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教育的城乡二分模式探究

2017-05-30王诗文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城乡差距教育政策环境教育

王诗文

摘要:我国目前的环境教育模式单一,集中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宣传,往往忽视了环境教育实践和效果的总结反思。特别是城市和农村往往不加区分一概而论采取相同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导致投入大见效少,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普遍存在。由于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生产生活模式不同,在进行环境教育时必须进行区分,根据二者的现实状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才可以通过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因此,采取城乡环境教育二分的模式是从实际出发的选择,也是目前社会进行环境知识初步普及和环境素质提高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环境教育;城乡差距;教育模式;教育政策;区别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6-0084-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6.017

与其他权利不同,环境权的实现更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和环境意识的确立,而不是仅仅依靠环境立法即可予以保障,甚至可以说,正是环境意识的不断强化,环境立法才可获得巨大的推动力。放眼世界,环境立法完备,生活环境优良的地区,无不是环境教育发达,有着高层次环境意识和环境参与能力的公民的地区,因此,加强我国的环境教育,增进环境公众参与是完善我国环境法治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是,无论是从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是从知识文化发展水平上考量,我国的城乡差异一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的环境教育迟迟不见成效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在于农村环境教育显著落后,而人员流动性的增强又导致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环境意识欠缺,导致城市和乡村均未形成良好的生活环境,欠缺环境意识的社会状况,也导致刚刚起步的环境教育成效甚微。因此,对环境教育的普及需要根据城市和乡村具体情况分别进行,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实现环境知识的普及和公民环境参与意识的提高。

一、我国的环境知识普及现状

环境教育是伴随着环境问题而提出的,其首次提出于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而真正走入正轨则是1975年10月联合国在贝尔格莱德召开的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上通过的《贝尔格莱德宪章》,这一宪章的发表为国际环境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环境教育的确立。这一时期,人类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已不再是遵守外在的行为规范,而是上升到人的情感、认知领域。环境教育不再是培养遵守规范的人,而是要培养有自觉意识并自觉采取行动的人。环境教育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我国的法律规范中,仅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教育条例》第三条中明确下了定义:“本条例所称环境教育,是指以环境意识、环境道德、环境法制、环境科普知识为主要内容,培养环境保护技能、树立环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而本文所指的环境教育与上述定义类似,不考虑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扩张,仅仅指主要以政府活动为主导,以普及环境保护法治与知识,培养公民环境保护意识,规范公民日常生活行为,促进公民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为内容的综合性教育活动。

中国的环境教育真正有所行动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1979年11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教育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确定在国内部分省、市、自治区进行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试点工作。国务院1981年在《关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可以说,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并不算晚,但是在具体实践方面却一直较为不足。

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形式通常十分单一,甚至是程式化工程。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对环境教育这类需要进行实地考察亲自动手的素质教育严重缺乏,往往只在一年中特定日子進行的“植树”、“节水”等活动作为环境教育了事,而且没有在这些活动中进行环境知识的普及。学生更是由于年龄不大,认识水平不足,仅仅将上述活动当做乐趣看待,甚至当做不用学习的节日,哪里还会真正思考行为背后的深意?更有甚者,将“大扫除”当做环境教育,完全扭曲了环境教育应有的含义。

我国的城市中小学至少还有相关课程,以及政府社会开展的大范围的“环保月”等宣传活动,这种面向公众,各部门协作,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短时间的“潮涌式”环境教育的模式,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中国环境教育的主流模式。客观来讲,这种“潮涌式”的模式在短期至少还可以有一定的影响力。而在我国的广大乡村地区,环境教育可以说完全没有开展,即使有短期的下乡活动,也都没有考虑当地环境,农民甚至将这些活动看做浪费时间,还不如文艺队受欢迎。但是,农村地区却是我国环境污染的重灾区,更需要进行环境教育。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环境教育往往成为一种形式而并没有进入实际操作。直到最近几年环境质量显著恶化已经使中国在世界环保领域受到关注,媒体的大量介入使公众意识到自己所生存的恶劣环境。加之环境立法的大量涌现,特别是大气污染已经成了“看得见”的问题,美国大使馆对PM25的普及和类似《穹顶之下》等的纪录片广泛播放,使人们重新对环境教育进行认识和反思,不过这也才是近十年来的变化。

