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脱贫关键在于精准认知

2017-05-30张伟

党政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农民工垃圾农村

张伟

在2015年11月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們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截至去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基于这一现实境遇,可以说在中国脱贫攻坚困难重重、前途漫漫。这其中不仅有总量上的巨大,更有质量上的严苛。

奥本海默在《贫困真相》一书中讲到:“贫困是指物质上的、社会上的和情感上的匮乏。它意味着在食物、保暖和衣着方面的开支要少于平均水平。贫困夺去了人们建立未来大厦——‘你的生存机会的工具。它悄悄地夺去了人们享受生命不受疾病侵害、有体面的教育、有安全的住宅和长时间的退休生涯的机会。”其中情感上的需求其实在当下贫困农村已十分明显,它和物质上的需求一样不可缺失,并且二者相辅相成。本文主要从物质与精神这两个层面的供给和培育来分析中国中部贫困农村的脱贫问题,以期引发一些思考。

一、思想偏向保守,认识较为局限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动作用可以促进实践的发展,反之则阻碍实践的进步。贫困农村的现实情况固然会造成农民思想上的保守和认识上的局限,但不应该过度强调客观环境的必然性,应该在新的形势下积极发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向环境的压力作出积极的回应。

可以看到,在当下的农村,人民的贫困并不是由于勤劳的不足,农民工劳务大市安徽阜阳一年可达280万农民工向外输出,然而可以发现这些农民工在城市年复一年辛苦拼搏后并不能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更多的还是安土重迁,可以说还是思想上的保守在阻碍他们融入城市化。相当多的农民工在城市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来自一个地区的农民工往往聚集在同一个城市的同一个工厂或者城中村,从事相似工种的农民工也往往呈现相聚而生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最开始的原因是抱团取暖,相互扶持,但随着时间与形势的变迁,这反过来又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个群体可以说出身背景极其相似,在思想认识上同质化倾向很明显,他们很难在思想上碰撞出火花,更难说在人格上、灵魂上带来蜕变。所以,他们往往从事一个城市中最需要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作,而获得的工资和享受到的福利往往不成正比。这不仅会在经济上造成巨大的生存压力,更有可能伴随着精神的紧张与情感的空虚,构成影响城市安宁的不和谐因素。事实上,这已构成当下城市社会治理的难题,不仅是大城市,还有各种工业城镇,不仅在东部地区,也跨越中西两部。

目光聚焦到农村,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多重张力。首先是在外的农民工与留守的老人之间的认识存在分歧。外出的农民工多把精力用在事业上,他们往往忽视留守老人在情感上的需求,经常是以经济上的一点补偿代替情感上的安慰。然而,对于久居乡村的老年人来讲,他们的经济诉求并不强烈,而更多的是渴望亲情回归,他们在精神上的依恋往往构成外出农民工现实的负担。其次,代际传承有断裂化倾向。现在农村呈现出“空巢化”趋势,作为中坚力量的群体更多的在外地工作,留守乡村的多为老人与孩子。于是,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老年人的帮助。众所周知,社会变迁的速度一日千里,城乡之间的差别不断扩大,而上一辈人又远离现代文明的中心——城市,他们的思想更多的是僵化的、保守的。让这样一个群体抚育新的一代,很有可能在孩子身上留下与时代脱节的烙印,造成代际间传承的断代现象。最后,新生代农民工与父辈之间的隔阂问题。这一问题现在已充分显露,从教育背景看,新生代农民工在文化程度上高于前一代,但整体素质还亟待提高,就是这样的情况,使两代人之间在世界、价值观上出现分歧,例如婚姻问题、后代教育问题和养老问题等等。

显而易见,既定条件下形成的牢固价值观已构成农民工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它们的影响是深远的,解决脱贫问题必须要认清思想的源头问题。

二、经济基础薄弱,内生动力不足

从农村自身情况来看,“三农”问题尚未得到完善地解决,这也不足为怪,因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三者关系相互制约,只有全面进步才会真正发展,缺一不可。

首先,现在的农业生产还是相对落后,农业发展依然为传统型。中国目前仍然有2亿多农户,大多是半工半耕,中老年父母在家种田,而年轻子女进城务工。老弱的劳动力是很难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他们很难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经济管理。而在城乡两头奔波的青壮年农民工,也只是在农忙时节才返乡劳作,并且认为种地收入远不及自己在城市工作的收入,所以种地的积极性并不高,在一些地方耕地撂荒现象并不少见,这对本来就耕地紧张的中国来说可谓是资源的大大浪费。在中部大部分平原地区,机械化的播种与收割已基本实现,但由于土地一家一户的经营以及农资价格的上涨,农民从耕地获得的收入已相当微薄。虽然国家加大了相关的补贴,但还是难以充分调动经济性。

其次,未能有效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现代经济发展滞后。可以看到,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也受此影响。尤其是外贸出口的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和土地、物流成本方面的压力,迫使东部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广阔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本是一次中部地区发展的良机,然而在一些农业大市却未能有效利用。这里面既有交通不便、资源较少的硬性约束,也有政商关系生态不健康的软约束。以人口大县临泉县为例,全县人口230万,为全国第一人口大县,然而该县竟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没有一条铁路,这对其招商引资来说可谓限制重重、步履维艰。另外,由于现实环境的制约,这些农业地区的县市政府部门在对当今经济大环境的判断与预测上难免出现失误,加之现代公共管理知识与技能的不足,都造成了不利于发展现代工商业的因素。而不能就近解决就业问题,又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的推力,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最后,返乡创业面临体制机制障碍。当下,受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影响,返乡创业已成为一种潮流,各地外出劳动力由于外部的压力与自身返乡的渴求,已形成一股返乡创业的巨大力量。并且,在很多地方,政府大力推进“引凤还巢”工程建设,努力搭建有利平台,积极吸引有条件的劳动者返乡创业。

