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传播:现代传媒与民族村寨文化建构研究

2017-05-30饶蕊

歌海 2017年5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

饶蕊

[摘 要]现代传媒以其传播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的特殊优势,已逐渐成为推进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播中的重要载体与发展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借助现代传媒力量,推进民族地区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乡村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云南省石屏县慕善村花腰彝族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可深入研究分析现代传媒在民族村寨文化传承、发展与乡村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并系统研究现代传媒在推进民族村寨文化建设中介入方式与推进机制,为我国民族村寨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现代传媒;民族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民族村寨;文化建构

在当今社会,现代传媒已进入全媒体时代,改变了人们的文化观念与生活方式。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播主要以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等方式进行,其中以主流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具有专业化、权威性的传播效应。近年来,各种媒介不断介入民族地区,对民族地区各项事业与社会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引领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也促进村寨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云南石屏县慕善村就是一个成功典范,该村花腰彝族文化的发展与各类现代传媒的宣传引领具有密切的关联。

在此,本文就现代传媒(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慕善村花腰彝族文化传承、传播中的特殊作用与方式进行系统研究。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观察和参与体验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法,先后6次前往慕善村进行调查,经常与村民、舞龙姑娘进行交流,感受村里的祭龙、舞龙及其它民俗事項,了解村民对现代传媒与民族关系的认知和态度,获得了慕善村彝族文化发展较为客观的原始资料,为探讨现代传媒对乡村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的作用及其机制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一、慕善花腰彝村概况

慕善村地处石屏县哨冲镇的偏僻山区,这里山环水绕、绿树成荫。全村土地面积20.28平方公里,共233户、895人,村中花腰彝族占人口的90%以上。村民以农耕生产为主,并附带养殖、采集、牧渔等经济形态。该村民族文化丰厚,文化传承体系较为完善,至今仍保留完整的彝族家支制度结构、民俗节庆事项、宗教祭奠仪式及本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字、歌舞、刺绣等文化内容。作为农耕民族,花腰彝尤其重视与农事生产密切关联的民间祭龙仪式。而以祭龙仪式衍化而来的“舞龙”活动,是村里人们最为推崇的民族活动形式。

作为一个自然环境封闭的原始村寨,花腰彝这个彝族支系长期是一个默默无闻、与世无争的族群,慕善村也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无人问津的小山村。这里的人们一直过着宁静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田园生活,族人们期盼走出大山,走向富裕的生活。但由于山川的阻隘与社会的隔障,族人们始终无力改变慕善村长期封闭、贫困的落后面貌。

二、现代传媒对慕善村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探索

(一)舞台展演与媒体传播带来的发展契机

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民族地区的歌舞资源得到大力开发。2003年由著名艺术家杨丽萍编导的《云南映像》大型民族生态歌舞隆重推出,其中由慕善村花腰彝族少女表演的“花腰拍手舞”和“海菜腔”给人们带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而引发各类媒体对该村的宣传报道,使该村传统的民族歌舞渐为人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历史机遇。

(二)央视青歌赛的成功,激发起整个族群的文化自信

慕善村的花腰歌舞活动璀璨多姿。但长期以来,这些歌舞活动却藏在深山,无人知晓。2004年花腰彝族青年李怀秀、李怀福的“海菜腔”在央视青歌赛中获得金奖,随着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介入宣传后,该村的民族歌舞活动在国内声名大振。“花腰歌舞”借助传媒力量得到弘扬的成功之举,激起了族人们传承本民族歌舞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使村里青年积极投入到本民族歌舞艺术的弘扬之中。这也为慕善村的民族传统活动——“花腰舞龙”活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访谈中,笔者也感到村民对现代媒体在民族文化、歌舞传承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好评。如村长王学福认为:“我们村近年来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尤其离不开广大媒体的宣传报道。”孙正尧老人也说:“过去,我们的舞龙活动只有在乡村祭龙仪式中出现,通过比赛和电视的宣传,舞龙活动才能走出村寨。”舞龙姑娘孙艳美说:“过去,在村里我们都不知要做什么,都想出去打工,现在通过参加各种比赛和表演,才知道我们的舞龙、歌舞原来是最好的东西,我们要把这些好东西发扬下去。”通过上述访谈,我们深知现代媒体的介入,对乡村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条件。

(三)“花腰舞龙”凭借民族赛事平台与传媒平台走向世界

舞龙是花腰彝祭龙民俗中的传统文化活动。在历史上,花腰彝民间沿承着厚重的“龙崇拜”观念,每至农历正月、二月的祭龙仪式中,人们都要举行舞龙活动。在清代,石屏花腰彝村就流传有“祭龙”与“舞彩龙”的活动。如乾隆《石屏州志》就载有:“夷人多祀龙,绘像骑五色龙,剪纸为兆,始事时村巫通夕歌舞”①的祭龙、舞龙习俗。

