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驱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17-05-30姜枫贾波

高教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驱动

姜枫 贾波

摘 要: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途径,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的设计等不同方面介绍从标准化培养转变为个性化培养的模式设计,以及为缩小高校当前培养模式与企业实际技术创新需求的差距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项目驱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的改革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碼: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0-0152-03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has risen to the national strategic level.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we introduce the scheme design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tandardized education to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which include the developing of talents training program, constructing of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training of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curriculum design, etc., and the measures of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the current training mode of universities and the actu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s are discussed as well.

Keywords: project driven;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nstructing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前言

当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要求部分高校转型发展,通过服务地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熟练掌握生产实践活动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将之科学应用于所从事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与其他类型的人才培养有所区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更强调知识结构围绕一线生产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而要实现这些目标,以一线生产过程中的真实项目为载体,以项目驱动的方式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就成为了必然选择。

本文以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具体做法。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平台,选取一个实际的中大型项目为例,对项目开发、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技能进行分析和分解,将知识点、技能点进行重组形成课程体系,在每门课程中以真实项目或设计能包含所需知识点、技能点的教学项目为任务,授课过程以项目驱动式教学为主,做中学、学中做,以学生完成项目的能力为课程考核依据,形成一套以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根据上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设计具体的改革方案。

(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活动的中各要素的具体界定,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实践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内容与规格,是人才培养过程实施的具体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了由高校、政府、行业、企业四方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其中行业、企业专家人员占比超过了50%。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要求、国家“互联网+”战略,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以大型招聘网站的招聘岗位信息为对象,分析和统计各类岗位的人才需求量、岗位职责和需求,并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不断研讨和论证,最终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能够主动适应IT产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主要面向Web应用、移动互联网领域,具备软件开发能力、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能够胜任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运维及技术支持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培养以上培养目标,分析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制订科学合理、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可操作性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按照门类的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后,接下来需要根据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即根据工作岗位,列举该岗位所要承担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以及具体要求。其次为知识能力需求分析,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的要求,逐一列举为了达到工作目标要求所需要掌握的各种知识、能力和素质。最后是学习领域构建,将知识、能力和素质归类,将相似相近的需求放到同一门课程当中,以此来决定开设哪些课程,以及课程的前导和后续课程等,所形成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课程体系构建完成后,需要开发具体课程。开发课程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教什么(教学内容),如何教(教学方法),谁来教(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如何等(实践条件)等,在本节主要讨论教学内容的构建,其他问题在下面章节有具体的阐述。

在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项目的形式呈现,而非传统观念中以系统地、逐一地讲解知识点的方式组织内容。为了能够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项目的选择需要能覆盖到所有的知识点,项目的來源途径可以是多元化的,如:科研项目,即教师承担的各级科研管理机构以及企业的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生产项目,即企业所承担的市场项目;孵化项目,即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目的孵化项目;教学项目,为了完成课程教学目标所自主设计的包含特定知识点的模拟项目。

(三)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扩展和深化。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以人才培养目标中设定的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为依据进行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应与理论教学体系之间、实践教学体系内部各环节之间都应该是有机融合、相辅相成的整体,充分体现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为了与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构建由基础项目实践、综合项目实践、创新项目实践三个层次组成,递进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层次为基础项目实践,一般是由与某门课程中特定知识点相关联所构成的,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对专业感性认知为主要目的的项目模块。第二层次是综合项目实践,一般是涉及一门或多门课程知识点的,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案设计能力、解决设计问题能力为目的的一个中小型的完整项目。第三层次是创新项目实践,主要以各类学科竞赛、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教师科研课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的的项目。三个层次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层层递进,如图2所示,形成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能力,构建一支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实际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提出,要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技术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后来又发展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必须建立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以下途径构建:一是聘请行业、企业中项目实践经验丰富、基础理论扎实的高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教学和行业前沿讲座等。二是选派青年教师到师资培训基地进修,到生产、建设、服务一线挂职锻炼,鼓励教师获得权威职业资格认证或行业认证。三是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等成熟经验,校企共同培养。四是在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奖惩制度方面,要充分体现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倾斜”。

(五)项目驱动式教学实施

项目驱动式教学是一种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为理论基础,综合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特性,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实践项目贯穿于教学始终。用任务和项目引入新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加强对知识重、难点的理解和突破,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项目引入和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为学生提出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基于项目的教学法紧密结合实践项目,让学生“学有所用”,由学生亲自参与具体项目的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做到“学以致用”,并通过这个实践过程,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获得成功的设计和开发体验。

在项目驱动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分工各有侧重。比如在《Web项目实训这门课程中》,需要完成公寓物业管理系统。学生按工程项目分为3个组,分别为前端页面开发组、服务端开发组和数据存储访问组,分别指定组长,明确每组的任务和各组之间的项目接口。每个项目组组长对项目要完成的各项功能进行剖析,并分解成为相对独立的子任务分配给组员。教师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指导学生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及其组合来完成一个个子任务,再将各子任务按照系统框架组合起来,形成此项目的最终解决方案。教学的目标是在一系列项目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以创新为灵魂,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提高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和组织实施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从文献查阅、方案论证、可行性分析、设计、仿真、调试、总结等方面组织学生独立开展工作,分析解决实际设计与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不断加快的历史阶段,需要高等院校培养大量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我校“十三五”规划确定了“办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的奋斗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学校首批重点专业,在向应用型办学转型过程中作为试点,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整体规划、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希.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J].陕西教育:高教,2015(12).

[2]王新年.整体项目驱动模式下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3):115-116.

[3]潘道兰,潘大兵.项目驱动 产学结合 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0):94-96.

[4]余建潮.构建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5(5):53-55.

[5]孙国玺,左敬龙,刘晋胜.基于CDIO理念的1:1工程实践教学体系[J].科教导刊,2011(24):3-4.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驱动
基于高职教育改革背景下动车组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视野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改革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物联网项目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基于OBE模式的模具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