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日本大地震后岩手县民俗艺能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2017-05-30沈思涵

歌海 2017年5期
关键词:岩手县社会性

沈思涵

[摘 要]民俗艺能是指各民族在其地域生活中,当地居民自发形成并传承的戏剧、舞蹈、音乐甚至是具备类似要素的仪式等。民俗艺能是以当地居民的现实生活中的集团性祈祷活动为原点的。根据日本民俗学家本田安次对于日本民俗艺能的分类方法,进而具体阐述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岩手县{1}民俗艺能面临的危机,提出通过利用民俗艺能的社会性、重新审视民俗艺能的文化空间等方法谋求地域社会的重建。

[关键词]岩手县;民俗艺能;东日本大地震;社会性

根据日本小学馆编撰的《日本大百科全书》给出的定义,民俗艺能是指各民族在其地域生活中,当地居民自发形成并传承的戏剧、舞蹈、音乐甚至是具备类似要素的仪式等。因为民俗艺能植根当地,富含乡土气息,所以在日本以前也叫做乡土艺能和乡土艺术,而把这些艺能统一改称为民俗艺能是与1952年的“民俗艺能协会”的产生密不可分的。将民俗艺能冠以乡土之名往往更倾向于强调其地域性,其实这些民俗艺能在形成地域性之前,可看作是对整个民族共有的基层民俗文化忠实的传承,从全民族整体的角度进行考察才能明晰民族艺能的基础,而同经过特定阶层的人对其进行艺术化加工后的民族艺能相比较后,又能清楚认识到民族艺能的发展变化的过程。1950年由日本文艺部艺术节执行委员会主办的“全国乡土艺能大会”,自1957年以来改称为“全国民俗艺能大会”(1968年以后由日本青年馆主办),这个称谓也逐渐固定下来。

一、民俗艺能的本质与特色

民俗艺能是以当地居民的现实生活中的集团性祈祷活动为原点的。也就是说,在日本,从绳文时代晚期到弥生时代是以水稻的耕作为中心的农耕时代,各个村落将农作物的丰收视为生活安泰、生命持久的象征。所以同中国一样,在农历的季节交替之际,迎神祭祀,祈祷生产顺遂、生命安息,或者是感谢愿望得神庇佑得以实现。这些祭祀仪式是民俗艺能产生的“母体”,歌(ウタ)、舞(マイ){2}、踊(オドリ){3}等就是在这些祭祀仪式中产生、发展的。歌(ウタ)在日语中通打(打つ)、诉说(訴える)等词语。日本人自古以来坚信语言中富有神灵的不可思议的力量,而这些神灵的力量将会撞击对方的心灵,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在祭祀活动中会有神职人员高唱饱含委托人愿望的祝祷词。而舞(マイ)可直译为旋转、回旋的意思,为了进入神人一体的恍惚状态,转圈回旋行为渐渐成为固定模式,并逐渐发展成舞(マイ),在这种状态下向神灵诉说祝祷词的形式也就成为日本说唱故事①的原型。踊(オドリ)可直译为跳跃的意思,集团性一起跳跃旋转,从而感受到神人一体的喜悦,从中产生驱逐恶灵、镇压灾厄的威力,久而久之演变成穿着华服旋转跳跃,进而变成各种各样的踊(オドリ)。而每一年祭祀活动随着季节变化周而复始地举办,也客观上加速了民俗艺能的产生和扎根当地居民生活。

以新春的祭祀活动为例,农村每年都会举办祈愿预祝当年农作物丰收的祭祀活动。以小正月②为中心,通常称为田游、御田、春田打等。當地人会在小正月的祭祀活动上表演台词、口技、歌谣等掺杂在一起艺能和插秧踊、预祝丰收舞等。与此同时,还要模拟平整土地、耕田、播种、驱鸟除草、收割等种植水稻的全过程。农民坚信在真正耕作之前集体顺遂地预演一遍耕作的全过程,土地就会感应到他们的愿望,接下来当年的耕作就会像他们预演的那样顺利。这也就是所谓的感应咒术、类感咒术③的一种。基于这样的信仰,在某些渔村,也会在渔船出海打渔之前,用动作或歌曲表现渔业丰收的情景,希冀可以在渔船出海之后顺利丰收。