传统中的“花腰舞龙”活动者均为男子,女子不得从事。在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人们的文化观念发生巨大变迁,使村里兴起了女子舞龙活动。1994年石屏县举办的首届豆腐节,花腰女子舞龙队登台表演,该项目一经亮相,便获广大媒介与社会的好评。②1999 年,女子舞龙队在“中华舞龙大赛”中荣获金奖。2003年,花腰女子舞龙队走进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赛场,并获民运会表演项目一等奖。她们的成功,引起了众多传媒的广泛关注,各类传媒纷纷进入慕善村,对花腰女子舞龙队进行巨量的采访报道。

为展示慕善村女子舞龙队的成长历程,2004年以花腰舞龙活动为原型的电影《花腰新娘》在幕善村开机拍摄。影片上映后,夺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电影用镜头的语言和符号诠释与传达了花腰舞龙的民族精神含蕴,使电影《花腰新娘》在国内获得巨大成功,而进一步提升了“花腰舞龙”在国内外的社会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

2008 年“花腰舞龙”应邀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大表演,节目在世界各国电视台全程实况播出。凭借奥运会的巨大影响与各国媒体的传播推广,使慕善村这个边远地带的舞龙活动以独特的民族文化符号,加快了走向世界的步伐。从此,花腰女子舞龙队应邀几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她们代表祖国远赴泰国、新加坡、越南、荷兰等国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进行表演,充分地展现了中华民族舞龙文化的精髓与花腰姑娘的时代风采。

(四)现代传媒引领花腰文化生态体系的构建

“文化生态”指特定民族或区域人们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物质器具等因素所构成的独特结构与功能的文化体系,①也包括乡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观念文化的综合生态体系。村寨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生态体系,这也就是“鱼”和“水”的特殊依存关系。

通过电视、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媒体对慕善村文化的传播,村民们逐渐发现自身民族文化的特有价值,并深知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社会与文化生态环境。村委会以更高远的视角,推进民族文化生态体系的建构。他们从仅仅重视花腰歌舞的传承、发展,转向对民族文化生态体系的完整建构。为此,村委会投入10多万元资金,在该村修建起“民族文化传承馆”,组织年轻村民进行花腰彝族语言、文字、刺绣、歌舞、舞龙等内容的传习。由本村文化传承人孙正尧、普长玉、张士林等进行教学培训,以保证村寨民族文化后继有人。

为再现古村落的原有风貌,村委会出资组织村民对村寨中遗存的古寨门、宗族祠堂、石板路、土掌房群落、古街道、古树、古井等进行完整性修复。同時,还积极组织申报花腰彝文化遗产项目。目前花腰彝传统的烟盒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花腰彝的舞龙、剪纸和歌舞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于慕善村民族文化特色突出、传承保护成效显著,该村两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五)现代传媒为慕善村民族文化旅游拓展市场

民族文化学者潘鲁生认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村文化生态的首要问题是主体缺失。我国乡村应实施青年农民的固土培训计划,即以农业生产和乡村手工艺等为重点,结合乡村民间文化特色发展手工艺等农村副业,设立农村产学研合作基地,以促进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①这是当下我国农村民族文化传承中一种较为可行的发展模式。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进农村生态保护,加大农村发展活力,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村经营体系。”②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村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科学发展指明了道路。

乡村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要在解决民族群众生计难题基础上,通过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配置、创意包装与市场开发,为广大民族群众带来脱贫致富的实效,才能激起人们传承、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与行为。

在这方面,慕善村花腰彝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我们提供了鲜活可鉴的案例。慕善村“花腰舞龙”“花腰歌舞”通过现代传媒的力量在国内一举成名之后,该村就着手制定《绿色经济强村、民族文化兴村、旅游经济富村》的乡村发展规划③。组织村民进行村容美化、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兴办乡村农家乐、修建文化广场、表演舞台和游客接待中心,创建起集民族歌舞展演、民族风情观光、花腰服饰展销及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体系。

目前,以花腰舞龙为“龙头”的慕善村民族表演带动了全村地域文化旅游的全面发展,也促使乡村各类旅游产品的畅销。如村里许多人家都展示有制作精美的民族服饰出售, 一套花腰服饰售价均在3000元以上。2015年该村旅游收入已达160多万元,为全体村民增添了一笔可观的经济收益,并为花腰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巨大的物质与精神力量。

