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的运用

2017-05-27王洪亮李保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1期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

王洪亮 李保国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3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 均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干预,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 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93例患者中, 仅有3例(3.23%)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通过早期肠内营养干预, 患者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改善明显, 与术后未进行营养干预前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执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 可明显改善患者体内营养状况, 减少并发症, 对患者良好预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重症脑血管病;营养指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1.046

肠内营养干预主要是为重症且缺乏营养的患者提供热量, 通过此种方式可维持患者体内氮元素的相对平衡状态。权威研究表明, 为重症患者及时开展肠内营养干预, 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预后机制。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状况不佳, 需要及时为其进行营养干预[1, 2]。本研究取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3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根据其临床资料总结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3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选病例均满足疾病相关诊疗措施及标准, 患者本人或法定监护人对治疗情况知情, 并由家属签订治疗同意书。本组93例患者中, 男50例, 女43例, 年龄46~80岁, 平均年龄(63.58±6.97)岁。本研究内容符合伦理委员会相关规范, 病例排除标准:①患者年龄>80岁;②无法配合相关诊治措施者;③合并肝肾、心肺功能严重损伤者;④合并精神疾病者;⑤无法定监护人者。

1. 2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方法 早期为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干预, 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辅助性治疗。首先, 要正确安装机械通气相关装置, 固定良好后为患者留置胃管, 协助患者做好胃液回抽处理。在整个操作过程中, 要注意严格控制回抽量, 通常情况下要<100 ml。与此同时, 密切关注患者消化道情况, 明确无出血症状后, 为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使用肠内营养泵, 行全天营养支持性治疗, 但是要严格按照患者实际病情, 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 确定每次营养干预时间。一般, 开始时应严格控制营养液供给量(250 ml)及浓度(2.5 kJ/ml), 并根据患者耐受情况确定滴速, 本组患者营养干预时间为7 d, 最长时间为10 d。

1. 3 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后患者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进行比较, 同时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如感染、消化道出血、多器官损伤等, 并进行准确记录。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3例患者并发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1例、多器官损伤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23%;肠内营养干预及治疗结束后, 本组患者相关营养指标(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发生显著变化, 改善效果明显, 与肠内营养干预前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重症脑血管疾病属于心血管常见病, 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 可对脑组织造成严重损伤, 因此常常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球麻痹、昏迷等比较特殊的临床症状表现, 患者因此出现进食困难现象。处于昏迷状态的脑血管病重症患者, 其应激消耗较大, 加之无法及时通过口进食, 不能摄入足够营养物质, 导致胃肠道功能受到严重影响[3]。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一旦出现营养不良状况, 则会降低免疫能力, 不仅对原发病诊疗效果产生制约, 也会增加患者感染率。

重症脑血管疾病发生后, 常合并不同程度吞咽困难及意识不清, 若营养不足, 则易出现低白蛋白血症, 为此要及时为患者进行早期营养干预。肠内营养干预主要是指通过胃肠道为患者提供营养物质。可帮助患者补充营养,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改善肠道功能。权威文献报道结果显示[4], 肠内营养干预是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补充营养的最佳方式, 其效果受到临床肯定。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肠内营养干预, 结果显示93例患者, 仅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与此同时, 肠内营养支持性治疗后, 患者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改善明显, 与术后未进行营养干预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所得结果与相关报道[1]一致, 充分说明及时为重症脑血管疾病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治疗, 能够显著缓解患者营养不良状况, 提高患者免疫机能, 避免出现术后不良合并症。

综上所述, 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执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 可明显改善患者体内营养状况, 减少并发症, 对患者良好预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 认为肠内营养支持性治疗实施前, 要为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 进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同时, 要结合重症患者实际病情及体内营养情况, 制定科学、高效的营养治疗措施, 改善患者營养状况, 防止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现象, 保证患者安全就诊。

参考文献

[1] 殷振江, 王力.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5, 42(5):436-438.

[2] 郝静, 杨辉, 武莹英.老年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感染的影响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23):5856-5858.

[3] 郑丽芳, 潘春联, 梅元武.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17):4824-4826.

[4] 苏跃康, 李勤, 邱亚, 等.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5):29-30.

[收稿日期:2016-04-22]

猜你喜欢

早期肠内营养
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肠道肿瘤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措施的意义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临床研究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调控及安全性研究
探讨食道癌、贲门癌、胃癌及胰腺癌术后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
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免疫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比较
食管癌术后经空肠造瘘管早期肠内营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