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韧性城市的合理规划探析
2017-05-30张小溪葛桦桦
张小溪 葛桦桦
摘 要: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未来这个数字还将继续上升。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如能源供给赶不上消耗速度、城市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应激能力弱、人类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等。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在低碳城市和绿色城市的基础上提出了韧性城市,将发展和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试图探索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 低碳城市 韧性城市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a)-167-03
1 韧性城市的理论基础
韧性源于拉丁语,指的是“恢复到原始状态”。韧性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应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工业化的发展,韧性一词用以描述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形变之后复原的能力,被普遍应用于机械学。到了20世纪50~80年代,西方心理学研究普遍使用韧性一词描述精神创伤之后的恢复状况。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态的关注,韧性也被运用到该领域,描述生态系统恢复到本来状态的过程。至此,学者关于韧性研究从单纯的自然生态学逐渐转为基于人类生存的综合生态学。韧性思想也很快出现在城市作为研究主体的人类生态学中,为韧性城市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1.1 工程韧性
如前文所述,韧性一词最早被运用在工程方面。因此,人们对于韧性概念的认知主要停留在“恢复原状能力”。这是典型的工程力学概念。此处所描述的工程韧性指系统整体所具有的工程韧性的特征,并不是简单的复原能力。
不同学者对于工程韧性的定义略有不同,霍林把工程韧性的概念定义为在施加扰动之后,一个系统恢复到平衡或者稳定状态的能力;伯克斯和福尔克认为工程韧性强调在既定的平衡状态周围的稳定性,因而其可以通过系统对扰动的抵抗能力和系统恢复到平衡状态的速度来衡量;王吉祥和布莱克莫尔认为工程韧性是帮助工程系统回复稳态的能力。因此,工程韧性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并且这种状态是唯一,在这个系统中,韧性的强弱取决于其受到扰动脱离稳定状态之后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敏捷程度。即复原的时间越短,韧性越大。
1.2 生态韧性
20世纪80~90年代以前,韧性主要用于工程领域。然而,随着学者们开始发现传统的工程韧性论逐渐呈现出僵化单一的缺点,于是他们将韧性观念引入系统和环境特征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中。霍林、伯克斯和福尔克提出了新的概念,他们将韧性包含系统在改变自身的结构之前能够吸收的扰动量级,并且他们指出,在一个系统中可能会存在多个而非唯一的平衡状态。这也意味着当外界对系统干扰时,系统不一定会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也可能会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外的平衡状态转化。这一根本性的认知转变使诸多学者意识到韧性不仅可能使系统恢复到原始状态的平衡,而且可以促使系统形成新的平衡状态。由于这种观点是从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中得到的启发,因此也被称作生态韧性。
1.3 城市韧性
研究者们评估分析了美国新奥尔良市在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的表现,认为城市韧性实质上依赖于更有韧性的、足智多谋的民众集群。杰哈、迈纳和斯坦顿—格迪斯进一步论述了城市韧性有四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即基础设施韌性、制度韧性、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基础设施韧性指的是城市基础设施(如道路和水电等)的抗破坏能力。制度韧性主要是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管治社区的引导能力。经济韧性指的是城市社区为能够应对危机而具有的经济多样性。社会韧性被视为城市社区人口特征、组织结构方式及人力资本等要素的集成。
2 现状分析
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起步晚,但速度快。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中国的城市化在快的同时要求稳,不仅要重视数量的增加,更应该重视质量的提高。
2.1 当前存在的误解
2.1.1 耕地减少
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人口的集聚和迁移,特别是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的趋势。因此,很多人认为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一定会伴随着耕地的减少。
实际情况是城市人口密度远远大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有助于土地的利用和开发。从这个角度来说,城市化不仅不会导致耕地的减少,反而有利于耕地的保护。目前出现的耕地减少问题,实际上与之前的退耕还林有关。不应当把耕地的减少归因于城市化。
2.1.2 人口扩张有害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和就业竞争压力大等问题归咎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膨胀。事实上,人口扩张并不是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以交通问题为例,如果城市交通网络设计合理,公共交通便捷,城市范围的扩大并不会导致人们出现时间的过分增加。大城市的同行成本和效率远远高于一些小城镇。
2.1.3 市民化成本高
随着大量农民工的进城,市民化问题开始成为各级政府担忧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对财政的压力,使得户籍改革进程举步维艰,虽然少数城市出台了积分入户政策,但是实际落地困难,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当前成本核算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没有考虑到规模效应。基础的公共实施存在搭便车的可能,新增人口可以花费很小的代价就享受到该服务,比如地铁建成之后在达到最高运载规模之前都不需要再花费额外费。第二,没有考虑到农村人口的原始福利。城乡居民虽然在科教文卫等方面待遇存在差距,城市居民享受到更好的福利,但农村居民仍然享有一定的原始福利,以医疗为例,农村居民新农合与城市居民医保之间的福利差距才能算作市民化的成本。
2.2 当前存在的矛盾
2.2.1 人口集聚与户籍制度的矛盾
