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会展口译人才培养调查研究
2017-05-30章昌平陈雯
章昌平 陈雯
[摘 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分析,对广西高校会展口译人才培养的院校、专业和培养层次、语种覆盖情况、规模、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情况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西高校会展口译人才对专业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材编制、师资力量培养创新等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会展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岗位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7)02-0082-10
会展口译是指在会展活动中为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士进行语言传译服务,达到沟通交流目的的口译行为[1],是口译的一种专业化形式,具有口译的基本特征[2]。但由于会展活动的时效性和复杂性,学者们认为会展口译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行业非常广泛,除了一般口译人才所需的口译能力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会展知识以及各行业的专业知识,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不断丰富完善的图式结构、灵活高效的语言应变能力、较大的抗压力和耐力以及跨文化的交际能力[3]。随着我国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国际性展会的成功举办,我国会展业快速发展,会展口译作为一种新兴的口译形式也将随着会展经济的发展而受到市场的欢迎。作为会展经济发展的支持性人才之一,会展口译人才培养也是我国会展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并逐步走向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必要保障。但是目前由于以下原因:一是我国目前口译人才整体缺口较大,口译人才培养质量总体不高,没有完全形成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口译,因此精通双语、懂得专业、又会营销的复合型会展口译人才总体数量有限;二是我国现有的口译人才教学和培训以培养“万金油式”的通识口译人才为主[4],在国内既有深厚口译基础,又有会展口译从业经验的师资人才十分短缺,因此,专业会展口译人才的培养进程较为缓慢;三是国内专业会展口译人才的考试和资格认证工作滞后,只有2008年开始的上海市通过“上海紧缺人才培训计划”开展的“会展外语口译岗位资格(等级)证书”,语种也只有英、德、日、法和西班牙语等几种,尚未有全国性的会展口译资格认证体系。导致我国目前专业会展口译人才的缺乏,呈现出高需求低供应的尴尬局面。
一、加强广西高校会展口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广西会展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构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全面实施“双核驱动”战略等措施,全面落实国家战略在广西的全覆盖,加快了广西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的会展经济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从上个世纪90年代,特别是2004首届中国(南宁)—东盟国际博览会举办以来,广西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树形象、塑品牌、促发展,精心扶持和培育了东盟国际博览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知名展会,使会展业迅速崛起,有效实现各类商品、技术、信息以及人才的贸易和交流,赢得了国内外展商的广泛青睐,会展范围既涵盖了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大型综合性展会,也覆盖了建材、医药、机械、家电、电子、广告、旅游、服装、宝石、汽车制造等专业性展览,并辐射带动商贸、旅游、餐饮、宾馆、娱乐、交通运输、通讯、信息服务等多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广西会展规模逐步扩大、会展设施逐步完善、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行业带动逐步明显。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发现,在大型国际会展的成功举办和顺利开展的同时,广西却面临着会展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本土化专业会展口译人才稀缺的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驻桂高校的外语专业招生多,培養的外语人才多,但翻译人才,特别是各行业的专业性口译人才培养的数量却十分有限。
(二)广西会展口译人才本土化的需要
广西是一个多个民族、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又把广西推到了全国、东南亚甚至全世界的面前。广西会展口译人才面临广西的本土化需求,一是广西自身的语言体系较为复杂,普通话和各地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混杂使用,二是广西面临的多边关系中国家较多,语言种类也多,并且很多为小语种。所以广西会展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会展口译人才的本土化问题,即需要掌握专业会展口译素质,并且对广西、东盟各国的地理环境、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甚至是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有一定了解的本土化专业会展口译人才。但是目前广西没有本土化的专门会展口译培训机构,主要由高校承担培养口译人才的任务,区内大学如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开设的外语专业有培养口译人才的专业方向,大多高校外语专业也在高年级设置口译课程,但实践反映出口译员水平良莠不齐、高水平口译专业人才在会展期间供不应求,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现实。根据对中国—东盟博览会口译人员的分析,目前服务东盟相关的会展口译人员主要由广西相关部门抽调、广西各高校志愿者、聘请的省外口译人员组成。如近几届展览主要由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学生口译队和省外中标的口译公司提供服务。专业会议、论坛和会展口译的任务主要依靠聘请省外口译人员,其他人员只承担了简单的接待和联络口译工作[5]。结果造成了广西本地口译人才的闲置,加大了费用支出,不利于广西会展经济的发展。在理论研究上,虽然对广西口译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是研究的对象多局限于中国—东盟专题,对于其他重要会展项目,例如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中越凭祥科技贸易博览会等却少有关注;对除英语以外语种口译人才培养的研究也较少。
