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效果、企业信息化与企业价值

2017-05-24南通大学财务处张逸林

财会通讯 2017年6期
关键词:价值效果信息化

南通大学财务处 张逸林

内部控制效果、企业信息化与企业价值

南通大学财务处 张逸林

本文选取进入信息化排名500强3次以上的上市公司2014年数据为样本,从内部控制效果、企业信息化两个企业可控资源的实施因素考虑,探讨了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效果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企业信息化基础投资、信息化应用状况和信息化效益对企业价值有一定的影响;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内部控制的双重作用下,能有效促进企业价值的提高。

企业价值 企业信息化 内部控制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发生企业倒闭破产等事件,种种事实都表明了会计信息失真、内部管理无章会给企业带来灾难,进而揭示出企业中内部控制缺乏与失效的重大问题。于是国内外;开始注重;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与完善。在美国,其国会和政府加速颁布了萨班斯法案,以法律的形式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审计。在国内,为满足内部控制需要,五部委继联合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后又于2010年发布《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强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逐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另一方面,计算机通讯网络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使人们意识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已深深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正处在这个变革的浪潮中,“互联网+”的影响与变化无处不在。目前,信息技术革命百尺竿头,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发展深受影响。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推动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致使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高度结合,使企业生产更加快捷,决策更加准确,管理更加高效。本文试图从内部控制效果、企业信息化两个企业可控资源的实施因素考虑,分别探讨两因素独立和协同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完善的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有正向作用。内部控制效果越好,企业价值增值就越明显。内部控制是企业价值的基石与保障,而伴随企业价值的提升,内部控制质量也会提高。二者交互影响。首先,从内部控制的目标角度分析。内部控制以实现组织经营效益、经济活动合规合法、财务报告信息正确真实为最终目标。第一,组织经营效益目标是保证企业经营效率效果。提高运营效率可以提升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和货币资金占用率、提高经营效果会实现企业净利润快速增长,二者产生协同效应正向影响企业价值。第二,合规目标和财务报告目标的取得是降低道德风险和数据造假的反向作用,进而提升企业价值。其次,从内部控制效果视角直接体现对企业价值的作用机理。内部控制综合效果以实现降低代理成本、减少道德风险的逆向选择、合理利用和严格控制企业风险和实现财富最大化等目的来提高企业价值。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过程中,内部控制始终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尽力创造价值为根本。随着内部控制范围的不断宽泛,框架体系的愈加科学与全面,内部控制成为研究热点,同时也将企业价值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从以财务报告为指引到以价值为导向思想的成功过渡,要求企业内部控制从始至终都要实现以价值最大化为方向。内部控制的整体效果是企业价值增值的必然要求。虽然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处于早期的引入和前期的建立阶段,但相关的概念确定、制度建设、评价标准都显有成果,所以,本研究通过引入迪博数据库中的内部控制综合评价分数进行研究,表示企业内部控制程度的整体效果。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1:

H1: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价值

信息化的推进能够变企业传统管理运行模式为现代运行环境,整合企业各项资源,提高经营效率,降低信息化建设投入风险。同时作为公司治理手段之一,企业信息化建设还能够降低企业生产运营和管理成本,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最终提高企业价值和绩效。信息技术的全覆盖和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前期可能导致企业备受财务投资巨大的压力,企业业绩下滑,企业整体价值下降,但是埃森管理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2009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危机:信息技术成就卓越绩效》认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终极目的是有益于企业价值的提高。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2:

H2:企业信息化的开展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

而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程度与决心,本文将它定位于战略高度,从长期来思考它对企业价值的作用,认为其间接提高企业价值。

H2a:如果企业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则可以提升企业价值

思想上深刻认识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后,企业对其的资本投入及基础建设产生的价值,可以归类为企业信息化投资附带的价值,继而促进了企业价值的实现。

H2b:高比率的企业信息化投入可以提高企业价值

随着各种软件产品的问世,让人们认识到信息系统的引入与融合,既便捷又有效率,这些办公自动化产品、系统等应用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决策,进而提高企业价值。

H2c:企业决策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价值

员工教育素质的高低和掌握技能的专业水平,有利于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后备力量,他们既快又好的反应方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从而促进企业价值的提高。

H2d:具有较好的人力资源条件可以更好的提高企业价值

随着企业领导高度重视开展信息化,制定详细可行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设置相应岗位与职位,完善公司组织架构,适当提高企业信息化投入,全范围应用信息系统,建立后台支持数据库等一系列措施后,企业业务流程化,管理智能化,会给企业带来整体综合效益。

H2e:信息化实施后带来的高效益可以提高企业价值

因此,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对信息化投资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良好地应用信息系统以及具有高质量的企业人力资源,企业就可以实现又高又好的企业价值,进而有效地提高公司治理能力。从对内部控制和企业信息化两个研究对象分析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内部控制效果的作用,还是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或信息化具体对象的作用,以及某些在内部控制和企业信息化相互机制引导下的效果,都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有一定积极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3:

