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扶贫精准管理探析

2017-05-30邓小海曾亮云建辉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旅游扶贫精准扶贫旅游

邓小海 曾亮 云建辉

[摘 要]旅游扶贫精准管理能确保旅游精准扶贫系统的有效运行,提高区域扶贫工作的效率,保障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旅游扶贫精准管理主体包括政府、贫困人口、旅游扶贫资源的其他投入者和社会公众。政府在旅游扶贫精准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在实施旅游扶贫精准管理时,应围绕旅游扶贫过程、扶贫要素及扶贫效果来进行,通过健全旅游扶贫管理体制、建立多元的旅游扶贫协调机制和动态的旅游扶贫监控机制,确保旅游扶贫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旅游;旅游扶贫;精准扶贫;精准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7)02-0056-08

一、旅游扶贫精准管理的涵义

旅游扶贫精准管理是指为了实现旅游精准扶贫“扶真贫”“真扶贫”的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旅游精准扶贫要素(包括旅游精准扶贫目标人群、旅游发展项目、扶贫资源、参与主体等)、旅游精准扶贫过程(包括精准识别过程、精准帮扶过程和精准管理过程)以及旅游扶贫效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

旅游扶贫精准管理贯穿于旅游精准扶贫的全过程,涉及到旅游精准扶贫的每个要素和每一环节。旅游扶贫精准管理以实现“扶真贫”“真扶贫”目标为导向,主要解决旅游精准扶贫中“为什么管”“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见图1)。

二、旅游扶贫精准管理的作用

(一)保障旅游精准扶贫有效运行

根据系统理论,任何系统都是由多个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部分构成的有机体,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多种复杂和连锁的关系,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不良变动都会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系统出现故障。旅游精准扶贫是一个由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三部分构成的庞大系统,其运行过程会涉及多个环节和多种旅游扶贫要素(如旅游扶贫主体、旅游扶贫对象、旅游扶贫资源等)。可见,旅游精准扶贫的有效运行有赖于各组成部分、各要素和各环节功能的发挥,因此,如何协调各组成部分、各环节及各旅游扶贫主体的行为,整合多方旅游扶贫资源,以充分发挥各自作用,达到1+1>2的效果,必然会成为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所亟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由于旅游精准扶贫系统具有复杂性,上述协调与整合不会自动实现,必然需要借助有效的管理手段加以引导和规制,从而确保系统有效运行。

(二)提高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效率

旅游精准扶贫的效率主要包括旅游扶贫工作组织方面的效率和旅游扶贫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主要是指旅游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加强旅游扶贫精准管理,提升对旅游扶贫过程(环节)、旅游扶贫要素和旅游扶贫效果等方面的管理质量,从而能有效提高旅游扶贫的效率。

在提高旅游扶贫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扶贫的实施会涉及各类公共资源的占用,但是有相当部分的扶贫资金被挪用或者扶贫资金不能完全用于贫困人口是目前导致我国扶贫政策难以充分发挥效应的根本原因[1]。通过加强对旅游扶贫资源、旅游扶贫项目和旅游扶贫目标对象的管理,有利于及时调整旅游扶贫重点、项目和措施,也有利于降低旅游扶贫资源漏出,减少社会公共资源浪费,进而提高旅游扶贫资源使用效率[2]。

在提高旅游扶贫工作组织效率方面。旅游扶贫实施过程会涉及多个参与主体和众多环节,各种权利和利益相互交织,容易导致旅游扶贫主体责权不明,产生各类矛盾。通过建立健全旅游扶贫激励约束和相互制约机制,促进旅游扶贫各参与主体行为协同和工作环节衔接,确保旅游扶贫工作有序、高效开展,从而提升旅游扶贫工作组织效率。

