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产业特色的众创空间现状与特征分析

2017-05-30郑娟孔钢城

关键词:众创空间朝阳区创业

郑娟 孔钢城

[摘 要]在国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众创空间作为服务创新创业的新型平台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也在发展中显现出一定的问题,因此当前亟需加强对众创空间行业的关注。本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的众创空间为案例,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方法进行实地调研,对朝阳区众创空间行业的发展现状、典型特征和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创新创业的政策导向、区域产业特色、宏观战略规划和城市功能定位提出了促进众创空间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众创空间;区域产业;朝阳区;创业

[中图分类号]G127.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2-4917(2017)04-0061-07

一、引言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我国创新创业的环境和模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创新创业资源丰富、文化浓厚的地区,各种创业模式纷纷涌现,众创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在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 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被提高到了“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的高度。[1]据《2017—2022年中国众创空间市场行情動态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预计,2017年中国众创空间数量将达到5320家,2021年将达到11640家,2017—2021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1.62%。[2]

众创空间的概念来自美国,其兴起与10余年来风靡美国和全球的“创客风潮”有关。由于众创空间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对于众创空间的内涵存在多种理解。结合《指导意见》的观点来看,“众创空间”顺应了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是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1]相比传统孵化器,众创空间更关注早期创业,具有开放性和资源共享的特征。众创空间作为连接国家政策和创业者的平台,通过整合线上线下各行各业的资源,规模化后便形成一个体系完备的创新创业生态,它不再是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服务创业者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的综合。

众创空间数量和规模在短时期内的爆发式增长也为这个新兴行业带来了问题,首先是存在一定程度的供过于求,品质良莠不齐;其次是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在运营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另外当前众创空间的建设和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众创空间的关注和研究,进一步丰富对众创空间的了解和认识,把握其发展规律和特征,从而能够从政府和社会层面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借鉴和指导。

本研究通过走进众创空间,了解众创空间中的创业者,体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北京市朝阳区创业空间的发展现状、典型特征和面临的困境,为探索基于区域产业特色的众创空间行业发展模式,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提供可借鉴的思路。选择朝阳区作为调研众创空间的案例,对于研究北京市乃至全国众创空间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首先,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创业资源丰富,政策扶持力度大,众创空间的发展态势良好,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第二,朝阳区作为北京的国际化商务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重镇,商业氛围浓厚,科技、文化创意、媒体等众多产业集聚,朝阳区内各高校对于创新创业也十分重视,每年为创业企业输送大量人才,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土壤。第三,目前朝阳区有众创空间近50家,其中国家级17家,北京市级30家,并且呈现出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的特点[3],在数量、规模、品牌、服务等方面均在北京市处于行业前列。第四,朝阳区众创空间的商业背景、战略规划、运营模式、发展方向均各具特点,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征,使得朝阳区的众创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反映北京乃至全国众创空间行业发展特点的特质。

本研究实地调研了47家位于朝阳区的众创空间,并且考虑到创业者普遍的年龄特征,将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象定义为入驻于朝阳区内的众创空间办公,且年龄在40周岁以下(含40周岁)的创业青年,共访谈创业青年63人,发放并回收有效的“朝阳区众创空间创业青年现状与特征调查问卷”452份。

二、朝阳区众创空间发展现状与典型特征分析

(一)发展现状

总体来看,朝阳区的众创空间依托区域资源及产业优势,发展势头良好,特色显著,文化创意类众创空间在全市范围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地域分布:扎堆现象明显,主要聚集在望京和CBD地区

朝阳区的众创空间有50%以上聚集在望京和CBD地区,这两个区域内的众创空间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规模体量相对较大,知名度较高。众创空间在选址时通常最看重的因素主要有区域产业环境、创业氛围、交通条件等。望京酒仙桥区域以798艺术区为依托,艺术创作氛围浓厚、文化创意人才聚集、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潜力大,这是大部分众创空间进驻望京区域的主要原因。CBD地区繁华的商业环境、商业人才汇集、区域品牌效应良好,吸引了“优客工场”“无界空间”等业内领先的众创空间。