二、广西高校会展口译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广西院校外语人才培养层次
为了解广西高校会展口译人才培养的具体情况,项目组抽取了34所驻桂高校(见表1 )进行了分析,其中本科院校19所,专科院校15所。在被调查的34所高校中,到目前为止尚未开设专门的会展口译专业或相关专业,对会展口译人才的培养仍以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方式为主,少量学校开展的翻译专业硕士培养(MTI)中设有口译方向。在广西高校外语人才学历教育上,目前已经涵盖了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各个教育层次。其中开展了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培养院校1所,开设MTI或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培养院校7所,其中设有英语口译方向的院校4所。
(二)培养语种与规模
在外国语人才培养涉及的语种中,目前广西高校共开设13个语种外语人才培养(见表2 ),最多的是英语,34所学校中共有30所开设了83个相关专业方向,其中本科36个,专科35个,研究生以上12个,主要包括研究生以上的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层次的英语、商务英语、翻译等专业。其次是越南语和日语、泰国语。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广西外国语人才培养中已经完成了东盟10国语言的全覆盖,但同时也要看到小语种的教育开设学校较少,主要集中在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而在招生规模上,项目组调查的34所高校2015年共计招收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277人,硕士研究生以上涉及语种大部分为英语,只有广西大学招收日语笔译方向MTI、日语语言文学学术硕士,广西师范大学招收日语和朝鲜语笔译MTI各6人和4人,广西民族大学招收法语语言文学4人、亚非语言文学(主要是越南、印尼、缅甸语言文化)10人。2014年广西本、专科共招生8486人,其中排在前几位的语种分别为英语5523人、越南语771人、泰语659人、日语423人,缅甸、西班牙语等招收人数较少,每年招生人数只有几十人。
(三)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
广西外国语人才培养目前主要有传统模式和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其中英语、日语等招收学生人数较多的专业,采用的大多为传统培养模式,东盟10国语言则采用“3+1”、“2+2”或者“2+1”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即在国内学习2~3年,与东盟国家高校签订协议,再到东盟国家学习1~2年。如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多个语种专业均采用这一方式进行人才培养。而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国家相关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开设口译课程,广西大学等5所高校的英语专业方向学生口语课程开设情况进行(见表3)所示。
通过上述调查我们发现,广西尚未形成专门的会展口译人才培养方向,口译人才培养主要以英汉口译为主,每年招收的学生人数十分有限,大大低于笔译方向和学术型研究生人数。而在本科和专科阶段的人才培养中,口译课程已经成为其重要的教学内容。广西已经实现了东盟10国小语种的全覆盖,并在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采用国内+国外的培养模式,大大提升了小语种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在与具体行业相结合方面,只有一些高职院校进行了少量的尝试,如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校的应用泰语开设了涉外会计方向,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旅游方向的商务英语等。
三、广西高校会展口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方面不明确
以广西师范大学的英语翻译专业培养目标为例:“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教育、经贸、外事、文化、宣传、科研、跨国公司等部门从事笔译、口译、翻译研究的德才兼备的英语高级翻译人才”。其他高校的目标也相差无几,由此可见当前高校培养出来的翻译和口译人才仍然是通识型,即“万金油”人才,并没有着重某一专业专长,特别是会展口译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不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达不到市场预期需求,造成了外语人才多、实用人才少的浪费现象。
(二)课程设置不符合客观需求
各高校翻译专业通常下设口译方向或者开设口译课程,口译课程包括口译基础、交传口译、口译实践等内容。课程内容多侧重翻译技巧及译文赏析等文学性内容,实用材料少。与会展经济结合的课程几乎没有,即便有也多是围绕东盟主题。大部分高校未能根据用人单位和地方经济对人才素质提出的要求设置课程,而是机械效仿其他院校同专业。另外,口译课程课时偏少而且开课学期偏后,部分在大三、大四年级开设,可想而知教学效果会因学时限制大打折扣。
(三)教学模式陈旧
有些高校口译课的老师把大量课堂时间用于教授翻译理论和技巧,忽略了口译瞬间性、即时性的特点和快速反应的要求,甚至将口译课上成了笔译课。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模拟训练方式为主。通常先传授翻译理论及翻译技巧,然后讲解例文,然后指导学生做练习并给出标准译文附简单讲解。偶有模拟场景、让学生担当口译员角色的训练。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违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和教材,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都受到制约,很难在翻译水平上达到质的提高。更严重的是,单一老套的教学模式使口译课堂变成了笔译课堂,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口译实践的重要性。鉴于口译工作的特殊性,这种“光教不练”的教学模式无非是“纸上谈兵”,结果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对于口译这样高强度的特殊脑力工作,一定需要经过长期海量的在校模拟训练与临场实践打拼,才能使技能得到强化和提升。
