度下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要素包括:学科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教学表达、书写与沟通等职业技能,以教学认知、教学设计、资源开发、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等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知识,以及结合具体学科专业的教学方法。从人的心理认知视角出发,日本学者小山悦司将教学能力划分为技术与人格两个维度:技术维度指向专业知识与技能、智谋技能和交际技能,而人格维度则指向教师感受性、决断力、灵活性、自律性和协同性,以及教育观、信念、朝气、热忱和自我教育力等动机特性(钟启泉,1998)。申继亮等则将教师教学能力分为智力基础、一般教学能力和具体学科教学能力三个方面:智力基础指向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思维;一般教学能力指向教学认知、教学操作和教学监控,是任何学科都需要的教学能力;而学科教学能力是指在不同学科具体教学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能力(申继亮等,2000)。可见从心理认知视角研究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在不考虑人格特质维度的影响因素时,教学认知、教学操作和教学监控能力也指向了课程教学实践层面的能力,其中教学认知指向分析处理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学习者学习准备与特点以及进行有针对性教学设计等能力要素,教学操作指向教师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内容呈现、课堂组织管理和教学评价等能力要素,而教学监控则指向教师对课程教学“再认识”的元认知策略,由此来看两种研究视角下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指向是一致的。
(2)国内外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研究结论及思路与中小学领域的研究基本一致。余承海、姚先本提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以智力为基础,具备完善知识结构和知识更新能力、驾驭学科内容和学术研究能力,此外还要包括培养学习者终身学习、逻辑思辨、有效获取研究资料等教学方法的知识与技能(余承海 & 姚先本,2005),这符合申继亮等学者对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维度分类。徐继红提出高校教师教学有关职业基础知识、个人特质、职业态度、专业建设能力和课程教学能力等五个能力维度(徐继红,2013),这也与中小学教师教学有关人格与技术的心理认知方面的维度分类研究相符。Shulman、Koster等学者从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维度分类,也是基于课程教学实践视角进行的研究分析(Shulman,1986;Koster et al.,2005;Vogt & Rogalla,2009)。与中小学领域研究不同的是,研究高校领域的学者从更高的专业要求来关注教学问题,正如潘懋元先生指出了大学教师要具备学术性知识之外,还要致力于研究治学方法与规律(潘懋元,1996)。Ernest L.Boyer也指出要将大学教学上升到一种教学学术的高度开展专业化的研究与实践(Boyer,1990)。美国学者Simpson和Smith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分为学术技能、计划技能、管理技能、表达和交流技能、评估和反馈技能以及人际交往技能等6个维度(Simpson & Smith,1993)。可以看出高校教师满足人才培养课程发展体系的知识构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发展,是其重要的核心结构维度。
2.标准分析
教师的专业标准与教师专业化进程密切相关,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化代表着教师教学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发展。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标准需从面向教师教学的工作标准、评价标准、认定标准和发展标准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借鉴。本文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代表的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标准,从背景信息、内容维度、可借鉴特点和应用范围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如表1所示。
通过对面向不同领域的四个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的比较分析得出:(1)构建教师教学能力标准一般从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构建相应的能力维度或模块,每个能力维度下包含二级能力指标和具体的绩效行为描述。(2)美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的NBPTS标准和IBSTPI通用教师能力标准具有非常好的推广性,成为标准应用的典范,主要是标准面向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活动环节对教师提出了能力要求,这种针对课程微观教学实践的标准更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利用标准进行衡量和自我评价,这为聚焦课程教学视角开展教学能力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3)我国教育部的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同美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的NBPTS、IBSTPI通用教师能力标准及英国高等教育协会的标准框架相比,从教师有效教学的行为指标对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进行了清晰的界定,能力维度之间不存在交叉融合,而国外三个标准则从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视角来界定教师的教学能力,这就使得某些能力维度存着不同程度绩效指标的交叉,更能有效指向课程教学实践性的能力指标。(4)英国高等教育教学与支持学习专业标准框架针对四个等级阶段的教师提出了相应的标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进行了考虑,指向了教师的终身学习;该标准将活动领域专门指向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相关知识与能力,而核心知识指向了专业知识、一般教学方法和学科教学方法等,这有利于教师阶段性发展自身的知识与能力;标准本身作为一个灵活的框架,有利于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标准实施的本地化操作。(5)IBSTPI通用教师能力标准针对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面向三类不同的教学环境进行了分析,这种技术融入教学的视角所构建的标准适应数字时代学习的特征和趋势。