2013年2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花腰舞龙,舞出农家好生活》为题,对慕善村乡村文化旅游进行深度的系列报道,该报道将“花腰舞龙”形象地比喻为带动乡村文化建设、促进村寨旅游发展的“龙头”。2015年2月23日, 中央电视台春节特别节目《过年中》播出了花腰彝族民族节庆“德培好”的盛大祭龙祈福仪式,再次展示了该村的别具一格的民俗内涵和民族魅力。在现代传媒的传播、引领与推动下,慕善村的花腰舞龙逐步从传承中走向辉煌,并带动全体村民走向文明富强、幸福小康的新生活。

三、现代传媒对民族村寨文化传承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具有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资源禀赋,并制造各种文化事件

乡村民族文化的发展,要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格鲜明的文化资源,这是吸引传播媒体与广大受众的独特要素。同时,要借助各种文体竞赛、展演、影视节目、民俗节庆、文化名人来制造相应的文化事件,才能引起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与传播宣传,并对乡村民俗活动进行有效的文化营销与推广,才能促进村寨民族文化的传承、建构与发展。

(二)传递正能量,为村寨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动力

现代传媒作为国家大政方针与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也是传播先进文化、推广科学发展方式、倡导社会文明的传播载体。它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同时,还具有传播知识、引领发展等重要作用。国际著名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可以改变人类的感官,也可以改变人类观察世界的方式。所以,可以决定社会的演变。”④传播媒介可通过正能量的传递,为民族村寨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积极的动力源泉,产生“传播正能量、凝聚大气场、促进大发展”等特殊作用,为民族村寨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三)积极引导,创建村寨民族文化科学发展的舆论环境

由于民族村寨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来源有限,人们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发展政策缺乏全面了解。使人们对乡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文化建设缺乏科学的谋划。为此,大众传媒要以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繁荣做出应有贡献。目前,我国大多数民族地区都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许多地方已实现互联网、手机网络的连通,少数民族群众接收大众传媒信息的途径与日俱增。这就为大众传媒引导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条件。慕善村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历程,就凸显出现代传媒在宣传、引导、推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注重传播渠道,推进村寨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

由于现代传媒具有覆盖面广、传播快捷与社会影响力强等优势,可通过其特殊的传播渠道将相对边缘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向外宣传与推广。“技术媒介目前能够在全球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重新确定象征效果,重构社会生活与文化,使我们生活在一个重叠性的世界,这个世界消除了文化等级和领域之间的分离。”①由此,现代传媒可改变长期以来强势文化对边缘弱势文化的单向渗透状况,实现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双向传播与交流。

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媒介传播中,最具影响力的媒体是电影、电视。“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融合了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手段,在展示现实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②如以花腰女子舞龙为原型的电影《花腰新娘》播出后,立刻引起社会对慕善村“花腰彝”族群文化与舞龙活动的广泛关注,并引起各类媒体对该村的宣传、报道。为花腰舞龙走向北京奥运会、走进央视“春晚”、步入国际文化舞台,搭建了跨越发展的桥梁。

除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对该村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以及村民文化自觉的建立也不容小觑。微博、微信作为当代社会交往、信息获取的工具,有即时性、便捷性、交互性、互动性等特点。有关花腰彝在国内外展演的短文,村民们乃至整个石屏县人都会相互转发并推送至朋友圈。这是在社交媒体上的民族形象的自我展示行为,在集赞和评论的互动过程中,行为主体的社交需求及民族自豪感得到极大的满足。

(五)进行传播营销,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品牌是现代市场竞争的有利工具,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依据。“品牌文化指有利于识别不同销售者的文化产品与劳务,使之与竞争者产品区分开来的名称、符号、设计或这些要素的组合,及它所代表的产品标识、情感属性、文化符号、个性形象等價值观念的总和。”③

现代传媒凭借其传播技术、传播工具、传播渠道、传播信源与社会公信力,在广大受众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现代传媒在乡村民族文化建设方面,具有传播文化、传承文化、发现文化与提升文化等重要功能。”④这就是现代传媒在乡村民族文化品牌建设中,传播民族文化、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的功能和意义所在,作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与旅游产品促销平台,在旅游产品推广、旅游景点推介与市场营销等方面发挥着特殊和优越的作用。

当下的花腰彝族舞龙与歌舞活动不仅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亮点,也是县、州、省乃至国家大型文体展演的品牌节目,并已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人们到石屏县和慕善村旅游,都要观赏花腰舞龙与歌舞的表演。加上“花腰新娘旅行社”“龙之彝文化传播公司”的相继成立,把花腰彝乡村文化旅游推向新的高潮。为更好地传承、传播花腰彝民族文化,由当地民间创办的花腰彝族博客、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相续建成,这种新型的现代传媒形式,将进一步提升花腰彝族文化、歌舞艺术与文化的社会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
票房拯救了电影拯救不了文化
互联网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播新思路
论动态平衡型文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带一路”战略下如何构建中国文化传播体系
中国乌龙茶“一路一带”文化构建与传播研究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