(三)保障旅游精准扶贫目标实现

旅游精准扶贫以“扶真贫”“真扶贫”为目标。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统筹协调旅游精准扶贫各利益相关者和旅游扶贫各要素,引导和规范各方行为,动态监控各环节。旅游精准扶贫是一个由旅游精准扶贫识别、旅游扶贫精准帮扶和旅游扶贫精准管理构成的有机系统,其中,旅游精准扶贫识别是旅游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旅游扶贫精准帮扶是旅游精准扶贫的关键,旅游扶贫精准管理是旅游精准扶贫的保障。加强对旅游扶贫的精准管理能够保障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各环节的有序进行(见图2)。

首先,加强游精準识别过程及环节管理能增强旅游扶贫项目的可行性与适应性,提高旅游扶贫对象识别的公正、公开、透明,确保旅游精准扶贫“扶真贫”。其次,加强精准帮扶管理能更准确地掌握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的障碍,落实旅游帮扶主体责任、帮扶项目和帮扶资源,提高旅游帮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后,加强精准管理过程管理能强化全程监控,提高旅游精准扶贫效果,实现“扶真贫”“真扶贫”目标。

三、旅游扶贫精准管理的内容

(一)旅游精准扶贫过程管理

过程是一个将某一输入转化为期望获得的输出而投入运行的系统[3] 。任何事情都是由一定的过程完成的,旅游精准扶贫目标也是由旅游精准扶贫工作过程实现的。如前所述,旅游精准扶贫是一个由旅游精准扶贫识别、旅游精准扶贫帮扶、旅游扶贫精准管理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的动态综合运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运行过程情况将直接影响旅游精准扶贫的最终效果,因此,必须要加强旅游精准扶贫过程管理。只有每一过程的都做好了,旅游精准扶贫的结果才不会差,旅游精准扶贫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首先,要加强对识别标准、程序等的管理。确保识别出来的旅游扶贫对象真实可靠和旅游扶贫项目科学可行,即旅游精准扶贫“扶真贫”,从而为旅游精准扶贫目标实现奠定基础。其次,要加强扶贫帮扶过程管理。通过对旅游扶贫目标对象的需求分析、帮扶主体责任确定、帮扶措施的落实等环节的管理,确保旅游精准扶贫帮扶的针对性,即旅游精准扶贫“真扶贫”,从而为旅游精准扶贫目标实现提供推动力。再次,要加强过程管理。通过明确旅游扶贫精准管理各主体责任与分工,确保旅游扶贫精准管理的有效开展,从而为旅游精准扶贫目标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可见,旅游精准扶贫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旅游精准扶贫过程管理能及时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以便进一步完善旅游扶贫措施,降低旅游扶贫风险,提高旅游扶贫效果。

(二)旅游精准扶贫要素管理

1.旅游扶贫资源管理

旅游精准扶贫中所涉及的旅游扶贫资源,即各种投入要素,对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尤其是旅游扶贫资金要素,其贯穿于整个旅游扶贫过程。旅游扶贫资源投向贫困人口的精度,将直接决定旅游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通常而言,旅游扶贫资源具有明显的公共资源特性。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公共产品不具有排他性,必然会出现“搭便车”者(指那些享受好处但不愿付出成本的人),从而引发“公地悲剧”现象。同时,旅游扶贫资源的公共产品外部性还会导致市场失灵,这也就意味着旅游扶贫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来解决问题[4]。因此,必须加强旅游扶贫资源管理,避免旅游扶贫资源被滥用和转移,减少旅游扶贫资源漏出,提高旅游扶贫资源使用效率。要规范政府部门行为,减少其“寻租”空间,防止腐败的发生。而且,还要协调旅游扶贫资源投入主体行为,避免各方行为相互冲突,造成资源内耗[5]。

2.旅游精准扶贫目标对象管理

扶贫目标对象是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所有旅游扶贫活动的指向点和中心。旅游扶贫要精准首先就必须明确旅游扶贫对象,实现旅游扶贫对象的有进有出,做到旅游扶贫对象心中有数,确保旅游扶贫工作有的放矢,做到应扶尽扶,而非毫无目的地遍地撒网。旅游精准扶贫对象管理主要是对旅游扶贫对象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目标对象的基本信息管理、动态情况跟踪管理等。

