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族文化传承与防城港特色旅游的融合发展

2017-05-30吴滨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特色旅游融合发展

[摘 要]京族文化包含地域特征、海洋文化、民族特色等元素,这些元素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在开发防城港市特色旅游的进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挖掘各种文化元素,充分发挥它们的社会、经济效益,突显京族文化的旅游价值,促进京族文化和特色旅游两者的有机融合,实现京族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京族文化传承;特色旅游;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7)02-0068-04

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洋渔业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下属的东兴市,主要聚居在江平镇的“京族三岛”——巫头岛、山心岛、氵万尾岛以及恒望、潭吉、红坎、竹山等地区。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京族全国人口为28199人,其中广西京族人口23283人,东兴市京族人口18660人。京族文化包含着丰富多样的特色元素,将这些元素融合到旅游产业中,可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增长,加快防城港市特色旅游的发展进程。但在京族文化、特色旅游的融合过程中,各种文化元素发掘不够,文化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发挥职能效应,协调好文化传承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实现京族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的共同发展。

一、京族文化主要特征

(一)传统海洋特色的京族文化

京族以渔业捕捞、养殖和加工为主的生产劳动,以及海岛、海港、海滩、海水、海风的生存环境,孕育了京族文化的海洋韵味。从发源来看,京族先人是春秋至秦汉期间居住于越南北部区域的骆越后裔,后来,这些人逐步扩散至其他各地。据京族人称:巫头、红坎、氵万尾、山心等地区的京族人来自越南春花、瑞溪、涂山、宜安等地。由此可见,京族的海洋气息、外域特征较为显著,这也是京族文化的典型特点[1]。

(二)艺术特征鲜明的京族文化

京族的文化艺术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历史故事、谚语、民谣、神话、音乐、戏剧、舞蹈等,此类文化艺术均可当作京族的旅游资源。具体来说,京族歌曲有男女对唱、独唱、问答对唱等形式,歌调达到30种以上,歌曲类型有渔歌、情歌、婚俗歌、风俗歌、劳动歌、宗教歌、叙事歌等[2]。京族民谣的音调底细、节奏缓慢、唱腔悠扬,因而音乐演唱很是委婉、流畅、优美,由于旋律多样,人们听到民谣会有舒心、愉悦之感。历史、神话等故事在传承中展示出丰富多彩的内容、形象生动的情节。此外,京、汉两族的关系友好,京族人学习了很多汉族文化,例如,《琵琶行》(白居易)、《赤壁怀古》(苏轼)等古代名作;又如“董永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汉代民间传说等。此类汉族文化传入京族地区后,京族人将其进行改编,创作出用粤语或者京语咏唱的形式,受到京族人的广泛喜爱。

(三)融合哈节特色的京族文化

京族最有代表性的节日即为“哈节”,也称“唱哈节”。“唱哈”表示唱歌之意,一到哈节,京族地区俨然是一派热闹的场景。哈节的起源来自越南,传说陈朝时,一位歌仙借着“传授歌舞”的名号行至京族地区,召唤人民共同反抗当时的反动统治势力,因此,京族人对其格外崇尚,后人修筑哈亭来纪念这位歌仙。从传说看,京族哈节是为纪念“歌仙”而设的隆重庆典。京族三岛人民举办的节日内容相同,但开始时间不同。巫头、澫尾、山心的举行时间都在农历的六月到八月间[3]。哈节内容有“敬仰圣神”“祈求平安”“传承文化”“欢庆丰收”等主题,其场面十分宏大、隆重,对周边各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四)多种民风民俗的京族文化

京族是跨境民族,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里,京、汉两族的人民混合居住,两族文化、经济得以交流融合,京族的很多生活风俗相仿于汉族。由于生活上的习惯、习俗接近汉族,因此,部分京族带有汉族的民俗民风,但仍有一些京族人保留着特有的原始习俗,形成了具有个性的民俗风貌。

