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思考
2017-05-30熊丽娟杜欣张瑞
熊丽娟?杜欣?张瑞
摘要:“互联网+”的概念一经提出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领域也随之兴起了“互联网+教育”的风潮。本文在阐述“互联网+”内涵的基础上,将高校教育教学的各项因素和“互联网+”相结合,从而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教育;改革
2015年,李克强总理将“互联网+”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制定了全国全行业的“互联网+”的工作计划;而科教兴国作为我国固有的方针,“互联网+教育”一时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一直饱受非议却又一直在不断改革前进中的我国教育,是否能借助“互联网+”这一大背景,完成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一、“互联网+”的思考
(一)“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种传统行业”。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即在传统行业生产要素配置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和优势,从而达到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新模式化和资源共享化,从根本上提高行业活力和竞争力,进而提升全社会的生产力和创新力,为国家改革、发展和创新提供全新的战略视角和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互联网+”与“+互联网”
在“互联网+”提出之前,“+互联网”实质上已经对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仍然还是表层的、局部的、阶段性的,互联网只是辅助的一种工具;而真正的“互联网+”则是从深处进行全面、长期的改造,互联网是基础、是平台。因此,我们只有将“互联网+”转变成一种工作思路和思考方式,才能真正完成这项转变和改革。
二、“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和传统教育相比,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不同,更是教育思想、认知、理念、技术应用等方式的转变。
(一)互联网+教育管理
“互联网+教育管理”目前还处在将传统的纸上信息变为电脑加工的低等阶段;而“互联网+教育管理”则是将相关人员、资源等各项资源,与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平台,共同构成教育管理的基础平台,进而建立管理体系。
(二)互联网+教师
“互联网+教师”,就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教师运用互联网思维、信息技术应用等,实现从专业发展、教学组织形态以及教育模式上的改变:从固定时空、单一模式的教学,到在线、多种混合模式教学的转变战。
(三)互联网+课程
互联网让课程内容、课程外在形态、课程组织方式出现本质的变化。互联网全面、前沿的知识,可以大大拓展课程内容;技术的渗透,可以使课程的形式更先进、立体、智能化;借助各个网络平台的开放的组织形式,,使得互联网+课程更全面、科学、多元化。
(四)互联网+教学
依托互联网,教学的外在形式和组织形态已不拘于固定的场所和时间;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打破限制,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这样的组织形态下,更有利于实现教师的差异化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五)互联网+学习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其技术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撑;其资源可以让学习活动充分延展,让学习过程进一步优化;其系统让学习效果得到即时反馈及监控。总的来说,就是学生带着强烈的主动性和问题去学,从学习的客体转化为主体。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需要改革的方面
(一)教育机制
高校,作为整个社会中,新知识、技术、理念的聚集地和发源地,在“互联网+”下,就要有效利用互联网的背景,将其技术渗透到高校教育教学系统的方方面面,重构高校的教育和管理体系,从整体上和本质上更新高校的教育机制。
(二)教务管理
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在高校中本身就具有重要作用的教务管理,其工作效率的高低、操作的准确、服务意识的要求就更高。因此,高校应对教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和管理,培养一批能顺应现代教育模式发展的工作人员,为教学提供一个顺畅的流程。
(三)教学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要求所有的高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课堂和模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高校可从通识课入手,进行改革,以网络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来完成课程的学习,在此推行成熟且有经验后,再推及到其他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四)师生关系建设
“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教师和学生应该是信息利用的共享者和课程加工的合作者。教师的任务更多的转变为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平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而学生的任务更多的转变为积极参与教学,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雷怀英,王童.“互联网+”时代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4).
[2]刘晶晶,李迎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探析[J].前沿视角,2017(17).
[3]李碧武.“互联网+教育”的冷思考[J].数字社区,2015(17).
[4]王建军.“互联网+教育”教學方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6(34).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