3.旅游扶贫项目管理

在实践中,旅游扶贫资源往往是通过旅游项目的形式投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旅游扶贫项目的选择和实施不仅会对项目自身的效益产生影响,还会影响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的内容和方式,进而决定着贫困人口从旅游扶贫中获得的效益和旅游扶贫目标的实现。因此,应加强对旅游扶贫项目的全面性、全过程规范管理。首先,要强化旅游扶贫项目的前期论证与选择,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及其对贫困的缓解作用;其次,应加强旅游扶贫项目的实施过程管理,确保项目按照原定计划有序推进;再次,应加强对旅游扶贫项目的实施结果管理,如項目的验收、项目后续管理及项目的评估监测等,以保障旅游扶贫项目的效果。

4.旅游精准扶贫参与主体管理

旅游精准扶贫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必然离不开多层面的参与主体和政府部门全方位的协作[6]。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是各参与主体一致行动和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由于各参与主体利益诉求存在差异,甚至会出现冲突。例如旅游企业往往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容易忽视贫困人口的利益诉求;一些地方政府出于财政收入、政绩等需要,更为关注旅游业自身发展而忽视旅游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效应。因此,必须加强旅游精准扶贫参与主体管理,协调各主体行为,避免行为冲突与资源内耗,确保各主体行为与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激励相容。政府部门全方位协作有助于旅游精准扶贫获得必要的支持与配合,以实现旅游扶贫效益最大化。

(三)旅游精准扶贫效果管理

效果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7]。旅游精准扶贫效果就是指旅游精准扶贫开展各项工作后所产生的结果,它是评价和检验旅游精准扶贫各项工作的重要指标。与预设目标相比,一般会有三种情况出现,即旅游精准扶贫效果低于预设目标、旅游精准扶贫效果等同于预设目标、旅游精准扶贫实际效果超出预设目标。效果管理是对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效果进行计划、反馈、沟通和提升的管理过程。在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效果管理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效果管理是在对旅游精准扶贫工作评价考核的基础上,通过对评价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并与预设目标相比较,作为工作奖惩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效果管理要分析产生效果的原因,总结经验,并与旅游精准扶贫主体进行沟通反馈,提出改进对策与措施,从而提升未来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效果。

四、旅游扶贫精准管理的主体

管理主体是为实现特定的目标,从事管理活动的承担者,它在管理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是管理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管理的效果。旅游扶贫精准管理的主体是扶贫管理工作计划的制定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旅游扶贫精准管理权利的拥有者和责任义务的承担者,在旅游精准扶贫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旅游精准扶贫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旅游企业、贫困人口等多个主体,但各主体在旅游精准扶贫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对旅游精准扶贫效果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他们在旅游扶贫精准管理中所拥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义务也应有所区别。此外,不同扶贫项目所涉及的主体也会不同,在旅游精准扶贫实施中管理主体也会存在差异。综合来看,旅游扶贫精准管理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贫困人口、旅游扶贫资源的其他投入者和社会公众。

(一)政府

新公共管理观点认为,作为社会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政府对旅游精准扶贫的管理包括政策管理、战略管理、项目管理和资源管理几个方面。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特殊,是推动旅游精准扶贫的首要力量,是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者与实施者。尤其是在发起旅游精准扶贫并维持各参与主体合作、制定旅游精准扶贫激励政策以及协调各参与主体关系和行为等方面,政府起到无可替代的主导作用,理应为旅游扶贫精准管理的系统中枢和调控中心[8]。当然,随着旅游精准扶贫的有效实施,政府的角色也应从“主导”转向“引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旅游精准扶贫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如旅游、扶贫、农业、水利、国土、环保、文化、民族事务等部门。不同部门在旅游精准扶贫中扮演的管理角色也应有所不同,因此,要区别不同部门的职能,比如旅游部门主要负责旅游发展、旅游项目规划、建设等方面的管理,扶贫部门主要负责扶贫资源、扶贫目标对象等方面的管理,教育部门主要负责扶贫目标对象的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管理。