3.核心维度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对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关注从行为效能转向教学知识结构。西方以舒尔曼、伯利纳等学者提出的学科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分类维度为代表,而我国则以林崇德、申继亮等提出的本体性、条件性和实践性知识的分类以及陈向明提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知识分类为代表。从本质来说都指向了教师教学所需的学科专业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和在具体学科教学中必须的实践教学策略。基于此,本研究聚焦高校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的能力维度,重点关注其三个核心维度。
(1)有效教学意识:面对新世纪高校人才创新培养的重要使命,教师要有追求卓越教学的意识,注重学习者的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及其问题解决与批判性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从适应信息社会工作思维来思考如何将技术应用于教学,并不断创新教学实践方法。
(2)课程教学方法:包括一般课程教学方法和具体学科专业情境下的课程教学策略。一般课程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学过程、学习环境和学习者等三方面的基本知识,而具体学科专业情境下的课程教学策略包含教学过程的计划、实施和评价三个阶段,主要是结合具体学科课程的教学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资源开发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
(3)教学学术研究:美国密歇根大学在1960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教学促进与研究中心,其重要职能就是要深入研究高校教师有效教学的方法与规律。我国教育部在2013年也启动了“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教师应从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习情境和具体课程教学情境等视角对教学进行精准地研究与分析,从而发展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促进教学成效。
三、变革趋向
数字经济时代人类的社会生存与认知方式都在发生着改变,适应信息社会特征的“数字智慧”成为人们生存的新技能。这种数字智慧凸显出信息社会要求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直接指向了数字时代人们应用技术的能力,以及借助技术实现超越自身天赋的能力(Prensky,2015)。顺应这种数字智慧的时代变革,教师应学会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这种变革促使教师从身份感知、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活动交往上都需做出创造性的改变,即从知识的传授者到知识的引导与组织者,从课程的执行者到课程开发者,从以教材为主的教书匠到教育的研究创新者,从知识固守者到终身学习者(杨宗凯,2015)。这种教学能力直接指向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重组与创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灵活性的教学。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同传统教师教学能力相比,重要的变革维度就是教师要思考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使得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1.“教育+信息技术”思维方式下的能力要素扩充
从技术支持教学的视角来看,教师首先面临的是在数字化环境下如何开展教学的问题,这要求教师在数字化或网络化环境下具备在线学习技术应用能力,在课程教学设计、资源开发、教学管理和教学交互活动等方面展现出更多的能力(Guasch et al.,2010)。这种能力要素的扩充指向了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信息技术能力是教师要掌握数字化技术工具的本体性知识,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教学技能,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在具体课程中有效整合技术的框架,促使技术性知识融入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之中。2008年,Koehler和 Mishra提出的技术、学科内容和教学方法整合的TPACK框架,就为教师应用技术促进教学各种改变提供了可能(Koehler & Mishra,2008;Harris & Hofer,2009)。在教师TPACK整合能力发展的进程中,一般会经历两个阶段:一种是教师掌握技术工具应用,而后在自己课程教学中思考技术有效整合的实践方式;另一种是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学习其他教师有效的技术整合于教学的方法或经验,而后在自己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形成一种有效的实践模式(Angeli & Valanides,2009)。
2.“互联网+教育”思维方式下的能力要素重组
回顾过去近二十年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的实践之路,我们可以发现单纯技术工具论指导下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对于提升教学质量非常有限,“教育+信息技术”的思维范式存在着狭隘的学科局限,这就需要我们从一种新的思维范式来构建面向有效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体系。而“互联网+教育”打破了这种单一学科局限,为教学方式带来了多种可能。教学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诸如个性化学习、数据融合、翻转课堂、教育大数据、开放在线教育、适应性学习、教育公平、业务协同、智慧服务等。信息技术与教学需求得以深度融合,教师教学能力要素不再是技术工具能力与技术应用整合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为前提的技术融入式的能力重组。这种能力重组直接指向了与知识创造相关的批判性思考、问题解决、创造性思考、独立学习能力、团队合作与灵活性、知识管理与数字化技能等(Bates,2015)。而发展这种重组性的教学能力,需要我们基于真实教学问题去研究反思有效教学的实践性知识体系,需要为教师提供能够定义、设计和不断修正教学问题及问题解决的方案,这将是未来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的关键问题(Brush & Saye,2009)。
