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优化的几点思考

2017-05-30高雷

中国商论 2017年22期
关键词:大型企业财务共享

高雷

摘 要:本文结合大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入稳定运行期后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报账事项的真实性风险、次级单位财务指标关注度不足、会计核算效率持续提升受限、系统集成规则亟待优化、服务职能缺乏拓展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模拟账套细化核算、改良报账均衡性、考核激励提质增效、会计核算智慧化、内部有偿服务等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期能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风险管控和效益提升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大型企业 财务共享 运行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a)-172-02

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情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已经被90%的世界500强公司接受和采用。近年来,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鉴国际先进管理模式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职能、组织、流程、系统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加强对下属公司的财务管控,降低财务管理成本。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在财务运营成本、会计核算标准、财务控制能力、流程风险管控方面取得了成效,对大型企业增强内部活力、提升运行效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的日趋成熟,共享服务模式的一些风险点逐渐显现,面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新形势下战略转型、提升效益的要求,大型企业更加需要认识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中未能突破的瓶颈和问题,把握风险管控和提升效率两大重点,探讨可行的研究对策,以期更好的发挥集约财务核算的优势。

2 运行中显现的问题

2.1 财务与业务部门的分隔导致报账真实性存在风险

实行财务共享服务之后,会计核算人员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远离市场趋势和业务情况,对经济业务的实质情况缺乏直接了解,对业务操作过程中的突发事项主要依靠与前端业务部门沟通取得的间接信息,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与财务决策及时有效性。比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记账过程是分散派单到不同的会计进行核算记账的,如果报账部门为了规避大额项目审批而拆分项目分别报账,此时,如果流转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分散至不同的会计,按照独立的报账项目核算,就可能会产生经营的内控风险。

2.2 合并账套后对次级利润中心的财务指标关注度不够

某些大型企业引进财务共享服务后,实施的是集约财务核算模式,其将省级公司本部和地市分公司的账套合并,财务核算和资金支付集中处理,全省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各分支机构是利润中心组。这种报表模式下,在全省报表数据存在异常时比较容易对次级利润中心的数据有所分析和关注,但在全省报表数据正常的情况下,可能会忽略分支机构的财务指标异动。另外,对于不同利润中心之间的往来账项,从报表角度进行调整和清理的驱动力不足,容易形成长账龄未清账项,影响会计核算质量。

2.3 会计核算效率的持续提升出现瓶颈

第一,传统模式财务人员能够掌握完整的核算流程,而财务共享模式实现的重要途径是明细的专业分工,每个人只从事一个细小环节,重复性的操作带来厌倦,影响工作积极性。第二,多层稽核点形成交叉,一级稽核岗与会计核算岗的稽核点几乎一致,复核会计为了判断制证准确性,大部分稽核点也要再次稽核,重复工作点多,稽核效率低。第三,报账均衡性欠缺,由于预算设置、票据取得、收款时间的限制,下半个月报账发起量往往占全月报账流程的60%以上,经多层审批流转至核算人员,形成月末5~10天的工作量高峰,周而复始,提效困难。

2.4 ERP优化受制于越来越多元复杂的系统集成规则限制

统一的ERP系统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平台搭建成功的必要条件,目前大型企业为了提升运行管理效率,往往将营业、工程、采购、物料、人力、合同、影像、资金支付等诸多系统与财务系统进行集成,规则与操作复杂,流程接口多,集中以信息系统为依托,由信息系统统一设定。这些信息数据的源头系统一旦出现漏洞或者瘫痪,往往带来相应的财务核算和控制风险。

2.5 服务职能的拓展存在局限性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主要包括核算服务、信息服务、决策支撑服务。目前国内大型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主要提供仍然是基本服务,如报销、财务报告等,不能为内部客户提供标杆管理、战略管理、融资等增值服务,欠缺为分公司提供专业周到的深度财务服务。