但也要清晰看到,当下的环境对返乡创业还有许多不利的因素。一方面,返乡创业者的整体素质偏低,教育水平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对返乡农民工调查显示,66.5%的人自创办企业以来没有进行过任何进修或培训。很多创业就业者早年外出打工,文化水平较低。在打工过程中,从最基层的操作员工做起,基本上是懂技术,不懂管理,较低的知识水平、个人素质,直接制约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平台搭建不够完善。返乡创业需要一系列公共服务的支持,尤其是在当下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这里的‘家乡是广义的家乡,是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城、集镇。”

这是新的一轮城镇化与工业化双重推进的进程,必然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尤其在土地和资金支持上需要具有连续性和有效性,政府不仅要提供用地和税收优惠,这些都只是在基础建设上的浅层次要求,更应该在互联网环境下强化信息化服务的能力,构筑和谐的政商关系,优化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真正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发展得长远。

三、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美丽乡村建设任重道远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国整体生态环境严峻的形势下,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显得极为突出。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不仅仅有利于乡村自然风貌的改善,更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也在深层次上推动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以当下中部地区的农村为例,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垃圾围村,生活垃圾无序处理

笔者出身中部农村,通过自身的观察走访,对农村的垃圾围村现象有切身感受。由于经济发展的长期落后,中部农村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相对薄弱,生活垃圾随手处置的不良习惯延续至今。一方面,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在近些年来不断改善,日常生活消费产生的垃圾也快速增加。这些生活垃圾中不仅有易于分解的厨余垃圾,还有大量难以土壤分解的化工制品垃圾,尤其是现在国家严格控制的白色塑料,在农村地区还是广泛的使用;另一方面,农村缺乏配套的垃圾分类回收设备,甚至连基本的垃圾回收站、垃圾箱都极度匮乏,这也加重了垃圾处理的无序化。可以看到,在广大中部地区农村,以前围绕村庄用来防洪灌溉的池塘沟渠,由于多年缺水干旱,现已普遍成为天然的生活垃圾场。原本应该一曲池水将村绕的田园乡村,现在却形成了围村而建的垃圾带。新农村建设强调村容整洁,现在我们也在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么治理垃圾围村就已十分紧迫与必要。

2.土壤污染严重

农村土壤污染的状况在我国已经相当严重,从西部往东部呈递增趋势。在这些污染中,农药、化肥、工业废水废料污染的比重占多数。以重金属污染为例,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每年因为重金属污染而导致减产和浪费的粮食超过l000万吨,损失的经济效益达200亿元左右。2013年5月的《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通报》显示,来自湖南攸县皇图岭笔塘大米厂的“江苏大米”镉含量超标4.25倍,来自湖南攸县网岭大米厂的两批“高安大米”,镉含量达0.8mg/kg,超标4倍。而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所造成的后果也相当惊人。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2》,2011年全国化肥使用量5704.2万吨,农药使用量178.7万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29.5万吨,农用柴油使用量2057.4万吨。1990-2011年农用化肥、农药、农膜和柴油的使用量明显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化肥和农药的实际利用率仅为30%。

3.水体污染严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中国水资源总量年平均为2.77万亿吨,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为2200吨,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在世界第110位,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根据水利部《201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14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22.3毫米,与常年值基本持平。从水资源分区看,黄河区、淮河区平均降水量为316.9毫米,比常年值偏少3.4%,总体水量并不充足。另外,从水质上看,污染较重,以安徽巢湖为例,西半湖污染程度重于东半湖。无论总氮是否参加评价,总体水质均为Ⅴ类。其中,东半湖水质为IV~Ⅴ类,西半湖为Ⅴ~劣Ⅴ类。湖区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

水资源总量的不足构成了农业发展、农村社会生活的制约性因素。而水质的污染,尤其是农药化肥、工业废水对农村水体的污染,已造成农村水质性缺水现状。现在中部地区的水位与十年前相比已经明显下降,这也迫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同时,水污染带来的群众健康问题也相当严重。

4.城鄉二元体制下,农村环境治理机制不健全

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看到,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相当完善,城市的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取得的成果也比较丰富。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情况却相差甚远。

在城乡二元体制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是城市建设的风风火火,另一方面却是农村建设的相对冷清。农村的环境保护并没有有效纳入与城市一体的建设环节,农村环保立法亟待完善。

如何提升基层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服务能力、如何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是改善乡村环境的两个着力点。基层政府应树立长远发展眼光,破除惟GDP主义的发展理念,守住绿水青山,坚持绿色发展,才会让子孙后代永续发展。而作为乡村的主人,村民自身也要提升环保意识,须知自己的污染行为就是对自身健康的不负责,也是对乡村未来的极大破坏,践行环保,转变理念已刻不容缓。

从思想认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三个层面为农村贫困的原因进行“把脉”,其逻辑与五大发展理念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念是内在统一的。这三个层面,是对精准脱贫的理性认识和采取可行性措施的切入口。对农村社会个人及群体深层次思想观念的分析,是进行精准脱贫工作的思想基础;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农村建设,是进行精准脱贫的关键力量;以环境保护为保障的发展理念,是进行精准脱贫的必要环节。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认识到位,才能开出科学合理的“药方”。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方 卿)

猜你喜欢

农民工垃圾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垃圾去哪了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