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宁夏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的理论逻辑和政治导向
2017-05-30李喆
李喆
摘要:宁夏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和鲜明的政治导向。《报告》通篇贯穿一条主线,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视察宁夏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即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鲜明体现一个理念,即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洋溢一种精神状态,即“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
关键词:党代会报告;理论逻辑;政治导向
中图分类号:D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7)05-0033-04
宁夏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石泰峰书记做了《振奋精神,实干兴宁,为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的报告。党代会精神集中体现在党代会报告中。党代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回顾总结宁夏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勾画了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描绘了宁夏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美好愿景,是新一届自治区党委向全区各族人民立下的宣言书和发出的动员令。党代会报告主题突出、目标明确、精辟深刻、催人奋进,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和鲜明的政治导向。
一、《报告》通篇贯穿一条主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视察宁夏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基于世情国情党情、立足当今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的关乎中国当前和今后发展的崭新思想,讲话围绕“什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主题,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当今中国的改革发展、经济社会建设、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根本引领和基本遵循。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视察指导工作。先后到西吉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缅怀先烈,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察看万亩冷凉蔬菜种植基地,金凤区新城清真寺与宗教界代表人士交流,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察看移民村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贺兰县宁浙创业园了解电商企业发展情况,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察看煤制油项目发展情况[1],并在银川主持召开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其间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是我们奋力拼搏、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地方党代会报告作为指导一个地方一定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一个根本性的原则就是必须准确贯彻体现中央精神,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报告》充分遵循了这一点,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视察宁夏讲话精神贯穿于始终,使之成为《报告》的主线。
1.《报告》的主题“振奋精神,实干兴宁,为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2]中的“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是宁夏的政治任务,是到2020年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讲话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一个也不能少。”[3]“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3],是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期间对宁夏发展目标的“量身定做”,也成为宁夏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
2.《報告》提出的“三大战略”、“五个扎实推进”、“两个先行区”、“两个示范区”的主要任务,处处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讲话精神。如“创新驱动战略”,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越是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突出的领域,越需要推进科技创新,在创新驱动上有所作为”[3]的要求。再如“脱贫富民战略”,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来说,民生工作重中之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解决好当下生活问题,也要解决好长远生计问题”[3]的要求。又如“生态立区战略”,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3]的要求。
3.《报告》中的一些具体目标、任务和要求,也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讲话精神的实质,有些甚至是总书记的原话。如《报告》提出的四个目标之一的“经济繁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发展不足仍是宁夏最大的实际。总书记要求宁夏“经济繁荣”是有别于其它省市区的,是根据宁夏的阶段性特征提出来的。再如生态立区战略中的“让宁夏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美、空气更清新”,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讲话中“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宁夏”[3]的“翻版”。又如“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注重把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3]的选人用人标准,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原话“复制”。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视察宁夏讲话精神作为贯穿《报告》的主线,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的决心和信心,凸显出《报告》高度的政治站位。
二、《报告》紧紧围绕一个目标: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我们党“两个百年目标”中的第一个奋斗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胜阶段,更需要加倍努力、奋力前行。
宁夏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尽管这几年发展较快,但小康实现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十二五”末,宁夏全面小康综合指数为80.43%,比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0.48个百分点,其中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5个方面实现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分别为13.51、9.45、5.92、3.15和30、46个百分点。以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综合评价值达到95%为标准,宁夏在“十三五”期间小康实现程度要年均提高2.9个百分点才能达到相应标准,其中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5个方面要分别提高13.03、2.72、7.69、6.66和37.79个百分点,年均要分别提高2.6、0.5、15、1.3和7.6个百分点。而“十二五”期间宁夏小康实现程度年均仅增长2.2个百分点。[4]因此,宁夏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压力很大、困难不小、挑战严峻。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提出的明确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是“全面性”,强调的是“同步性”,彰显的是“一致性”,也就是说,到2020年,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一项政治任务,是不能拖后腿、不允许讲条件的。因此《报告》提出:“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持必胜的信心,在创新中加速、在转型中追赶、在实干中突破,确保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2]
《报告》中涉及到诸多的目标指向。通过梳理,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的逻辑关系。
1.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总目标。这个总目标是到2020年的目标,是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也是全国各地必须同步实现的目标。
2.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是宁夏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置于总目标之下的区域性目标,是宁夏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也是本届自治区党委任期内的目标。
3.“两个先行区”、“两个示范区”是具体目标,是对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四个目标”的具体化。
4.“三大战略”、“五个扎实推进”是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也是实行全面小康社会、“四个目标”、“两个先行区”、“两个示范区”的具体任务。
5.“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非公经济比重达到5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万元GDP能耗、碳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以内;黄河干流宁夏段Ⅲ类水体比例保持在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16%,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5%”、“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8%以上”、“全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5%”、“力争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加快推进银西、中兰、包银等高铁项目建设和宝中快铁建设,到2022年地级市全部通高铁(快铁),全面融入全国高铁网”等均是量化目标。这就是《报告》中关于奋斗目标的理论逻辑,从而构筑起一个由总目标、区域目标、具体目标、量化目标组成的完整、系统、全面、可行的目标体系。
由此可见,《报告》对标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标要求,对今后5年的各项工作部署都是緊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总目标,都是紧盯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以确保宁夏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把各项工作部署继续延伸。对不同层级的目标进行明确界定,有助于总体把握、分步实施。