H3: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会产生更高的企业价值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所选样本来自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对中国企业信息化水平排名中的企业。本文选取进入信息化排名500强3次以上的上市公司2014年数据为样本。之所以如此划定范围是这些参评企业信息化建设比较成熟,信息化开展覆盖面比较全面,企业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等达到一定年限且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效益在财报中开始凸显。使得我们对企业信息化、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研究有迹可循。此外,在实证分析中会用到企业信息化实施前的数据,故在这里本文以信息化测评中心成立的时间为判定上市公司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起始时间。下面两类公司被剔除样本企业:(1)将银行保险证券类企业进行删除,在资金流动性方面金融行业和非金融行业存在很大差异,横向研究没有相似性,所以类剔;(2)去掉财务数据不全及信息化实施年限较短的企业,由于信息化实施年限较短,信息化效益没有显现和数据的缺失造成研究没有价值。最后共得样本97个,所用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本文选用托宾Q值来表示企业价值。由于在实际情况中,企业重置成本难以获取。因此,本文将其替换成企业年末总资产。而企业市场价值包括股票市值和债务市值,在本文将其简化等于流通股份市值加上非流通股份数值加上负债期末合计。计算公式如下:

Q=企业市场价值/资产重置成本=(年末流通市值+非流通股份价值+负债合计)/年末总资产,即:托宾Q值=市场价值/期末总资产。其中,市场价值=股权市值+债务资本市值=普通股*股价+外资股*股价*汇率+(总股数-普通股-外资股)*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负债合计。

(2)解释变量。内部控制水平。本文主要研究内部控制结合企业信息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直接选择迪博内部控制综合指数衡量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信息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开展信息化建设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综合的、长期的、较详细的发展规划。该套指标体系是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发展计划、公司组织架构和信息化岗位与职位设定三个方面来评价样本企业在行业中的发展趋势。其中企业发展战略直接反映了企业在中长期发展计划中开展信息化的目标,也体现了企业关于信息化治理在公司经营计划中的战略地位。在企业内部,公司董事们在思想上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那么企业经营者要想尽快推进企业信息化治理就必须建立独立的信息化组织机构、设立重要信息化岗位等形成完善的公司组织架构,为顺利开展企业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信息化基础建设。企业信息化基础投资建设过程,是一项负重致远的艰巨任务,需要雄厚财力的支持。电子设备的购置,信息软件的引用,以及大量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学习费,种种这些都需要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企业信息基础投资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程度及建设有效执行的强有力保证。对于推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投资比重的多寡起实质性作用。所以说在企业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企业信息化投资比例至关重要。本文将信息化投资比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指标,即

信息化投入IV(Investment)=企业信息化投入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0%

信息化应用状况,当企业转向信息化治理时,公司会逐渐实现日程安排、发文管理、会议管理、电子邮件等办公自动化,然后在主要业务上实施流程信息化,最后达到管理信息化应用的水平。随着信息化覆盖率的逐步提高,企业会根据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最优选择系统、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进行决策。因此,本文采用决策信息化程度判定企业信息化应用状况的程度。

人力资源,即本科以上学历员工占总员工比例。其反映了当企业进行信息化变革时,自身员工的文化转变能力,学习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对信息化技能的应用能力等,体现了企业实现信息化的总体人力资源条件。

信息化效益。对于企业实施信息化后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衡量本文采用利润增长率、货币资金占用率和资金运转效率。货币资金占用率和资金运转效率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益,利润增长率反映企业的发展能力,三者综合反映了企业信息化效益状况。

(3)控制变量。本文借鉴了以前学者的相关研究选取企业资产规模、资本结构、股权集中度和行业作为控制变量。企业资产规模。从众多实证研究文章中,都可以得出企业资产规模与企业价值有显著影响的结论。林钟高(2007)从实证研究角度证实企业资产规模是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之一。本文用企业年末总资产的对数作为企业资产规模的指标。即企业资产规模(SIZE)=LN(公司年末总资产)。资本结构。李义超、蒋振声(2001)、皮毅(2004)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本文选用资产负债率来表示资本结构,即资产负债率(DEBT)=年末负债总额/年末资产总额*100%。

股权集中度,是指股东因持股比例的差异而体现出股权集中或是分散的量化指标。该量化指标主要评价企业各股东权利的大小,它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通过权利制衡来实现的。当股权高度集中时,第一大股东拥有绝对控股地位,很有可能会发生控股股东与小股东利益冲突,继而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影响企业价值。本文用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来表示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表示公司股东权力越大,股权相对集中。即,股权集中度(SHRCR)=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行业,在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外部因素中还有很多,同样作为本文模型中的控制变量是行业变量。不同行业间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快慢,以及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熟练程度和实际应用效果不同,使得企业信息化水平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本文进行实证研究时会控制行业变量。综上所述,所取的变量见表1所示。

