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怎样做理性的“粉丝”?

2017-05-30张育仁

公民导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传票粉丝名人

张育仁

我们该怎样做理性的“粉丝”?

我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有好些年了,突然想到要写成一篇文章,却是来自某条“娱乐新闻”的“刺激”。大意是,某些网民掏钱看过一部国产影片后在网上大发感慨,表示对某导演和某明星的失望和不满,想不到竟招来一大帮“粉丝”围攻。吓得我老张血压升高、心律不齐,赶紧关了电脑。

电脑关了但却思绪万千。这些粉丝怎么是这样一副德行?怎么如此冲动、偏激、野蛮、暴怒?于是想到了多年前我“亲力亲为”的一件往事。

由于喜爱文学又在教文学和评论文学,因此在认真地读了一个“散文大咖”的若干“文化散文”之后,我写了一篇有理有據的评论文章寄了出去。文章发表后,那“散文大咖”很是不爽,声言法庭上见。于是我每天就坐在家里等法院的传票。同样令我不爽的,传票就是不来。

传票不来,但另一个东西来了——粉丝的大规模围攻。这次围攻不仅规模大而且很典型。其一,动机论。粉丝们义正辞严地质问我的动机,一口咬定我是“想通过骂名人来出名”;其二,资格论。粉丝们斥责说,你有什么资格对这个“散文大咖”说三道四;其三,水平论。你有水平写出“散文大咖”那样高水平的“文化散文”吗?既然写不出来,你就乖乖闭嘴,不要轻举妄动!此外,还有不少威胁谩骂充斥其间,就不细细表述了。

有理不在声高。这些既不讲网络道德,又不讲法律法规的粉丝的虚张声势,当然没有把我吓倒。不过却促使我陷入了思考当中。我想告诉他们,怎样做理性的粉丝。

所谓理性,是指凡事要学会动脑子,而不能凭感情定是非、以个人好恶论对错。你们酷爱某导演、某明星、某“散文大咖”,但总不能剥夺别人批评他的权力啊!批评还要讲资格?有没有逻辑?我花钱买了他的书,他的书就是商品。我作为消费者就有权力对该商品提出我的意见。这难道不是常识吗?

其次,难道一个消费者沒有做出这件产品的“水平”,他就没有资格评价这件产品?比如,我们去餐厅吃饭后对饭菜的口味及质量等等提出批评,你难道可以这样质问消费者:“你能够做出这种水平的饭菜吗?如果做不出来,你就没有资格批评别人!”

再次,名人就有批评的豁免权吗?批评名人就等于“骂”吗?许多粉丝不讲逻辑一味将批评视为“骂”。即使想通过批评名人来出名,又有什么错呢?不要以为给名人指出不足是多么容易的事。

更加重要的是,他们将爱当成了一种奴性的愚盲的理解。其实,爱除了要有真挚的情感外,还需要理性的思考。爱到盲目甚至低智商和不讲逻辑,这是相当幼稚可怕的!真正的爱还包括理性的思考和严肃的批评。

我之所以要对那个“散文大咖”提出批评,其实也是另一种表达爱的方式。你们懂不懂“爱之深责之切”的道理?你们要明白:我们今天正积极构建的民主与法治秩序,这要求我们每一个网民或者粉丝首先必须明确,你的基本身份是一个公民。是公民就要学会用民主的方式行事,用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因此,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是做一个理性粉丝的前提。

猜你喜欢

传票粉丝名人
小幽默3则
舔名人
忍不住
名人摔跤后
大马国庆,槟警传票半价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传票算的计算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