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建筑装饰人才培养的策略

2017-05-30杨大奇��

科技风 2017年24期
关键词:建筑装饰人才培养互联网

杨大奇��

摘要:现今社会的信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这时社会也迎来“互联网+”及大数据时代。为了顺应这一时代的发展,国家将“互联网+”计划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在这样的背景及环境下,传统建筑业也迎来新的挑战及机遇。并要求传统建筑业需要革新观念,利用“互联网+”时代下新的观念推动企业转型发展。而高校作为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培养人才也需要紧紧贴合时代的发展,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本文主要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建筑业人才培养改革问题,为今后建筑业专业性人才培养提出指导。

关键词:互联网+;建筑装饰;人才培养

建筑装饰也经过多年的发展延续,所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随着现今社会经济增速放缓,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愈加严格,加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建筑装饰行业已经面临着转型的攻坚期[1]。这时,高校作为建筑装饰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需要将人才培养及专业教学工作与时代发展进步的步伐紧密联系起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

一、“互联网+”论述

互联网+是在新的互联网技术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利用社会上的互联网技术它可以实现网络与产业之间的有效联系,尤其是加强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之间的联系,优化生产方式,更新原有的业务体系,在新的技术支持下得以使得新的商业运营方式得以构建,进而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2]。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计划,推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的结合,促进现代工业、互联网金融及电子商务等的发展,引导企业得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开拓国际市场。至此,互联网+得以上升至国家战略计划中,并为传统行业、互联网金融业等的发展指明道路。“互联网+”计划使得互联网技术得以应用到传统产业中,其开展的最大特征就是依托原有技术将孤立的各个行业进行联系,通过收集到的大数据将各个行业联系起来,并完成行业间的信息转换工作[3]。由于在运用互联网+之前,各个行业处于独立运行中,而利用新的通讯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平台、云计算等可实现企业间信息的互通,使得传统产业间的深度融合发展成为可能,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大大提升了社会生产效率。这种趋势对于传统建筑装饰业也不例外,需要在其发展过程中,将“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运用产业未来发展规划中,促进产业的升级转型。

二、“互联网+”时代下建筑装饰业对人才的要求

互联网装饰是在传统建筑装饰业发展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及互联网思维,对整个装修产业链进行优化并整合,使得传统装修工作的用户体验彻底颠覆,使得装修工作更为简单、透明,实施的性价比也越高。利用这一要求,在这个要求下,互联网+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的瓶颈仍是人才及技术。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助力,尤其是现今企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更高。新型的建筑装饰业人才一定符合这一标准:“互联网+设计师”。设计师在展开设计工作的时候,需要深入联系生活,不仅可开展建筑设计工作,还能依据建筑设计的风格做好家纺设计、室内设计、家居设计等相关设计工作。另外设计师还需要掌握熟练的网络技术,会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思考及解决问题,真正融入到建筑装饰行业中来,真正依靠每位业主的生活方式开展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才更容易被市场及业主接受。

三、“互联网+”时代下建筑装饰人才培养的策略

“互联网+”建筑装饰业的发展,必然使得该行业对人才的培养方式及培养观念得到革新。而高校作为建筑装饰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需要跟上时代发展,培养“互联网+”思维的专业人才。

(一)课程体系中需要加入智能家居及信息处理等课程

在大数据时代下,建筑装饰业人才自身必须具备运用互联网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的能力。而很多高校的建筑装饰专业在培养人才时,课程体系中都缺乏这一模块,这需要在之后的课程体系改革中予以改进[4]。在改革后的课程体系中,学生需要熟练使用各种数据采集系统,深入分析采集得到的数据。如家装企业,设计师需要在工作开展前进行市场调研活动,对客户群体、年龄及喜好等进行采集,并依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专业分析,确定客户自身的风格喜好。这样一来,在后续与客户的沟通过程中,针对性就会更强,也会使得项目成功率大大提高。

(二)将“互联网+”的思维方式纳入专业课程中

“互联网+”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更多是代表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要求在今后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全方位思维能力及较强互通性的思维能力。利用这种能力可将原先孤立的两个事物进行联系,这是互联网思维方式,在所有课程体系中都需要融入这种思维方式。如专业课程中的家具设计课程,这门课程核心是家具设计。但在实际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方式来学习、设计,并在设计、造型及材料上多做探索。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可对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方式及扩散型思维方式进行培养,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三)培养学生全方面设计能力

在“互联网+”大发展的时代下,建筑设计师应该具备的设计能力是全面的,设计师需要联系生活,让设计走进生活,设计出更多生活化的模式。在所有设计中都应该涉及家具设计、软装设计及空间设计等,设计需要多元化,因而要求设计师的设计具有独创性及个人的风格。根据这一要求,在课程中需要添加软装设计、家纺设计与传统手工艺制作等等,对设计师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正使得人类生活及工作方式发生时深刻改变。而在这一时期,建筑装饰业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及机遇,在这样背景下,对其人才培养也发生改变。高校应该着眼未来,从课程设置上对学生的全方位设计能力进行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养成“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为学生之后的就创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静.建筑装饰专业素描与色彩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5,30:1720.

[2]张顺锋,张峻峰,汪涛.试论建筑装饰专业课堂教学的创新略论[J].教育教学论坛,2017,24:211212.

[3]陈易,颜隽,黄平.关于建筑装饰业设计人才培养的思考[J].住宅科技,2014,3411:5557.

猜你喜欢

建筑装饰人才培养互联网
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金华市建筑装饰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研究
多元文化融合下的保山佛教建筑装饰艺术探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