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7-05-30林莹秋
林莹秋
摘 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汉语热不断升温,而以汉语文化为基础内核的大学语文课程,却在部分高职院校遭遇了“冰火两重天”的待遇。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热情,成为每一位大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近期火爆荧屏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和大学语文有着许多共通的地方,它的成功之道为困境中的大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大学语文教学;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2-0186-04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heating up, while the Chinese language curriculum in the core of Chinese culture has encountered the treatment of "two heavy days" in some vocational colleges. How to enhanc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study the Chinese curriculum in university is a difficult problem for every college Chinese teacher. The recent popular TV variety shows and the college Chinese have many common places, and its successful wa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truggling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 cultural TV variety show;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隨着中国的开放与发展,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汉语热不断升温,这一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字在全球范围内大受青睐。而以汉语文化为基础内核的大学语文课程,却在部分高职院校遭遇了“冰火两重天”的待遇,课程性质模糊不清,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严重被压缩,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十分突出。如何改变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地位逐渐“边缘化”的现状,是我们每一位大学语文教师都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和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兴起
作为高等院校公共必修课程之一的大学语文,担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高尚品格,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重要职责。可是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却遭遇了十分尴尬的境遇。课程性质模糊不清,是否定性为公共必修课程成为许多学校拿捏不准的问题;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更注重的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所以对专业课程的重视要远大于基础课程,在保证专业课程课时的同时极力压缩基础课程,特别是大学语文。这样公共课程的课时就少之又少,甚至有些学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完全删减掉而以讲座、讨论课等方式取而代之;课时的减少也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师数量的减少,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对大学语文作为基础课程的认识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都是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普遍存在的通病。
大学语文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国家教育部门已高度重视,开始加大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支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教育部高教司《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中,也肯定了“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这一提法。在这种形势下,在接下来的若干年里,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滞后,势必成为主要矛盾。如何改变高职大学语文的“边缘化”地位,利用各种课外资源提升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的目标,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新媒体时代,运用各种媒体资源服务于课堂成为现代教育非常时兴的一种模式。其中深受学生喜爱的电视综艺节目,特别是近期席卷荧屏、刷爆朋友圈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诸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品读》《超级演说家》《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更是在学生群体里产生巨大的反响。这些节目涵盖了汉语的字、词、成语、谚语、传统诗词、历史典故、名人故事等方面,内容虽然也非常传统,但是却广受欢迎,收视火爆,与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边缘化”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比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就是以最基础、学生最不喜欢的汉字听写为内容,这看似老土的节目内容,其收视率却一度超越了许多火爆的娱乐节目和真人秀,它所提倡的“焐热冰封汉字”“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等口号深入人心;《中国诗词大会》那些曾经最让学生“深恶痛绝”的古诗词,如今却在社会上掀起“人生自有诗意”的热潮;《中国成语大会》虽以成语为主要内容,但通过紧张激烈的竞赛模式,把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打造成让人耳目一新的节目;《见字如面》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以传统书信的方式来缅怀逝去的旧日时光;《朗读者》则通过一个个成功者或普通人以朗读的方式来传递他们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总结人生真谛……这些创意十足的节目形式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极大的兴趣,引发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烈讨论,并衍生出许多的相关的热门话题。这股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潮对目前大学语文的困境有着启发作用,对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二、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与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共性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之所以能借鉴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是因为它们有很多共通的地方。
首先,在内容上,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内容大部分是出自于各个阶段的语文课本,特别是大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中。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汉字,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母语,是打牙牙学语开始就在接触了解,而且在漫长的一生中每时每刻都与之打交道;《中国成语大会》里的成语,也是从小学阶段开始就一直在学习积累中;《中国诗词大会》里面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和词句,是我们每个学习阶段都在努力理解和背诵的;《朗读者》《见字如面》里的朗读则是我们要掌握的语文重要技能之一……在看这些节目的时候,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这也是为什么备受青少年学生喜欢的原因,特别是高职层次的学生对于这些内容是非常熟悉的,甚至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就会经常接触到的,所以学生会对此产生极大的兴趣。
