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孔子学院的文化融合功能评析
2017-05-30李翼覃小禾
李翼 覃小禾
摘要:本文在跨文化相关研究基础上,以印度尼西亚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样本,评析印度尼西亚孔子学院的特色活动实施和品牌形象建设情况,探究其影响文化融合的因素并发现其解决途径,建立语言宗教多样化背景下的印度尼西亚孔子学院的多元文化传播模式。
关键词:印度尼西亚;孔子学院;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49.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17)03-0035-05
Abstract: The paper uses the Pusat Bahasa Mandarin UniversitasNegeri Malang as the sample, evaluates the culture activities implementation and image building according the researches of inter-culture. Results of the studies prove the solutions for the elements which affect cultural merger. It is found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model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based in the foundation of the languages and religions diversification.
Key Words: Indonesia; Confucius Institute; Cultural Merger
2011年3月14日,印度尼西亞东爪哇省玛琅国立大学与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共建了该国第4所孔子学院,为爪哇省的华文教育增加了来自印度尼西亚本土首个国立大学的支持①。作为在印度尼西亚发展较为成功的案例,本文研究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5年来特色活动实施和品牌形象塑造的情况,构建多语异域背景下的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模式。
孔子学院章程的开篇就说明,其宗旨是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教育文化交流合作,促进多元文化发展②。海外孔子学院在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到语言符号、文化差异、观念冲突、社会认同等问题。孔子学院在外交上的文化功能和社会价值作用不可忽视③,在十余年斐然成绩的面前,我们也不可忽视来自欧美的部分抵制力量。2013~2015年,陆续出现反对孔子学院办学的风波,不得不说其中有很大程度的意识形态影响。目前,对于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现状和效果的研究较为薄弱,研究热点聚焦于对孔子学院机构职能的解读,人际、大众、自建媒体等3种传播模式的提出①,传播内容原则的建立②,跨文化传播对策研究③,美国孔子学院案例研究④等。但是, 如何因地制宜地克服他国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完成孔子学院形象塑造的问题并未得到明晰的解答。
本文采用因果性案例研究⑤,挖掘现象中存在的因果关系,分析不同现象间的关系。研究设计为单案例、单层次的设计,研究范围设定在印度尼西亚玛琅孔子学院,研究对象为文化活动的实施与文化因素间的作用力,研究命题是印度尼西亚孔子学院如何利用认同协商理论(Identity Negotiation Theory,Gudykunst⑥)突破宗教防线普及中华文化。
一、认同协商理论
认同协商理论产生于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基于社会交往以达成协商共识的原则,于1959年提出了认同协商观点。20年后的人际传播学家丁允珠(Stella Ting-Toomey)将之引入跨文化传播领域,并视其为跨文化传播的实现前提与基础。认同协商理论在印度尼西亚孔子学院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第一是安全感越强越开放、 从容, 反之则保守焦虑;第二是可预见性带来信任,反之带来猜疑和偏见;第三是个人和族群的归属感和异化感,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建立在广泛交往上,社会化过程中发现多重自我。
二、印度尼西亚本土的中华文化需求
印度尼西亚华人在常年同化过程中,对种族平等、多元文化、母语教育的呼声仍较强烈,少数民族接受母语教育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人权⑦。自2001年华文作为初高中选修课程被列入印度尼西亚国民教育体系之后,2005年,在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宣言中,对教育合作、培训交流和语言教学条款的确定标志着印度尼西亚华文政策从限制到鼓励的新转变⑧。佐科于2014年10月出任印度尼西亚总统以来,因政府对待各族裔、宗教的公平态度,以及华人参政程度的提升,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开展迎来了最佳时期⑨。
但是,印度尼西亚本土经济发展低迷、政府领导力不足、华人受歧视等因素都对孔子学院活动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单一凭借行政力量只能在教育机构领域实施“语言—文化”模式,并无法很好地推动中华文化在印度尼西亚的普及和影响。
(一)中华文化消费受众面扩大
20世纪前,印度尼西亚的中华文化创作者和消费者都是当地华人华侨族群。进入20世纪后,中国向东南亚地区输出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资源直接来自中国境内,印度尼西亚受众也从华人华侨向其他民众扩大⑩。