(四)教材单一、教学内容脱节
目前口译课程使用教材的内容较偏向文学性,与会展口译人才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都不涉及,不符合會展应用人才的需求。可供教师使用的公开出版的实务教材书籍十分有限,部分教师使用的会展内容教材也大多是模板类型,传授一些大致的原则且基于其他地区会展场景范例。以广西会展活动为题材的教材屈指可数,正式出版的教材只有三本,分别是《广西口译实务》(2006)、《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英语口译实务》(2009)、《会展英语现场口译》(2010)。2006 年8 月出版的《广西口译实务》一书填补了广西口译教材的空白,此书以中国—东盟专题为主线,穿插口译技巧讲解, 内容涉及外宾接待的礼仪、会见宴请、参观游览、购物娱乐、项目介绍、合同谈判、对外贸易等外事外贸口译活动的主要方面。其他两本教材也都是以中国—东盟外交为主线, 其侧重点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更好地培养为中国—东盟外交活动提供口译服务的人才。当前高校使用的口译教材及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与会展实际需求有效对接、不利于会展口译人才能力的培养以致人才与需求脱节。
(五)教师行业知识贫乏
现有从事口译教学工作的高校教师一般毕业于外语院校,主要学习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学生时期的翻译课程内容以文学翻译为主,而应用型翻译方面的内容极少,因此教师自身的应用翻译能力不强。我们重点调查的五所院校中,不少教师是半路出家,由于工作岗位的需要承担口译教学,自身对口译教学并没有经验也没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口译培训,不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由于教师对于会展业及相关行业了解甚少知识贫乏加上无实战经验使他们在教学时倾向于语言文学方向,侧重语言形式的传授,教授口译的理论知识、方法与技巧等,无法以自身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
(六)人才结构失衡
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已为许多人掌握并运用,而“小语种”人才相对稀少,在人才市场上日益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广西现有口译人才以英语人才居多,其他语种人才数量少甚至奇缺。各高校在口译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着共同的问题是重英语,轻小语种。广西高校目前开办的小语种专业主要服务于东盟国家,比如泰语、越南语、柬埔寨语、老挝语,没有使用广泛的西班牙语、德语等小语种。各高校在英语学科拥有办学历史长、师资力量强、教学经验丰富等优势,相对各方面投入也较多。各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招生各个年级分别从2~6个班不等,以每个班30人为平均标准,每个年级英语毕业生大致有60~200人左右。英语专业研究生各年级招生规模从十几至几十人不等。由于广西特有的地理优势和历史,广西高校在东南亚语种特别是越南语、泰语的人才培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东盟输送了大量人才。广西民族大学作为东盟语种指定培训机构和东南亚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的小语种人才应届毕业生数量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与英语相比,其他语种的师资和其他教学资源相当有限,因此招生数量少、语种单一、教学质量也待提高。会展口译人才已经相当紧缺,而“小语种”,特别是非东盟语种人才更是“千金难求”。广西举办的各类国际性会展、会议、博览会数量逐年增加,英语、日语口译员相对充裕,而最缺乏的当是“小语种”人才。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增长,现有人才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面临着除了英语、日语等大语种之外其他小语种翻译捉襟见肘的局面。
四、广西高校会展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策
鉴于目前广西会展口译人才培养思路并不清晰,很多的外语人才教育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语言教学轻行业应用、重双语知识轻专业知识等现象依然明显,并且广西高校外语人才培养中培养目标过于庞大和模糊,还没有高校将其外语人才培养具体定位在为广西会展经济发展培养翻译人才上来。因此,在广西会展口译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引导高校逐步明晰其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对于清晰定位会展口译人才的外语教学单位进行大胆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于会展口译人才涉及到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硕士研究生等多个层次,会展口译也可能按会展类型分为会议、展览和旅游等方向,也会在行业上有所倾斜例如电子、汽车、机械、经贸、石油、化工等,会展口译也存在英、法、德、意等不同语种。因此,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不同行业或不同语种,在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能力、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均有所区别。在此以英语语种本科层次的会展口译方向为例,对专业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材选择、师资力量等问题进行论述。
(一)明确专业定位(培养目标)
经过市场调研(见表4),我们掌握了广西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口译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会展经济发展对口译员素质、能力要求。明确了会展口译方向英语本科的专业定位:英语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广博的文化知识、娴熟的口译技能、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宽阔国际视野,同时具备一定会展知识和行业知识(可以根据学校办学特色指明几个明确的会展方向,如经贸、电子、机械等),能够胜任会议、展览、节事活动交替传译、视译、陪同口译、专题口译等口译工作,具备一定同声传译意识和能力的中、高级复合型口译应用人才。