表1 主要变量描述

(三)模型构建为验证上述内部控制效果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假设,构建回归模型,模型如下:

模型1: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

为验证上述有关企业信息化水平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假设,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模型如下:

模型2:企业信息化战略对企业价值

模型3: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对企业价值

模型4:企业信息化人才建设对企业价值

模型5:企业信息化应用对企业价值

模型6:企业信息化效益对企业价值

模型7: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价值

为验证上述有关内部控制效果在企业信息化水平下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假设,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模型如下:

模型8:内部控制效果、企业信息化水平对企业价值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表2主要反映了抽样企业关于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情况。该表综合介绍了统计数据的情况。从表2的统计结果,对变量特征本文可以得出以下分析:(1)所选用样本公司的企业价值——托宾Q的均值在1.45左右,是大于1的。根据TobinQ计算公式的意义,当上市企业的市值高于该公司的重置成本时,公司选择增加投资会创造更大的利益,也说明了样本公司的经营状况整体处于盈利水平。但在统计数据中表示企业价值变量的最大值为3.475292,最小为0.767517,说明上市公司的运营管理情况参差不齐,相互间的企业价值高低不等。(2)表示内部控制整体效果变量的高值为895.21分,低值为389.49分,标准差为84.43302。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最大值为140.202分,最小值为42.83424分,标准差为23.32661。其两个指标的标准差都远远大于2,充分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完善情况和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程度存在较大差距,内部控制综合效果和企业信息化治理水平良莠不齐,也验证了本文立题的现实意义。(3)统计数据中代表信息化变量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应用状况和信息化综合效益三个二级指标的标准差都较大,信息化基础建设和人力资源的标准差虽小于2,但最大值和最小值差距很大。这些现象充分表明上市公司因所处经营阶段不同,产品差异化等因素,其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强弱不一,采取信息化建设的措施也各有重点。(4)从上表呈现的数据本文也可以分析出各控制变量的整体情况:企业因行业不同,故资产规模有差异;因风险承受度不同,故资本结构存在差距;因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故股权集中度表现不一。因此将其作为控制变量是合理且必要的。

(二)相关性分析表3说明了各主要变量间相关影响信息。由表3可知,大多数模型中自变量的相关性都在0.2以下,因此,本文认为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不会对实证结果造成难以估量的不良影响。

表2 描述性统计

表3 主要变量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分析本文实证分析了内部控制总体效果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本文根据模型1通过对97个样本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表4所示结果。从表4中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效果在10%的显著水平上与企业价值正相关,且系数0.00152。这说明模型1在整体上通过了F检验,也验证了在本文中提出的内部控制效果与企业价值正向相关的假设。充分说明了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价值,同时揭示企业内部控制的搭建对企业良好地持续地经营起关键性作用。关于三个控制变量,本文发现企业大小、资本结构和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呈显著负相关,即企业公司规模适中、资本结构安全,股权分散,对企业价值的提高有促进作用。研究结论说明公司资产规模越大,企业运转周期越长,会出现规模不经济问题,进而引起企业价值降低。关于资产负债率的反向影响,如以前学者论述一样。随资产负债率的增加,企业风险水平不断增加,企业价值呈抛物线趋势先升后降,故二者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最后,股权集中的企业往往会出现大股东因追求自身利益而侵犯小股东利益的现象而并非谋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表4 内部控制效果与企业价值的回归分析

为检验企业信息化水平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关系,本文先从表示企业信息化实施情况的各要素研究开始,根据模型2、模型3、模型4、模型5、模型6对企业信息化各要素的有效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模型2至6是为了研究企业信息化各要素水平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问题,本文主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企业信息化各要素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上面五张表可以得出,各模型的修正R2都超过了了0.2,最大值达到了0.289,说明以上检验都能很好解释各变量间的关系。从多元回归分析中,模型3、模型5和模型6都通过了F检验并且在10%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其系数分别为0.207、0.00428和0.00714,说明了企业信息化基础投资、信息化应用状况和信息化效益与企业价值间的正向线性关系。表明了企业增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应用相匹配的信息系统、提高企业利润增长率和加快资金运转度等可以提高企业价值。验证了假设H2b、假设H2c、假设H2e三个假设。但企业信息化战略和信息化人力资源要素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却不显著,但本文也不能下结论说二者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没有作用。信息化战略与企业价值没有显著关系可能是因为到目前为止企业对于信息化的重视度虽有关注但没有上升到战略的高度;虽存在相关人员或部门进行管理,但负责人不是管理者高层,管理部门不独立设置。再加上信息化战略变量不可量化,例如信息化战略和信息化组织结构等主观评判可能造成其与企业价值不显著相关。在以前学者的研究中,信息化人力资源变量的设计是信息技术员工占比。而在本文因样本行业宽泛,很难准确区分信息技术员工与其他技术员工,则将变量改变为本科以上员工比例,故造成了该指标与企业价值关系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否定了假设H2a和H2d。