(二)贫困人口

贫困人口只有参与到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决策和旅游管理等这类较高级别的活动,才能从旅游发展中真正获利。因此,为了让贫困人口能够从旅游发展中从获得更多的发展和收益,就应提高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的广度、深度和质量,使贫困人口参与到旅游精准扶贫的每个环节,包括项目的选择、规划、实施、管理等。此外,在旅游精准扶贫系统运行中,贫困人口还扮演着管理与引导游客、管理社会治安、监测生态环境等方面角色。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精准管理既是其主体参与权利的体现,也是其受益的保障。

(三)旅游扶贫资源的其他投入者

旅游扶贫资源的其他投入者主要是指除政府部门和贫困人口以外的、对旅游扶贫项目投入资源的单位或个人,主要包括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等。从利益取向角度看,旅游扶贫资源的其他投入者可分为盈利性单位或个人(如企业)和非盈利性单位或个人(如定点帮扶单位、非政府组织、社会捐赠者)。作为旅游扶贫资源投入者,无论是以盈利为目的还是以非营利为目的,其都有对所投入资源的管理权、知情权、监督权乃至受益权。因此,在旅游精准扶贫实施中,旅游扶贫资源的其他投入者必然也会成为旅游扶贫精准管理的主体之一。

(四)社会公众

社会公众代表并保护公众利益,也可能成为推动旅游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旅游精准扶贫也要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在宣传教育、监督评价、舆论导向等方面的特殊作用。社会公众参与旅游扶贫精准管理有助于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目标对象和项目公示公告公开制度的建立,避免在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出现暗箱操作和应扶未扶现象,确保旅游扶贫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避免旅游扶贫资金被滥用和挪用。

五、旅游扶贫精准管理的途径

(一)健全旅游扶贫精准管理体制

从我国目前旅游扶贫管理体制来看,尚未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对旅游扶贫的管理①,而是由多个部门依职责分别管理。这种多头管理导致旅游扶贫管理工作条块分割、管理机构重叠、管理分工不明确,合作困难、扶贫资源无法整合等问题。因此,要建立旅游扶贫精准管理分工协作机制,健全旅游扶贫精准管理体制。

首先,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各部门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各司其职,确保旅游扶贫精准管理权责清晰明确。具体而言,旅游部门负责旅游项目的遴选、规划、建设、管理等;扶贫部门负责相关政策和贫困标准的制定、贫困人口的识别、扶贫效果的评估,并统一协调将各职能部门的资源;财政部门是扶贫资金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资金的拨付与管理,保障旅游扶贫资金安全使用;教育部门主要负责旅游精准扶贫目标对象的技能教育培训,等等。各地可根据情况设立由旅游、扶贫、财政等部门共同组成的旅游精准扶贫领导(指导)小组,负责旅游精准扶贫政策、规划制定及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从而加强对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其次,在健全旅游精准扶贫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规范旅游扶贫精准管理。一是要建立旅游精准扶贫奖惩机制。基于政府部门在旅游精准扶贫中的特殊地位,其往往处于多重代理和委托关系中,加之各级政府间还存在信息不对称,这容易使政府行为面临道德风险[9]。因此,要建立旅游精准扶贫奖惩机制,将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纳入部门和员工考核范畴,通过奖惩促进各级政府行为目标与扶贫目标保持最大程度的一致。二是要改革贫困地区政府绩效考核方式。要从以GDP论英雄、传统的政府绩效考核方式转向以社会事业发展、贫困人口脱贫、生态环境改善等的绩效考核方式,提高扶贫指标在考核体系中所占比重。

