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生视角下校友资源反哺高校实践教学的路径研究

2017-05-30戴理达

现代教育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校友资源共生创新创业

戴理达

[摘要]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物质资源、社会声望的有限以及自身目标定位的偏差,导致实践教学师资匮乏、效率低下。作为一种基于情感纽带的社会关系,校友资源与高校学术资源的异质性、互补性和对利益的合理诉求构成了二者共生的现实驱动。校友以其承载的信息资源、物质资源、社会关系资源反哺母校的实践教学,不仅能拓展自身职业价值链,也能推动二者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校友资源;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共生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7-0012-04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7003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轨催生了一大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截至2015年底,此类院校共有703所,占整个本科院校的597%。作为产业升级的“助力器”,此类院校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应用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的重任。实践教育即引导并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操作及实验实训等方式来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形成理性的创业理念与创新意识,同时养成与预期职业相匹配的胜任力,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实践实训环节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从现实来看,该类院校由于办学历史短、社会声望与影响力有限,导致其财务资源、信息资源及社会关系资源的积累滞后于其快速发展的步伐。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的高校,在内部教育资源积累受限的情境下积极吸纳并“活化”外部资源,实现校内、外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无疑是新型竞争环境下的一种必然选择。校友深受母校教导,在自身努力这一内生驱动力和高校学术资源这一外生驱动力的综合作用下,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物质资源、智力资源、社会关系资源、职业影响力及文化传承力,这些因素构成了系统性的“校友资源”[1]。本研究拟以校友与高校的情感纽带为切入点、以两类资源的互惠互利、相生相依的共生关系为主线,探寻校友资源反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育的现实路径。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困境

(一)实践教学偏离了创新创业的基本导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倡导“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性高校转型”。这种转型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升级之需,即通过打造高技能人才、技术专家和行业领军人才推动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升级、提升产业自主创新水平;另一方面是缓解就业压力、纠正我国当前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失衡[2] 。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是当前该类院校开展教学的基本导向。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多由计划经济时代的高职、专科合并升级组建的,并对“本科院校”这一称谓有着极高的预期。例如,某些院校将“本科”一词等同于“学术研究”,试图通过办学层次的提高获取更为丰厚的财政支撑、更为优质的生源、更具内涵的学术形象和更具影响力的社会声望。因此, 这种失之偏颇的办学定位导致该类院校对应用型一词极力排斥和回避,以至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计划时,依然固守单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在实训环节,重验证性操作、轻探索性实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未被“激活”,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遭遇隐性扼杀,最终无法形成与研究型大学相抗衡的差异化优势;某些院校虽然意识到了实践教育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力,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对完备的实践教学计划,但忽视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消化能力,盲目追求“高、精、尖”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试图以此来“彰显”该校学术底蕴之深厚。总之,过于超前的实践设计不仅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热情,也难以引导学生形成理性的职业预期。

(二)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大多来自于高校应届硕士或博士,其职业轨迹较为单一,缺乏在产业一线的历练和自主创业的经历,对于所在行业实际用人需求信息的掌握较为有限。即使在毕业时储备了较为完整的行业资讯,但由于长期脱离一线实践工作,对具体岗位的需求等资讯也缺乏必要的更新。虽然该类师资在学术创新、理论积淀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育人方向存在一定的偏差。师资质量和结构是实践教学能否起到既定作用的重要保证因素,一旦师资匮乏,即便擁有先进的硬件设施和完备的实践计划,那么实践教学也将流于形式。一方面,实训教师在缺乏感性认知的状态下无法通过自身有效的操作引导学生进入相对真实的工作情境,导致学生的操练只是对教材理论的再现而非对现实的演练;另一方面,即便教师带领学生完整地进行了讨论、操作或设计,但由于教师实践经验缺失,无法对学生实践效果做出科学的评估。这种“重流程、轻评价”,“重形式、轻内涵”的做法只不过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而展开的一次性活动,对后续的实践教学无法起到应有的指导性作用。

(三)校内实践与产业需求脱节

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既包括校内模拟实训,也包括校外(企业)顶岗实训,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需要一定硬件设施的支撑。这些硬件的核心功能是模拟甚至还原现实工作场景,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现书本理性认识与现场感性认识的融会贯通,提升对预期工作岗位的适应力和胜任力。然而,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缺乏充裕的资金购置实践教学所需的设备、器械,难以保证每一位受训者拥有充分的设施保障;或者,设施更新滞后于行业需求,导致学生的实践无法实现与现实的有效对接。此外,部分院校将实践教学仅仅囿于校内实验室,忽视校企共建实习基地的建设,片面认为只要提供了实验实训设施,便完成了实践教学计划。单纯的实验室操作屏蔽了现实工作场景中必需的“隐性能力”,诸如规划能力、沟通能力、协同能力、应变能力及抗压能力等等,而这一系列能力的培养有赖于一个沟通理论知识与现实需求的桥梁——“共建实习基地”。