3 对应的优化策略

3.1 加大初审、复审职能,建立控制風险预警机制

一方面,集中后分公司财务部门承担着对经济事项的财务初审任务,与业务前端更近,与业务部门沟通成本更低,通过加大分公司稽核会计财务初审职能,可以确保报账经济事项的真实性;同时建立复审与质量控制相结合的长效机制,通过对新人、新业务、大额重点业务检查,其他业务抽查的方式,去分公司进行实地交流,加强风险控制,对于涉及三重一大事项、高风险事项加大稽核力度,确保风险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加强前后端数据的信息交互,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对异动指标的检测和分析能力。借助业财信息集成共享,增强业务财务的集中管理,强化业财协同运营,加大对财务共享服务系统的及时实施情况及财务管理状况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使监督和控制形成常态,时刻更新和完善相关的监督体系,有效支撑经营决策和业务发展。

3.2 模拟账套细化核算,提高利润中心财务状况的健康度

优化报账系统,提高标准化、自动化稽核水平,形成报表检查制度,向各分支机构及下属利润中心出具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会计报告,对有需要的成本中心可出具成本费用明细表。通过定期报表的发布提高财务报表结构化数据的质量;形成往来清理制度,每月核对清理往来款项,加快流转,避免呆账、坏账的发生。对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提供小经营单元的财务会计信息,实施作业成本核算和精细会计核算,增强财务数据的支撑价值,加强风险管控,推动效益提升 。

3.3 提高报账均衡性,明确稽核要求,考核激励提质增效

一是研究总结各类经济事项的发生和报账规律,对于周期性强可预知的报账,要求提早报账发起截止,与月末高峰业务形成错峰,降低月末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报账单到达量。二是明确稽核标准和要求,优化减少制证会计环节稽核点,减少复核会计稽核点,明确各环节稽核标准与责任,确保会计核算有序进行。三是通过考核激励措施提高处理效率,将考核结果与员工薪酬、升职挂钩,提升核算人员的积极性,优化绩效评价的工作流程,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设,保证考核能够真实反映工作业绩。四是加强培训,对不同岗位、不同职别的人开设不同培训课程,提供向上发展的晋升通道。五是通过定期轮岗使核算人员了解核算系统全貌,在细化分工的情况下,提高核算人员的核算技能、风险意识、分析能力,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核算效率。

3.4 优化信息系统平台,使数据来源标准化、会计核算智慧化

企业应协调好信息平台内部各个系统,提高信息的横向传递质量,降低信息失真度;加强数据接口管理,有效整合各种系统和不同数据,使纵向一体化与横向一体化相结合,让业务数据自动生成财务信息,实现对企业事项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跟踪记录,准确及时的管控财务活动全过程,来保证财务业务的透明准确。

探索智慧核算,进行系统的智能化改进。运用大数据掌握报账发起规律,会计制证规律,报账风险点规律,推动会计原始凭证电子化,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通过影像识别智能化、原始凭证信息结构化,实现会计稽核、票据稽核、会计记账的自动化处理,提高会计核算效率,实现资源效益提升。

3.5 探索内部有偿服务,提高财务服务效能和质量

建立企業内部的财务共享服务商业模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根据单据量、单据金额等标准设置,参考外部供应商报价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产出进行市场化的收入测算,运行内部结算体系。通过商业化的有偿服务,进一步推动会计核算服务、财务信息服务、决策支撑服务等财务共享服务职能的深度拓展。

4 结语

大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分离,能推动企业降本增效,提高核心竞争力,相比较普通财务管理模式具备明显的优势。但同时,我们应该正视影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优势高效发挥的问题,根据企业特点不断探索解决途径,提高管理水平,更新改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以充分发挥其在风险管控和效益提升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少武.搭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实现财务集中核算管理[J].财政监督,2011(10).

[2] 王男.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思路探讨[J].会计师, 2015(06).

[3] 白雅茹,王丽芬,杨武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与应用的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2017(02).

猜你喜欢

大型企业财务共享
浅谈当代大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思路
浅谈新时期大型企业武装工作思路
航空集团公司共享式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构建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平安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结构框架研究
基于云计算下的M集团的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研究
对新时期大型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
如何利用财务共享信息系统提升大型企业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