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高端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控制研究(本科阶段)
2017-05-30祖拉提·力提甫古加娜·艾力雪何来提韩桂兰阿迪力·奴尔侯震梅
祖拉提·力提甫 古加娜·艾力 雪何来提 韩桂兰 阿迪力·奴尔 侯震梅
摘 要:为克服长期存在的少数民族高端人才培养质量偏低问题,成就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文章对高端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本科阶段培养质量进行了调研、研究和试点。文章提出并设计了可覆盖大纲培养标准和社会用人知识需求的辅助性量化学习指标。指标内容以解决衍生培养质量问题的语言和基础知识能力为目标,构建覆盖整个本科教育阶段、适应学生接受能力的辅助性约束指标,并将其分解到本科阶段的不同学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高端人才培养;量化学习指标;实际应用结果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2-0010-03
Abstract: To overcome the long-standing problem of low quality in training minority high degree talents, and reach the achievement of forming high-level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his paper takes the most important stage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as the target and carries on the investigation, research and pilot. The paper proposes and designs the auxiliary index of quantitative learning covering the standard of syllabus training and the knowledge standard to meet the social demand for the talents. The index takes language knowledge and basic knowledge helpful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raining quality as teaching purpose, and construct the auxiliary constraint index covering the whole stage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adapting to the students' receptivity, which is broken down into the different semesters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Keywords: minority students; high-end talent training; quantitative study of indicators; application results
一、概述
近年来国内对民族人才培养方法有较多的研究;西藏教育专家在探讨高校理工科教学质量时指出,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汉语能力是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也影响到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李儒忠同志的研究强调,中央强调民族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但至今没有彻底解决,学生语言能力与研究生考试不衔接,民族研究生基本空白。谢梦同志的论文也指出,根据我国教育发展趋势,集中研究培养模式问题,推行教学模式改革。马金亮同志的研究强调,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要以汉语教学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汉语言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共同进步和发展。周腾蛟同志的文章指出,高校民族预科教育要根据生源特点确定课程设置,以强化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重点,实行教育质量管理,保证预科教育质量。关于民族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较多,大部分研究都阐述了培养质量的重要性。课题组在借鉴大量文献基础上,分析了民族学生在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学习和毕业工作情况,认为学生学习方法及其效果是影响学校和单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学习效果直接受学生汉语和基础知识能力的约束。
二、民族学生学习过程分析
(一)汉语应用能力分析
民族生汉语、基础知识和外语能力对学习效果有较大影响,虽然影响程度各有不同,但表现出较大的共性特征。汉语语言和语法结构的不同,使民族学生习惯使用民族语法结构的汉语句子,语言交流中易发生误解。汉语写作中语法、文字和复合句的规范使用方面错误较多,仍然体现在民族语法结构的汉语句子;其影响具有较长的时间特性,部分博士和硕士生的专业类写作能力已经影响到学术活动、亟待提高。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听和理解同步能力的约束,民族学生习惯于潜意识地将汉语翻译成本族语言加以理解,延长了理解用时,难以跟随课堂教学进度。教学经验表明,授课语速接近每秒三个字时,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开始下降,逐步脱离课堂进度,导致课堂知识、特别是重点知识的缺失,难以维系学习质量。
(二)基础知识和外语能力分析
由于民族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初等教育条件和师资水平的约束,民族学生基础知识、特别是数学、物理和化学知识水平难以适应大学专业学习的要求。而高考政策性低分录取和扩招政策使许多知识水平较差学生进入大学,加上汉语言能力的客观约束,不仅使学生专业学习面临较大困难,也影响到大学阶段的教育质量,这是目前民族地区高校普遍遇到的棘手问题,也是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民族地区高校还没有对民族学生开设外语课程,学士学位资格对外语水平没有要求,外语学习基本处于空白,这是民族学生难以考取研究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本科階段学习量化指标的功能、设计方法和学习方式
(一)量化指标的功能
民族学生本科阶段的量化学习指标(简称量化指标)是服务于教学大纲培养目标的辅助性学习体系,其主要功能可归纳为三点:
1. 有效提高本科阶段学习质量。通过量化指标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协助实现教学大纲培养目标;最终提高民族学生段培养质量。
2. 合理衔接指标学习强度与未来发展目标。量化指标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估体系,通过对量化指标学习和掌握程度的判断,能够客观评价个人不同阶段的学习能力;并参照最终发展目标对量化指标的学习要求,为学生不同的未来发展目标构建了相应的学习强度。