三、校友资源对实践教学的“反哺”

共生是一个源自于生物学的概念,即不同种属的生物(共生单元)为了共同的目标(共生引力),通过一定的接触媒介和接触方式(共生界面)共存于特定的环境(共生环境)之中,以实现在非共生条件下无法获得的新增收益(共生能力),最终推进共生体的正向进化。[3] 共生的核心要义不在于单纯的“求同”,也不在于单纯的“存异”,而在于通过彼此的协同合作实现多元参与者的共进化[4] 。校友与高校间不仅是一种基于情感纽带的社会关系,也存在着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共享关系,是一种社会领域的共生关系。校友所承载的公共关系资源、信息资源、财务资源、智力资源等要素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了稳定且交易成本相对较低的外源支撑;高校的学术资源诸如:前沿的科研成果及转化平台、图书文献、实验设施、继续教育平台、声誉品牌与学术传统为延伸校友职业价值链、提升校友潜在竞争力提供了基础[5]。因此,校友资源和高校学术资源通过资源互补、交叉合作、信息共享和协同创新等方式共同致力于“校友——高校”共生体的正向进化。由于校友与高校都是独立的价值主体,客观上承担着独立的社会功能、存在着独立的利益诉求,因此,在缺乏相应的能量交换机制下,任何一方向另一方的单向“索取”都意味着共生关系的破裂,二者的共进化更是无从谈起。

不同于实验室里的基础研究,也有别于传统作坊式的手工劳作,创新创业导向下的实践教学具有社会化、市场化和开放性的特征。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其实践教学需要一个与市场高度对接的平台,包括完备的行业资讯、社会化的评价体系和经验丰富的带教人员。高校自身的学术资源对于这一平台的构建显得捉襟见肘,而遍布于社会各个领域的校友资源以其独特的差异性能有效弥补高校的不足;与此同时,高校应以其学术优势丰富校友的专业储备,以激发其更高水平的职业潜能。毕竟,校友资源并非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只有在持续的自我更新、自我丰富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资源的增值,以更好地服务于母校。可见,资源的异质性、互补性和对利益的合理诉求形成了二者共生的现实驱动;而二者相生相依、互利互惠的共生关系会成为校友资源反哺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

四、校友资源反哺实践教学的现实路径

(一)以校友丰富的职场资讯完善实践教学目标定位

信息资源是校友资源综合体中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源。校友,尤其是各个领域的优秀人士对所在行业的发展动态、市场需求、人才评价标准有着较之于高校更为丰富的信息储备和更为敏锐的信息更新度。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社会任务即服务于地方经济,只有把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内化为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与“985”等研究型高校的错位发展。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实践教学被赋予更为深刻的内涵,即实践实训环节不仅仅是完成与书本理论直接相关的验证性实验,而是要以市场為导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引导学生探寻理论知识与职业胜任力的交融点,通过“释放”理论知识实现自身对岗位、对行业乃至对社会的价值。

校友信息资源反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具有空间的广泛性和时间的延展性,因此,在实践中可采取“定期定向服务”+“持续随机服务”相结合的动态模式。所谓“定期定向服务”是指高校利用相对固定的时间,如校友联谊会、校(院)庆活动日、校园招聘会,向本地及周边城市圈供职的校友发出正式邀请,请校友向本校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行业最新动态,参与并指导实践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和毕业生的岗位适应度;“持续随机服务”则根据校友自身的时间安排,不定期地来校进行演讲、作报告、与师生互动,将“碎片化”的行业资讯反馈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这种信息并非针对某一特定专业、特定行业,而是一种更具社会普适性的信息资源。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背景下,随着产业关联度的日趋加深以及各个行业对产品附加值的深度挖掘,信息的交叉性和渗透性也就越来越具有市场价值。例如,校友带来的智能设计领域的前沿动态,不仅仅会促动设计、电子、软件开发等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对于边缘领域如财务与会计(成本控制)、市场营销(非标准化产品的市场策略)、法律(知识产权界定)等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总之,两种模式的交替并行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激活校友所积累的信息资源,增强该类资源对母校实践教学目标定位的导向功能。

(二)赋予优秀校友“实践导师”身份,以优化师资结构

远离社会现实工作岗位的在校大学生尽管是实践教学的主体,但导师的指导作用不可或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师资结构较为单一,多为硕士、博士生毕业直接进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一线工作经历,对学生的指导多停留于说教层面。因此,此类高校可聘请具有丰富从业经历且在行业内拥有良好声望的校友加入践教学的师资队伍,赋予其“实践导师”的荣誉称号。一方面,通过声誉机制强化情感纽带,因为获得此类称号本身就包含了极具影响力的社会认可[6]; 另一方面,也是一种互惠互利、相生相依的共生机制。校友通过“手把手”地带教直接向学生传授关于岗位技能的感性认识;学生亦可就理论与实践转化的盲点、难点问题面对面地向学长请教。这一互动过程无形中增强了校友和在校生的情感交流以及对校友身份的共同认知。当这些毕业生进入校友企业时,其天然的归属感与较高的忠诚度有利于企业隐性价值的提升。