像这样在日本各地,各项民俗艺能之所以得以扎根于当地居民的生活不断传承至今,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看,是因为各个村落把这些艺能当成成人教育来看待,给予青少年力所能及的角色任务,通过不断地艺能练习,从而对其进行身心的磨练,使之成为符合社会普遍价值标准认可的成人。而且,对于普通日本民众来说,一年到头辛勤挥洒汗水劳作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充满幸福感、满足感的生活,而只有各项祭祀活动是整个地域范围内普通民众的大联欢,可以载歌载舞忘掉生活的种种忧愁,因此富有生命力的民俗艺能才以祭祀活动为基石产生。除村落范围内的祭祀活动之外,以家庭等更小范围为单位举行的祭祀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民众对于歌舞等民俗艺能的培养和传承。

二、民俗艺能的分类

遍布日本全国的民俗艺能时至今日已是不胜枚举。以从中国传入日本的舞狮为例,仅一个町村内就有五、六个地域内拥有舞狮这项民俗艺能。日本民俗学家本田安次(1906-2001年)根据艺能形态、信仰内容和艺能流派等方面对日本的民俗艺能进行了归类。根据他所著述的《图录日本民俗艺能》(1960年),民俗艺能大致可分为五类,分别是神乐、田乐、风流、祝福艺、外来派等。

这个分类法是本田安次基于常年累月实地勘查,按照民俗艺能各自的特质和历史进行的独创的分类方法。他特别指出日本的民俗艺能大致以祈求人的长寿、谷物的丰收和驱逐危害人类生命的恶灵为目的而产生。以祈求长寿为基础产生的神乐、以祈求谷物丰收为基石的田乐和以驱逐恶灵为基石产生的风流是民俗艺能分类的支柱,这也成为本田安次之后的民俗学家对民俗艺能进行分类的依据。

此外,日本民俗学家池田弥三郎在著述《日本人的艺能》一书中,提倡将季节、舞台、演员、看客、台本五大因素作为制约民俗艺能是否成立的基准而进行民俗艺能的分类。比如说,以季节为基准进行分类的话,可将民俗艺能分为新春的艺能、春的艺能、夏的艺能、盂兰盆节的艺能、秋的艺能和冬的艺能,诸如此类。这种以季节为基准的分类方法与本田安次的分类方法多有重合之处,以此也可以了解到民俗艺能与季节性的祭祀活动的关联。

三、作为无形民俗文化财的民俗艺能

日本现行的《文化财保护法》制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与文化财保护相关的法律有古社寺保存法、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与国宝保存法等,每部法律都有其限定的保护对象。但是《文化财保护法》是“以保存文化财、且充分利用文化财、使其有利于国民文化向上发展、为世界文化进步作贡献为目的的”法律,定义各类文化财并明示其内容和价值。当时,设置文部省下属的文化财保护委员会(文化厅的前身),统一推进文化财保护。《文化财保护法》包含了之前的法律并未涉及到的无形文化财的保护问题,民俗艺能也被纳入无形文化财的一部分,对其采取资助、公开措施进行保护,但并没有开始施行指定制度。

1954年,《文化财保护法》进行了第一次的修正。该法律重新整備了文化财的相关定义,将文化财划为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资料、纪念物四类。在世界范围内首创重要无形文化财(也就是设立人间国宝的指定制度)、选择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以外的有价值的无形文化财采取记录等措施进行保护。而且,将价值高的有形民俗资料指定为重要民俗资料,无形的民俗资料也进行选择采取记录等措施谋求保护。

无形的民俗资料是指“衣食住、职业、信仰(主要指民间信仰)、例行节日活动相关的风俗习惯”等。并没有对无形民俗资料施行指定制度的原因是无形民俗资料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不适合采取指定制度进行保护。而民俗艺能通常被认为是无形文化财与无形民俗资料共有的部分,事实上基于1951年制定的“应采取资助措施的无形文化财的选定基准”,1970年以后每年民俗艺能都被选择为应当采取记录等措施的无形文化财。