二、京族地区潜在的旅游业

京族文化的各种元素融入特色旅游开发中,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例如,京族的海洋文化已被开发成中越交界地的旅游产业。京族地区拥有多种地缘方面的优势,旅游开发应从地缘优势上着手,充分利用中越边境的市场、客源展开良好互动,实现各项资源的联通共享。东兴市靠近北部湾,离越南芒街只有一条河的距离,因此,东兴地区是中国通向越南、东盟等国的便捷口岸。滨海风景是东兴旅游的特色亮点,这些景点既有绚丽金滩,也有海岸风光,万鹤山、红树林、南国雪原等高品位景观吸引了众多外来游人。此外,京族各地建筑都富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例如:妈祖庙、古街、胡志明亭、中越大桥等,这些建筑的人文性很强,因而形成独具风格的京族风景区。当前,京族东兴的旅游以出境线路为主,如“下龙—河内—海防”“ 越南芒街游”等,自形成“中国—东盟”多个自由贸易区后,东兴旅游迎来了新的旅游发展机遇[4]。东兴市在中国与南亚、东盟等地的市场联系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在今后发展中,旅游开发方应利用东兴市的区位特点、优势,多挖掘该地的旅游资源,使其发挥出最优的经济、旅游效益。从整体看,京族地区有十分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其作为我国与泰国、越南、老挝、印度等南亚、东盟国家的桥梁纽带,应被开发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在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同时,开发者要注意京族文化、区位优势、市场资源、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多种元素的共融发展。

三、京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

(一)开发深度不够

当地政府对京族地区旅游开发的经济帮扶不足,一些创新元素难以融合到旅游资源中,致使旅游业的创新性、层次性、品位性不够强。高品质的特色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当地的旅游经济也很难快速提升,因此,开发高品质、深层次的旅游资源,是京族地区发展旅游经济的首要策略。此外,京族特色资源、设施、人力及服务等各方面的资源整合不够合理,各项资源相互整合的力度不强,致使旅游服务的整体性、一体性受到影响,最终影响到京族地区特色旅游的产品质量及经济收益。

(二)资源整合规模性不强

京族各地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规模较小,不能在空间上产生规模效应,导致旅游资源难以发挥出群体效益,很多文化资源并未真正融入特色旅游的打造、开发中。例如,“京岛度假”旅游区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但该旅游区的规模效益仍然不高;而且,京族的文化、饮食、服饰、建筑、节日庆典、歌舞等元素均未发挥出应有的资源价值。

(三)文化资源流失现象明显

中、越边境贸易带动了民族区域的旅游经济,京族区域的贸易经济、捕鱼产业、旅游产业等都受到边境贸易的影响。经济发展推动了京族地区各大产业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对传统文化造成不小的冲击,原本一些品质古雅的文化被冠上“商业”标签,部分习俗文化出现淡化问题,某些古老工艺的手艺传承出现流失、空缺等现象。例如,当地会讲京语的人明显减少,多数年轻人用普通话、粤语说话,而不懂京语的语义、用法。京族“喃字”的雏形来自汉族文字,但当前仅有少数老人看得懂“喃字”;京族的“哈节”“哈亭”等重要节日、纪念物在旅游开发中演变成习空见惯的事物,一些年轻人对其表现出淡漠化、陌生化的态度,致使一些京族文化出现流失问题[5]。

四、京族文化融入特色旅游业的策略

(一)重视思想意识教育

转变滞后的思想观念是发展特色旅游的前提,思想教育要突出京族文化的自身特点、优势及发展潜力。京族文化融入旅游经济,应遵循“多方面、大规模、广角度、全方位”的开发原则,这样可挖掘文化资源纵、横层面的价值,有利于文化资源、特色旅游的两相融合。旅游业包含的京族文化要能体现地域特色,从合作共赢的角度出发,实现文化、经济的良好融合、互惠共赢。目前,京族地区的文化旅游不能完全适应旅游市场的变化需求,文化旅游的合作领域较窄、合作机制不科学、产业结构不科学、经濟投入不足,此类问题制约了特色旅游的开发,也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增长。因此,开发京族文化旅游要重视思想意识教育,转变单一的发展观念,以多种文化助推京族地区的旅游产业,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实现两大产业的互融共建。