四、典型代表性标准的分析与借鉴
1.五个典型教师数字时代教学能力标准的比较
本研究选取了5个具有典型代表的教师数字时代教学能力标准,首先对5个标准的能力维度描述进行关键概念提取,根据出现频次由高到低地收集关键词;然后对关键词中语义相近的关键词进行合并,如将专业学习、专业发展和学习共同体合并为专业发展,将教学研究和科研发展合并教学研究,将计划与准备、系统化设计和教学设计合并为系统化设计,由此构建出5个典型代表性能力标准的分析表(见表2)。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1)五个标准都将教师的技术工具能力和技术应用意识作为基础性的能力维度,从技术支持课程教学的过程视角强调关注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能力维度,并都将创新与创造力作为重要的能力维度。(2)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NETS·T-2008、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AECT-20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ICT-CFT和中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四个标准,从学习者视角理解和促进学习,体现了对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理解的一种转变,教学方法也更加关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与策略,并强调专业发展对于教师的重要作用,而中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缺乏这方面的关注。(3)NETS·T-2008和AECT-2012标准提出了教师领导力的指标,NETS·T-2008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ICT-CFT提出的数字化公民素养的指标,更加强调体现出教师在信息社会中数字公民和数字教师领导力的能力维度。(4)AECT-2012和中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将教学研究作为能力指标提出来,说明教学学术研究是衡量教师能力的重要维度。
2.五个典型教学能力标准的借鉴之处
(1)NETS·T-2008和AECT-2012分别作为全美中小学在职教师和中小学职前教师的两个标准,强调了教师从理解学习者学习的视角来应用技术促进教学,并倡导教师针对不同背景、学习特点和水平能力的学习者自主创设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文化,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体特征。
(2)ICT-CFT标准提出教师应用技术的能力应包括技术素养、知识深化和知识创造三个不同的阶段,并从理解教育的ICT、课程与评估、教学法、ICT工具、组织与管理及专业学习等6个方面分别提出了每个阶段教师要具备的能力标准,这样的设计关注于教师发展不同阶段的能力特征。此外ICT-CFT以一个标准框架的方式提出,具有较好的灵活性、适用性和可推广性,有利于不同经济形态和社会背景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本土化的改良和再设计。
(3)中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主要参照了教育部2004年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框架,结合高校教师教学行为特点构建其指标体系,其中依据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特点制定的针对课程教学过程的科学研究能力指标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由于该标准缺乏对数字时代学习方式变革的关注,其课程教学过程维度的能力指标适用性较差。而中国教育部在2014年提出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重点面向技术改变学习方式,从技术环境、学习模式和应用目的三方面构建了由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到技术改变学习方式两个信息化教学发展阶段的标准体系,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CT-CFT标准模型的本土化应用。从技术融入教学的不同阶段为教师提供阶段性专业发展的标准,这为构建高校教师数字时代教学能力标准框架提供了实践范例。
五、数字化环境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框架
高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将成为数字时代教学的常态,教师在数字化环境下进行教学的目标将直接指向学习者终身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这样教师教学的追求将是一种面向不同问题情境的有效教学实践过程。基于此,本文提出数字化环境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框架(见下图)。
从不同内容维度来看,高校教师要具备:(1)ICT融入教学的意识,即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意识,对政策导向和教学能力标准具有敏锐的感知度。(2)ICT融入教学的素养,即教师从单纯学科技术、资源开发、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技术工具扩展到应用各种轻巧的智能终端实现“时时、事事、人人、处处”的终身泛在学习,最后嵌入到学习、工作和日程生活环境中,形成数字化工作与学习的典范(韩锡斌等,2015)。(3)ICT融入教学的能力,即从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应用能力,形成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应用能力,最后基于教育系统思考创新技术支持课程教学的模式、方法和策略。(4)ICT融入教学的研究,即对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全过程开展精细化的研究分析,对数字化环境下教师教学实践性知识发展的有效程度进行证伪,科学有效地创新各种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
从教师专业发展进程维度来看,高校教师ICT融入教学的过程是阶段性的,体现了教师数字环境下教学能力的发展变化。综合前期所分析标准的特点,并结合教师从开始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到教师之间领悟和理解深层的内涵、再到具备创新变革教育教学模式的思想与方法的这种连续变化,本研究将高校教师数字化环境下教学能力的发展划分为应用、深化和创新三个连续的阶段,具体过程如表3所示。