但是,在日本的高度经济成长期,随着近代化与都市化的极速推进,文化财一度陷入困境。1975年,为了强化文化财保护,文化财保护法被再次修正。依据这次修正后的结果,文化财被分为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纪念物与传统建筑物群等五类。民俗资料更名为民俗文化财,有形民俗文化财与无形民俗文化财中均引入了指定制度。其中,民俗文化财指的是“衣食住、职业、信仰、例行节日活动相关的风俗习惯、民俗艺能以及用于其中的衣服、器具、房屋及其它物件,是理解日本国民生活推移过程不可缺少的东西”。

有关民俗艺能最大的改变是,将民俗艺能统一定位为民俗文化财。在旧的文物财保护法中,并没有明文规定民俗艺能到底属于哪种类别的文化财,而在具体施行保护措施过程中,通常将其既处理为无形文化财也处理为民俗资料,1975年的修正法案终于明确定义了民俗艺能归属于民俗文化财。在这之后,民俗艺能作为重要文化财进行指定,或者是被选择为应采取记录等措施的无形民俗文化财。这样一来,既能明确艺能的产生或成立,又能看出艺能变迁的过程,还能显示出地域的特色。地方公共团体也基于文化财保护法逐渐制定文化财保护条例,全国各地的民俗艺能逐渐被指定为都道府县和市町村的无形民俗文化财。

四、东日本大地震以后的课题及解决办法

日本岩手县一直被誉为“民俗艺能的宝库”,有超过1000种的民俗艺能正在传承中。仅太平洋沿岸地区就有以神乐、虎舞、鹿踊、念佛剑舞为代表的约250件多种多样的民俗艺能。但是2012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给岩手县的民俗艺能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在2012年9-11月举办的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的企划展“将记忆串联——海啸危害与文化遗产”(記憶をつなぐ—津波災害と文化遺産—)上,将岩手县的民俗艺能定义为记忆的储存库。也就是说,岩手县沿岸部的民俗艺能是地域社会成立的精神支柱。

(一)地震后岩手县民俗艺能面临的问题

岩手县宫古市的黑森神乐与普代村的鹈鸟神乐在2005年作为“陆中沿岸地方的神乐”(陸中沿岸地方の廻り神楽)被选择为应采取记录等措施保存的无形文化财。而黑森神乐在2006年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鹈鸟神乐在2011年被指定为岩手县无形民俗文化财。但是岩手县沿岸部被指定为岩手县无形民俗文化财的民俗艺能屈指可数,大多数情况下都还没有被市町村指定。由于岩手县与市町村并未对所辖地域内的民俗艺能进行充分的行政调查,所以在政府的调查报告中甚至对于许多民俗艺能是否存在尚存疑点,更不用说东日本大地震后有关受灾地区的民俗艺能与民俗艺能团体的相关信息了。当然,与之相对应,岩手县与各个市町村对于受灾后民俗艺能团体的支援活动也难以为继。该县内处于未指定状态下的民俗艺能几乎处于透明状态,岩手县与市町村也难以对其进行直接干预保护。

(二)地震后对岩手县民俗艺能的重新审视

在日本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作为危机管理的预防对策,今后至少应该将全部的民俗艺能指定为市町村的无形民俗文化财。以岩手县沿岸部为例,东日本大地震给整个地域社会带来了难以磨灭的经济上、精神上的创伤,而以民俗艺能为代表的无形文化财却能在极端情况下,提供使该地域社会重生的可能性。充分发挥民俗艺能的社会性功能,将民俗艺能的传承与振兴地域产业紧密结合,早在1994年日本文化财保护企划特别委员会制定的审议经过报告“顺应时代变化改善充实文化财的保护措施”(「時代の変化に対応した文化財保護施策の改善充実について―報告―」)中,就提出了要积极推进文化财的活用。也就是说,要将民俗艺能等文化财与企划、观光旅游、工商、农林水产、建设等关联行政部门密切合作,尽力推进施政策略的展开。

