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创新教育初探

2017-05-30骆方金

高教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育高校

骆方金

摘 要:由于具有强烈的政治方向性和思想引导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创新教育中具有定向、定性和导航的特殊功能,并在创新型人才培育中产生放大效应。因此,发展创新教育,高校应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特殊而独特的功能。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5-0057-02

Abstract: Because of its strong political direction guiding, great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and full play should be given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novation education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之魂。”创新教育应融入所有学科、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创新教育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培育创新型人才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关乎人才的性质和发挥作用的方向。具有正确政治方向的普通人,其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作用和贡献只是大与小问题,而不具正确政治方向的所谓“人才”,其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作用是正与负的问题,即其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作用是建设性,还是破坏性的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关键阶段,我们所需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决定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育卓越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培育和形成创新型人才正确的政治方向,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确立创新型人才正确的政治方向,首先要提升创新教育主体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教育主体的政治素质和创新素质直接关系到创新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及其社会影响的性质。其次,确立创新型人才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求把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卓越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除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外,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各种传播平台,延伸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和范围;鼓励学生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等。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确立科学的价值观

利益观是价值观的核心。高校培育创新型人才的科学的价值观的核心,是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利益是指导和调节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动力。追求和满足个人利益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和满足个人的合法利益无可厚非。然而,“合法”只是公民追求个人利益的法律底线,而公民追求个人利益还应遵循“合理”这一道德原则,即个人获得的利益应小于自己对社会的贡献。个人社会贡献与个人所获利益之差的大小、有无和正负,决定了个人的社会价值及其对社会进步所起作用的大小、有无和正负。作为公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科学的价值观应该是,个人的“所得”与其为社会的“所出”呈正相关关系,“所出”与“所得”之差越大,其社会贡献就越大,其人生价值就体现得越充分。而作为创新型人才,由于其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各种能力较强,其价值观状况对其社会贡献的大小、有无和正负的影响则更大。因此,培育和形成创新型人才科学的价值观,对于创新型人才成长及社会进步,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而培育和形成创新型人才科学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体现。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创新型人才科学的价值观,应以培育创新型人才正确的利益观为抓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创新型人才将个人合法利益与集体、社会和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在实现集体、社会和国家利益中实现个人利益。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培育深挚的爱国主义情感

毋庸置疑,创新型人才要具有国际视野。因为,创新需要学习、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科技文化在内的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在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今天,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和创新越来越需要开展广泛而紧密的国际合作。因此,创新型人才要具有国际视野。然而,由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意识形态偏执和冷战思维犹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國家安全正面临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严重威胁。这样,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我国难以以国际合作和贸易的方式获得。这就要求我国的创新型人才不仅仅要有国际视野,更要有为国家民族复兴而努力的厚重笃深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其培育具有国际视野更具爱国主义情怀的创新型人才的主渠道作用。我国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爱国主义内涵十分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方法和形式,科学利用和深度挖掘其中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大力培育具有深挚爱国主义情怀、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努力的创新型人才。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培育和形成优良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为达到目的或实现目标在決策和行动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优良的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面对不利局面,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具有目的及其可达性、正向性、自觉性、坚定性、自制性和坚持性等特点。优良的意志品质对创新型人才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创新不仅仅是一般的创造性活动,而是运用现有的知识、物质和技术条件创造和形成新的知识、理论和事物的过程。创新尤其是重大复杂的创新工程,充满了复杂性、艰巨性和不确定性或风险性。这就要求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勇于面对各种挑战,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直至预期目标实现的优良的意志品质。而创新型人才优良意志品质形成,除了自身意志禀赋、家庭和社会环境磨砺等因素作用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而且能够发挥其专门而独特的引导和培育作用。

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动力产生于需要,需要越迫切、越强烈,动力就越强烈、越持久。创新型人才创新活动的动力,除了来源于其个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外,还受制于国家、社会、民族和人民的需要。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创新型人才,除了追求和满足个人合法的利益和需要外,要树立崇高的远大理想,置国家、社会、民族和人民的需要于个人需要之上,以国家、社会、民族和人民的需要制导个人需要,指导其创新性活动,以个人需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社会、民族和人民的需要。这种高尚的需要观并不能自发形成,需要各种因素的合力作用和影响。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其对创新型人才进行专门而有效的激发、引导和教育,能够在这种高尚的需要观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精神动力。当前,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激励功能要与当今中国国情、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任务和发展前景结合起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后发的发展中国家,当前我国的核心任务和目标是,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使学生明白,我国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体制机制创新,跨越式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没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是难以想象的。以此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热忱和创新精神,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培育创新型人才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活动及其成效和成果依赖于科学的创新方法。而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也需要依托科学的创新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应当且能够在促使大学生掌握科学的创新方法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为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提供哲学高度的方法论指导;紧密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教学内容,有机地将一般创新原理和方法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并结合学生专业实验课和实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创新方法。

总之,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所有学科、所有创新教育主体的共同努力。由于具有强烈的政治方向性和思想引导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创新教育中具有定向、定性和导航的特殊作用,并在创新型人才培育中产生放大效应。因此,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大力倡导和发展创新教育,高校应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创新型人才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付军龙,等.大学创新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甘黎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教育有机融合举隅[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4).

[3]漢光瑞.创新教育思辨[J].教育探索,2014(6).

[4]林桂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育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2(4).

[5]邵广军.创新教育理念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7).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育高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