三、《报告》鲜明体现一个理念:以人民为中心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时代体现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一宗旨是由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所决定的。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突出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强调的是“一部分人先富、以先富带后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确实使一部分人富起来了,但我们当初设想的“先富带后富”的美好愿景并没有完全实现,一些地方出现了收入差距加大、贫富分化明显的状况。利益分配不均衡的现象使得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呈现激化的趋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强调“共同富裕”、“共建共享”、“共享发展”,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既要让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发展、实践改革发展、参与改革发展,更要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丰富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宁夏这些年经济发展较快,但人民群众总体上还不富裕。2016年,宁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7153元和9852元,均低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的标准。宁夏人均GDP虽然在全国排名15位,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分别排在全国第26位和第25位。必须明确,GDP不是我们发展的目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才是根本目的。《报告》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思想在宁夏的生动实践,是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讲话中指出的“我们推动发展的目的是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3]在宁夏的具体落实,是新一届自治区党委心系人民、让人民成为发展的最大受益者的执政理念的深刻阐释。正如石泰峰书记在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我们新一届自治区党委必须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把人民当亲人,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全心全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
《报告》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主要表现在:
1.奋斗目标中有“人民富裕”。提出“打造全国脱贫攻坚示范区,全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2.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原则中有“必须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作为我们的工作追求。”
3.主要任务中有“大力实施脱贫富民战略”。脱贫是底线,是政治任务,必须打赢;富民是关键,是最终目的,必须持续用力。《报告》提出一方面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精准扶贫上下功夫、在稳定可持续上下功夫、在落实责任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大力实施富民工程”,推进产业富民,实施更加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另外,强调要“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推进健康宁夏建设、推进全民参保。
4.主要任务中的“生态立区战略”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
5.“五个扎实推进”的很多内容也涉及到民生问题。如“扎实推进文化繁荣发展”中“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就是针对一些地区高额彩礼、人情支出负担过重的现状而提出的树立良好乡风的举措。“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是一项惠及人民群众、普及大众文化的工程,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再如“扎实推进改革开放”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广‘互联网+政务”等,目的是打造高效、公开、透明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四、《報告》始终洋溢一种精神状态:“不到长城非好汉”
《报告》指出:“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必须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一个地方要发展,需要一种精神动力作为支撑,需要一种精神状态凝聚力量。“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就是我们不懈奋斗、不断进取、勇闯新路的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
2016年8月召开的宁夏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这次第十二次党代会则去掉了“宁夏”二字。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调整,一是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宁夏视察时强调,宁夏要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总书记讲这番话,是立足“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发源地——宁夏六盘山区,针对全国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而言的,并没有特指宁夏。二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本身具有普遍意义。我国目前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但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挑战、困难仍然不少,仍然需要弘扬奋进拼搏的精神。“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国革命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在共同特质。
尽管这一精神动力具有普遍性意义,但对于宁夏而言,它又具有特殊性意义。首先,这一精神发轫于宁夏。“不到长城非好汉”是长征期间毛泽东指挥红军翻越六盘山之后写下的不朽诗篇《清平乐·六盘山》中的名句。《清平乐·六盘山》与宁夏有着不解之缘,宁夏与“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其次,宁夏属于欠发达地区,在很多方面、不少领域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不小。为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更需要发扬执着坚定、不畏艰难、负重自强、敢争一流的精神,并以此形成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促使各项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内蕴性支撑,彰显了其独特的时代意蕴和精神特质。
《报告》把“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振奋精神,实干兴宁”有机组合在一起,凸显了这一精神动力丰富的价值意蕴,赋予了这一精神动力特定的时代内涵。
1.要有昂扬向上的进取意识。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能畏缩,不能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心生畏惧,就自甘落后,就裹足不前;也不能看到自己有了点成绩就孤芳自赏、自我陶醉。目光短浅、看摊守业,必定落伍于时代;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必然成不了大业。必须振奋精神、奋发有为,造就自强不息的精神、昂扬向上的风貌、不甘落后的志气,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2.要有抢占先机的机遇意识。机遇是流动的资源,稍纵即逝。像宁夏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更要抢抓机遇、敢想敢闯、先行先试。《报告》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区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2]。这一机遇必须紧紧抓住,结合宁夏的实际,乘势而上、借力发挥,释放新的发展活力,加快转型发展、追赶发展。
3.要有“穷则思变”的创新意识。创新是发展的助推器,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在于创新,创新已成为当前发展最显著的标志。《报告》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第一大战略,充分体现了创新发展在宁夏未来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也进一步凸显了新的发展观要以创新为主旨,让创新成为宁夏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4.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意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3]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能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必须踏踏实实干工作、认认真真做事情。通过实干把党代会描绘的蓝图变成现实。
5.要有尽职担当的责任意识。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明确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不能为了“不出事”就“不干事”,“干事”就推诿、扯皮、拖沓。要“在其位谋其政”,对党的事业要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担责履责、尽职尽责,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大胆作为、善于作为,切实消除“三不为”倾向,增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N].宁夏日报,2016-07-27.
[2]石泰峰.振奋精神,实干兴宁,为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宁夏日报,2017-06-12.
[3]习近平.在视察(宁夏)工作结束时的讲话[Z].2016-07-20.
[4]徐秀梅,马宏伟.明确以后五年主要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辅导读本[Z].2017:143.
[5]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2012-11-26.
[6]石泰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N].宁夏日报,2017-06-11.
Abstract:The report of the twelfth Party Congress in Ningxia has a strong theoretical logic and a clear political guidance.It discusses throughout the main line,which is the series of important speech and new ideas and new strategies,especially the speech given in Ningxia during the inspection by Xi Jinping,the general Party secretary.It is closely concerned about the goal to built a comprehensive well-off society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country.It also embodies a concept to consider the people as the center.And it is always filled with a state of mind,that is,"One who fails to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hero " spirit.
Key words:Party congress report,theoretical logic,political ori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