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
2017-05-30石雪梅
石雪梅
摘 要: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关系着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理应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重要任务及灵魂所在。但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存在着教育欠缺或教育教学的方式单调枯燥等现象,导致教育效果不显著。当前应结合我国时代特点,改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创新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及特点,帮助其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关健词:大学生;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2-0180-03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belief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fate of the nation. The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an important task and soul of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s Doctrine". But currently the course is lack of education or teaching methods are too dull in the education of ideals and belief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the effect of the education of ideal and belief is not obvious. At present, we should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improve course teaching, innovate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ourse to adapt to the nee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fter-1995"college students, to help them establish scientific and healthy ideal and belief.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ideal fa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teaching
理想,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可能实现的信念,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一种追求。信念是建立在认识和情感基础上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自己认为正确并坚信不移的观念。[1]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理想有不同的层次,我们这里特指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之一,更应将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其重要使命。
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一,这是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融入并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实现该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重要内容与保证,这也是“原理”这门课程的灵魂所在。
第二,这是促进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战略任务的需要。
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出生于“95”后,主体上来说是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但由于“95”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形势、国际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95”后大学生在现实中呈现出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对自己的未来茫然没有计划,责任感缺失,心理脆弱,拜金主义等各种表现。这些表现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因为学生缺乏科学远大的理想信念。因此,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信念是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解决大学生诸多问题的基础,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也应该成为高校教育之根本。[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理论基础,融于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形成理想信念的认同感和积极向上的阳光的精神面貌,规范自己的行为,更好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实现高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战略任务。
第三,这是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未来高层次人才和党政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来源。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不仅知识丰富、能力胜任而且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的党政干部队伍,是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强弱与否,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与否的根本性的问题,其中党政干部的理想信念问题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融入、贯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大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信念,培养出政治素质过硬的建设者,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意义重大。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状况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大多教师能按照教学目标要求及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信念。但实际教学中却仍存在着诸如方式不恰当、路径不清晰、效果不明显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
首先,从教师方面看:一方面,个别教师自身缺乏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对理想信念的教育重视不够,不仅不能在课堂上向大学生输入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还有可能将自己负面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有的教师由于在理想信念方面自身底气不足,不能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往往将教学变成单纯的哲学知识与政治经济学知识的讲授,变成“纯知识型”的教学,将教学过程变成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忽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忽视其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养成。另一方面,即便老师能按教学目标要求在课程教学中有意识渗透理想信念的讲授,也由于知识能力水平、思政课大班教学模式等多种制约因素影响,只能使用传统方式教学,缺乏易于被学生特别是当今“95”后大学生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方法,也使得这种理想信念教育苍白无力,不能让大学生信服,实效性大打折扣。
其次,从受教育的大学生方面,“95”后大学生个性张扬独立,具备较强的主体意识,批判精神强,勇于挑战传统与权威,对教师的教育也不再坚信不移;他们离不开网络,也深受网络影响,网络上良莠不齐的各种思潮误导着这些世界观尚不稳定但可塑性很强的大学生;加之受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些实用功利主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对理想信念存在误解,认为信念理想信念抽象虚无,认为谈理想信念太遥远,太不切合个人实际利益,对相关教学拒之千里,这使得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该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对大学生政治信仰、人生理想、综合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在“原理”课程教学中融入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刻不容缓。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除了首先坚定教师自身的理想信念外,从教学角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寻求“95”后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改革创新,是增强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要丰富授课形式,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融入理想信念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理论性强、逻辑性严密,政治性突出,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在此环境下与学生谈理想信念,更易引起学生反感,这就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充分調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一,引导学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
只有以科学性为前提的“信”才不是盲信、愚信,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理想信念的基础,理想信念动摇的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背离。
将理想信念教育融于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选取有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关注大学生成长中的困惑,满足他们成长中对理想信念的需求,让他们切实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受益终身,从而更能自觉、主动地接受理想信念教育。
第二,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发掘教材的教育资源,指导学生观看有关红色影视片。
影视片借声、光、色以及图像、声音和文字,从视觉、听觉方面触及人的认知系统,克服了文本教学情景化不强、单调枯燥的弊病,可以带给学生直观的视觉感受,教学情境的动态化、生活化、社会化,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和启迪。
红色影视拥有丰富而独特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资源,除了本身蕴含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外,还多有相当深厚的思想底蕴和思想教育意义,因此也是难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素材。教师可以精选情节和内容,紧密联系教材,向学生介绍革命前辈的事迹,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人生的真正价值”“人怎样树立坚定的信念”等问题,使他们在思考中坚定自己的信念。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学变得更加形象有趣,“95”后大学生们更易于接受,在思想上不知不觉产生变化,并以积极的态度接受,这样的效果是纯理论的说教无法替代的。
第三,“原理”课程教学中可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包括革命旧址遗址、文献文物和凝结在其中的革命传统的物质与精神的总和。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功能独特,具有超越时空强烈感染力、说服力和震撼力,具有鲜明的思政治教育功能,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鲜活而生动的教材。[3]
例如:在笔者所在地福建省三明地区,三明是重点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史。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从事过革命工作,领导老区人民开展革命斗争,中央红军曾在这里浴血奋战,三明苏区人民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重大贡献。全市参加红军的有23000多人,游击队员14400多人,赤卫队员13600多人。同时,三明老区的战争年代遭受敌人的严重摧残,被毁灭村庄295个,土地荒芜52062亩,遭敌杀害7300多人,上英名录的烈士就有4700多人。全市12个县(市、区)全部是革命老区,书写了数不胜数的三明人民引以为豪的壮举。
因此,让学生走出校门去参观红色苏区、革命老区、物质文明与精神建设好的乡镇,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切实感觉到党的方针的正确和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对于促进大学生坚定信念、了解国情,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助力理想信念教育。
“95”后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原住民”,善于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应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与学生建立网络联系,在网络媒体上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状况,回答学生实际问题,解答其思想困惑,进一步引导其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课堂上面对面授课方式有时会让学生感觉教师居高临下,而网络交流师生之间的对话较平等,而且它可突破时间、地点的局限,教育可随时随地进行,学生可在与教师的日常交流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等,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探索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上融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许多教学内容中都贯穿着理想信念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在其中渗透进理想信念教育。
例如:在讲授《绪论》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向学生讲明“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美好生活有什么意义?”从而使学生明白努力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于自身成长的意义。让学生明白:青年大学生要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就是要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要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樹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4]
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各章教学中,都能找到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相契合的内容,教师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各章节的教学中。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责任所在,但在新形势下,面对“95”后,乃至“00”后的大学生,思政课需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形式多样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提高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闫方洁.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教育视阈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体系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2(06).
[2]黄爱宝.“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中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
[3]吴鸣.红色文化资源在高职思政课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运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
[4]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
[5]马利.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探析[J].高教学刊,2016(02):194-195.
[6]陈红.近十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综述[J].高教学刊,2015(16):191-192.
[7]顾峥,钟伟娜.浅谈“四位一体”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高教学刊,2017(08):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