初步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应用(如办公软件、网络教学平台、思维可视化工具、常用社交媒体软件等)。\&终身泛在学习:
基于各种泛在智能终端,应用各种开放在线课程资源、在线优质教育资源和社交媒体生成资源开展专业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数字化工作与学习:
教师具备灵活应用各种数字化技术工具的能力,技术变得“不可见”,教师成为信息社会数字化工作与学习的典范。\&ICT融入教学的能力\&技术整合能力:
在信息化课程教学实践中掌握一种技术有效整合于具体课程的模式。\&问题解决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思考应用技术设计和实施基于问题解决式的学习任务,培养学习者探究、合作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创新性教学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灵活应用技术设计注重提升学习者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学习活动,使学习者具备创新变革的思维。\&ICT融入教学的研究\&标准化模式: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已有传统教学的课程问题采用一些典型标准化模式开展初步应用,逐步改变学习者学习方式、习惯,逐步让学习者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研究中改进:
在课程教学中不断深入研究,探索基于深度理解的协作学习,不断在研究中改进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引领:
将课程教学发展成一种无缝泛在式学习,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知识发展的关系网络,教师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教学研究共同体,不断创新,引领教学变革。\&]
由此,通过细化框架中各个维度的具体过程指标,此标准框架便可作为一个面向教师不同能力和不同阶段的灵活框架,也可作为分析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水平的结构框架,并为构建信息社会高校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知识发展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美]James D. Klein, J. Michael Spector, Barbara Grabowski等(2007).教师能力标准:面对面、在线及混合情境[M].顾小清.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韩锡斌,王玉萍,张铁道等(2015).远程、混合与在线学习驱动下的大学教育变革——国际在线教育研究报告《迎接数字大学》深度解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5):3-18.
[3]教育部(2012).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 [2016-08-1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991/201212/xxgk_145603.html.
[4]教育部(2013).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2016-08-1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991/201309/157939.html.
[5]教育部(2014).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EB/OL]. [2016-08-1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991/201406/170123.html.
[6]教育部(2015). 教育部关于印发《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 [2016-08-11].http://www.moe.edu.cn/srcsite/A10/s6991/201509/t20150901_204894.html.
[7]吕勇江(2006).哲学视野中的能力管理[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8]马宁,陈庚,刘俊生等(2011).《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6):3-9.
[9]潘懋元(1996).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0]申继亮,王凯荣(2000).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64-71.
[11]徐继红(2013).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12]杨宗凯(2015).创新培养数字化教师[N].中国教育报,2015-05-26.
[13]余承海,姚本先(2005).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及其优化[J].高等农业教育,(12):53-56.
[14]张波(2002).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11-113.
[15]钟启泉(1998).教师“教学能力”与“自我教育力”[J].上海教育科研,(9):15-18.
[16]Angeli, C., & Valanides, N. (2009). Epistem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for the Conceptua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of ICT TPCK: Advances in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CK)[J].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52(1):154-168.
[17]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AECT).(2012).AECT Standards,2012 version[DB/OL]. [2012-07-16].https://c.ymcdn.com/sites/aect.site-ym.com/resource/resmgr/AECT_Documents/AECTstandards2012.pdf.
[18]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ACRL).(2016).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DB/OL].[2016-06-25].http://www.ala.org/ acrl/standards/informationliteracycompetency.