文化消费的产品形态是多态游移的,语言学习者对语言文化产品的消费会随着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延伸到其他形态的文化产品中,带动中华服饰、饮食、旅游、贸易、科技和旅游等相关文化产品的本土化研发。建立在全社会共有的平等、友爱、和平、奋斗等文化要素上的本土化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需要强化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文化共通性,扩大中华文化的亲和力。
(二)中华文化服务经贸功能增强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势必将开展全方位的合作。经济与文化具有的双向互动性,使语言教学、节庆活动、文化服务兼具文化和经济作用①。因历史和宗教原因②,印度尼西亚境内的中华文化传播途径不是十分通畅,排斥和抵触孔子学院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而在经济全球化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引导下,走向中国、了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寻求经济发展的趋势。客观上,经济共同体的大趋势要求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地区的汉语人才培养和中华文化传播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印度尼西亚中等强国战略助力交流
印度尼西亚在人口数量上位列世界第四,作为东南亚国家中唯一进入二十国集团的国家,实施中等强国战略③,旨在成为具有区域领导力、经济竞争力、文化亲和力的新兴强国。要赢得他国尊重和信任,双边交往必不可少,其中文化交流也是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应从国家层面倡导并鼓励官方、民间的多元文化交融。
三、印度尼西亚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情况
印度尼西亚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成立5周年来,定期举办各类讲座20余场、汉语言和中华才艺赛事18场、社区中华文化展演15场,累计受众已逾3万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汉语学习的需求,促进了文化多元交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一)形象塑造
作为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的首所孔子学院,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运营5年来,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多种宣传媒体报道相关活动,提高了知名度,塑造了“华文教育基地、华人文化中心”的世界形象,逐渐成为所在地汉语言文化的教育基地、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合作交流的互动平台。
(二)品牌建设
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文化活动服务于教学和社区,旨在提高当地民众对中华语言文化的认可度,增强印度尼西亚民众来华学习的兴趣。在汉语言教研、中华文化宣讲、巡演联欢组织的过程中,帮助印度尼西亞民众了解中国文化内涵、共享文明结晶,从而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
1. 华文学历/继续教育。为合作院校培养了汉语本科生近200人,其中,首届本科毕业生中有22人在中小学任教。支持玛琅及附近区域语言机构的中文教学和文化活动。
2. 华人文化传播。举办“中国语言文化习俗系列讲座”“汉语日”“中印尼合唱比赛”等系列活动,普及中华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当地文化中。
3. 教育国际化参访。搭建教育参访的桥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地组织印度尼西亚教育官员、本土汉语教师、大中学生以访问团或夏令营的形式赴中国研修和培训。
4. 学术国际科研。邀请印度尼西亚与中国高校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探讨时政、经济、科技和贸易等热点,促进双方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三)内容选取
依照陈曦④跨文化交流中文化场下的7W模式,笔者从文化活动的实施中分析印度尼西亚玛琅孔子学院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效果。马林诺斯基将文化划分为物质设备、精神文化、语言和社会组织4个方面⑤。结合孔子学院的特征,将语言作为第一层次(核心);生物作为第二层次(基本);社会作为第三层次(派生);精神作为第四层次(整合),对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情况的分析如表 1所示。
其中,交流活动大多归类于民俗乡风,尚处于文化传播中的浅层次,对高阶的中华价值观和汉民族精神的传播和互动较少。这种表现符合孔子学院建立的初期阶段要求,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立竿见影地突出了汉语和中华文化的人际交往功能。中印(尼)两国在经济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印度尼西亚人亲近孔子学院的动机在于语言学习、国情了解,希望获得未来的个人发展机遇①。据调查②,发展中国家民众对“中国符号”兴趣点的前4名为风景名胜(66%)、传统文化(65%)、历史(56%)和普通人生活(54%),这个调查结果为孔子学院就文化传播内容的选取提供了参考。地理民俗是中华民族5000年的积淀,不能否认其在文化软实力中的代表价值。例如,唐装汉服、剪纸结绳等民俗载体能够激发印度尼西亚人对于中华文化的兴趣,引发华人华侨对同源文化的探索。“和”文化是中华民族宽容、理性的世界观,重视内心世界的平和,关注人际关系的和睦,强调社会环境的和谐。孔子学院就是要向世界传达中华“和为贵”的普世观念。
