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中专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2017-05-30蒙永明

体育风尚 2017年5期
关键词:中专体育教学新课程

蒙永明

摘要:本文主要对新课程理念下中专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探索新课程理念下中专体育教学改革策略,以期实现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我国中专体育教学改革策略的有效推进和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中专;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随着中专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理念改革逐渐提上日程,新课程理念是秉持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展开的教学方向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中专体育教学是以强健学生身体为目标,形成学生终生体育锻炼为基础的教学,对于新课程理念下中专体育教育教学需要对教学理念、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中专体育教学体系,以实现中专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和最高效果,实现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一、新课程理念下中专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中专体育教学陈旧

在常规的中专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过程对过分的对学生标准动作进行统一化模仿和教学规格化操作,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形成个性化的体育教学,这就造成了中专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困难[1]。近年来,尽管相关部门一再强调体育教学的素质化教学和改革化教学,但以标准运动动作和运动技术为主的体育教学旧思想依然无法改变。在新课程理念下中专体育教学的主要实现路径就是对现有中专体育教学课程和内容方式进行改革,这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顺应当前的中专体育教学形势和要求。在中专院校的教学目标中,大部分都是针对专业知识的培育,而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对于体育教学的计划、任务、目标等方面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陈旧性,更甚者有的中专院校体育教育照搬高职、大专甚至本科的相关内容,导致了中专体育教学并无针对性和创新性,这是致使中专体育教学存在陈旧性,而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实施毫无新意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将体育课程当成完成任务,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无法使中专体育教学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安排存在不合理

中专体育教学的课程中的相关项目实际上与传统体育项目并无区别,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对教学方式的革新,体育项目的创新开发意义并不大。由于中专体育教学课程的时间是具有固定性的,对于一些拓展性的体育项目操作则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并不能在单一的课堂时间中完成,另外由于时间限制的因素,往往在体育教学中并不能将体育项目训练合理的进行课程时间内规划,这就可能导致体育课程中训练项目的不合理式或者扎堆式进行[2]。中专体育课程的改革不科学不合理,往往体现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体能拓展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能深入了解到相关体能拓展的规则,随心所欲的敷衍了事,相关教学内容无法落实到位,而教师不能较好的了解学生心理状态,以完成教学大纲为目的,不关心学生体育锻炼中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化体育训练,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教学改革的变质,影响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发展。

(三)教学改革存在冲突

中专体育教学的教师受自身所学限制往往会采取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式,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主体地位,他们往往是围绕着教学大纲进行课程内的教学活动,忽视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也并未按照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进行教学任务的划分。尤其是在考核环节中,每个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差异往往会导致考核评价的巨大差异性,这种考核方式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体育学习的消极心理,造成不良后果。从中专体育教学的整体来看,单方面的改革具有片面性和冲突性。现阶段中专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都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对客观事物的意见也具有一定的个人主义色彩,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的差异化、个人自身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化,所以在进行中专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往往较难把握学生的自主个性化意识,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很难深入到学生之中,甚至严重的会导致学生对于体育教学改革的产生反感和对体育教学本身具有一定抵制的情绪。另外,针对体育学习本身基础较弱的学生,一旦教学难度增加,则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对于体育教学产生畏惧、担忧的情绪,违背了中专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而这些都是教学改革存在冲突的表现。

二、新课程理念下中专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坚持指导思想,增强学生自信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实际上就是要求中专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锻炼身体为主要重心,新课程理念下的中专体育教学改革并不是将体育课程和身体锻炼生硬的相结合的产物,而是通过脚踏实地的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形成终身锻炼习惯的一种有机式教学,通过不断的体育项目锻炼,充实学生自身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使得学生身体素质更加适应当前快节奏的社会发展需求[3]。将身体素质培养贯穿与中专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和过程,形成一种健康积极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乐于学习体育知识,主动进行体育锻炼,促进中专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健康发展。只有不断增加学生主动学习体育,进行体育项目锻炼的思想,才能从中不断增强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自信心,主动参与中专体育教学中,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力量。教师应当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自信心,积极与学生进行相关体育项目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从思想认知上形成一定的定向思维习惯,从而促进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二)营造良好氛围,合理安排教学

针对教学改革的冲突问题,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行策略上的优化,通过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习有效开展,放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融合学生个性化特点,以游戏或者任务驱动法对学生的相关体育项目进行推动和引导,让学生通过自身量力而行的方式进行课堂活动的完成,激活体育锻炼的氛围,提到一定的刺激性。针对不同身体素质基础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方案,合理安排好中专体育教学,给与学生一定范围内的选择权,让学生更加自由的选择喜欢的运动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运动量,还能增加学生的锻炼意识,提高体育学习兴趣,通过合理的运动选择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参与到体育教学环节中。

(三)改进考核评价,实现教学创新

中专体育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和锻炼身体的目的,而教学环节的发展与体育办学的目的存在一定的冲突和误区,往往会导致了教学改革的发展的困难,中专体育教学改革的角度不仅需要从教学环节本身来说,还要从教学方式、教学目标、任务、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尤其考核评价方面,是中专体育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对考核评价的改进需要体育教师对于评价的态度具有公平性、鼓励性。公平性主要是在中专体育考核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个性化考核,并对其采取相对客观性的评价,评价的过程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需要增加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评价三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做到真正的公平。鼓励性指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应该采取鼓励言语的方式,增加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勇于对体育运动进行尝试和训练,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改变中专体育教学的学生被动性,采用创新化的教學方式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不动摇,教师通过教学环节中的观察学生姿势、动作的规范化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指点,活跃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实现教学环节的有效创新。

三、结语

中专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就在于中专院校和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模式的不断探索,端正中专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促进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通过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实现中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甘克佳.新课程理念下中专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4):136+138.

[2]成德木尼.新课程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5,23(04):78-80.

[3]覃刚.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目标与方法改革探讨[J].成才之路,2017(03):79.

(作者单位:山西省国土资源学校)

猜你喜欢

中专体育教学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浅析中专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