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师人格特征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2017-05-30乔刘成刘树彬路亚男胡维芳

职教通讯 2017年29期
关键词:人格特征高职教师

乔刘成 刘树彬 路亚男 胡维芳

摘 要:为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成长,采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与《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对常州187名高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男性高职教师在开放性分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老教师在神经质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新教师,而新教师在宜人性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教龄的教师;整体上看,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且高职女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程度显著高于男教师,老教师的个人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新教师,职称高低对高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无显著影响,但高职称的高职教师往往表现出高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严谨性和宜人性对高职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神经质则对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

关键词:高职教师;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重点训练计划项目“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评价标准研究——以常州为例”(项目编号:201611463020Z);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职院校教师职业人格与教学效能感、职业承诺关系研究”(项目编号:D/2015/03/100)

作者简介:乔刘成,男,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2014级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刘树彬,男,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2014级學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路亚男,女,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2014级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胡维芳,女,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心理学、教师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29-0040-05

教师教学效能感最早是由Armor 和Berman 提出的,其实质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认知和信念[1],可以说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一种预期和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判断和信心。[2]

在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中,探讨其影响因素是一种趋势。国内外学者将其影响因素分内外部因素两个方面[3],其中,性别、教龄、学历层次和婚姻状况等是内部因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格是教师心理的核心,教师的人格特征将会对教师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早期学者认为教学是教师人格特质的重要表现手段,着重探讨教师的信念、价值观、理想、能力、经验、外表和智力等个人特质对教学的影响,而俞国良等人则把教师的人格特质理解为教学效能感的要素。[4]因此,有必要从人格特征出发开展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以探寻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思路和方法。[3]

高职教师担负着高等技术人才培养的重任,在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里,其独特的社会功能正日益凸显。[3]为此,本研究将对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格特质及其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以期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提供心理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4所高职院校212名教师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8.21%。

(二)研究工具

1.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采用王孟成和戴晓阳等编制的《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Chinese Big Five Personality Inventory brief version, CBF-PI-B),包含40个题目,5个维度:神经质、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简式版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相关研究。

2.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本研究采用申继亮、俞国良等人修编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5]该问卷包括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育效能感两个维度,共 27 个项目。采用 Likert 6 级记分,“1”为“完全不赞成”,到“6”为“完全赞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α为0.77,一般教育效能感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α为0.74,个人教学效能感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 0.84。[6]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主要有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

二、研究结果

(一)不同性别、教龄和职称高职教师大五人格比较

由表1可知,(1)在性别上,大五人格量表的外倾性、神经质、严谨性、宜人性因子与总量表无显著性差异,而开放性因子有显著性差异,且男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女教师。表明高职男教师大五人格的开放性程度(外倾)显著高于女教师。(2)在教龄上,大五人格量表的神经质和宜人性因子有显著性差,外倾性、严谨性和开放性因子和总量表无显著性差异。在职称上,大五人格量表的宜人性因子有显著性差异,外倾性、神经质、严谨性、开放性因子和总量表无显著性差异。经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宜人性维度上,教龄为3~5年的高职教师得分显著低于2年及以内(P<0.05)、11~20年(P<0.01)、21年及以上(P<0.01)教龄的高职教师。在神经质维度上,教龄为21年及以上的高职教师得分显著低于2年及以内(P<0.05)、3~5年(P<0.01)、6~10年(P<0.05)、11~20年(P<0.05)教龄的高职教师。(3)在职称上,不同职称的高职教师大五人格量表只有宜人性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经事后多重比较发现,高级职称的教师在宜人性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初级职称的教师(P<0.05)和中级职称的教师(P<0.05)。

(二)不同性别、教龄和职称高职教师教学效能感比较

表2显示,(1)在性别上,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分量表和总量表有显著性差异,高职女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男教师,这一结论与胡维芳[7]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她认为女性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显著高于男性师范生,而教学效能感是师范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个人教学效能感分量表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在教龄上,不同教龄的高职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多重比较发现,教龄为11~20年、21年及以上的高职教师得分显著高于2年及以内、3~5年、6~10年教龄的高职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分量表和总量表则无显著性差异。(3)在职称上,不同职称的高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量表的各个分量表与总量表无显著性差异。

(三)教师效能感与大五人格之间的相关

高职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与大五人格之间的相关矩阵见表3。由此可知,教师的人教学效能感与严谨性、宜人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教师的人教学效能感与神经质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与神经质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四)高职教师人格特质与教学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相关和回归分析描述的是两变量间联系的不同侧面,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分别以高职教师的个人效能感和一般效能感为因变量,大五人格各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从表4可知,高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大五人格各个因子的回归分析中,宜人性和神经质进入回归方程,表明宜人性对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有着极其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01),总预测力为14.8%。神经质则对一般教学效能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05),总预测力为7.8%。神经质职业效能感总分有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01),总预测力为15.1%。大五人格神经质与教学效能感的简单线性回归方程为:教学效能感=120.840-0.591×神经质。

三、讨论与分析

(一)人口学变量对高职教师大五人格与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1.高职教师大五人格特点分析。本研究表明,高职教师大五人格特征在外倾性、神经质、严谨性、宜人性这四个因子和总量表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开放性因子上差异显著,且男性的开放性显著高于女性。这主要是男性教师相对于女性教师而言思辨性更强,偏爱抽象思维,喜欢讨论理论性问题。常常表现为思路开阔、愿意思考新的、非常规的观点,个人兴趣也相对广泛。另外,由于职业院校男女比例失衡,男老师与男学生接触更多些,彼此之间的话题也相对理性化,性格上与女老师相比更开放,而其他特质则表现类似。

