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2017-05-30王陶冶于景华李雪光
王陶冶 于景华 李雪光
摘 要: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科技竞赛保障体系构建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科技活动良性发展、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以北京化工大学面向低年级本科生的“萌芽杯”科技创新及学术论文大赛为例对科技竞赛活动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科技竞赛活动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科技竞赛活动平台的承接性搭建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能力;保障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9-0129-0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security system construct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 innovation ability,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adu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ivities, and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that students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take part in "Germination C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the article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guarantee system,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ompetition activit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Keywords: undergraduate; academ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st; innovation; security system formation
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旨在通过学术科技活动的实践探索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大学生对待科学求真务实的态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大学生,是我国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2]。北京化工大学面向低年级本科生的“萌芽杯”科技创新及学术论文大赛于2004年创立,旨在培养低年级在校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一届 “萌芽杯”科技创新及学术论文大赛在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二届,其目的是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近年来,我们对如何更有效地开展低年级本科生课外创新科技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将保障体系建设逐渐趋于完善,切实将科技竞赛活动搭建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实践平台。
一、大学生科技竞赛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创新性的科技实践活动,指的是在学校的组织和相关指导老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学术科技类相关活动[3]。大学生科技竞赛保障体系的构建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首要前提,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良性发展的有力保证,对推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是大学生科技創新能力培养的首要前提
科技创新是指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具体环境中的实践过程,是理论知识体系运用于实践的过程,而科技竞赛保障体系的构建,正式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首要前提。如果学生从选题的确定、文献的查阅、实践探索到论文的撰写阶段这个科技竞赛开展的全过程,能够在高校保障体系的环境下顺利开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热情,增强学习理论知识、丰富知识结构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高素质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二)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良性发展的有力保证
受国内高校高等教学特点的影响,大学校园里科技创新等竞赛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制约因素[4],如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不够系统和完善,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科技竞赛活动的硬件设施、软件环境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等,对在校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大学校园相对稳定的环境里,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保障体系,将有利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持续挖掘,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成果可持续应用,有利于大学校园科技创新活动的良性发展[5]。
(三)对推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促进作用
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证明,高年级本科生提前进入科技创新研究的同学大多源于低年级参加过科技竞赛活动,完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保障体系从而培养创新性人才是我国高校高等教育中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竞赛的指导对象上,强化大学生在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指导模式上,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体系;在指导方式上,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科研指导的全过程,加强高校教师资源的通力合作全员育人,有助于推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改进和逐步完善,优化国内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
二、以北京化工大学“萌芽杯”科技竞赛为例浅谈大学生科技竞赛保障体系构建
北京化工大学以打造校园科技竞赛学术氛围、促进创新能力及提高教学质量为理念,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保障体系。
(一)科技竞赛活动平台的承接性搭建
北京化工大学“萌芽杯”科技创新及学术论文大赛的参赛类别分为A类、B类和C类。其中A类包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及相关实验设计论文,B类为科技发明制作类别,C类为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创业计划书。学校注重宣传,鼓励低年级学生积极参与“萌芽杯”,分类选择参赛组别,实现在有限的赛事时间里完成力所能及的项目,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培养目标。学校同时将物理竞赛、化学竞赛、生物竞赛、英语竞赛等学科类竞赛和实验类竞赛相结合,通过层层选拔和筛选,鼓励获奖团队积极参与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寻求社会资源进行科技成果的后续推广,以及推荐到对应期刊进行发表和宣传,以鼓励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二)科技竞赛活动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本质是从制度上完善组织管理机构、评审制度,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从而健全制度保障体系,激发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主动性,一套完善的管理评审机构和激励机制作保障可以促进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规范和稳定发展。
1. 管理机制的逐步完善
建立教师值班制度。建议指导教师进行学生团队项目进度的跟进,同时辅导员要进行实验室的轮流值班,以确保同学们在实验操作中的安全和项目的可实施性。在第十二届萌芽杯举办过程中,昌平校区实验中心的负责老师轮流进行萌芽杯实验室的值班,使得最终提交作品的团队数目和团队项目的完成比例逐年升高,形成良性培养循环。
2. 评审制度的严格筛选
“萌芽杯”科技创新及学术论文大赛有较为完善的论文和作品评审制度。所有参赛作品的评审分为初评、复评和终审答辩三个环节。初评和复评中,每个作品至少由5名专业老师进行综合评定,根据分数排名决定晋级。在终审答辩中,邀请各学科领域专业教授作为现场评审老师参加晋级选手的现场答辩,最终由专家评审小组确定最终排名。同时,所有参赛的作品要求必须有原创承诺书,不允许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若发现作品有任何造假、剽窃等问题,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根据情节严重情况给予学生团队一定处罚。
3. 激励机制的群体效应
“萌芽杯”科技创新及学术论文大赛的激励机制围绕参赛学生、指导老师、科技竞赛引领员三个群体展开。对参与科技竞赛活动的获奖同学给予“萌芽杯”一、二、三等奖项和物质奖励,同时在学期末的德育素质综合评定中给予相应加分,以鼓励低年级本科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同时调动与学生联系广泛的任课教师、中层联系人、班主任、辅导员等老师群体融入到科技类竞赛的指导工作中,对参与科技竞赛团队指导的教师给予“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对全程参与科技竞赛指导的研究生颁发低年级本科生科技引领员聘书,给予“科技引领员”称号,以鼓励更多的研究生以指导老师的身份走进“萌芽杯”竞赛,促进研究生于本科生在科技领域的尽快融合。
(三)科技竞赛活动资源的优化整合
1. 硬件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
场地和设备是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物质载体,为了加强低年级学生对学科发展前沿及专业前景的深入了解,加大低年级学生接触专业实验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加强低年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北京化工大学建立了昌平校区的大学生创新基地,有效结合专业素质过硬的专家指导教师、实验室条件、学业与教育结合的高素质辅导员教师团队、图书馆等资源,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创新基地的建设坚持“自主、开放、创新”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为主导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获取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重要课题与项目研究,教育引导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2. 软件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
北京化工大学充分利用“萌芽杯”前期分类培训和电子图书馆数据库等软件资源,引领低年级本科生确定选题、认知文献,学习科技类论文的撰写方法。从每届“萌芽杯”的报名情况看,低年级同学对学术科技类活动的参与热情极高,但是从立项选题的统计以及中期递交论文的数目看,学生普遍存在着“想当然”不切实际的立题意向,为了避免学生们异想天开的立题想法,“萌芽杯”工作坊邀请不同学科类别的老师为参赛选手做科技竞赛前的培训,有针对性的对“萌芽杯”各参赛类别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开展前期培训和指导,使同学们提前认知科技类文章构架,了解如何进行选题、文献查阅和论文撰写,对科研项目的进一步展开提供有力保障。
三、结束语
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体系的构建,是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对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以科技竞赛活动为平台,优化整合高校资源,积极培养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本科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完善的科技竞赛活动制度保障体系,搭建承接性的科技竞赛活动平台,为缩小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提供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威.基于科技与学习竞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 科技与管理,2010,12(3):120-123.
[2]王世来,林静.从大学生科技竞赛的课程建设和训练组织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8(8):33-34.
[3]邹海貴,常立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内涵、特征及价值探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3-15.
[4]丁珠玉,樊利,周胜灵.以科技竞赛为载体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4):205-208.
[5]黄小莹,金劲彪.提升大学生科技竞赛能力的途径探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13(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