(二)创新培养模式
首先,分析会展口译这一岗位的工作过程,并建立会展口译岗位职业能力具体要素和模块(见下页图1 )。
然后,结合市场调研识别和归纳会展口译的复合岗位适应能力,这包括策略思考与分析能力,专业(行业)知识背景准备和心理素质准备;双语听力理解能力;速记能力;双语表达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形成“口译技巧培养到跨行业应用,口译工作坊驱动到工作体验”的广西会展口译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面向会展口译培养人才的外语专业学生通过1~2学期的职业基本技能学习,1~2学期的行业专业知识学习,1~2学期的境外跨文化体验学习,再到1个学期进入模拟现实的实践教学环节真题真做的职业核心技能学习,让学生通过学中做、做中学,不断提升口译实践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完成由学生到口译者的角色转换,为最后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实现无缝对接。
(三)优化教学内容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和未来发展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在会展口译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围绕工作过程,将从业所需的技能、知识、态度有机整合,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专业视野。在此过程中,高等院校应该打破传统的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限制,通过建立教学共同体允许口译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互选部分基础性的专业课程,使得会展口译方向的学生能够同时掌握会展知识、行业知识,同时也让会展专业、其他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译知识和技巧,既培养了口译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培养了会展及其他专业的基本口译技巧,使其能够承担本行业内基础的、初级的口译工作任务。根据岗位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确立的上述培养模式,确定英语专业会展口译方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见图3)和教学内容(见图4 ),学校根据培养进度安排教学模块,学生按照模块进行课程选择。
(四)建立以产学结合带动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教学模式
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产学结合带动的实践教学模式(见图5 ),专业教研室的教师和合作企业、合作展会联合开发基于模拟现实和实训项目的定制课程教学内容(见表5 ),在口译工坊、教学共同体、教学班级和项目联络员的共同参与下协同完成。
(五)编写结合实践的教材
在教材的选择上,基础素质课程、基础技能课程和横向拓展课程可以按照专业需求使用全国统一或培养单位自行编制的教材,在核心技能课程和纵向延伸课程可以采用翻译案例、模拟情景项目、实际项目为教材,在教学计划制定以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和实际项目与合作单位、合作会展协商,最终由三方提供真实的案例材料作为教材、实训项目材料作为教材。在此过程中,可以结合项目编写案例教学文本,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多轮的实践试验后形成本土化的特色教材。在教材编制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原则[8]:其一,要有口译理论做基础;其二,按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进行选择;其三,要新并定期更新;其四,来自第一线的真实口头语言,而不是加工后的语言材料;其五,循序渐进,难度不能过高,不能过于书面化;其六,配有相应的视听材料;其七,以口语材料为主体,总体上降低材料的语言难度;其八,突破专题为单元的模式,以口译技能内容为主干划分单元;其九,分教师和学生用书编写;其十,有足夠的长度,必要时要分册;其十一,结合本土性、产业性编写。
(六)培养双师型师资力量
如果英语专业会展口译方向的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实战翻译经验,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补充师资力量:一是在本校内部特聘专业课教师,可通过会展相关专业、行业相关专业的合作,特聘有翻译经验或有出国深造经历的专业教师给学生授课,把翻译和专业技术知识相结合;二是在兄弟院校特聘专业课教师,选择校际合作方式,相互选择特定专业课教师;三是聘用社会各界的专家,如翻译协会的专家和学者、翻译企业或机构的高级专业翻译、高管人员及技术专家为客座教师[9]。
[参考文献]
[1]陈川,邹斌.中国——亚欧博览会大背景下新疆会展口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2]涂文婷, 吴赟.会展口译与口译人才培养初探[J].上海翻译, 2011(4).
[3]叶文彦.依据杭州会展经济的发展培养会展口译人才[J].学园(教育科研),2013(5).
[4]肖世波. 会展口译及厦大口译训练模式下的译员培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
[5]李媛媛.口译职业化趋势下的广西东盟口译人才培养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5).
[6]余向平.会展专业人才结构及培养模式探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07(8).
[7]刘建珠.口译人才培养的“3P模式”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4).
[8]方勇.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设置和教材[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6(2).
[9]连彩云. 创新翻译教学模式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J]. 中国翻译, 2011(4).
[作者简介]章昌平,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硕士,哈尔滨工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区域可持续发展;陈雯,女,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美文化。
[责任编辑 烽 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