在教龄上,高职教师大五人格特征在严谨性、开放性、外向性、总量表上无显著性差异,在神经质、宜人性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教龄在21年以上的职业教师在神经质分量表上的分数显著低于教龄为21年以下的教师,这可能是因为21年以上教龄的教师与其他教师相比情绪更稳定,对愤怒、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调节能力更好,随着执教时间加长,教师心态也会随之放平,对本职工作有了更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工作热情随之升高,有较高的自我期望值,情绪调节能力加强,情绪起伏较少。另外,教龄为3~5年的教师在宜人性分量表上的分数显著低于其他教龄的教师,3~5年的职业教师与其他教师相比宜人性更差,容易出现敌意与多疑心态。一般来说,年龄越大,心态更好,越具有同情心更可靠,乐于助人。而新教师由于刚刚投身于教育事业,整体教学经验不足,在最初的执教时间段中还在不断适应磨合自己的角色,充分融入自己的角色,其中需要很长一段的适应过程,期间情绪起伏更大,同事间矛盾也相对较多,容易冲动,往往不能以正确的方式应对工作中的问题与压力。

在职称上,高职教师大五人格特征在外倾性、神经质、严谨性、开放性、总量表上无显著性差异,在宜人性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此外,职称越高的教师宜人性程度越高。这是由于职称越高的高职教师,教学工作经验更强,人生阅历更丰富,对教学事业的追求不再仅仅局限于教书工作,而是将目标上升到教育事业上,人生追求更远大,此时的高职教师心态平稳,未来期待更高,整体的心理状态乐观而轻松。但总体而言,高职教师的职称与其个人性格特征之间无显著差异。

2.高职教师教学效能感分析。本研究表明,高职教师教学效能感在一般教学效能感分量表与总量表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个人教学效能感分量表上无显著差异。女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程度显著高于男教师,并且,男女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这一结果与王大涛[8]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与评价,即教师有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信念。作为教师,一般来说都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信心,对学生期待也往往较高,对自己的教学成果同样也抱着较高的评价。

在教龄上,高职教师教学效能感在个人教学效能感上有显著差异,在一般教学效能感上无显著差异。教龄16年以上的高职教师个人效能感程度显著高于10年以下教龄的高职教师,这与马成[9]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在职称上,高职教师教学效能感在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和总量表上均无显著差异,但高职称的高职教师其个人教学效能感相对要高,这与吴国来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0],即教师个人效能感随职称的晋升而提高。一般来说,社会普遍认同职称的高低体现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水平,高级职称评定则是对教师的一种勉励与认可,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信念与信心,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效能感。而高职称的教师相对于职称低的教师而言,自身经验丰富,能力更强,自我评估相对客观,同时,自我评价更高,其个人教学效能感比一般教师更高。

(二)教师效能感与大五人格之间的相关分析

嚴谨性和宜人性对高职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神经质则对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和刘小先的研究结果一致。[6]这说明,教师如果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尽职尽责,对人对事都非常热心,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其个人教学效能感也就较高。那些比较乐观、比较自信,对待学生和工作都尽职尽责的教师,更加愿意主动亲近学生、关爱学生、正面的引导学生,自然他们也就会肯定自己的工作,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和烦恼,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稳定的情绪,这样他们的个人教学效能感自然就会比较高。相反,在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烦恼时,持的是一种消极、悲观的态度,不能热情对待工作的教师往往会陷入悲观和绝望中,甚至以一种麻木不仁的态度回避问题,导致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不自信,认为教育改变不了学生,其个人教学效能感自然就比较低。

(三)高职教师人格特质与教學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宜人性对高职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有有极其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表明了善解人意的、有亲和力的、有同情心的、信任他人的,乐观的高职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较高。因为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教师相信自己能够积极影响学生与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经验,自信心等密切联系,而宜人性高的教师与学生关系较亲近,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又反馈给教师,容易形成良性循环,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会得到提升。

高职教师神经质对一般教学效能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说明压力应对能力差的的、消极情绪多的高职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会较低。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关于教育价值的看法。高职院校实践性强的教育特点,高职教师很容易产生负性情绪,而神经质高的教师情绪调节能力较差,这种负性情绪便会积累,最终消极地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四、结论

高职教师大五人格量表的开放性因子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的开放性显著高于女性。神经质、宜人性因子在教龄上有显著性差异,老教师在神经质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新教师,而新教师在宜人性因子上的分数显著低于其他教龄的教师。职称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职教师宜人性的高低程度。

整体上看,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在性别上,高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及其一般教学效能感有显著差异,女性高职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男性教师。在教龄上,高职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老教师个人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新教师。从总体上看,职称高低对高职教师教学效能感无显著影响,但职称高的高职教师往往表现出高的个人教学效能感。

严谨性和宜人性对高职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神经质则对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以大五人格的神经质维度作为预测变量预测高职教师的职业效能感,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性意义,神经质能预测教学效能感15.1%的变异量。

参考文献:

[1] 李胜芳.国内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述评[J].前沿,2012(18):180-182.

[2] 车伟艳.国外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内涵、问题域及主要结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7):31-35.

[3] 程慧智.高职教师教学效能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4] 俞国良,罗晓路.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1):72-79.

[5] 李永鑫,杨瑄,申继亮.李教师教学效能感和工作倦怠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7(4):952-954.

[6] 刘小先.农村中小学教师人格特质及其对教学效能感的影响[J].教育导刊,2003(4):34-36.

[7] 胡维芳,黄丽.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1):82-86.

[8] 王大涛.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19):120-122.

[9] 马成.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学效能感、人格特征的关系[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

[10] 吴国来,白学军,沈德立.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4):16-20.

[责任编辑 李 漪]

猜你喜欢

人格特征高职教师
一线员工人格特征与计件工资激励效果关系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调查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客家神婆的人格特征研究
OBE理念下高职教师成长机制的评价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人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分析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浅谈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