(二)建立多元主体协调机制

根据合作性反贫困理论,貧困是包含政府、非政府组织、扶贫企业、贫困人口等共同面对的反贫困行为的客体,反贫困并非任何单一主体投入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各扶贫主体间的通力合作,为确保各主体间顺利开展合作就必需建立一个有效的合作平台[10]。大量实践表明,协调机制的缺失已成为制约旅游扶贫效益优化与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旅游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和高度整合的社会经济文化产业,由于各方利益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使得旅游产业发展不能自我协调;另一方面,旅游精准扶贫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政策保障、利益分配、持续发展等多个行政和社会经济领域,是一个典型的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政策性强、管理分散的工作。在我国,旅游扶贫问题涉及旅游、扶贫、农业、发改、水利、林业、环保、国土、金融、财政、教育、民族宗教等部门,还会牵涉到不同的行政区域。旅游扶贫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大部分贯穿各部门,因此,必然需要一个高效的管理部门来对其进行整体规范、指导和控制[11]。旅游精准扶贫多元主体协调机制是一个多个层面的综合体。在对协调机制框架设计进行设计时,既要考虑框架内部机制间的内在联系,又要考虑协调机制的绩效问题。

当然,建立旅游精准扶贫多元主体协调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围绕以下两方面来展开。

首先,要建立有效的协调组织。组织结构是旅游精准扶贫协调议事的重要框架,也是旅游精准扶贫决策执行的重要纽带。作为调整旅游精准扶贫各种行为的管理手段,它服务于旅游精准扶贫职能分工和旅游精准扶贫协调与整合机制目标。因此,为有效协调各方力量,整合旅游扶贫邮费部门职能,必然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协调组织,并针对旅游扶贫项目的需要将旅游企业、非政府组织、贫困人口等纳入,构建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多元开发主体组织系统(见图3)。值得一提的是,该组织可能并非实体性组织,实行一个旅游扶贫项目对应一个协调机构的做法,带有明显的项目管理痕迹。

其次,要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只有各参与主体在旅游扶贫中扮演好各自角色,履行好各自的责任与义务,才能使旅游扶贫系统有条不紊地运行。

(三)建立动态监控机制

旅游精准扶贫动态监控机制能确保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是旅游精准扶贫系统有效运行的保障。作为一种信息的反馈机制,旅游精准扶贫动态监控机制有利于各主体加强对旅游精准扶贫过程的控制;作为一种利益的协调机制,旅游精准扶贫动态监控机制不仅能使旅游私营部门、贫困人口的经济效益诉求得到满足,还可以促进旅游精准扶贫实施的严谨性和效果的可评估性得到体现。

动态的监控机制不仅要监控旅游精准扶贫目标对象(即贫困人口)的变动情况、旅游精准扶贫项目和资源,还要监控旅游精准扶贫的效果,包括旅游精准扶贫效益(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旅游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旅游精准扶贫的益贫效应等。通过建立旅游精准扶贫信息网络系统,跟踪监测旅游精准扶贫的措施和效果,按照旅游精准扶贫对象能力提升和收入变化情况,实现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并对旅游精准扶贫识别、帮扶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精准考核。

1.加强旅游精准扶贫对象的监控

随着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对象自我资本会逐渐增加,自身能力会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也会不断改善。同时,伴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的标准也会进行调整。因此,旅游精准扶贫对象并非一成不变。旅游精准扶贫以 “扶真贫”和“真扶贫”为目标,当对象通过帮扶和自身努力脱贫时,就不再是旅游精准扶贫的对象,而应该退出,不应再享有相应帮扶待遇。而原来不是旅游精准扶贫对象的人群②,因各方面原因,现在又成为新的对象,则应将其纳入,让其享受帮扶待遇。因此,要建立旅游精准扶贫对象的动态退出和进入机制,通过建立旅游精准对象信息网络系统,将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对象信息的动态管理,积极引导社会对对象遴选的监督,提高瞄准精度,确保 “扶真贫”。当然,为防止退出享受帮扶待遇人群返贫,应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以巩固脱贫效果,例如给予脱贫人群一定的缓冲期,逐步减少帮扶,直至能完全独立;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那些已具备脱贫能力的人群积极摆脱“贫困帽”。