比如说,进入平成时代(1989年为平成元年)以后产生的大槌町的城山虎舞,作为地域民俗文化的象征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但仅仅将其作为无形民俗文化财的一种进行保护与传承,这样的视角略微狭隘。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给“民俗艺能的宝库”以重击的东日本大地震给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民俗艺能的契机。我们不仅仅应该重新审视民俗艺能本身,更应该重新认识培育出民俗艺能的文化空间。上文提到的被选择为应采取记录等措施的无形民俗文化财——黑森神乐和鹈鸟神乐,作为拥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文化财已经得到了官方认可,而某些日本民俗学者主张,岩手县沿岸部的村落秉持敬畏之心接受神乐这种形式的民俗艺能本身,更是值得作为应该采取记录等措施的无形民俗文化财而高度赞扬。但是,黑森神乐与鹈鸟神乐进行巡回的村落在东日本大地震时遭受致命一击,一直以来接受神乐的村落已经逐渐消失,神乐这种表演形态陷入了危机的状态。如何保存文化空间的这一命题也关联到黑森神乐和鹈鸟神乐的维持,甚至事关整个地域社会的重建。目前东京都历史文化财团着手“支援受灾地区文化艺术事业”(「東京都による芸術文化を活用した被災地支援事業」)项目,着力于重新创造釜石市箱崎町白浜和岩手县内陆部的文化空间。这个项目为重建民俗艺能的文化空间提供了范本,有利于民俗艺能的保护与传承,进而重建整个地域社会,最终达到修复地震带来的巨大精神创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枝川明敬.我が国における文化財保護の史的展開[J].文化情报学:骏河台大学文化情报学部纪要,2002(6).

[2] 桥本裕之.無形民俗文化財の社会性——現代日本における民俗芸能の場所[J].追手门学院大学地域创造学部纪要,2016(3).

[3] 小学馆编辑部.日本大百科全书[M].东京:小学馆,1994.

[4] 日本経済産業省. 「文化産業」立国に向けてー文化産業を21世紀のリーディング産業にー[EB/OL].http://www.meti.go.jp/committee/materials2/downloadfiles/g100405a04j.pdf#search=%27%E6%97%A5%E6%9C%AC%E6%96%87%E5%8C%96%E7%94%A3%E6%A5%AD%27,2010-06.

[5] 福岡アジア都市研究所.「文化産業」振興における日中都市間協力に関する研究報告書[EB/OL].http://urc.or.jp/wp-content/uploads/2014/03/bunka_000.pdf#search=%27%E6%97%A5%E6%9C%AC%E6%96%87%E5%8C%96%E7%94%A3%E6%A5%AD%E6%88%A6%E7%95%A5%27,2008-03.

[6] 日本文化廳网站.東日本大震災関連情報[EB/OL]. http://www.bunka.go.jp/earthquake/.

[7] 垣内恵美子.文化政策の基礎知識——国は文化にどう関わるのか?[EB/OL].http://synodos.jp/culture/14046.

[8] 青木保.都市の魅力と日本の文化産業のあり方.[EB/OL].http://www.mlit.go.jp/kokudokeikaku/iten/service/newsletter/pdf/74/i_02_74_all.pdf#search=%27%E6%97%A5%E6%9C%AC.

[9] 日本经济产业省.「文化産業」立国に向けて―文化産業を21世紀のリーディング産業に[EB/OL].http://www.meti.go.jp/committee/materials2/downloadfiles/g100405a04j.pdf#search=%27%E6%97%A5%E6%9C%AC%E6%96%87%E5%8C%96%E7%94%A3%E6%A5%AD%27.

[10] 张胜冰,徐向昱,马树华.世界文化产业概要[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11] 刘绍坚.文化产业: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2] 苑利.民俗学与遗产学视域下的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猜你喜欢

岩手县社会性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THE WALKING DEAD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日本奶业深受雪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