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17-05-19黄婉嫦林继新
黄婉嫦,林继新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附属陈村医院,广东 佛山528313)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黄婉嫦,林继新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附属陈村医院,广东 佛山528313)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常规组给予基础治疗和阿司匹林口服治疗,研究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生活能力。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后1、3、6个月的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 (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利于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
阿替普酶;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不良反应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多由脑部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所致,可导致肢体偏瘫、构音不清、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抗血小板、水电解质平衡、吸氧、补液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常用的手段,可有效改善患者脑部的供血供氧,但仍有部分患者的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功能恢复不佳而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安全、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本研究探讨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0例。研究组:男19例,女 11例;NIHSS评分为4~30分,平均(17.21±4.18) 分; 发病至治疗时间3~34 h, 平均(7.75± 3.28)h;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7.18±11.88)岁。常规组:男17例,女13例;NIHSS评分为4~31分,平均(17.43±4.24)分;发病至治疗时间3~36 h,平均(7.89±3.14)h;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6.87±11.6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临床症状、病史、CT或MRI检查、血常规等证实为急性脑梗死;无血液系统严重性疾病;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胃、肝、肺等重要器官严重性疾病;对本研究治疗药物有过敏史;拒绝或中途退出本研究。
1.3 方法常规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降颅压、水电解质平衡、脑保护、吸氧、补液等基础治疗,包括300 mg注射用血栓通(冻干) [广西梧州制药 (集团) 股份有效公司, 国药准字Z20025652,150 mg/支]+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3 L/min中流量吸氧,有脑水肿者给予20%甘露醇 (东莞市普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025,250 mL)125 mL/次,静脉滴注,2次/d;同时给予3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BayerS.p.A,国药准字J20130078,0.1 g×30片)口服治疗,1次/d。研究组给予0.9 mg/kg阿替普酶 (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注册证号S20020035,50 mg)静脉溶栓治疗,即先将总剂量的10%+10 mL生理盐水50~60 s内静脉推注完,余下剂量 +100 mL生理盐水60 min内静脉滴注滴完,24 h后给予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均持续7 d。
1.4 评价标准所有患者通过电话、复诊等方式随访6个月,评价标准[3-4]如下。①采用NIHSS量表评估神经功能:评分范围0~42分,其中21~42分为重度受损,16~20分为中重度受损,5~15分为中度受损,1~4分为轻度神经功能受损;0~1分为正常。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评分增加>18%为恶化,减少或增加≤18%为无效,减少18%~45%为进步,减少46%~90%为显著进步,减少91%~100%为基本治愈。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显著进步率 +进步率。②采用ADL量表评估生活能力: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高。③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痛、出血等。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生活能力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的症状经对症处理或休息后均缓解。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n(%)]
2.3 两组治疗前后各时段的ADL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3、6个月,研究组的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各时段ADL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各时段ADL评分比较 (±s,分)
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后6个月组研究组 30 35.24±12.35 56.23±6.82 69.45±8.42 86.89±10.41常规组 30 33.46±12.12 47.13±8.12 59.86±8.62 72.36±9.42 t值 0.563 4.700 4.359 5.669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供突然中断后导致的脑组织坏死,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突然、进展迅速,病情可在数小时或1~2 d内达到高峰。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其临床治疗也受到重视。因此,提高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多功能药物,具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等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4-5]。阿替普酶是第二代溶血栓药,通过激活机体纤溶系统而发挥溶栓作用[6],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部供血供氧情况,有利于缓解其临床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后1、3、6个月的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 (P<0.05),表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有利于生活能力的恢复;这可能是由于常规基础治疗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患者血管中血小板的聚集、促使血栓溶解和改善脑部微循环,进而改善脑组织的供血供氧,但由于部分患者病情较重或治疗起效时间较长等,导致脑血管再通时间较长,疗效欠佳。阿替普酶溶栓治疗通过选择性地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与其赖氨酸残基、纤维蛋白结合,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等,进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溶化局部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的血栓,发挥良好的溶栓作用,迅速再通脑血管,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可能由于神经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患者机体的各项功能可更早地恢复,从而恢复日常活动和提高生活能力。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表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这可能是由于阿替普酶主要在肝脏代谢,经静脉注射后可迅速在血中消除,且对纤溶酶原具有选择性,应用链激酶时较少出现出血情况,故在遵从用法用量的条件下对机体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利于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1]冯蔚芬.蕲蛇酶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26例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8):38.
[2]蔡卫红.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2):137-138.
[3]游明瑶,楚兰,杨雪霞,等.经颅超声溶栓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7(2): 340-344.
[4]王彦廷.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84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5):73,96.
[5]李雪花,李中岩,遇秀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2):81-82.
[6]郑华,张幼林,崔颖,等.阿替普酶静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8):920-923.
(责任编辑:何华)
Effect of Alteplase Thrombolytic Treatment on Neural Func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HUANG Wanchang,LIN Jix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unde Affiliated Chencun Hospital,Foshan 528313,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lteplase thrombolytic treatment on neural func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ventional group,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basic treatment and oral aspirin,while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altepl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reatment.The neural function,adverse reactions and viability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ADL scores for 1,3 and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of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ventional group(P<0.05).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s Alteplase thrombolytic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neural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good safety,which helps to restore patients'viability.
Alteplase;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Neural function;Adverse reactions
R743.3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3.0379
2016-11-06
黄婉嫦 (1979-),女,广东肇庆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从事内科临床工作。