其次,在受众群体上,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和大学语文教学都非常注重与受众的沟通与交流。这些电视综艺节目大多数是采取演播室竞赛的方式,从题库的设置、题目的选择、选手及现场观众的筛选都是从与观众的互动中选取出来的。在节目过程中,不仅注重主持人跟嘉宾的交流、主持人跟选手的交流,还要注重主持人跟观众的交流、嘉宾跟选手的交流,嘉宾跟现场观众甚至跟电视机前观众的交流等等,使得几乎人人参与其中,观众甚至可以跟场上的选手一竞高下,所以节目效果非常好,如《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这些节目在跟受众沟通与交流方面就做得非常到位。而在高职大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消长的动态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互动交流,甚至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交流,都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它可以使学生在互动与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使大学语文教学在交流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在互动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大学语文课堂焕发出真正的活力。
再次,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和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都是要使目标受众获得知识,得到情感上的熏陶,并进行价值观的引导,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电视综艺节目把文化、信息、艺术等内容通过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传达给受众,同时给受众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1]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正是利用自己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但使受众获取到丰富的知识,还通过新颖的节目形式,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更深层次的文化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重庆电视台的《品读》节目,就是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赏读,使观众获得作品知识的同时,引导观众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陶冶观众的情操,得到深层次的文化熏陶;而《中国诗词大会》不但使观众获得丰富的古代诗词知识,通过对作者及作品背景的介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乃至民族精神都有更深入的了解,起到引领价值观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传授学生知识,指导学生正确了解和运用我们的汉字,掌握必要的文字、文学、文化知识,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形成健康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不仅是单纯地追求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处事,拥有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最后,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和大学语文教学都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达到最终目的。大部分电视综艺节目的功能和责任是“在轻松诙谐的环境下,体现娱乐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即节目在逗笑消遣的同时,也能够传播知识,增长见识。”[1]像《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这些包含了浓厚文化气息的电视综艺节目,使得观众在茶余饭后享受电视节目带来的轻松愉悦的同时,学到了文化知识,潜移默化中还陶冶了情操,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所以,一个真正把“教”与“乐”完美融合在一起的综艺节目,才能赢得观众的喜爱和青睐,才能实现电视节目的教化作用。而“寓教于乐”也是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如果我们的大学语文课堂上只强调“教”忽略了“乐”,课堂就会枯燥乏味,难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氛围不活跃,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自然不高,也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反之,如果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只有“乐”没有“教”,过分注重“乐”的教学形式而抛弃了“教”的目的,那么课堂上的“乐”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而变得庸俗、浅薄,单纯为了活跃气氛的“乐”是违背大学语文教学的宗旨,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教”与“乐”的关系,“乐”是“教”的手段,“教”是“乐”的目的。“寓教于乐”是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目的的最佳方式,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乐”的手段和形式,更有效地实现“教”的目的,这样的大学语文课堂才更加的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对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借鉴意义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反映时代的风貌和引领社会的风气。人们对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殷切关注,对中国传统文化所爆发出的巨大热情,正是这个伟大时代精神风貌的写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各级电视台举办的各档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用创新的节目形式去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从不同的视角去讲述历史悠久的“中国故事”,从而掀起了一股国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一)借助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播,改变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边缘化”地位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到《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再到现在《见字如面》《朗读者》的刷屏,一系列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乘势而起,在获得一定收视成绩的同时,也在社会上迅速刮起一股向传统文化致敬的风潮,收获了无数的好口碑和高人气,这表明打着传统文化旗帜的电视综艺节目也可以“叫好”又“叫座”。这些文化类综艺节目不仅具有一般综艺节目的娱乐参与性,更重要的是它们摒弃了对娱乐性的单纯追求而转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构建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它们借助电视节目这个平台,开放性地借用了综艺节目的“外壳”,把文化知识包裹上了娱乐化的综艺元素,使这些原本“高冷”的知识和传统文化进入到“接地气”的平民化语境,以强大的亲和力和文化魅力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热捧。比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用最为常见却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汉字为载体,采用开放的赛制和“听写”这一激烈的竞赛方式,通过电视节目这一平台来普及和传承源远流长、意蕴丰富的汉字文化,掀起用各種现代化手段来“焐热冰封汉字”的行动;《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等节目围绕“诗词”为主题,深入挖掘“诗词”之美,将古诗词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联,提出“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节目宗旨,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见字如面》《朗读者》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把传统的书信通过朗读的方式来缅怀逝去的旧日时光;《超级演说家》通过一个个成功者或普通人以演讲的方式来传递他们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总结人生真谛……所以,当这些以往看似高冷的文化类节目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后,标志着社会上正逐步形成崇尚知识、景仰博学、传承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意识形态。