2.行业分布:聚焦互联网、文化创意等新兴行业,与区域经济相匹配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朝阳区众创空间重点关注的行业主要为互联网、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见图1),在接受问卷调查的众创空间创业青年中,有31.67%从事互联网行业,其次是文化创意(18.2%)和居民服务行业(9.23%),并且大部分众创空间会聚焦于某一个或几个重点行业,例如“尚8文化”重点关注文化创意行业,“北服创新园”内的创业公司大多从事艺术设计工作,“优客工场”则聚焦互联网科技行业。通过行业聚焦,能更好匹配产业和人才资源,形成众创空间的特色和品牌,也有利于进行相关优惠扶持政策的申报。

3.投资主体:以民营为主,呈现多元化特色

从投资主体来看,目前朝阳区的众创空间多数由民营企业投资创办,也有一些由政府或国企投资创办,此外还有少量与高校合作或由高校创办,总体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民营资本活跃的特点。

由民营企业或投资机构创办的众创空间遵循市场化运营机制,创新性较强,是目前朝阳区众创空间数量最多的一类,发展规模有大有小,形式较为多样。由政府或大型国企成立的众创空间则实力较强,能够依托政府或国企集团获得相关资源和帮助,短期盈利压力较小,空间规模均相对较大。与高校合作或由高校创立的众创空间创业人才多来自高校,业务上也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较多,重点服务的行业往往与高校的优势专业相关。

4.发展模式:丰富多样,大胆探索,各有侧重

众创空间属于新兴行业,其发展模式仍处于探索过程中。目前对中国众创空间的发展模式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例如“优客工场”认为有专业服务型、培训辅导型、媒体延伸型、投资促进型、联合办公型、综合生态型六类[4];投中研究院认为包含活动聚合型、培训辅导型、媒体驱动型、投资驱动型、地产思维型、产业链服务型、综合创业生态体系型七类[5]。

考虑到众创空间的运营特点,结合朝阳区众创空间的发展实际,本研究将当前朝阳区众创空间的发展模式概括为如表1所示的六类。但实际上,朝阳区大部分众创空间并不会仅局限于一種模式,而是在实际运营中对某一模式更为侧重。

5.服务内容:基础服务与深度服务相结合,深度服务存在差异

众创空间是为创业企业提供服务的新型平台,服务内容和质量决定了众创空间的特色、实力和发展方向。众创空间的服务可以分为基础服务和深度服务,前者主要包括提供办公场地,工商注册、人事社保等手续的便利化,举办各类创业讲座和培训、交流活动等;后者例如品牌形象、团队建设、市场运营与推广、资源整合等。调研表明,朝阳区众创空间在所提供的基础服务上,总体而言同质化程度较高,但各众创空间在深度服务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各具特色,以“合创新业创新孵化器”的深度孵化服务为例,大致包括:建立创业者社群,推动孵化企业的内部合作;每1—2个月举办私董会筛选项目,邀请上市公司副总裁参加,分享行业经验和技能;根据创始人的综合素质和项目的潜力决定是否对入驻企业进行投资;为企业提供市场拓展服务,包括政策对接和市场对接等。

(二)典型特征

朝阳区的众创空间既带有行业的普遍特征,也体现出与朝阳区的地理位置、产业特色相对应的典型特征。

1.文化创意类产业呈集聚态势,多点分布,共同发展

朝阳区文化创意类的众创空间数量较多,以众创空间为平台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聚集的态势,这一特征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

首先是区域产业环境。朝阳区依托“国际化资源丰富、商务氛围浓厚、消费市场活跃、资本市场发达、科技实力雄厚、高端人才汇聚”的区域优势[7],一直以来积极营造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产业环境。通过优化结构、创新先行,探索出了一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色之路。数据显示,2016年,朝阳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实现收入3136亿元,同比增长12.9%。截止2017年8月底,朝阳区登记注册文创企业首次突破8万家(82058家)。[8]

第二是区域内文化、传媒、艺术设计人才丰富。朝阳区分布着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重点高校,每年有大量文化艺术人才凭借自身专业和特长加入到创新创业的行列,为文化地产思维型/共享办公型由地产商创办,实力较雄厚,可利用自有物业进行开发,场地成本可内部消化,相比其他类型的众创空间有先发优势。

创意产业注入新生力量,使得大量文化创意类初创企业在朝阳区扎根,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文化产业区。不少高校也借助创新创业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创办或与企业合办文化创意类众创空间。