(二)发挥京族文化效益

京族文化的类型多样,内涵意蕴丰富,将其结合到特色旅游的发展中,不仅能提升文化旅游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促进京族文化的传播发展。文化内涵越丰富,旅游产品的价值就越高,旅游产品、服务得到全面提升,自然能吸引来更多的游人。因此,发展京族特色旅游要融合多种文化资源,为旅游产业注入文化生命力,确保京族文化旅游的持久发展。打造特色旅游机制,需要将饮食、住所、出行、游玩、购物、娱乐六大要素纳入产业机制中,不忽视任意要素,保证特色旅游的“全方位”共建,发挥京族文化的社会、经济效益,增强文化旅游的现代性,实现传统旅游向特色旅游的科学转化[6]。

(三)打造个性旅游品牌

京族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运用,体现在文化品牌的塑造、形成上,特色文化融入旅游业后,开发者将其塑造为独具风格的个性品牌,让众多游人流连忘返。鉴于此,打造旅游品牌要在尊重京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特色景点的打造要突显其文化内涵,彰显地域文化。例如,中越跨国游、京岛度假游、江山半岛休闲游、十万大山健身游等旅游精品都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又如,“唱哈”与京族地区重点景观的融合,可丰富景观的文化内涵。

(四)发挥政府管理职能

京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需要政府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帮扶,保护京族文化的“原汁原味”,避免民族文化出现“相互趋同”的现象。政府通过发挥职能作用,引导京族人正确认识经济规律、市场需求及杠杆作用等内容,使其重新定位京族文化的地位,激发京族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并自觉地维护传统京族文化。政府应坚持“均衡互惠” 原则,协调当地人和开放商的利益关系,既保证当地人增加收入,也保证开发商能够获益,做好各方利益的分配工作,推进京族各地旅游、文化的协调建设。

(五)做好资源保护工作

哈节是京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典型的民俗文化,由哈节而来的“哈亭”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在开发文化资源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这些宝贵资源的保护,避免其遭到破坏。此外,京族各地哈节的举行时间各不相同,每年一到哈节,各地人员到京族地区开展贸易或旅游观光,政府可呼吁京族人展示独特的文化活动,例如,美食展、民俗表演、歌舞表演、篝火晚会、工艺品展览等[7]。还可以邀约附近国家(越南)参加哈节盛典,这样一来,哈节唱哈、祭祖、迎神等活动就会感染到游人,使其感受到京族文化的特殊魅力。

(六)构建创新文化体制

特色旅游应包含多种个性元素,突显京族地区的独特之处,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府要联手各部门,建立完善的旅游体系,发挥好管理职能,提高特色服务的质量,为游人带来优质的特色服务。创新文化的融入,可加快旅游、文化的融合步伐,因此,开发商的产业规划应考虑到创新机制的构建问题,关注市场动态,吸收新文化,及时处理旅游、文化产业融合中的新问题[7]。

[参考文献]

[1]谢云.京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

[2]张玉华.京族文化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对广西东兴市万尾村的调查[J]. 河池学院学报,2013(3).

[3]杜英蓓.京族艺术形态商业价值挖掘[J].经营管理者,2014(35).

[4]陈红玲.文化产业背景下的京族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研究[J]. 桂海论丛,2013(3).

[5]陈丽琴,徐少纯.论京族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6]杜树海.人口较少民族生产方式转型的模式研究——以环北部湾广西京族为例[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2).

[7]李斯颖.从“山”到“海”:从口头传承变迁看京族文化特性的渐变[J]. 百色学院学报,2015(3).

[作者简介]吴滨,广西广播电视大学防城港市分校教授,主要从事写作学和民族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 熈 镌]

猜你喜欢

特色旅游融合发展
创意农业和特色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以磐安县维新乡溪下路村为例
融合背景下的特色旅游助推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析
特色旅游产品培育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校园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2016上海特色旅游食品新入选名单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旅游商品创新研究——以浙江特色旅游纪念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