2.加强旅游精准扶贫项目及资源监控

加强监控是确保扶贫项目不会出现较大偏差的唯一途径[12],因此,要加强对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全程监控。要从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前期可行性论证、遴选、审批、实施过程及实施结果和后续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管。一要建立健全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管理制度与机构,从管理主体、责任主体、管理程序等方面,规范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管理。二要创新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管理方法,通过引入现代项目管理理念加强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管理与监控。项目管理作为以项目为管理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能够为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管理提供高度灵活性和协调性的管理平台,从而有利于实现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有利于实现对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有效控制和目标管理[13] 。

旅游扶贫资源,尤其是扶贫资金,是旅游精准扶贫最为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加强旅游扶贫资源监控对提高旅游精准扶贫效率至关重要。首先,要按照国家扶贫资金管理的要求,制定旅游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加强旅游扶贫资金的管控。其次,要加强旅游扶贫资金的监督跟踪,严把旅游扶贫资金使用环节,确保公开透明。再次,要引入第三方社会监督,严格资金管理。最后,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将旅游扶贫资金使用、财务管理、审计等工作全部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3.加强旅游精准扶贫效果监控

旅游精准扶贫效果监控能及时发现旅游精准扶贫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调整,从而避免各项工作偏离方向。对旅游精准扶贫效果的评价,既要考虑旅游精准扶贫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宏观效应,还要考察旅游精准扶贫在带动贫困村、贫困人口获益上的微观效应;不但要考察旅游精准扶贫项目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的量,考察目标对象所获得的经济实惠,而且还要考察在提升目标对象能力方面的质;不但要考察目标对象所获得的短期利益,还要考察所能获得的未来利益。可见,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既取决于旅游发展本身所能帶来效益的大小,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也取决于目标对象能否从旅游发展中获得利益的多少,还取决于利益获得的持续性。因此,应从上述三个方面构建有效的旅游精准扶贫效果监控体系(见表1),以加强对旅游精准扶贫效果的监控,作为指导旅游精准扶贫措施制定、实施、调整和修改的依据。

注释:

①上述表述主要是基于我国行政机构设置角度,在旅游扶贫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根据实际已有设置旅游扶贫协调部门的实例,如广东省为推进旅游扶贫,加强对旅游扶贫的管理设立了旅游扶贫工作组,但上述情况只是少数。

②上述人群包含两类:一是原来没有参与意愿的贫困人口,随着观念的变化,现在又有旅游扶贫参与意愿而成为旅游扶贫的“可扶之人”;二是原来的非贫困人口,现在变为贫困人口并具体旅游扶贫参与意愿。

[参考文献]

[1]章元,丁绎镤.一个“农业大国”的反贫困之战——中国农村扶贫政策分析[J].南方经济,2008(3).

[2]孙东峰.基于PPT战略的县域旅游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8.

[3][加]Jean Harvey著.复杂服务过程管理——从战略到运营(第2版)[M].上海市质量协会,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译.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4]王卓.扶贫资金政府管理中的公有地悲剧[J].农村经济,2007(7).

[5]邓小海,曾亮.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我国旅游扶贫机制调适[J].当代经济管理,2015(2).

[6]李国平.基于政策实践的广东立体化旅游扶贫模式探析[J].旅游学刊,2004(5).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8]胡明文,王小琴.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探讨——以兴国县天鹅湖社区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9]杨思斌.法学视野中的反贫困问题研究[J].乡镇经济,2005(11).

[10]万龙,钟玲,陆汉文.合作型反贫困理论与仪陇的实践[J].农业经济问题,2008(11).

[11]王兆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2]张琦,王建民.产业扶贫模式与少数民族社区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

[13]张向东.现代项目管理在甘肃扶贫工作中的运用问题研究[J].管理学家,2012(5).

[14]李佳.旅游扶贫理论与实践[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邓小海,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管理、旅游扶贫;曾亮,女,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助理馆员,博士研究生;云建辉,女,云南农业大学讲师,硕士,通信作者。

[责任编辑 熈 镌]

猜你喜欢

旅游扶贫精准扶贫旅游
旅游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扶贫发展战略研究
关于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助力平山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广西各地区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时间演变分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