第三是政策扶持。朝阳区对文化创意类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支持和相关的专项补贴、税收减免,并大力建设文化产业园,打通产业链,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为文化创意产业在朝阳区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2.与宏观战略紧密结合,利于疏解腾退低端业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众创空间不仅是一个汇聚创业企业的物理空间,更是项目入口、政策平台和产业窗口。从调研情况来看,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结合区域产业优势和宏观战略规划,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创新创业的良好势头以及众创空间的快速发展机遇,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疏解腾退非首都核心功能的低端业态,进一步明确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例如,“国创城孵化器”位于朝阳区北五环外,地理位置相对较偏,周边以汽修汽配等传统行业为主,为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产业名录中的关注对象。通过改造闲置老厂房,“国创城孵化器”将众创空间的重点扶持行业定为互联网、生活服务等新兴行业,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中起到了带头作用。“铭基国际创意公园”对旧建材市场进行了拆迁改造,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既疏解了低端业态,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生态。

3.国际化程度较高,注重借鉴国际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朝阳区众创空间整体上国际化程度较高,无论是商业理念还是运营模式,很多众创空间都有意识地借鉴了国外众创空间的发展经验。朝阳区的众创空间也比较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原因主要在于朝阳区自身的国际化背景和资源,很多入驻众创空间的企业从事跨境服务和金融业务,与国外企业交流频繁。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19.9%的朝阳区众创空间创业青年有国外留学的经历。另外,近年来中国产业界、政府和学术界对众创空间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相关研究也日益丰富,例如“优客工场”就从自身关切出发,对照国际行业前沿,编写出版了《中国众创空间行业发展蓝皮书(2016)》。结合国外模式与自身经验,朝阳区的众创空间正在探索走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4.共享办公模式发展势头较好,带动行业并购整合加速

朝阳区众创空间发展模式多样,目前地产思维型(也称共享办公模式或联合办公模式)发展较快。“优客工场”是朝阳区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共享办公模式众创空间之一。近年来众创空间行业快速发展,共享办公模式众创空间的数量和规模也显著增长,加剧了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带动了行业的并购整合。2016年3月“优客工场”战略入股“无界空间”,2017年3月“无界空间”全资收购“富空间”,2017年4月“优客工场”和“洪泰创新空间”达成战略合并,众创空间行业从数量众多、良莠不齐开始进入品牌时代。

5.行业竞争加剧,促使部分众创空间向轻资产、重深度服务转型

众创空间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使得竞争日益加剧,单纯以提供办公空间和物业服务为主业的众创空间由于模式简单、门槛较低,竞争尤为激烈,创新和转型成为必然。事实上朝阳区的部分众创空间已经开始向“轻资产、重深度服务”的方向转型,除了以灵活和低成本的方式提供办公空间外,更重要的是提供创业的基本服务和深度特色服务,甚至不再提供办公空间。例如,“公司宝”目前已实现依靠创业服务而非工位出租盈利;“创客大爆炸”专注于远程创业辅导,空间内部自有团队专注于研发、培训、咨询等深度服务业务;“果壳空间”入驻的企业大部分不在空间内办公,而是通过远程服务进行联系。

三、朝阳区众创空间现存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反映的情况来看,目前朝阳区众创空间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盈利方式单一,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难以平衡

众创空间的盈利方式主要有收取租金、服务性收费、投资收益和政府专项补贴,而通过提供场地和工位,共享办公设备、网络以及公共空间来收取租金仍是众创空间行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和盈利点[6]。调研发现,租金在朝阳区部分众创空间的收入结构中占比甚至超过90%,一些地产商投资的众创空间也希望借助创业大潮消化库存并提升自身地产品牌的影响力。这使众创空间实际上成为“二房东”角色,与其应有的内涵和在培育引导初创企业上应发挥的作用差距较大。

众创空间本质上是谋求盈利的商业机构,但又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属性,扮演着政府与创业者之间连接平台的角色,承担了支持初创企业成长、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社会责任。盈利模式单一使租金成为众创空间的主要收入来源,而政策宣讲、资源对接等带有一定公益属性的软性服务由于短期内难以获利,往往导致众创空间提供深度服务的动力不足,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服务同质化,针对性、精细化、连续性有待提高

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者存在着差异化的需求,这对众创空间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部分众创空间由于扩张过快,团队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难以匹配;同时,众创空间提供的服务同质化程度较高,针对性较差,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缺乏经营上的亮点。