二、环境教育城乡二分化普及的原因和意义(一)进行环境教育二分化普及的原因

首先,是乡村和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在一定意义上讲,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全球范围看,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而愈加严重,而这一时期正是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环境教育的目的是反思行为规范自身从而解决环境问题,是客观现实对主观认识冲击下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环境问题亦如此。考虑到我国城乡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环境问题也有所区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依然有着相当严重的分化,教育需要经济作为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经济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城市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对环境教育也有可能进行相当的投入,至少可以体现在校园教育和媒体宣传之中。乡村地区恰恰相反,地方收益本身就勉强解决当地的农业生产问题,没有经济能力投入到既不优先也不紧急的环保教育之中。

其次,乡村和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我国的城市地区的居民并不与土地直接进行联系,日常的生活也更加丰富,集中供水、供电、供暖,进行生活垃圾处理的模式也使其个人除了利用汽车一类移动污染源外往往不会直接对环境造成污染。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使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成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不当的农业灌溉直接导致水体污染,不科学使用农药和化肥以及塑料大棚的残留带来土壤污染,等等普遍存在。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污染日益严重,农村的生活垃圾污染不同于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其人均产量较低,且产生源分散,客观上集中收集与处理难度较大,集中处理设施的缺失也导致污染的进一步加剧。与科学耕种、处理生活废物相比,广大农民更关心的是农作物的产量和收益。单一的生活结构造就了低层次的文化需求,直接进行环境教育的普及显然成效甚微。

第三,乡村和城市地区对教育资源的接触程度不同。这是需要进行城乡二分教育的直接原因。在我国的城市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居民自幼便可在校园里接受环境教育,暂时不考虑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至少其具有可接触性,更不用说高校内對一部分“精英”提供的高水平专业的环境教育资源。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日常的环境教育和渗透成为可能,换句话讲,只要政府肯做,环境教育的就是一个开放的资源。乡村地区恰恰相反,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本身就低,农村的适学儿童要么就是无学可上,要么就是被要求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加之缺乏强有力管理机制,使得农民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环境教育。即便是可以上学的乡村地区,有限的师资水平使得环境教育几乎无法展开。

(二)城乡二分的环境教育的现实意义

第一,可以确保环境教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的分布,必须承认,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居民自身的环境素质基础是有着相当差距的。二分的环境教育模式可以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和最合理的适用,根据城乡居民不同的教育基础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从而逐步缩小城乡环境教育差异,提高全体公民的环境意识。

第二,对城乡环境教育面临的不同问题进行区别解决。城乡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的环境问题,若是不考虑地区的差异而进行统一的环境教育方法,不仅导致教育和实际的脱节,也是对有限的教育资源极大地浪费。城乡环境教育的二分正是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最佳选择。

第三,可以有力地促进环境法治的发展。教育和法治虽同为意识层面和上层建筑的一环,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法治的发展往往更注重“精英”的推动作用,而教育往往具有普遍层面的意义。但是,环境法治的有效运行需要公众一定程度环境意识为支撑,而这种环境意识的具备则以环境教育为前提。我国的城乡环境法治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实施情况也各不相同。总体来讲,农村地区的环境法治缺口较大,往往由于最基础的环境教育的欠缺导致环境法治止步不前。城市地区情况略好,但是环境法治的具体实施依然陷入瓶颈。因此,城乡环境教育的二分有利于打破目前环境法治僵局,推动全面立法,加强农村环境执法,促进城市环境守法,从而使环境法治建设迈入新台阶。

最后,城乡环境教育的二分是实现环境公众参与的必然要求。基于环境权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特殊性,公众参与之于权利的实现和救济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而公众参与是以环境教育的充分普及,公民环境意识的切实提高为基础的。加强环境公众参与,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环境参与,必须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基于城乡环境教育的现实状况,区分情况的城乡环境的二分教育的实施则为必然。