所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品读》这些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电视综艺节目的应运而生,更确切地说是切中时弊,真实反映出社会大众长久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和遗忘,同时也戳到了我们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痛处。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严重缺乏,加上对外语科目的过度倚重和对专业课程的偏爱,认为在大学阶段学生只要学好相关的专业知识就可以应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对大学语文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课程性质的定性模糊不清、课时安排严重不足、教师力量薄弱、课程地位严重“边缘化”,学生也逐渐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借助这股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在社会上所掀起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改变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地位,实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和责任担当。
(二)借鉴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情感特性,实现大学语文人文精神培养的目标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人文教育可以通过语言文学知识的传授,促进其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人文精神。因此,在大学阶段必须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人性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直以来,我们对在大学阶段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有着诸多的误解,比如淡化大学语文的基础地位,认为作为基础的大学语文课程可有可无,没有专业课或技能课重要,没有必要开设。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2]作为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仅仅接受专业知识教育或专业技能培训是不能解决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判断问题,如果忽略对人的精神素质的培养,就会导致人格的缺陷,使人丧失理性迷失方向,缺乏前进的情感动力。所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就成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人文教育就是通过语言文学传授的方式,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3]大学语文课程独有的综合性、广阔性、丰富性、文学性、社会性等特点,使其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改善思维品质、培养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完善个人品格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优势和不容取代的重要地位。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修养、健全的情感体验和敏锐的审美能力,使其成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但是,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着教学理念滞后、教材因循守旧、教学内容单薄、教学方法呆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使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无法真正达到大学语文教书育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而《中国诗词大会》《品读》《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成功给这个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如《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不但延续了第一季的火爆,还成为了去年最刷屏的话题之一,且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究其原因,我认为是这档节目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契合了人们的情感需求。这种情感触点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它根植于我们的内心,融入在我们的血液中。尽管日常并不显现,但只要有一个触点,这份文化基因就会凸显出来。《中国诗词大会》正是这样一个触点,把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通过电视综艺节目的平台呈现出来,提升了民众对古诗词的认知,激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探寻本民族的文化基因的“寻根”热潮,而现在很多学生缺少的正是这种对本民族文化基因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具有深刻民族文化基因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借鉴到我们大学语文教学中,在课堂上用创新的方式重温那些我们牙牙学语时就背诵的美妙诗词,吟诵那些从小耳熟能详的诗句,勾起记忆中最具认同感的回忆,提升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力,实现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最终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我们既看到了近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广受大众、特别是学生群体喜爱的成功之道,也看到了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举步维艰、备受冷落的局面。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以独特的创意和激烈的竞赛形式,把传统文化元素与热门综艺节目结合起来,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大众的关注,唤起国人重视传统文化意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火爆荧屏,带给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启示是:在大学语文的日常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活动才能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怎样才能调节课堂气氛、活跃氛围,才能让大学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是摆在每一位大学语文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借鉴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绝不仅仅是它们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借鉴一种传承与创新的理念。我们要深入反思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吸取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之长,弃其之短,创造性地把电视节目资源与大学语文教学整合起来,构建起开放性、多元化的大学语文教学体系,把电视节目的创意借鉴到课堂上,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学语文,喜欢学语文,借助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这块“他山之石”来促进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珊珊.电视综艺节目对语文教学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4,7、8.
[2]赵晓梅.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设计[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5):69.
[3]郭红玲.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初探[J].高教论坛, 2011(12):80.
[4]彭國亮.网络环境视野下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08):55-56.
[5]王荣文,张晓艳.混合式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6(03):98-99.
[6]吴婧.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渗透思考[J].高教学刊,2015(24):164-165.
[7]闫玉慧.论母语危机下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5(1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