从调研情况来看,朝阳区众创空间内的创业青年“创业以来遇到的最大困难”首先是资金短缺融资难(44.6%)和公司战略定位难(16.9%)。资金困难在企业发展初期尤为显著,但在企业渡过初创期后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针对“当前遇到的最大困难”,回答中占比最高的仍是资金问题,但比重下降到了28.3%,第二位则是市场开拓(19%),说明创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资金短缺的重要性略有下降,而市场开拓的重要性上升。

在创业青年当前最需要的资源支持中,排名前两位的是资金(54.7%)和人才(47.9%),相对而言对办公场地的需求较弱,占比仅为16.1%。从众创空间对于创业青年的意义来看,首先是“可以接触到更多创业团队”(40.5%),其次是“可以提供资源共享的机会”(38.6%),第三才是“场地提供商”(38.3%)。可见,众创空间作为办公场地提供方这一角色对创业青年的重要性并不高,但办公场地却是目前朝阳区众创空间的主流服务项目。此外众创空间提供的工商注册、人力资源等其他服务的同质化程度也较高,深度服务能力与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这使得创业青年在选择众创空间时出现“比价”现象,加大了众创空间之间创业青年的流动性,也增加了众创空间后续进行深度服务质量提升的难度。服务能力的提升与众创空间的专业定位和行业资源相关,需要众创空间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细化服务,长期跟踪方能见成效。

(三)政策传输渠道不畅通,对创业者提供的政策指导和服务不足

朝阳区众创空间的创业青年总体上对创业政策比较关注,问卷调查中有55.4%的人认为自身比较关注创业政策。在获得创业政策信息的来源上,52.2%的创业青年通过公共媒体,其次是通过众创空间(47.7%),直接通过政府部门了解创业政策的仅占18.1%,政府部门作为政策制定者,在直接向创业青年传递创业政策上发挥的作用较小。由于大部分时间在众创空间内活动,所以创业者通过众创空间了解创业政策的比例相对较高。在访谈过程中,大部分受访的创业青年并不了解相关的创业政策,但明确表示很感兴趣,只是由于企业处于初创期,人手紧张,缺少时间精力去了解和研究相关政策,此外他们普遍认为,当前创业政策既多且杂,存在多部门出台、交叉管理,申报手续繁琐,申报时间成本较高的问题。部分众创空间虽提供政策解读服务,但服务尚未系统化,政策解读时效性不足,对创业者的指导和服务有待提升。

(四)众创空间之间联系较少,缺乏业内交流

本研究在調研中发现,朝阳区众创空间数量虽然较多,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较少,虽然已有一些众创空间联盟等民间组织,但较少举办交流活动或者进行业务上的合作。众创空间作为一种新兴行业,盈利模式、发展方式等还都处在探索之中,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业内企业的努力,更需要整个行业的交流合作和互相学习,分享成功经验,发掘合作机会,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四、结合区域产业特色,促进众创空间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调研反应出的朝阳区众创空间发展现状、特征与问题,需要在已有数据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结合宏观战略规划和区域产业特色,促进众创空间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并从政府层面和加强管理服务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力。

(一)在京津冀一体化框架下布局众创空间建设,促进产业升级和人口疏解

当前北京市众创空间的建设,应在京津冀一体化框架下进行谋划和构思,站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城市功能定位的高度进行布局。众创空间依托物理空间,具有线上线下、实体虚拟相结合的特征,在跨空间资源对接、信息共享、服务互通上有一定优势。当前应以区域战略规划为基础,推进众创空间在京津冀地区的全产业链布局,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创业人才流动互通和人口有序疏解。目前朝阳区已有部分众创空间带头进行了尝试,结合调研情况,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具有一定实力的大型众创空间可参照“国安创客”的做法,在进行产业战略布局时顺应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进行长远考虑,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选择与其孵化产业相匹配的地区进行布局,三地共享众创空间平台的资源,并达到优势互补、长效发展的效果。第二,在政府层面,可借鉴“通惠河畔产业园”的经验,通过建设创新科技园、文化产业园等方式对区位良好、但产业低端化的老旧园区进行改造,从而达到促生新业态、新模式的效果。“通惠河畔产业园”园区范围内十年前分布着400多家无照经营的洗浴、诊所、食品加工厂等低端产业,流动人口较多,朝阳区高碑店乡党委、乡政府通过建设“通惠河畔产业园”,引入“尚科创业社区”和“安快创业谷”等众创空间,实现了当地产业升级,促进了人口疏解和环境改造。第三,在疏解人口方面,可以考虑在原有空间基础上开拓新的办公空间,使空间利用最大化,例如“17区”采用空间运营方和政府合作的模式,疏解地下居住人口并对地下空间进行改造,将地下空间打造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众创空间。