三、区分城乡进行环境教育的方法

城乡环境教育的二分看似复杂,实施起来却并不复杂,甚至比总括似的教育更具有可行性。此处所指的二分并不是将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分裂展开,而是在基础环境教育的途径上分别进行,而总体导向是与国家的环境教育政策相一致的。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我国明确提出:“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在小学《自然》课程、中学《地理》等课程中纳入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容;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发展与环境》课程,设立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生专业,如环境学等,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满足大中城市幼儿接受教育的要求,广大农村积极发展学前一年教育。注重扶持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培训,逐步缩小女童和男童以及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的差距。”国家的政策也是以加强全民整体素质为目标,并且也进行了基本的区域划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细化该划分体系的城乡环境教育二分模式,是一种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针对性解决方式,也更有利于教育成本的降低和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

(一)城市环境教育模式

首先,应当以家庭教育为起点,这是常常被忽视却极为重要的一点。城市地区居民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高素质家庭的增多也推动了家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子女往往通过聆听和行为模仿来进行家庭学习,其中就包含了实践的内容,以实践为主导的行为教育往往是此后的以理论为主导的学校教育所弱化的。环境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切身参与,家庭进行的行为环境教育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当代中国应试教育模式下对环境实践教育的漠视和欠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家庭教育看似是对青少年教育的起点,事实上也会对家庭中其他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家庭往往是几代人的构成,如果中间的一代人可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则其在对子女的环境教育过程中也会不自觉的对上一代人造成影响,从而推动整个家庭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教育不仅需要政府在全社会进行粗糙的呼吁,更需要深入到个体家庭进行细致化的引导。

其次,在家庭教育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措施是借助国家社会的力量将环境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家庭教育仅仅是环境教育的起点,随着子女不断地与社会接触,这种教育就需要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学校教育往往是个人教育最长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环境教育会对个体产生终身性质的影响。因此,将学校环境教育进行实质化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中国的教育现实中,学校不重视环境教育,很大的原因是缺少硬性的考核指标要求。因此,在素质教育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中,环境教育也应列为重要的项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把环境教育质量作为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环境教育质量评价的细则,使评价科学化。迫使学校去重视,去转变。当这种评价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环境教育体系也就自然而然的逐渐完备起来了。

第三,通过赏罚并重的形式进行社会的环境教育。社会是公民最终的出路。因此,社会层面的环境教育也就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环。城市地区的经济相对发达,除可以充分利用公众可接触到的各类多媒体、互联网等资源进行宣传之外,也可以通过发放环境知识手册,定期举办环境知识竞赛并提供高额奖赏等,通过加大投入等方式促使环境教育的广泛持久的开展,促进全民的广泛参与。与此同时,对于公民低素质的行为应当设置严厉的处罚措施,尽管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不满,但却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在新加坡,乱抛垃圾会受到严格的处罚,最高可处以高达1000新币的罚款或者“强制矫正劳动”(Corrective Work Order)。如果乱抛的垃圾很小,比如巴士票、烟头、停车券等,有可能被处以200新币的罚款,但是如果乱抛的垃圾比较大,比如食物、耀头、饮料杯等,就有可能被法院判处“强制矫正劳动”,可见新加坡对乱抛垃圾的行为实行较重的处罚,并且随时在报纸上公布名单,使违犯者在经济上和名誉上都受到损失。对于这些法律规定的实施,执法人员通常着便装,在人员集中的地区比如说巴士中转站、公共汽车站、火车站和购物市场等地方巡查,同时鼓励公众举报违法者。因此,除了规定的严格之外,有力的执行也是促进社会环境教育的重要保证。奖励和处罚并用是进行社会环境教育最有力的手段。只有不断推进环境教育水平和层次的深入,才能最终培养出自觉性强高素质的公民。

(二)乡村环境教育模式

在乡村地区,对于广大农民而言,生存就是自己所面临和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时,我国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往往也是生态和环境更为脆弱的地区。对于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往往是第一要务,是关系到生存的根本问题,农民甚至根本不需要也不愿意去接受环境教育。无论置于农村环境教育的投入有多大,基于农民缺少学习的主动性的现实,完全可以认为这些投入就是国家财产的浪费。因此,在农村地区的第一要务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可以将国家财政用于环境教育的补贴优先用于改善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状态。这并没有改变专款专用的实质要求,只有基本的温饱解决了,人民才会主动要求生活的更好,这是环境教育的前提条件,此时环境教育才有机会真正开始介入。