当前人口向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转移已经成为一个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一方面是服务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岗位需求,另一方面是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涌入之后出现的市民化问题。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中低端人员的辛勤工作,但如何解决这部分人的户籍问题,让他们和当地居民一样享有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的权利,集中体现为人口集聚和户籍制度之间的矛盾。
2.2.2 人口集聚与资源配置的矛盾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集聚趋势表现为从中西部贫穷落后地区逐渐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如广东、浙江、福建和江苏部分地区。在这种人口迁移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部分地区的资源配置出现问题。虽然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出台了很多政策试图平衡和统筹区域资源,但土地、资金和其他生产性资源仍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直处于一种失衡状态。
2.2.3 都市圈集聚与新城分散的矛盾
为了缓解大城市的交通拥挤、用地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很多城市都开始进行新一轮改革。改革方向主要有两种:一是以中心城区为圆心,沿着中心城区发展都市圈;二是在郊区发展建设新城。随之而来的结果是都市圈高度集聚,新城区发展滞后大多数沦为城乡结合部。人口和资源仍然拥挤在都市圈内部,新城区成为空城,发展效率低下。
2.3 当前存在的问题
2.3.1 缺乏整体规划
當前城市的发展缺乏一个科学整体的规划,这与认识的局限性有关。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城市的客观发展规律,也没有很好地理解城市功能,特别是城市在促进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生活效率方面的作用。在这种错误认知的引导下,中国城市发展和建设往往追求速度和规模,注重数字而不是质量,贪大图快的现象屡屡发生。而且拿来主义盛行,规划没有结合当地实际,盲目借用国际经验,导致计划与执行分道扬镳。
2.3.2 缺乏长期规划
当前城市的发展规划大多为短期规划,缺乏一种长期而发展的眼光。城市的发展壮大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如果单纯追求短期效益,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发展问题。
2.3.3 缺乏资源保护意识
浪费和破坏现象屡屡发生,没有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由于城市的盲目开发,大量土地并没有得到有效率利用,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2.3.4 缺乏历史观
对于城市的历史认识不足。主要表现为在发展过程中不重视历史遗迹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对文化遗产缺乏保护意识。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对这些文物的不断蚕食和破坏。
2.3.5 缺乏市民观
城市化需要的不是土地的城市化和城区的高楼化,人的市民化才是城市化真正需要的。由于现在不能科学构建城市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不能有效打造城市的宜居环境和综合配置,城市居民得不到应有的城市生活。目前,我国拥有6亿城市人口,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口没有得到本属于他们的市民权利。除了基本民生权利如就业、就医、就读等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外,城市还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2.3.6 缺乏综合观
当前城市发展中对一些城市化涉及到的问题缺乏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如城市的文化建设和文明积淀,城市的规模,国际性城市的概念,城市化需要的条件等。面对这些问题,必须要以资源配置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为主要考虑因素,同时正确把握城市的发展规律。
2.4 当前路径产生的后果
现有的城市发展路径造成了经济后续增长乏力、社会收入差距不断增大、各种矛盾不断累积。在市场不能很好地自我调节的情况下,政府试图通过干预扭转这种不平衡的状态,然而实际情况是这些干预反而进一步导致了各种矛盾的爆发,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2.4.1 阻碍经济增长
城市节点和网络的最大特点,表现为其持续更新的能力。按照生产系统梯度爬升理论,在生产的高级阶段,产业演化和制度组织变革需要保持必要的同步性,当大量分割存在于生产系统中,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协调和一体化结构重塑,即使引进了超越本阶段的先进生产方式,也不可能获得持续的效率改进可国际竞争力。因为分割会阻碍技术知识的交流,网络环节的缺失使得创新基础消失。按照这个逻辑推断,城市经济稳定增长所需要的不是高级的技术,而是有生产、制度组织网络的持续更新活力。
2.4.2 加剧环境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城市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但是有很多的城市却只重视经济指标,忽视了社会和生态效益,使城市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植被等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及、大气、水体遭到污染、乱耕地等问题。特别是许多小城镇照搬大城市发展经验,极力摆脱小镇的“乡土气息”,掘地三尺、大修大建,大搞地面硬化,严重的破坏了小城镇的原始风貌。此外,有些小镇为了发展经济,发展采矿业,建设采石厂、采煤厂等矿藏企业,严重破坏了小镇的植被环境,造成当地的环境污染。我国绝大多数的小城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加上缺乏合理、统筹的管理,基础设施滞后、垃圾处理设施短缺,使我国多数小镇的镇容镇貌较差,废旧衣服、一次性塑料制品、废旧灯泡、废气材料等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随处可见,且长久无人处理,不仅严重影响了城镇形象,阻碍了城镇交通,而且威胁着当地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和江河湖水,甚至可能成为病菌的温床,为长期生活在小镇的居民埋下了健康隐患。
2.4.3 乱占耕地现象突出
我国耕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很低,仅为0.078hm2/人(合1.1亩/人,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曲解了城镇化,错误地定义为土地的城镇化,只是单纯的追求梯度转化,滥占、多占耕地现象普及,造成大片耕地丧失。此外,为了片面的追求华丽的城镇景观,改变形象,许多小城镇盲目模仿大城市,占用良田,扩展镇域,修建大广场、大花园、大草坪、大马路,大造标志性建筑和高档办公大楼等形象工程,不注意节约用地,造成耕地严重浪费。据统计,随着城镇化进程,2008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373.4万亩。而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只有344.4万亩。与2007年相比,耕地面积减少29万亩。
3 发展低碳韧性城市的合理规划