若说直接培训学生是“授之以鱼”,那么循序渐进地提升从事实践教学师资的实践技能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校友可邀请实践教学的一线教师寒暑假、周末到企业进行集中观摩实际工作流程,参观一线制造车间与流水线,与技术型工人切磋实践技艺,在不涉及工艺流程知识产权的情况下亲自动手操练,参与一线工艺设计方案的探讨等等。同时,高校也可聘请“实践导师”加入应用型科研项目的研究团队,通过与职场人士的切磋、合作,获得高校这一有形空间内无法激活的创新灵感。这不仅可以锻炼高校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有效弥补高校教师知识结构的不足,还能提升带教教师的应用研究水平。

(三)以“校企共建”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契机提升实践教学效率

与部属重点院校相比,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主要依托地方财政获取物质资源,在实践场地、实验设施等硬件投入上非常有限,而且硬件设施的配套与更新也相对滞后。同时,也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当前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1)学生对于行业动态、用人需求是否有较系统的了解与及时的更新;(2)实习实训活动能否推动学生理论知识向现实岗位胜任力的转化;(3)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否被唤醒,创业能力能否得到历练;(4)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否得到锻炼。基于此,在场地有限、设施落后的情况下,学生操练的内容、流程与标准化程度与现实严重脱节,只能将书本操作规程直接搬到设备仪器上,而对于现实情境下潜在的问题缺乏探究的动力与能力。

由于校友遍布各个城市、各个行业,而且有些是行业的中高级管理者或者技术精英,因此,可通过校企联合、产教结合的方式共同建立、管理实习基地。具体而言,由校方制定实习总体计划与课时安排,校友提供场地与设施,并由一线操作人员与高校教师共同带教,即采取“专业导师”与“实践导师”共同负责的双导师制。通过对现场设施、工具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弥补单纯书本理论知识的不足;通过实践反馈信息,教师可及时找到课堂教学和校内实习与现实岗位需求的差距,进而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目标;同时,对于共建实习基地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校友企业可设“实践标兵”、“卓越实践能手”等荣誉称号,并以奖学金的形式鼓励那些勤勉实践、勇于创新、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学生,而且对有就职意向的优秀学生可通过“预录用”的方式提前与校友企业签订合同。

(四)以校友自身的职业经验引导大学生理性规划职业生涯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贯穿于大学四年,并随着实践教学的深入得以持续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传统的职业价值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在校生,即认为进入政府部门担任高官或进入企业从事高管才是成功的标志;相反,对于“高级蓝领”、“自主创业”抱有较强的偏见。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校友为在校生职业生涯规划可提供不同纬度的指导[7]。例如,邀请入职3-5年的校友为学生短期规划提供信息;而入职10年或更长时间的校友可以自身的转型经历向学生展示短期规划向中长期过渡中的壁垒、阻力、自身優势与劣势的分析以及转型机遇的掌控等;处于高管职位的校友可引导学生如何从基层管理实践中积累经验与社会资本,如何将现实管理领域的执行力和决策力进行有机整合等等;处于技术岗位的校友则能从技术革新、产业升级、自主创新等角度给学生以指导,尤其是如何从单纯的一线技术工人成长为高层次技术专家的能力积淀。

此外,从人格因素来看,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是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优秀的校友之所以能够成长为行业精英、中坚力量,除了具备扎实理论功底与娴熟的专业技能外,甘于奉献、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以及勇于创新、不惧失败的创业理念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精神因素[8]。这些因素单靠学说教的力量难以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而优秀校友类似于“精神领袖”,其榜样的力量远远超过学校的说教。由于校友与在校生具有天然的校缘情感,因此,后者对前者身上印刻的职业精神有着极高的认同感,进而内化为驱动力,朝着榜样的方向践行职业生涯的每一步。

参考文献:

[1] 顾建明,罗志敏 校友文化及其培育的阐释框架[J]. 高等教育研究,2013(8): 15-22

[2] 侯小毛,徐仁伯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高教学刊,2016(22):160-163

[3] 周瑾平 社会治理与公共理性[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1):160-165

[4] Jap Sapp Concepts of Symbiosis [M].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47

[5] 谢晓青 高校校友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J]. 高教探索,2010(2):27-30

[6] 唐琳 在校生情感管理运用于校友文化培养的模式分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4(23):33-35

[7] 李国章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发挥校友资源的优势作用[J]. 教育探索,2013(3):148-149

[8] 张北坪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嵌入校友精神育人模块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103(23):40-42

猜你喜欢

校友资源共生创新创业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校友资源有效利用下的高校学生就业创业课程建设
校友资源有效利用下的高校学生就业创业课程建设
探讨校友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校友会就业基地”模式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