其次,在农村进行环境教育采取的形式与城市地区应当有着本质的区别。农民虽然与环境直接接触的的程度高,但是文化素养长期处于欠缺的状态,即便是知识也仅仅是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和生活常识,根本没有可能进行家庭环境教育。而农村地区的学校往往数量较少,而且基于农村地域面积广甚至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适学儿童往往没有足够的精力接受学校教育,加之農民的教育意识不强,往往更愿意让子女进行农业生产,办学难,招生难依然成为农村学校教育的重要问题,更不用说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缺乏这一后续困境了。因此,校园的环境教育在农村也是行不通的。

不过,农村熟人社会的特征为环境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农村的生产生活往往是以集体为单位的,环境教育即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展开。具体来讲,集体可以向每家每户分配任务,可以先从最简单垃圾定点丢弃、统一施肥方式等等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环境教育行为开始,并设置专门的监督人员,指定每户的负责人,鼓励互相监督,设置赏罚措施。熟人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乐于说三道四但也害怕他人指点自身。因此,上述方式实质上是一种道德观念上的外在约束,这一约束在集体社会的效用往往比想象中的强大,毕竟在集体中生活的人最恐惧的就是被集体抛弃,而这种相互监督的他律模式也可以有效的降低环境教育的财政投入成本。当这种以集体为单位的环境教育方式显示成果之后,农民看到现实的生存环境改善,自然就会主动地想维持好的生活甚至更进一步改善生活,此时再进行进一步的环境教育宣传往往就会事半功倍。

最后,对于各地传统的农业生产的保留与传承也是农村环境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本身就是与自然契合的生产方式,当代农业过多地加入农药、化肥、塑料大棚等现代化的元素很多都是受到农产品供不应求,产量指标的强制下达造成的。我国于1993年加入了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其中就有“依照国家立法,尊重、保存和维持土著和地方社区体现传统生活方式而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相关的知识、创新和实践并促进其广泛应用”;“保护并鼓励那些按照传统文化惯例而且符合保护或持续利用要求的生物资源习惯使用方式。”等支持传统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可以此为基础,设立恢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示范村并进行补贴和推广,激发人们向传统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方向回归,从而在将环境教育根植于农民的信念之中,实现环境教育和农业生产协调共进。

四、结语

我国城乡贫富分化相对严重,社会阶层结构相对复杂,对于环境教育的把握并不是简单地问题。进行城乡二分式的环境教育模式是顺应我国国情的选择,也是目前来看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践性的一种教育模式。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员流动愈发频繁,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也会对环境教育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城市地区的教育模式可以使进入城市的农村子女接触到环境教育,而其回到农村地区也会对农村的环境教育起到促进作用;而农村的环境教育模式也会让劳动力进入城市接触到环境教育时不会过于惶恐不知所措,从而形成农村和城市在交流中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提高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的公众参与,真正使环境教育辐射到全国,打破目前环境教育的僵局,实现全民环境意识的加强和环境素质的提高,从“浅绿”逐步过渡到“深绿”,真正在各类产业、各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建霞环境教育:由来、内容与目的[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2]崔凤,唐国建中国大陆的环境教育及其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范天森,吴广宇我国环境教育的缺陷与解决路径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4]王树义,刘琳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之法治保障——以立法保护为重点[J].环境保护,2015(21)

[5]黄宇中国环境教育的发展与方向[J].环境教育,2003(2)

[6]廖小平,孙欢环境教育的中国经验与中国现实[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7]张义,张合平,李丰生近年来国内农村环境教育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17)

[8]田青,云雅如,殷培红中国环境教育研究的历史与未来趋势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

[9]赵洁敏硕士学位论文新加坡特色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4)

[10]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11]范恩源,马东元主编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9

[12]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教育条例[S]2011年12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13]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猜你喜欢

城乡差距教育政策环境教育
我国教育公平的内涵与实施策略
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建设与缩小城乡差距的思考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实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国内在探讨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方面的研究综述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城乡初中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有效提高表达能力,拉近城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