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长调的传承探讨
2017-05-30巴雅尔
巴雅尔
摘 要:蒙古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少数民族,他们有属于自己的风俗习惯、自己的语言文字,也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长调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音乐形式。笔者在文中将简要介绍蒙古族长调的特点,就如何发展传承蒙古族长调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蒙古族长调;传承发展;文化遗产
蒙古族长调是蒙古族传统民歌的一种,在蒙语中叫做“乌日汀哆”,不同于节奏均匀、短小方整的短调民歌,它大多是抒情歌曲,以字少腔长、节奏舒缓自由、高亢悠远的特色流传在内蒙古的草原上。
1 蒙古族长调的发展历史
蒙古族长调有多种歌曲类型,包括牧歌、赞歌、婚礼歌、思乡曲等,无论哪一种乐曲都表达出了草原人对历史、生活、文化、祖先和大自然的感悟体验,是蒙古族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蒙古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更与我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依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蒙古族长调产生于山里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这一时期中蒙古族祖先在大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流域以狩猎为生,音乐风格简洁明了,体现了原始时期的音乐特征。
公元7世纪,蒙古族从山林向西迁移,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在成吉思汗统一北方草原时,蒙古音乐注入了新的血液,进入了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这一时期以后长调民歌快速发展,变得愈加成熟。但是进入新中国以后,蒙古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较大的改变,由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生活并以农业为主,蒙古年轻人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的熏陶,蒙古族长调受到冲击。蒙古族长调是蒙古游牧生活的产物,与大自然的息息相关,失去了“土壤”,逐渐开始走向衰弱。
2 蒙古族长调的保护和传承
作为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蒙古族长调是蒙古族历史的标志,应该重视并积极为蒙古族长调的传承做出努力。
2.1 建立蒙古族长调文化体系,搜集整理相关理论研究
没有人民参与的文化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无法继续茁壮发展。要鼓励支持人们参加长调民歌的保护和传承活动,加强关于蒙古族长调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可以从老艺术家那里将了解到演唱的技巧记录下来并整理成册,还可以从牧民的生活中发掘原汁原味的长调民歌。创作蒙古族长调要与时俱进、贴近生活,处理好长调的原生态与新时代的挂席,努力发掘蒙古族长调的新魅力。
2.2 加大政府的支持投入,成为文化传承的主导者
蒙古族长调发展的有利保障是政府的支持,只有有准确的规章制度,才能有条不紊地继续发展下去。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完善相关的政策,为长调的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政策保障;加大經济投入,设立长调民歌搜集工作专项资金,提供物质保障;加强对蒙古族长调博物馆、文化站的建设,推行长调民歌大舞台。各部门统筹协调,相互合作共同推进蒙古族长调的保护工作,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比如传统戏曲黄梅戏,在经历低谷时期,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知名度,开展多个相关项目,使得黃梅戏重新发扬光大。
2.3 提高长调艺术家的待遇
保护传承人是促进蒙古族长调稳步发展的关键,为了提高蒙古族长调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学习,可以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授予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人“长调大师”、“蒙古族长调传承人”等荣誉称号,根据相应的等级提供不同的待遇,并且支付关于蒙古族长调的研究经费,保障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蒙古族长调的研究和创作中;另一方面,聘请长调艺术家到艺术院线任教,传授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相关知识,这些艺术家的影响力能够吸引年轻人的目光,使年轻人了解长调并热爱长调,以更好地促进长调的传承与发展。
2.4 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扩大宣传
大众传播快速发展,为蒙古族长调的传承提供了机遇和平台,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可以将蒙古族长调文化带入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为它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传播蒙古族长调文化,扩大长调民歌的影响力。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讲座、培训、论坛、演唱大赛、交流等活动,让大众更多地接触民歌,引起人们对蒙古族长调的兴趣爱好,不同程度地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和环境达到推动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与发展的目的。
2.5 充分发挥学校的传承作用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离不开青少年的传承。积极发挥学校对蒙古族长调文化的传承作用,将学校教育分为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两方面。基础教育主要面对中小学教育,将长调民歌列为教材内容,使蒙古族青少年从小就接触长调民歌,培养他们的对长调民歌的兴趣,增强对长调民歌的认同感,为今后更加专业和系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专业教育主要发挥高校作用,设立蒙古族长调的院系或专业,对长调民歌传承人进行培训,学习完整的理论、唱法、腔调,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为长调文化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这样做并不是独一份,1997年开始内蒙古大学就设立了研究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专业,包含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历史、记谱、唱法、地域特色。2002年德德玛创建了德德玛艺术专修学院,同样开设了蒙古族长调民歌专业,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6 发展原旅游业,推动蒙古族长调文化的传承
在草原旅游业和蒙古族长调文化之间搭建桥梁,使长调文化能够与外界沟通,得到外界的欣赏和热爱。草原旅游业可以利用蒙古族长调文化使广大人民群众重新认识到蒙古族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人们产生保护和传承蒙古族长调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壮大保护力量。深入挖掘和发现蒙古族长调文化的经济价值,使其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协调统一,更有实效的保护和传承蒙古族长调文化。
3 结语
总的来说,无论何种文化,一旦脱离了所在的文化背景,都很难继续以艺术形式生存,即使是蒙古族长调也不例外。因此,蒙古族长调的传承需要建立在蒙古族文化基础上发展,自从蒙古族长调成为了人类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我国开始重视蒙古族长调,加大了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关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但是文化的传承不是短期内就能够完成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使蒙古族长调代代继续相传。
参考文献:
[1] 宋亚术.关于蒙古族长调民歌艺术特点及其传承的分析和思考[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5):17.
[2] 富丰国,赵美琳.阿拉善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保护、传承与思考[J].内蒙古艺术,2016(1):74-77.
[3] 孙阳.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生命之歌——蒙古长调之我见[J].音乐时空,2016(1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