发展低碳城市要做好生态环境规划,并将生态发展规划纳入总体规划中。环境保护以环境规划为基础,发展低碳韧性城市可以有效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问题。利用环境规划的编制来加强城市的宏观管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低碳韧性城市的合理规划包括规划流程和规划内容两个层面。
(1)生态规划流程。总体来说,生态规划大体可以分为 “三步走”的流程,依次为用地适用性分析、土地的开发层次和生态环境的规划。生态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是决定城市用地性质的首先条件,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应首先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特点,针对城市范围的土地进行适用性分析。根据《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工业用地最大坡度不超过10%,居住用地的最大坡度不超过25%。所以,规划中坡度超过25%不适宜任何建设活动;坡度在10%~25%之间可以布置村镇建设用地,不适宜工业用地;坡度小于10%的土地适宜工业用地和村镇建设用地。可以統筹安排城市的建设用地、工业用地、耕地和生态用地,免城市的无序扩张。在土地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城市土地的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划定确定城市的土地开发层次,方便指导城市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城市立足地区,用全局和长远的眼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首先,以环境承载为依据,确定城市适应发展规模。即为控制生态环境的负荷量,必须把城市的用地用水条件,污染净化能力和社会人口的发展现状结合起来确定环境容量,然后制定合理的人口规模并控制企业的布局和数量。此外,对廊道、斑块、基地、交通等内容进行设计。可以说,“三步走”的前两步是城市生态规划的前提,搞清楚城市土地的适用性和土地开发层次,对生态规划的设计有着很强的指向作用。
(2)城市生态规划内容。城市生态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系统,与城市的布局、产业等各个领域交织在一起,生态规划也涉及到方方面面,如工业污染的治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城市景观建设、城市绿地建设等方面,在具体的解决方案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循环经济为例,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低碳韧性城市的基础,也是生态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循环经济是按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来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的发展,逐步以更小的代价、更高的效率,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做到物尽其用,直至做到“零排放”。我国大多数学者把循环经济的运行原理表述为“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理,循环经济其实是一种生态经济强调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促进生态产业的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的有效互动。具体操作:加大以垃圾、废水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利用农作物生产和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气体可生产再生能源,可以利用动物粪便还可以作为肥料返还农业土地等。此外,建设低碳韧性城市要合理的安排各个功能分区的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要较为科学地划定各个功能区,并确定功能区域的位置。如城市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的划分。第二,城市的工业区尽量做好向产业园区靠拢,方便工业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集中处理。第三,要避免工业区与住宅区的混杂,并把工业区设置在住宅区的下风向等。空间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所以,合理的规划功能区的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规划的重要板块。此外,绿色交通。规划成纷繁复杂、八车并行、整体单调的道路系统反而会丧失城市原有的个性。从体现城市生态角度出发,较少有“快速交通”需求,采用“窄路密网”的道路结构相对合理;从城市规模和空间尺度出发,非机动车交通可以满足其需求,应鼓励非机动车交通的使用,多设计步行街道或者自行车尺度的干道。并且,要用理性的态度对待城市风貌,大面积地硬化地面,随意固化河流堤岸,破坏了传统空间,使城市面貌“不乡不城”。要意识到乡土景观环境是长期的地理沉淀发展起来的,每一处都有它的生命特征和存在的必要,它显现了城市的发展历史和建设过程,人们的生存状态和人们文化传统。所以,城市生态规划在改善城市面貌时,要保护和利用好城市的特色景观;对城市的绿地规划中,除了要确定绿化率指标、布局公共绿地外,还应该保护好镇域村落的植被,不要一味的在景观环境建设中大量使用人工草坪、外来观赏植物。另外,“三废”治理。城市“三废”的预防和治理是生态规划的重要内容。对于城市废水、废气、固定废弃物的治理,要从城市具体的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基于城市大气、土地、水环境容量,并制定小城镇水、大气、土地的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确定治理的方向和重点并给出治理的方案和策略。其中,“三废”的治理中,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构筑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处理厂、落实污水处理管网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建立垃圾分炼设施等是规划的重中之重。最后,资源的循环利用。生态城市应提高城市系统建设和运转所需要的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节水、节能型企业,提高水资源的回用率,降低城市排除的废热、废气、废水、垃圾,并在城市内部形成适度的循环系统,减少从外界取水和污水排放,降低产品能源消耗量,保护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土地使用量。
参考文献
[1] AyyoobSharifi1.Yoshiki Yamagata Resilient urban planning[J].Major principles and criteria Energy Procedia,2014(16).
[2] K e v i n C.D e s o u z a . T r e v o r H . F l a n e r y Designing,planning,and managing resilient cities:A conceptual framework[J].Cities,2013.
[3] 廖茂林.韧性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城市,2016(8).
[4] 王祥荣,谢玉静,徐艺扬.气候变化与韧性城市发展对策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