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2017-05-25刘吉才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教者课文内容

刘吉才 扬州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先后被评为扬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扬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高邮市首批“秦邮英才”、高邮市第四批名教师、高邮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高邮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高邮市优秀共产党员等20多项荣誉称号,连续获得扬州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多次获全国、省市赛课一、二等奖。潜心教研、勤于动笔,在语文教学多个领域做过专题研究,在周边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

儿童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我们要用儿童的眼光解读课文,用儿童的语言参与对话,用儿童的方式评价学生,用儿童的生活拓展练笔,把属于儿童的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着童趣,闪烁着童心。

【摘要】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载体。只要我们切实转变观念,一切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从重内容到重语言,从重分析到重表达,从重方法到重运用,就一定能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充分发挥教材的教学价值,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关键词】教材资源 开发利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逐步回到了课堂中央,随处可见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的学习状态。同时我们也发现,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材的重要性,整堂课都在教材里面打转,学习生词,理清思路,分析内容,训练朗读。学生课文学得非常扎实,语文能力却不见明显提高。

我们知道,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载体。它是编者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学习用书,具有权威性。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立足教材,依纲扣本,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把教材这个例子用好、用活,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下面以一位教师三次执教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为例,具体谈谈如何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一、从重内容到重语言

课文是语文教材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达成课程目标、训练语文能力的主要载体。了解课文内容是学习课文的基础。如果对课文内容不能整体、全面地把握,就有可能出现对词句,乃至课文的曲解、误读,反而影响学生理解、表达能力的提高。但是,如果过于强调内容的重要性,仅仅满足于了解课文内容,我们学到的最终就只会是这个“例子”。

《但愿人长久》是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水调歌头》的经过。以学习第一部分为例。第一次执教时,教者首先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接着找出直接写苏轼心理变化的词语“心绪不宁”,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为什么“心绪不宁”?在随后进行的评课中,听课老师提出,教者在学习第一部分时,关注的重点一直是课文内容,始终在内容这个圈子里打转,最终学生“得意而妄言”。教者一定要跳出教材看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眼睛不仅关注内容,更要关注语言,从表达的角度解读教材。第二次执教时,教者对以内容为主导的课堂进行了大幅调整,引导学生立足语言、关注语言。在体会“心绪不宁”时,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首先让学生画出直接描写原因的词语“手足情深”,接着从“一起”“整天”“形影不离”具体体会“手足情深”,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合理想象体会“手足情深”,最后通过朗读再现“手足情深”。学生在关注语言中了解了内容,体会了内涵,积累了语言,习得了方法,教材这个例子得到很好的运用。

语言是课文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学生了解内容、揣摩表达的起点。要发挥教材这个例子的作用,需要教者进一步转变观念,引导学生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以关键词句为切入点,通过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词语的情感、揣摩词语的表达,一步步丰满对词语的认识,逐步丰富语言积累,学会表达运用,为培养语文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从重分析到重表达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凭借。作为教师,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读懂课文内容,常常将有血有肉的文字,进行人为的肢解,逐字逐句地深入分析。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厌。结果一篇文字优美、内涵丰富的课文,被教者分析得七零八落,毫无语文味可言。

学习《但愿人长久》第4自然段,在第一次试教时,教者抓住“他眼睁睁地望着无情的月亮……”一句,引导学生抓住“埋怨”与课文对话:作者“埋怨”谁?为什么说月亮无情?从“眼睁睁”“偏偏”“这么圆、这么亮”,你又读出了什么?教者几乎将这句话的每个词语都分析了一遍,这样又回到了以前烦琐分析的老路上去了。其实,联系上下文可知,理解了作者对弟弟的思念,这里的许多词语也就迎刃而解了,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如此细密的烦琐分析。在接下来的两次执教时,教者对原有设计进行了大幅改动。在指导学生读出“埋怨”的基础上,抓住这句话中的“……”,展开合理想象,作者和弟弟手足情深、形影不离,面对那圆圆的月亮,内心又会怎么想呢?教者借助课文内容创设了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说话练习,这样就把被动分析改为主动表达,教材这个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曾几何时,烦琐分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代名词。早在10多年前,特级教师张庆先生就曾振聋发聩地指出:“堵不住烦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特点,增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以教材为生长点,聚焦核心素养,寻找课堂对话的切入点,创设表达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用训练,充分凸显教材的教学价值。

三、从重方法到重运用

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说过:“方法得当与否往往会主宰整个读书过程,它能将你托到成功的彼岸,也能将你拉入失败的深谷。”可见,方法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许多老师在课堂上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词语、抓关键词句的具体方法,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终目的。

在学习《但愿人长久》的过程中,教者非常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在第一次试教时,教者在初读阶段教给学生概括内容的基本方法,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帮助学生认识总分句式,在朗读诗句时教给学生停顿的基本方法。应该说,教者学习方法渗透的意识很强,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实际,适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但教者缺少的,恰恰就是向前一步的问题。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要在具体的语言运用实践中进行检验。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只有在语用实践中才能形成。因此,在接下来的两次执教时,教者对原有设计进行了优化。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在理解“品尝”“观赏”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选词填空的练习。在学习第三自然段认识总分句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下课了,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

”练习说话。这样的语用训练,帮助学生及时内化方法,顺利迁移运用,形成语用能力。

方法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明显提升学习效率。但如果仅仅满足于方法的渗透,不仅很难内化为语用能力,而且课堂渐渐变成了单纯的文字技巧训练,毫无语文味可言。从重方法到重运用,就是为了促使学生在具体的语用情境中及时进行学习方法的内化,在运用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在方法的迁移中内化为学生的语用能力,达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要我们切实转变观念,一切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从重内容到重语言,从重分析到重表达,从重方法到重运用,就一定能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充分发挥教材的教学价值,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教者课文内容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