3. 奠定民族高端人才后续学位培养的知识基础。本科阶段是高端人才培养的最重要阶段,其量化指标的学习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有所提高,为硕士、博士阶段以及其他方式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量化指标的设计方法
1. 起点指标的确定:对教学班民族学生高考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基础知识(工程类为数学、物理和化学)和汉语高考成绩单列分析。以高中汉语教材为参考,对汉语听、说、读和写的综合能力进行摸底。以上述成绩的分析结果为依据,以覆盖最低成绩为标准制定量化指标的参考学习起点;各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确定学习的起点指标。
2. 一类终点指标的确定:分析考研、出国和就业等社会考试的知识类型和强度需求,确定针对性的最终学期汉语、外语、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内容与强度,并将其转化成相应的终点量化学习指标。
3. 二类终点指标的确定:参考专业教学大纲的各学期培养标准,分析知识内容与强度的学期分布,确定对应的汉语、外语、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学习内容与强度,并将其转化成相应的终点量化学习指标。
4. 比较一类和二类终点指标,选择其中知识强度高者为终点指标的设计参考。依据所得起点和终点指标,参考大纲进程及其教材知识结构,设计出本科各学期量化指标的起点和终点指标。
量化指标的执行期分为三个阶段、十个学期(含预科学年),以便在时间和强度上充分迎合语言和专业学习的客观要求。表1表示量化指标的设计框架。
四、量化指标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依据本课题研究计划,本文量化指标选择“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参考标准进行设计,其他专业量化指标步骤和原理于此相同。这里考虑到目前各类专业都设有计算机应用部分的课程、与计算机专业具有密切关系。因此;计算机专业的量化指标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为其他专业量化指标的设计提供参考。
(一)本科阶段量化指标的设计
本科整个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和第二阶段各涵盖两个学年的四个学期。第三阶段涵盖第五学年的两个学期,此阶段内学生根据各类考试科目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针对性调整学习的强度和内容,做好考前复习准备;第三阶段的学习十分重要,是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最后检验。在量化指标的实际设计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1. 确定各阶段量化指标的终点强度。依据量化指标设计原则和方法,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纲培养标准、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知识结构、内容和时间分布以及考试知识构成;同时参考目前考研、考托福、考雅思和考就业的知识强度,确定该专业各科目阶段量化指标的终点强度。
2. 确定量化指标的起点强度。量化指标的起点强度由第一学期量化指标具体给出,是一组参考性指标,容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调节。由于终点指标强度已经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根据终点指标强度及其完成期限、结合个人学习能力,确定量化指标的起点强度。
3. 合理衔接相邻阶段和学期的量化指标强度。衔接原则是指相邻阶段和学期的指标强度能够相互对接,形成遵循学习规律的难度梯度,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科学性。毕业年度的起点指标是各类考试的知识基础,要能够与各类社会考试的知识强度充分衔接。成功的指标衔接能为阶段指标向学期指标的转化奠定良好基础,使学期指标具备更高的准确性。因此;指标的衔接過程需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多次研究和设计才能确定。考虑到篇幅关系,这里只给出第三阶段(第九、十学期)量化指标。
(二)量化指标应用案列分析
作为量化指标功能的前期探索,课题组依托新疆财经大学重点教改课题,选择数学要求高的统计专业072班进行试点。该班民族学生98%都来自边远地区农村和乡镇,汉语应用能力较差、外语能力基本为零。观察期从2008年7月开始到2012年1月结束,由本文第一作者担任班主并负责全面导学工作,其他3名老师(均为副教授)参与常规导学。由于是首次探索性试点,没有类似研究可供借鉴,该试点从时间覆盖、组织形式、指标设计和指导过程而言都不能认为是一次标准的量化指标设计和实施过程;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量化指标对民族学生学习质量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虽然当时量化指标的设计内容不够完善,但为今天计算机专业量化指标的设计奠定了基础。指标设计经验表明,文科、理科和工科量化指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专业和专业基础科目中,而在汉语和外语指标强度的设计方面,各专业具有高度的相似,这也成为量化指标设计的方便之处。
五、结束语
本文的研究表明,量化指标的设计和应用抓住了衍生学习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为学生和教师同时提供了在本科全程可循的学习主线,并且把发展目标与量化指标的学习联系在一起,有效解决了学生想学习、想成功,但难于把握发展目标与学习强度的关系等问题,为学生通过学习实现最终发展目标提供了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明确的学习过程。是民族教学改革的创新模式,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量化指标的实施过程本质上是对教育质量的控制过程,也为民族本科生后续高层次学位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祖拉提·力提甫,达斯坦,等.我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问题及对策分析——建立民族班跟踪与量化式导师制体系的可行性研究[Z].研究报告,新疆财经大学重点教学改革课题,2010,3.
[2]王闰吉.完全导师制与本科教育人文化管理[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3).
[3]刘芳.推行导师制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化工高等教育,2007(1).
[4]朱诚蕾,王茂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的调节功能探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8).
[5]蒋琼.导师制——本科教育人文管理的基本模式[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Z1).
[6]肖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