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2017-05-26孙林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6期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学习兴趣

孙林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一节课。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多媒体信息技术

高中生无论从生理、心理来说,都比初中生成熟,因此,自制力较强,学习相对主动。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值得我们好好思索。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最后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因此,必须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无疑地,数学课堂教学应积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新课标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以“爱”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而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地表现和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且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

三、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有层次地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学生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知识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步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四、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具体一堂课,到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必须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考虑,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理解、消化吸收。

例如,讲函数概念时,第一节课主要是讲清概念,运算较简单可用问答式,采取归纳讲授法为主;讲利用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这节课主要是提高学生运用技能,运算上技巧性强,采用练习法为主较为合适,练习可层层深入。又如求函数y=x+1/x的值域,可采用发散讲授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考虑,学生通过对几种方法的讲授比较,对这一问题以及牵涉的几个方面的知识就更加了解透彻。有些课题要数形结合求解,此时可联系图形,用谈话式“依形探数”或“用数定形”,以使问题直观易懂,学生自然好掌握。对于一些综合题,可结合分析,采用点拨讲授法,要挖尽条件,点其窍门,减缓坡度,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也便于学生消化吸收。

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由理解到掌握,进而能灵活运用变为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才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启发联想、构思多解、运用反例、及时调节、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等,对一些问题可启发同学仔细观察其特征,联想所学过的知识,类比以前掌握的解题方法去估计、推想、探求,将“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从而迅速、合理地解决它。

因此,教师必须在“讲”上下功夫,狠抓“练习”这一环节,注重启发式、探索式,讲授时做到深入浅出,语言规范简洁,练习时做到难易适中,适时启发反馈,力求使学生在认识与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以达到消化吸收的目的。

五、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应善于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现状,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能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优化教学结构,实现资源共享,还能增强学生兴趣,激发探索精神。比如,在学习函数、立几、解几等内容时,能做到静动结合,给学生以质感、美感。又如,在学习立体几何中旋转体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演示旋转体的形成过程,这样,就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直观的三维动画,学生易于接受,印象深,效果好。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南二中)

猜你喜欢

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学习兴趣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研究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