作为高语境文化,中华文化在传播中对环境和非语言因素的依赖更大③,玛琅孔子学院通过书法绘画、民俗传统等形式帮助受众体验文化场景,沉浸文化氛围,感悟文化内涵。在文化传播品牌中挖掘中华思想,透过书法、绘画、舞蹈、武术、茶艺和饮食等传统元素,解读内在结构、展现中华符号。通过中华传统节日和风俗,传达各民族、各宗教和平友谊的信号,从而增强华人、华裔的归属感和其他宗教的认同感。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基督徒和华人传统宗教信徒的共性在于继承发扬优秀文化,祖先崇拜、自强奋斗、谦恭忠信是各民族宗教都认可、推崇的。这3种主流宗教对于“文化—族群”发展模式都表现为双重认同,即在坚持自我认同的同时又适应大环境中的社会文化。
(四)传播原则
海外文化传播宗旨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主动参与所在国的文明交流中不断促进自身文化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1. 以赛促学,以奖激学。“玛琅市大学生汉语大赛”、区域大学生“汉语桥”“玛琅孔子学院汉语日”等多项赛事提高了汉语在当地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促进学生学习汉语的自觉性。依托中国政府的各类奖学金,推荐各地申请者已逾150人,其中,合作院校玛琅国立大学中文系有30多人获批到中国留学。
2. 根植大众,形成中华社区文化。玛琅孔子学院主动与当地社区合作,举办新年庆典、参与中国文化在印度尼西亚的适应和新生过程;并因势利导,迎合汉语言文化需求,进入宗教院校教学体系。印度尼西亚两大穆斯林集团之一的穆罕马迪亚本部就位于玛琅,玛琅孔子学院凭借地理优势,与其旗下大学合作建立了教学点,设立了“汉语中心”。泗水的崇高基督教国际学院设有小学和初中部,作为国际化的基础教育机构,该校的办学特色即为汉语和英语并重的多语教学,但是,校内中文课程涉及中华艺术、文化教育的不多,亟需外力援助加强教学力度。
四、文化自述的架构模式
异域的中华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不可忽视。在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多语言、多民族、多宗教国家,一方面,对于不同文明的接受度更高;另一方面,对于意识形态的外来输入则更谨慎,这就需要树立文化自觉④,摆脱本我文化的束缚,多视角地表现对于多元文化自我表述的担当。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孔子学院不仅需要帮助受众理解文化符号的表层意义,更要关注当地的社会文化惯例和利益。
(一)突出文化交融功能,强调多元文化互通
文化多样性是印度尼西亚和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的共性。但是,真、善、美是世界文明发展共同的最终目标,社会传播的主流仍是扬善惩恶、训诫劝谕,差异则在于各国文化的表现形式。过分强调“中国化”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华文化的全球化程度,应通过“去国别化,强区域化”原则,强调自然或社会区域共性,弱化国家特征,以便拓宽文化传播渠道。
玛琅孔子学院以汉语为媒介、以中华文化为桥梁,主动顺应印度尼西亚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时代趋势,为两国民间各民族宗教多元文化的呈现提供了平台。孔子学院在大众传播途径中突出的是平等、交流,歌舞展览等活动的内容均涵盖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特色。
(二)发挥合作主场优势,建立博弈共赢局面
语言是文化的有机载体,汉语办学是孔子学院的工作内容之一,支持印度尼西亚本土合作院校和机构的汉语言教学是孔子学院的日常工作任务。增加汉语学分课程,校方学术委员会认可汉语学分,即可增加课程的含金量,又可将孔子学院的教学工作对接进入合作院校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常规①。对合作方而言,汉语学分课程也是体现教学国际化的亮点之一。
印度尼西亚玛琅孔子学院主动寻求合作方的文学院、国际交流处等业务往来密切的基层教学和行政单位的支持,依托合作高校在本地的资源,在玛琅市的穆海马蒂亚大学和泗水市的崇高基督教国际学校设立教学点。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东爪哇华文统筹协调机构、新加坡培民学校(玛琅校区)等其他各类社会团体、培训机构是孔子学院作为有影响力的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的有利辐射点。双方资源共享,前者有丰富的本地生源和社会关系,后者有众多的教学资源和文化产品,强强联手实现华文教育优势产业。
(三)挖掘媒体喉舌功能,形成社会交流互惠
印度尼西亚玛琅孔子学院与《千岛日报》于2015年9月合作举办了“千岛杯”汉语写作大赛,为小学(5~6年级)、初高中及大学生提供了展示汉语水平的舞台,提高了当地民众汉语学习的兴趣。积极搭建中印(尼)沟通桥梁,共组织了3个教育官员代表团到中国开展教育管理研修和考察。有2个本土汉语教师团赴中国进行教学业务培训。不同的宣传途径开拓了印度尼西亚教育管理视野,宣传了中国教育的实力和亮点。
五、结语
Gudykunst②提出的认同协商理论在宗教情境化背景下更适用于孔子学院在印度尼西亚的文化传播。包括宗教和价值观在内的文化情境对于异域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有着极大的作用和反作用力。人文交流的主体多样性和参与民间性,要求孔子学院在活动组织和内容安排中注意减弱意识形态色彩③。孔子学院的品牌形象是立体的:语言教學是基础,办学理念是框架,文化融合是途径,文明对话是目标。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民族宗教觉醒的大背景下,将语言和传统作为单一文化输出商品是无法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只有使当地民众理解和接受中华人文精神和伦理信仰, 才能使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多语言、多文化国家接纳孔子学院带来的文化影响。
(责任编辑: 颜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