模型7是为了研究企业信息化水平与企业价值相关影响而建立的。从表5可知,模型7通过了F检验,系数为0.00441,并且在10%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信息化综合效果对企业价值起正向促进作用。而高达0.292的拟合度也凸显出信息化效果对企业价值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研究结论说明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企业价值的提升是企业信息化治理的综合效果,并非单一某个信息化要素就能实现。该假设的正确性,启示各上市公司在推进信息化建设时应切实根据自身情况着手重点方面。

为了研究内部控制效果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与企业价值的影响,本文根据模型八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表6结果。模型八主要是研究内部控制效果与企业信息化二者协同时对企业价值的相关性问题。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来分析在信息化环境下,完善的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作用。该模型将ICI变量设置成哑变量,当其大于均值时,将其赋值为1,否则为0。本文默认为分值较高的企业其内部控制框架健全,内部控制效果显著。故上述操作的结果是筛选出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从表6中可以看出,ITG与控制为哑变量的ICI交互项系数为0.00305,t值为2.39,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了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内控控制效果越好,企业价值越高,也验证了假设3的正确性。在此情况下,企业信息化变量与企业价值虽满足了正相关的关系,但t值为0.85且显著相关性达到了39.6%,不是很显著。出现此结果,本文认为其一是统计数据覆盖面窄,不能很好地解释所有上市公司情况。其二是单独回归企业信息化水平与企业价值时,显著性水平在10%下,导致在和内部控制交互时,显著性进一步降低。

表5 企业信息化与企业价值的回归分析

表6 内部控制效果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与企业价值的回归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本文得出下面四点结论:第一,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效果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验证了企业拥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实现高效的内部控制,企业价值越高。第二,从企业信息化治理角度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基础投资、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化应用状况和信息化效益对企业价值有一定的影响。除了企业信息化战略和信息化人力资源的效果不太显著外,其他三个指标都分别与企业价值呈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第三,企业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由结论二和结论三可以得出,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不是单一的有信息化发展计划,也不是纯粹地增加信息化投入,更不是简单地应用信息技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需要将各个信息化举措统一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有效整合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资源,实现企业全面信息化覆盖。除整合各个信息化措施为一整体外,本文仍需关注各个子单元模块的有机化程度,其中包含信息化战略地位、信息化基础投资、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应用状况等的有机联系程度、适应度和匹配度。只有整个系统搅合得恰到充分才能最大发挥信息化作用。而信息化实现的二级指标设计则是方便企业在以后的开展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四,从内部控制效果和企业信息化的各项因素的具体分析中,发现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内部控制的双重作用下,能有效促进企业价值的提高。

(二)建议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构建适合推进信息化发展、完善内部控制框架和提升企业价值的外部环境。加快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变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形成适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培养基。作用于企业价值的信息化建设和内部控制只有在健全的良好的外部环境下才能实现,实现高效运行的效果和发挥监管的作用,使企业这个庞大的工程得以有效运行,增强企业管理服务功能,例如提供契合企业战略发展要求的各种用于经营管理决策的信息。(2)营造适合推进信息化发展、完善内部控制框架和提升企业价值的内部环境,从战略规划、人才建设、资金保证和内部控制体系四个方面来完善,全面构建企业价值评价框架体系。首先企业应明确公司战略,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通过引入IT治理研究框架加快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搭建完善的信息化风险控制体系。应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设置相应部门和岗位,流程化操作,制定相关制度来落实和评价。其次,储备足够全面的技术人才,提高综合素质。第三,提供强有力的后台资金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必然离不开高速安全的网络、现代的信息技术和配套的系统软件等等。最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和全覆盖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使企业赖以生存,二者共同作用企业价值。(3)制定目标、注重实质,高频率评估企业价值,加强弱势环节的建设,建立合理准确的评估指标,制定企业价值发展的阶段性计划和长远战略。

[1]欧阳锋、李运河:《企业信息化的演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管理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

[2]孙谦:《竞争环境下中国企业信息化影响因素研究》,清华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3]田安意:《企业信息化的动力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4]张继德、刘向芸:《从阅读模式演进看财务报告发展趋势》,《财会通讯》2014年第5期。

[5]皮毅:《公司治理、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第29期。

(编辑 彭文喜)

猜你喜欢

价值效果信息化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抓住“瞬间性”效果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