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垃圾分类“原地踏步”的困境

2017-05-30张玉胜

党政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动真格常态民众

张玉胜

北京等8个城市作为全国第一批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已经16年了。标有“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明显标志的分类垃圾桶,也像模像样地摆在了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可居民“一视同仁”地垃圾乱放和环卫工人“良莠不辨”地混装拉运,依然是城市管理中垃圾清理的生活常态。

“垃圾分类”明明是一件变废为宝、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缘何叫好不叫座?不外乎三方面原因:一是广大居民的环保意识还相对薄弱,缺乏践行垃圾分类的动力与积极性;二是政府缺失动真格和精细化的务实推动举措,让人们看不到管理者真抓实干的决心和诚意;三是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配套设施未及时跟进,让垃圾分类在“最后一公里”功亏一篑。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基于“垃圾是没有放到正确位置的社会资源”的科学常识,对民众的垃圾分类教育,不能止于“讲卫生、防疾病”的生活习惯培养,更需从“保环境、防污染”的资源再生层面,认知其惠及民生福祉和助推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让人们对垃圾分类由感性认知固化为理性思维。

构建联动机制,促成生活常态。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遍布各行各业,延及子孙后代,不能只将其视为部门工作或权宜之计的短视考量。需要政府與民众的相向而行、行政与法治的多策并举。近年来一些地方实施的“垃圾快递员”“绿色帐户行动”及“垃圾积分换物”等创意性措施,当不失调动民众参与垃圾分类热情的激励效应;日本规定胡乱丢弃废弃物者最高可被处以5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00万日元,同样不失镜鉴功能。

猜你喜欢

动真格常态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地炼断臂动真格
“荣誉回收机制”四川动真格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人才政策改革需要动真格了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在预防职务犯罪上动真格促实效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