[19]Bates, A. W. (2015). Teaching in a Digital Age: Guidelines for Design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DB/OL]. [2015-04-01]. https://opentextbc.ca/teachinginadigitalage/.
[20]Boyer, E. L. (1990). Scholarship Peconsidered Priorities of the Professoriate[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1]Brush, T., & Saye, J. (2009). Strategies for Preparing Preservice Social Studies Teachers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Technology: Models and Practices[J]. Contemporary Issues i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9(1):46-59.
[22]Gilis, A., Clement, M., & Laga, L. et al.(2008). Establishing a Competence Profile for the Role Of Student-Centered Teacher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Belgium[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49(6):531-554.
[23]Guasch, T., Alvarez, I., & Espasa, A. (2010). University Teacher Competencies in a Virtual Teaching/Learning Environment: Analysis of a Teacher Training Experience[J].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26(2):199-206.
[24]Harris, J., & Hofer, M. (2009). Instructional Planning Activity Types as Vehicles for Curriculum-Based TPACK Development[A]. Maddux, C. (Ed.). Research Highlights i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Book Chapters. Book 5. [DB/OL]. [2009-01-20]. http://publish.wm.edu/bookchapters/5.
[25]International Board of Standards for Training, Performance and Instruction (IBSTPI) (2004). Instructor Competencies [DB/OL].[2004-06-01]. http://ibstpi.org/instructor-competencies/.
[26]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STE). (2008). ISTE Standards for Teachers[DB/OL]. [2008-12-10].http://www.iste.org/standards/iste-standards/standards-for-teachers.
[27]Koehler, M. J., & Mishra, P. (2008). Introducing TPACK[A]. AACTE Committee on Innovation & Technology (Eds.). Handbook of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or Educators[M]. New York: Routledge:3-29.
[28]Koehler, M. J., Mishra, P., & Cain, W. (2013).What Is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ACK)[J]. Journal of Education, 193(3):13-19.
[29]Koster, B., Brekelmans, M., & Korthagen, F. et al.(2005).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 Educators[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1(2):157-176.
[30]Long, C. S., Ibrahim, Z. & Kowang, T. O. (2014). An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cturers' Competencies znd Students' Satisfaction[J].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 7 (1): 37-46.
[31]Manning, R. C. (1988).The Teacher Evaluation Handbook: Step-by-Step Techniques & Forms For Improving Instruction[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32]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NBPTS). (1989).What Teachers Should Know and Be Able to Do [DB/OL].[2002-08-21].http://www.nbpts.org/sites/default/files/ what_teachers_should_know.pdf.
[33]Prensky, M. (2015). H. Sapiens Digital:From Digital Immigrants and Digital Natives to Digital Wisdom [DB/OL]. [2009-04-04].http//www.wisdompage.com/Prensky01.html.
[34]Seels, B., & Richey, R. (2005).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The Definition and Domains of the Field.Washington, DC: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DB/OL].[2005-01-15] .http://c.ymcdn.com/sites/aect.site-ym.com/resource/resmgr/AECT_Documents/AECTstandardsREV2005.pdf?hhSearchTerms=%22education+and+technology+and+1994%22.
[35]Shulman, L. S.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 (2):4-14.
[36]Simpson, R. D., & Smith, K. S. (1993). Validating Teaching Competencies for Graduate Teaching Assistants: A National Study Using the Delphi Method[J].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18(2):133-146.
[37]The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of the UK. (2011).The UK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ramework for Teaching xnd Supporting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DB/OL].[2011-11-01]. https://www.heacademy.ac.uk/sites/default/files/resources/ukpsf_2011_english.pdf.
[38]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 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2011).UNESCO ICT Competency Framework for Teachers[DB/OL]. [2011-12-15].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1/002134/213475e.pdf.
[39]Vazirani, N.(2010). Review Paper Competencies and Competency Model: A Brief Overview of It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J]. SIES Journal of Management,7(1):121.
[40]Vogt, F., & Rogalla, M. (2009). Developing Adaptive Teaching Competency Through Coaching[J].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 Studies, 25(8):1051-1060.
收稿日期 2016-11-15 责任编辑 曾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