(二)精准定位,优化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

目前众创空间行业还需进一步精准定位入驻企业和创业青年的迫切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深度服务质量,告别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可持续性盈利和持久发展。

首先,通过搭建资源平台,打造资源共享的创业社群,实现从创业者到投资机构、企业家、创业导师、市场资源的连接,解决创业者在资金、人脉、市场、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困境。第二,在产业细分领域提供上下游的对接服务,当下的创业者有更多精细化的服务要求,“大而杂”的综合型创业平台未必是创业者的首选,通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提供产业对接服务,切中创业者资源缺乏的痛点,既可为创业者提供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亦可提供对接市场和产业落地的机会。第三,强化咨询服务能力,为创业者提供有偿的专业咨询。第四,形成系统有效的可视化服务模块,通过“孵化+投资”提高孵化效率与盈利,最终实现品牌化经营。

(三)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众创空间的管理,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务

众创空间的发展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管理体制密切相关,目前与众创空间业务相关的政府部门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可考虑在区一级政府层面成立区级领导小组,由区科委、经信委、投促局、团区委等部门共同组成,在领导小组的管理和指导下,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完善创业金融服务,实施扶持创业风险基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税收贴息等优惠政策;引导众创空间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完善对接机制,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关注存在创新机遇、发展空间较大的行业,通过政策引导在众创空间内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加大创业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服务网络,探索多种组织形式,为创业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创业服务;牵头加强众创空间之间的交流合作,促進行业健康发展。

(四)打造标杆品牌,形成行业规范,向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面对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众创空间的建设应坚持政府支持、市场主导的原则。重点支持一批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一批在运营模式、面向行业、服务内容、发展规模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和特色的行业标杆;支持众创空间深度发展,从注重规模数量的增长向注重品质提升转变,形成一批模式成熟、品牌认知度高、可推广性强的众创空间。具体来说,目前朝阳区共享办公模式的众创空间发展较快,一方面得益于合理参照了美国WeWork的成功经验,也由于这种模式更容易实现规模化,而侧重深度培训孵化、融资对接、通过精耕细作打造明星项目的众创空间相对较少,美国的Y Combinator通过这种模式已经成长为全球顶级孵化器,可作为今后重点的参照对象。

(五)畅通政策传播解读渠道,建立长效沟通机制

针对创业政策和信息传递渠道不畅、优惠政策申报手续繁琐的问题,可进一步在政策制定阶段强化政府与众创空间的合作,借助众创空间平台,调研创业者需求,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简化优惠政策申报手续。在创业政策的宣传中,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渠道,合理利用各种新媒体工具和众创空间进行创业政策的传播,例如搭建政策汇编、宣传和咨询平台,建设创业政策数据库,及时向众创空间和创业者推送最新的创业政策,保障及时性和系统性。辅导众创空间提升解读政策和辅助企业申报优惠政策的服务能力。在众创空间内组织政策宣讲类的线下活动,面对面详细解答创业者的困惑,既方便创业者,也能拓展企业与政府部门对接沟通的渠道,有利于二者长效良性沟通机制的建立。还可以鼓励众创空间根据需要设立政府关系部,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2] 智研咨询集团:《2017—2022年中国众创空间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6年。

[3] 朝阳区科委:《朝阳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16年。

[4] 优客工场编著、毛大庆主编:《中国众创空间行业发展蓝皮书(2016)》,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4页。

[5] 投中研究院:《众创空间在中国:模式与案例》,《国际融资》2015年第6期。

[6] 浦东创新研究院:《2016众创空间调研报告》,2016年12月,http://opinion.caixin.com/upload/20161230.pdf。

[7] 《我区前8月新增五千万级文创企业560家》,首都之窗,http://www.beijing.gov.cn/zfzx/qxrd/cyq/201609/t20160928_1321895.htm,2016-9-28。

[8]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官网:《北京市朝阳区: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http://www.investchaoyang.gov.cn/tcdt/2c99d1cb5e31336a015e92a49127032e.html,2017-9-7。

猜你喜欢

众创空间朝阳区创业
心智教育 筑梦成长 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校简介
朝阳区成立街道快递外卖行业联合工会
疫情防控 朝阳区各级工会组织在行动
首都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以朝阳区为例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