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篮球教学训练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

2017-05-30李坚

体育风尚 2017年5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李坚

摘要:教学是传授知识,训练是强化技能,在高校篮球学科中二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篮球教学训练较为片面,缺乏先进性教学手段,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导致教学训练成效甚微。基于此,文章首先对高校篮球教学训练的问题病症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篮球教学训练;问题;对策

篮球运动是世界各国所追捧的體育项目,在我国也有着较长的发展史。为促进我国篮球事业蓬勃发展,进一步挖掘青年人才,篮球成为了高校体育项目中不可忽视的学科之一。通过对比国内外校园篮球人才素质情况,并分析我国高校篮球训练现状,可以看出无论在教学还是训练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学理念守旧、教学模式僵化,导致实训成果较低,人才储备不足。文章就这一点展开论述。

一、高校篮球教学训练的病症总结

(一)教学理念落后

思想决定行动,理念决定成败,篮球运动发展至今,竞技规则更加专业化、精细化,技战术形式多变、内容丰富,我们每一个教学者或受教者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意识才能真正掌握篮球技能。我国高校篮球教学训练的理念相对落后,通过教师示例、学生模仿、自主训练,来完成对技战术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技术技能的运用办法,却不了解其中蕴藏的深意,缺乏对文化、精神以及各种战术风格的理解,不利于篮球训练的持续性与长远性。

(二)教学方式不科学

我国高校篮球授课通常有两种形式,首先是传统教学方式,采取“灌输式”策略将知识强加给学生,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学习状态,很难进行自主思考,长此以往导致积极性受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其次是“松散式”教学,在集合、点名、热身运动、自主活动后,由学生完全支配其余时间,相对传统教学而言,这种方式又过于偏激,学生只能利用不成熟的知识技能来摸索其它技术动作,致使学习效率不如人意[1]。

(三)教学手段不新颖

除口头授课、动作示例、书本讲解外,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也得到了普及。然而形式内容不够新颖,文字、音像、图片占据了大部分播放时间,动态视频、录像播放次数较少,并且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把握不到位,学生很难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完全掌握篮球技战术,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不合理

高校篮球考核没有建立在人性化的基础上进行客观评价,评判标准过于统一,这对一些先天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同时,随着“终身体育”、“全民体育”意识的流行与渗透,将体育运动的功能与意义进一步扩大,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某种技巧,更要考虑到是否通过体育训练改善了体质、恢复了功能,从而加强了身体素质[2]。而高校篮球评价仍然以理论技能考核为主,甚至部分教师提前泄露试题,学生只是为了得高分而考试,这样的篮球教育工作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二、高校篮球教学训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增强创新意识,改善教学实效

高校篮球教学训练要走出困境,必须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结合高校学生的具体需求开展训练工作。高校体育教育更应该着眼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确保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获取信心、培养兴趣,以篮球为手段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为此,可创设真实场景、模拟比赛实训,在教学训练中进行一场趣味十足的篮球比赛。首先,根据学生的人数、资质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多种形式对抗,如3V3、5V5,或者是班级、寝室、年级之间的较量,教师充当裁判一角,完善比赛秩序。这种方式相对于枯燥的说教而言,更容易引发男女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在实际比赛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以及创造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完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

素质教育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肯定与采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也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特别是在教学方式上,要根据高校学生本身的差异情况进行设定,可通过分层教学模式实现这一目的。以中投训练为例,结合学生的资质能力,分为A、B、C三个小组[3]。A组成员具备一定的投射基础,命中率较高,可适当加大难度,尝试练习并掌握三分球的技巧;B组学员投篮水平一般,建议从三秒区投篮练起,逐渐适应后开始中距离练习;C组学员身体素质较差,臂力严重不足,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力量训练。确保训练方式、练习强度符合各个层次水平,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科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多媒体教学清晰易懂、生动直接,其方式如课件、视频、微课等,内容逼真、绘声绘色,要点难点一应俱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一味地播放技战术视频或图片,教师应穿插自己对传球、跑位、对抗的理解,并适当融入篮球文化,如NBA球队、球星的最新讯息,确保学生注意力集中,实现高效篮球课堂[4]。

(四)构建人性化评价体系

学生的身体素质各有差异,加之每个人的认知、理解、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采取人性化评价手段,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一个学期后,部分学生篮球技能娴熟,身体素质过硬,这些学生的考核标准就要适当抬高;有些学生底子薄,但进步幅度较大,对这些学生一是要鼓励,二是要查缺补漏,通过教师引导,认清自己的不足;另外一些学生仅仅具备基础能力,只要完成考核内容便可过关,难度不易过大。总之,考核评价不能以偏概全,要落实到个人。

三、结束语

高校篮球教学训练的改革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身为篮球教师一定要不遗余力地坚持教学创新、训练创新,不断提升个人执教水平,确保篮球教育工作长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程刚.对高校篮球教学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J].体育时空,2015(12).

[2]薛嵩剑.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探索[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0):75-75.

[3]张利超,马潇漫.讲解与示范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评价[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3(12):66-67.

[4]徐明胜,吉朝霞.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新方法研究——评《高校篮球教学理论探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8).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